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216期(2022年4月)

建筑师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4-16
(点击图片,直达购书)


编者按

1955年8月,应中国建筑学会官方邀请,波兰建筑师访华代表团对中国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和建筑教育考察,考察结束后的座谈中曾说道:


“(中国)大学的教学工作(照我们的意见)需要教师(教授与助教)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与创作工作。目前我们发现中国的大学内这些教师按规定仅做教学工作,他们的创作工作大都限于顾问性质。教授及助教们脱离了建筑的创作工作,教学上是得不到好结果的。我们认为介绍在波兰采用的在大学内将创作与教学工作结合的方法可能也是很好的。


但是一般说来如同波兰一样,中国在(建筑)科学和研究工作的组织方面尚有不少事情要做。因为有许多科学和研究工作必需要做,并且要为大学及机关培养年青科学人材创造条件,因此这是一件迫切而极为重要的事情。”——波兰建筑师访华代表团对中国城市规划建筑艺术和建筑教育的一些意见[J]. 周卜颐译,程应铨校. 建筑学报,1956(01):112.


在此前后,我国的建筑教育家、建筑设计和教育领域的工作者,陆续将国内外考察建筑教育的体会总结发布出来,以供我国建筑教育实践探索。


但是,逼近改革开放,我国的建筑教育问题却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


“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的建筑教育,在解放后经过多次改革,也有改进。……但总的改进不大,基本上还是半世纪前的学院派教育体制。”——周卜颐. 建筑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J]. 建筑学报,1984(04):19.


“我国的高等建筑教育基本上还停留在(19)50年代苏联体系的范围内。而苏联本身已有了很大发展,我们当然不能总是步人后尘。”——艾定增. 高等建筑教育刍议[J]. 新建筑,1983(02):10.


“这些年来,我们对建筑教育的全局性问题,似乎研究不多,我认为这方面的工作需要迅速补上,例如对解放以来,我国建筑教育所走过的道路,需要进行实事求是的总结当前建筑教育的现状、矛盾和对策,需要作全面的研究”。——吴良镛. 我国建筑教育泛议[J]. 建筑学报,1987(08):52.


“要在当代建筑思想的质与量上赶上西方,要对当代建筑思想作出科学的、理性的、富有人文精神的贡献,没有功底深厚的、专业的建筑学术界是办不到的。所谓赶上西方,绝不是读着西方的‘文本’,说着西方的‘话语’,玩着西方的哑谜,写些毫无表达能力的怪文章。而是老老实实研究中国和世界的丰富的建筑创作实践和他向前的发展。没有独立的思想,我们就只会在西方思想前‘望风披靡’ ‘五体投地’。”——陈志华. 赶紧培育健全的建筑学术界[M]//潘祖尧,杨永生. 现状与出路. 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3.


……


1989年1月,张永和在《新建筑》发表《谈在美国建筑教育中我所看到的三个问题》一文,首次从负面切入讨论美国建筑职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反思当代建筑教育的目的、职业训练和教育关系等建筑行业发展中的核心本质。


通过对美国建筑教育问题的洞察,结合了对国内建筑教育当时状况的思考,张永和开始他的建筑教育实践。2000年5月27日,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在北京大学镜春园79号甲举行开幕典礼,至此,“北大建筑”开始了一段长达十多年的实践性建筑教学。“北大建筑”创办之初,创始人张永和即确立了其培养目标——能思考的工匠与能动手的思想家。由于“北大建筑”独特的教学体系,使它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形成了丰富且原创性的教学成果。

▲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入口

2021 年 2 月 28 日,山中天艺术中心结合建筑展览举办了首场论坛活动 :“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论坛围绕“北京大学建筑教育的实验”展开,针对北大建筑中心走出的三位青年建筑师——陆工作室创始人陆翔、因园工坊主持建筑师王宝珍、众建筑/众产品联合创始人与主持建筑师臧峰——的作品进行深度讨论,就“北大建筑”的实践性教学展开广泛交流,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北大建筑教育的实践性设计教学方法,最终形成本期专栏“当代建筑教育实践——北大建筑教育”,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大建筑教育的价值与意义,以及这些实践对当代建筑教育的启示性,并发现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所面对的一些问题。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栏目,《弗朗西斯·凯雷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对比、批判与启示》一文,从基于全球化的地域建筑师、公共事件和村民参与、社会设计、返乡身份等几个角度,解读了2022年新晋的普利茨克奖获奖建筑师弗朗西斯·凯雷及其作品,并讨论了其创作与中国乡建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栏目,《历史地段保护再生实践中的地块分级——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为例》和《流动与场所——现代性视野下的空间观念》两篇文章,分别从实践和理论角度探讨历史街区规划以及当代城市空间重构方面的问题与解决之道。


“建筑技术与理论研究”栏目,《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演绎——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为例》《建筑形体光热性能耦合设计——以寒冷地区高校教学楼建筑为例》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两种建筑设计的策略与方法,即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以及基于参数化设计平台的建筑形体光热性能优化。


“舟航柱梁——纪念建筑先贤,再思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栏目,《梁思成与联合国大厦设计》一文,梳理梁思成第二次访问美国期间(1946.11—1947.7)所参与的国际事务,特别是其参与联合国大厦过程中所提出的方案和建议,以期完善国内对梁学的研究史料。《尘封的记忆——写在建筑师罗克格进京执业110周年之际》一文,探讨德国建筑师罗克格我国青岛、北京的创业活动,以及对我国近代建筑师制度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引进及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变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纪事”栏目,《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忆陈志华先生的思想与教诲》《北窗问学记——回忆陈志华先生的教诲》两篇文章,从作者各自亲历,追忆了我国著名建筑史学家、思想家和建筑教育家陈志华先生的点滴教诲,从中可以看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生形象,以及承担对于国家、人民和文化责任大道的学者风范。


“至上堂书话”,是本刊新开辟的栏目。肆虐全球的疫情,让我们每个人的物理空间缩小了很多,人和人之间被迫保持一定的距离。面对这一前所未有的窘境,如何度日,成为我们每个人需要冷静思考的问题。该栏目由方振宁老师主持,基于他的阅读经验,为我们梳理以往碎片化的知识,从而建立新的知识系统。本期从《艺术谱系,或作为视觉艺术的艺术史》一书开始。


“设计点评”栏目刊登两文由张路峰教授执笔点评浦东美术馆、奥黛丽·艾玛斯会馆。欢迎更多的短评、时评作者参与进来,以繁荣我们的建筑评论领域。


衷心感谢为本期撰文的各位作者,为我们提供了颇具深度而精彩的学术文章,这些研究成果必将对相关领域的读者有所启发。




目  录


专栏 当代建筑教育实践——北大建筑教育

004

建筑教育:不完美的实践

张永和

005

王明贤访谈

——关于北大建筑

刘文豹 王明贤

011

北京大学建筑教育的实验

刘文豹

023

将技术人性化

——陆翔访谈

刘文豹 陆翔 孙鹏飞

034

走向庭园建筑学

——王宝珍访谈

刘文豹 王宝珍 车婷婷

042

用设计去关心社会领域的新问题

——臧峰访谈 

刘文豹 臧峰 林子扬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049

弗朗西斯·凯雷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对比、批判与启示

何崴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055

历史地段保护再生实践中的地块分级

——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为例

董亦楠 韩冬青

062

流动与场所

——现代性视野下的空间观念

费移山


建筑技术与理论研究

068

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演绎

——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为例

舒欣 陈晨 唐超

076

建筑形体光热性能耦合设计

——以寒冷地区高校教学楼建筑为例

原野 郭彬彬 徐宗武 刘刚



舟航柱梁——纪念建筑先贤,再思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083

梁思成与联合国大厦设计 

曾忠忠 刘梦涵

091

尘封的记忆

——写在建筑师罗克格进京执业110周年之际 

陈雳


纪事

101

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

——忆陈志华先生的思想与教诲

韩林飞

116

北窗问学记

——回忆陈志华先生的教诲

赖德霖


至上堂书话

122

读《艺术谱系,或作为视觉艺术的艺术史》

方振宁


设计点评

125

09 浦东美术馆:相貌平平的“主角”

张路峰

127

10 奥黛丽·艾玛斯会馆:新与旧的对话

张路峰




精彩栏目推荐


专栏  当代建筑教育实践——北大建筑教育 


建筑教育:不完美的实践

张永和


一位建筑师或学者对建筑学形成某种认识或立场,想将其付诸教育实践,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如果一位具有明确立场的教师只是在一所既有的建筑院校中教授一两门课程,就很难将一套完整的建筑思想带给学生,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构不成影响。又如果这位教师有机会去一个既有的建筑系,担任系主任工作,将系里的老师对建筑学的态度统一起来,是颇有挑战的。即使大家都接受了新系主任的立场,但由于团队成员背景的不同,他的教学理念也几乎不可能贯彻到底。因此,建筑教育实践往往充满了妥协。也因此,北京大学在 1999年重建建筑学专业,成立建筑学研究中心,为其提供了很特殊的条件:一所全新的学校,且规模足够小。在技术和媒体统治的世界里,我关注的仍然是建筑的物质性,即所谓“本体建筑学”。北大使我有机会把自己这个观点直接转化为针对中国建筑教育现状的一套研究生教程,该教程的立足点是实践。


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于2000年5月27日在北京大学镜春园79号甲举行开幕典礼。参加典礼的有:刘志华(北京市副市长)(左一)、侯仁之(中国历史地理学家,中科院院士)(左二)、迟惠生(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左三)、张永和(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左四)、俞孔坚(教授、学科带头人)(左五)、钟华楠(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名誉主任,香港建筑师)(右四)、单霁翔(国家文物局局长)(右三)、魏大中(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右二)、刘开济(北京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顾问总建筑师)(右一)



王明贤访谈

——关于北大建筑

刘文豹 王明贤


访谈从“实验建筑”说起,介绍了张永和教授创办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还有他辞别北大前往MIT担任建筑系主任的一些情况。文章最后,谈及北大建筑教育的启示性以及中国当代建筑发展所面对的一些问题。


▲ 北大建筑“日本建筑师演讲系列”,海报


北京大学建筑教育的实验
刘文豹

文章介绍了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的实验性教学。北大建筑创办之初,张永和老师确立了其培养目标,即能思考的工匠与能动手的思想家。由于北大建筑独特的教学体系,使它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便形成了丰富且原创性的教学成果。文章最后指出了北大建筑教育的 价值与意义。它也许在于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完整的人”,在于强调专注力与恒心,在于坚持批判性实践的态度。


▲ 2021年2月28日,山中天艺术中心举办的论坛“能思考的工匠和能动手的思想家”现场。王明贤先生担任论坛主持人。©山中天艺术中心

北大建筑系列讲座,海报


将技术人性化——陆翔访谈
刘文豹 陆翔 孙鹏飞

访谈以建筑师陆翔的专业学习经历出发,接着从实习与工作初期收获、实践中的探索、建筑的思考这三个方面展开,探讨了这位青年建筑师从学习到实践、从概念性思维到情感化表达的建筑历程。


▲ 素然连廊内部,多相工作室(2014年)
▲ “楷林汇”建筑室内——中庭,多相工作室(2014年)



走向庭园建筑学——王宝珍访谈

刘文豹 王宝珍 车婷婷


访谈从建筑师、教师王宝珍的专业学习开始,接着由师徒式的建筑实习,“因园工坊”与建筑实践,教学工作等多方面展开,探讨了这位青年建筑师从学习思考到实践摸索的历程。


凳椅设计与制作过程(2006年春)
容园——东园·峭壁、山岩、天桥、云悠厅与小石潭
▲椭园——折廊、隙缝、主庭院




用设计去关心社会领域的新问题——臧峰访谈

刘文豹 臧峰 林子扬


访谈以建筑师臧峰的专业学习开始,接着从“非常建筑”的实习和工作,“众建筑”的创立,建筑实践与思考以及对建筑教育的尝试等多个方面展开,探讨了这位青年建筑师由学习、思考到社会实验的历程。


“三轮移动房车”(2010年),众建筑作品


深圳“前海城”(2020年),众建筑作品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弗朗西斯·凯雷与当代中国乡村建设:对比、批判与启示

何崴


作为首位获得普利兹克奖的非洲建筑师,弗朗西斯·凯雷因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及大部分实践都集中在非洲乡村地区,而与中国当前乡建产生了某种关联性。本文将从基于全球化的地域建筑师、公共事件和村民参与、社会设计、返乡身份几个角度解读凯雷及其作品,并讨论凯雷的创作与中国乡建之间的关系。


凯雷画的Lycée Schorge中学项目细部草图

▲ 奇峰村史馆通风分析
甘多小学的外观
伦敦蛇形画廊



城市规划与设计研究

历史地段保护再生实践中的地块分级——以南京小西湖街区为例

董亦楠 韩冬青 


地块及其格局在历史地段形态和产权制度两个方面具有结构性意义,是“小尺度、渐进式”保护再生模式落地实施的重要基础。通过对南京老城南小西湖街区地块格局演变研究,提出“地块分级”规划设计策略,并通过实践案例的验证,完善其可操作性。以期为历史地段保护再生规划设计和建设实施提供学理和法理基础。


地块分级和二级管控体系




流动与场所——现代性视野下的空间观念

费移山


空间流动性曾经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成就之一,也是其不断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正是通过绵延于建筑、城市、景观之间的流动性,使得建筑师能更为主动而深入地介入当代城市空间重构的过程中。但是面对流动速度的不断提升,以及由此而来的流动空间对于场所空间的宰治,如何为人类创造生活的场所与交往空间,仍然是当代城市建筑领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希尔伯塞默提出的聚居单元,1944年


 左图为传统格网城市,格网中不同地块之间的连接具有多种选择的可能;右图为聚居单元模式的城市,单元之间地块的连接必须依靠主轴才能够实现



建筑技术与理论研究

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演绎——以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为例

舒欣 陈晨 唐超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本文从气候适应性建筑的理念出发,提出将碳中和作为气候适应性建筑平衡机制的约束条件,进而以可持续发展互动研究中心(CIRS)为例,从场地环境、建筑体形、表皮系统、技术设备和材料体系5个层级分别探讨了碳中和导向的气候适应性建筑设计的主要策略与方法。


 建筑气候条件与性能仿真模拟分析之间的关联


建筑形体光热性能耦合设计——以寒冷地区高校教学楼建筑为例 原野 郭彬彬 徐宗武 刘刚

针对建筑光热性能在形体设计中的重要性与矛盾性,以寒冷地区高校教学楼为例,提出基于参数化设计平台的建筑形体光热性能优化方法;以四种典型建筑形体为原型,探究不同形体在采光与能耗性能共同驱动下的优化设计方案,并由此推导出形体决策以及针对建筑方位、平面形式和教室进深具体参数的设计策略,为建筑形体光热性能优化设计提供方法借鉴,也为高校教学楼建筑设计实践提供指导。


四种典型建筑形体模型生成过程




舟航柱梁——纪念建筑先贤,再思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梁思成与联合国大厦设计

曾忠忠 刘梦涵


1946年,梁思成受当局委派赴美考察美国战后的建筑教育,期间梁思成代表中国建筑师积极参与了诸多国际建筑事务,是我国首位参与国际事务的现代建筑师。本文梳理梁思成第二次访问美国期间(1946.11—1947.7)所参与的国际事务,着重讲述梁思成参与联合国大厦过程中所提出的方案和建议,探究梁思成在参与联合国大厦设计过程中映射出的现代主义思想,以完善国内对梁学的研究史料。


▲梁思成与来自世界各国的建筑师讨论联合国大厦的设计方案,左一戴眼镜者为勒·柯布西耶,左五穿浅灰色西装者为尼迈耶
▲从左往右看分别为魏斯曼、博迪安斯基、勒·柯布西耶、安东尼亚德斯、哈里森、梁思成、科米尔、劳伦斯(勒·柯布西耶的翻译)

▲左边为尼茨克,鲍勃 · 肯尼(联合国新闻官员) ;右边为梁思成,安东尼德斯;后面墙上的方案包括 Scheme20、22A 和其他早期会议中看到的方案



尘封的记忆——写在建筑师罗克格进京执业110周年之际

陈雳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城市建筑开始向现代化转型,外国建筑师们捷足先登,他们在建筑设计和城市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03年德国建筑师罗克格来青岛创业,后于1911年进京执业并迎来了事业的巅峰,他在我国近代建筑师制度的发展、西方建筑文化和技术的引进及中国传统建筑现代化转变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值得载入中国近代建筑的史册。


▲青岛俱乐部


▲莱比锡民族大会战纪念碑


▲正阳门工程结束时主要负责人合影


纪事

旅途归计晚,乡树别年深——忆陈志华先生的思想与教诲

韩林飞


陈志华先生是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其将毕生的心血贡献在中国乡土建筑遗产保护事业上 。本文主要通过回忆20世纪90年代陈先生携《 世界建筑》杂志社俄罗斯专辑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在莫斯科、圣彼得堡和明斯克等地进行建筑考察、建筑教育和学术交流的点点滴滴,阐述其建筑教育理念、建筑遗产保护思想,及对后学的传授、指导与启迪,以此纪念建筑学界的思想家陈志华先生平凡又伟大的一生。


莫斯科建筑学院什维德科夫斯基教授与我们合影(左起:韩林飞、王毅、什维德科夫斯基、陈志华、王世仁、王路)


▲我们与陈先生一起听年轻的什维德科夫斯基教授介绍莫斯科建筑学院的历史教学情况


▲米尔古堡小镇的总建筑师陪同访问



北窗问学记——回忆陈志华先生的教诲

赖德霖


“......西方人传说,天鹅将死的时候,会在清晨,白羽上披一身露水,面向初阳唱一曲哀悼自己的挽歌。乡土建筑的研究是我最后的挽歌。可以在我飞出血丝的歌声中,听到我对未来者的呼唤。


我过了退休年龄,放下只等收获的田园,跑来垦荒。‘暮年变法’,学者之大忌。我冒这场险,为的就是见到肥沃的土地上荆棘丛生,我企图辟出一条路,好让未来者开发这块沃土。这项新工作,是对我的学术生涯的最大挑战,我只能成功,不能失败。这不是我个人的成败,这将关系到 一番学术事业的兴衰。......”



▲1994年于皖南黟县关麓村 。左起 :陈继腾 、江斌 、陈先生 、赖德霖 。李秋香 摄 


▲1992年冬 ,正在台湾探亲的陈先生托夫人转交给快要博士毕业的赖德霖的信 。赖德霖收藏


至上堂书话

读《艺术谱系,或作为视觉艺术的艺术史》

方振宁


2019 年由西班牙胡安 · 马奇基金会出版的大开本精装画册《艺术谱系,或作为视觉艺术的艺术史》,其实是同名展览的图录,其出版规格和分量堪称策展领域一本学术专著。该书分析了艺术家、评论家、设计师、理论家和诗人等对艺术史的视觉表现,除了运用史料中大量的信息图形、绘画、草图、地图、计划、印刷品、图纸和图表以外,并由各路专家分别撰写论文,其中包括信息图表专家曼努埃尔·利马(Manuel Lima)使用树和信息网络探索了映射数据的千年历史,形象和通俗地解明了艺术的谱系。


▲《艺术谱系,或作为视觉艺术的艺术史》


▲最古老的知识树





《建筑师》No.216丨2022年4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16期杂志













【主题征稿】



【日常征稿】



【新刊征订】
2022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陈海娇

内容统筹:陈海娇

内容终审:李鸽

微信编辑:柳冉

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The Architect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

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

(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ch/index.aspx)

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