查看原文
其他

荐书 | 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1版2次)

建工社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4-16
(点击图片,八折优惠购书)

写在前面

这是一本探索中国建筑史学奠基人构建建筑史认知模式的论著。图书自2016年1月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豆瓣评分9.3分),一路畅销,一度处于缺货状态,很长时间在市面上无法购买到新书。应广大读者要求,2021年出版社决定重印一定数量图书,于近日上市。请热爱中国建筑历史、喜欢建筑文化的读者及时关注。


  《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
征订号:36968
ISBN:978-7-112-14675-8
定价:76元
作者:赖德霖
页数:284
装帧:平膜
开本:异16开
出版时间:1版1次-2016年1月;1版2次-2021年5月

作者简介

赖德霖,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先后获得建筑学学士(1985年)、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1988年)和博士(1992年)学位,2007年获得芝加哥大学中国美术史博士学位,现为(美)路易维尔大学美术系摩根讲席教授、美术史专业主任。曾与王浩娱等合编《近代哲匠录——中国近代重要建筑师、建筑事务所名录》(2006年),并与伍江、徐苏斌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史》(2016年)。另著有《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2007年)、《解读建筑》(2009年)、《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2012年)、《走进建筑走进建筑史——赖德霖自选集》(2012年)、《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2016年)等。


置身第一代建筑史家的时空环境

近代,是中国从传统农耕文化向现代工业文化过渡的历史时期,是诸多现代学科的奠基时期,中国建筑史学也在这一时期构建了自身的学术体系和方法论。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构建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中国第一代建筑史家如何起步,他们的建构方式、思想背景、历史原因、历史关联和历史过程等等,即是建筑史学史的研究内容。这些研究内容就如同将读者置身第一代建筑史家的时空环境,换位思考他们的思想过程和影响要素,也正是通过这一重新思想的过程,使读者更深理解当下学院建筑史学的视角、方法和价值评判标准,从而开拓认识论思考,促进批判性思维,为建筑史学的创新和超越提供帮助,这也正是本书作者的希冀和本书的价值所在。

书中分别选取对乐嘉藻、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林徽因、童寯等几位主要中国建筑史奠基人的论著进行了“知识考古学”的分析。




乐嘉藻
(1869—1944)

乐嘉藻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延续了传统经学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借鉴了文献与实物相互参证的考古学方法、图像与实物向参证的美术史学方法,以及死标本和活化石相互参证的民俗学方法。



朱启钤(1871—1964)


如同一位都料匠,朱启钤首先为中国建筑史这一学术领域的界定和发展勾勒了草图。




梁思成(19011972)

如同一位大木匠,梁思成以对古代法式的解读、对重要历史个案的发现和调查,以及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建筑结构与风格演变规律的把握,从建筑学的角度建构了中国建筑史的叙述框架。



刘敦桢(18971968)


如同一位瓦石匠,刘敦桢以其对中国营造学几乎全方位的研究所获得的材料,为中国建筑史这座学术殿堂划分了空间、砌筑了墙体。




林徽因(19041955)

如同一位彩绘师,林徽因为这座殿堂点染的彩画则凸显了这座古老建筑的结构之美与现代意义。



童寯(19001983)


回溯中国建筑的史学史,我们则可以清楚地看到童寯研究的意义。这就是在广泛了解世界建筑发展潮流的同时,将中国营造学社从结构技术角度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引向了空间和环境体验。




鲍希曼(18731949)

在20 世纪初期,大多数建筑师们并没有接受过中国古代建筑史的教育,那么他们进行中国风格建筑设计所参照的材料是什么?这部分答案其实在于当时的一些出版物,而德国学者鲍希曼的著作就是其中最重要者。



喜龙仁(18791966)


梁思成曾在哈佛大学学习美术史,而喜龙仁的著作无疑为他研究中国美术提供了一个直接参考。

中国第一代现代建筑史家
从其起步伊始
就伴随着史学史的思考,
如林徽因的
“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1932年)
和梁思成的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辟谬”(1934年)
两篇文章
无疑就是他们对于前人工作
在立论和方法方面的反思
甚至批判。


乐嘉藻《中国建筑史》附图:紫禁城角楼与宋画中的黄鹤楼比较

以对林徽因的分析为例,作者选取林于1932年发表的第一篇关于中国建筑的论述《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一文作为剖析对象,采用原文与评注对照的方式,逐段评注了林关于中国古代建筑认知的基础、观点来源、文化背景和语境等。评注试图揭示林徽因观点中伊东忠太、温克尔曼等对其的影响,和对喜仁龙、福格森等观点的回应,以及林自身的创见。与此同时,社会、家庭环境中蕴含的强烈的民族主义也是影响她对中国古代建筑认知和价值评判的重要因素。需要注意的是,与林徽因此文同期发表的,是梁思成先生的第一篇建筑论文《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两篇文章虽然分别署名发表,但是其内容和观点具有统一性和连贯性,应该说是梁林的共同观点,因此作者的这篇评注也可以看作是对梁思成先生建筑史学观点构建的重要分析。


林徽因《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第二图


梁思成先生作为中国建筑史学最为重要的奠基人,对他的建筑史学学术心路的探索需要更多元的认知,包括梁的教育背景与设计实践。书中以法国巴黎美院和美国近代建筑教育的特色探讨了西方学院派“构图——要素”理论对梁思成“文法——词汇”表述的影响,以及西方学院派教育对现代中国建筑的影响。同时,书中以梁思成先生亲自参与设计的南京国立中央博物馆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梁的中国建筑史研究对其建筑创作的影响,以及梁关于中国风格现代建筑的理想。在过往论述中,多将此例作为梁思成先生和建筑师按照传统法式的复古之作,但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对建筑造型与宋辽实物、《营造法式》的细致比较和图像学分析,揭示了梁思成先生在设计中对古典建筑构图和元素的取舍,而取舍的依据实际上是按照西方古典美学的标准提炼出来的,如斗拱与柱高的比例、结构理性主义。国立中央博物院设计,体现出梁思成先生所倡导的“中国文艺复兴”,并非是简单的“复古”,而是将古典元素在西方古典美学和结构理性基础上再创造出的具有中国风格的现代建筑。



梁思成:中国建筑之“Order”


同时,中国建筑史另外两位重要奠基人——刘敦桢先生和童寯先生,又分别曾是梁先生的同事和同学,他们的建筑史观也是中国建筑史学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刘先生在梁的风格史和结构理性外,侧重建筑发展的动力,即自然与社会生产力,同时刘的住宅和园林研究扩展了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推动了地域建筑史的研究。童先生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和研究,“将中国营造学社从结构技术角度对中国建筑的研究引向了空间和环境体验,从而更加全面地评价明清建筑的成就”。

   刘敦桢先生与童雋先生

正文之外,本书四则附篇也是作者精心之作。


前两篇分别论述了德国学者鲍希曼和瑞典学者喜仁龙对中国近代建筑与梁思成先生学术思想的影响。后两篇则是基于作者对20世纪中期以来发表的建筑史学术研究论文通览基础上的综述性文章,分别以《中国营造学社之后的中国建筑史研究综述》和《亚洲视野下的中国建筑研究》为题,如同导览目录又暗指方向,既是回顾也是展望。


近代,是中国现代化转型的发端。


本书作者赖德霖先生无疑是当代中国近代建筑研究最富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早些年的《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书中,他从近代建筑制度建立、吕彦直和杨廷宝古典复兴式设计,和梁思成先生的建筑史写作等方面,探讨了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诸多问题。在《民国礼制建筑与中山纪念》书中,他将案例聚焦在最代表近代官方建筑形态的纪念性建筑——中山纪念建筑上,以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等为例,探寻新和旧、中与外、民族主义等中国建筑在现代转型不可回避的问题。这本《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依旧是他近代建筑研究的思考延续和深入,通过史实考证、文本解读、多维比较,其建筑史研究从实物扩展到背景,从人物扩展到思想,为读者呈现出更加鲜活的建筑史,也为建筑史研究提供更加开阔的视角和批判性思维。


正如书中引用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所说,史学家的任务就在于挖掘历史上的各种思想,而挖掘这些思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他的心灵中重新思想它们”


赖德霖先生的这本《中国近代思想史与建筑史学史》,即是一次为读者呈现20世纪早期中国古代建筑史思想的建构和发展过程的尝试,在回答“是什么”的观点外,带领读者还原历史情境来回答“如何是”“为何是”的问题。同时,面对当代建筑史话语中对前辈的苛求,也可借助还原历史情境下的“重新思想”,如陈寅恪先生所说,具有一份“瞭解之同情”。




本书就是一项建筑史学史研究。
全书分三篇。
第一篇“开篇”以乐嘉藻和朱启钤为例讨论中国建筑史学的现代兴起及其与传统史学、营造学和新史学的关联。

第二篇“内篇”将讨论梁思成、刘敦桢和林徽因为代表的中国营造学社成员的研究,并以梁林所代表的叙述范式为第一部分,而以刘敦桢所代表的叙述范式为第二部分。

第三篇“外篇”讨论中国建筑业界和学界曾经的边缘人物童寯及其对于同样处于主导性中国建筑史论述之外的外国建筑史与中国园林史研究。

谨以此书献给
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纪念
和为中国建筑现代化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家们。
适合所有关心中国高等教育、中国建筑现代化发展,
以及清华大学校史和建筑学院院史的人士阅读。


本书追溯了辛亥革命之后,
中国历史上体现政权合法性、文化正统性
和表达对于国家安全的企盼的天坛、孔庙和关岳庙的兴衰,
以及用于表彰忠烈和贤良的祠堂在崇祀对象方面的演变。
还探讨了传统礼制和习俗对民国墓葬,
如袁世凯墓、孙中山墓以及一些先烈墓的影响。
进一步揭示了
民国时期新的纪念物,如纪念碑、纪念雕像、纪念堂出现的历史
和它们与一种新的崇奉方式和视觉表达的关联。






【扩展阅读】 | 近代建筑 | 建筑师189期: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 近代建筑 | 建筑师194期:建筑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 近代建筑 | 建筑师203期:荷兰建筑再研究| 近代建筑 | 建筑师207期:建筑再利用的理论与实践| 近代建筑|赖德霖 伍江 徐苏斌 主编:中国近代建筑史(五卷本)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公众号“上海市历史建筑保护事务中心”,再次感谢。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李鸽

微信编辑:柳冉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