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222期(2023年4月)
(点击图片,直达购刊)
编者按
城市人口持续集中,城市空间越加逼仄,公共资源配置难以均衡,随着文化的多元,城市群体出现分化,……
面对未知,我们何以镜鉴?城市的“过往”也许是我们最好的教材!
那么,如何解读城市的“过往”?如何与不同层面的城市“过往”建立连接?
本刊特设“城市史学史:城市的过往是今日的镜鉴”专栏,由近现代建筑史、城市史领域资深学者村松伸教授与青年学者赵齐合作撰文,回顾城市研究与城市史学发展的历史,探讨史学对于城市学科的意义。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栏目本期呈现了五篇不同角度、不同时代的中外建筑历史研究文章,《东亚角部一柱佛殿:从类型到原型》从梳理敦煌壁画中角部一柱佛殿图的图像谱系与画法演变入手,通过对建筑图像与建筑遗存的互校互证,重新发现、确认了7世纪前后一种我们没有充分关注的佛殿建筑类型——角部一柱佛殿;《建造巴别塔——关于世界/全球建筑史写作的初步分析》指出建筑通史教材内在的史学观念和编纂方法对建筑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文中通过对一系列世界/全球建筑史文本进行的分析与比较,呈现出当代国际通史型建筑史写作的发展趋势。
《价值与工具之间的转译——“保护管理规划”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的启示》一文针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在价值评估和实际施工之间存在的脱节现象和对欧美国家应用较广的操作性指南行文件——“保护管理规划”的研究,借助国外几个有代表性的遗产保护案例的分析,以及将伊姆斯住宅与乾隆花园两个保护项目的比较,冀望借助他山之石的探索与研究,呼吁能进一步促进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规划文件的完善。
本期的“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栏目四篇文章分别介绍了建筑师维克多·格伦与戈登·邦夏夫特的建筑思想与作品;对著名建筑理论学家弗兰姆普敦关于再造“公共显现的空间”的一篇深度访谈以及一篇以井干式建筑的现代创新设计为视角进行界面重构的文章——《现代井干式建筑界面重构设计方法研究》,分别从建筑师的职业生涯、建筑理论家思想的演进发展以及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创新等不同视角丰富了设计理论版块的研究。
本期同时还有”舟航柱梁——纪念建筑先贤,再思建筑的继承与创新”、“海外建筑学人”栏目、“书评与导读”栏目、“至上堂书话”、“设计点评”等多个栏目,为读者们从不同角度提供多元、深度、精彩的学术文章。值得一提的是,本期“至上堂书话”专栏文章《维特根斯坦:当房子成为逻辑——〈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建筑:文献〉札记》介绍了一本重要而独特的著作,介绍了大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平生设计的唯一一座建筑,书中既有建造该建筑的文献资料和历史事实,也试图探索、分析和还原哲学家兼建筑师本人是怎样将自己的哲学思想映射到这座平生唯一设计建造的房子之中的,文章读来令人耳目一新。
纸刊荟萃更多精彩研究内容,敬请广大读者与作者多多关注与支持。(点击购买 | 点击投稿)
目 录
城市史学史:城市的过往是今日的镜鉴
004
导言:为何及如何从历史的角度考察城市?
[日]村松伸 赵齐
006
近代城市研究的“诞生”:为何关注城市?
[日]村松伸 赵齐
013
东亚角部一柱佛殿:从类型到原型(上)
唐聪
022
清代皇家园林藏传佛寺建筑的“须弥世界”空间原型及其组群设计构图比例规律研究
陈知行 赵晓峰
030
线法山:“诗丘”意象在西洋楼园林中的表达
薛天 陈易
040
建造巴别塔
——关于世界/全球建筑史写作的初步分析
周鸣浩 卢叶炅
048
价值与工具之间的转译
——“保护管理规划”对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工程的启示
赵鹏
056
现代中国建筑之“脉”的分枝与演进
——我国台湾地区 “新派”建筑师群体研究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075
购物中心成为城市心脏:维克多·格伦的建筑思想
闫明 王欢
082
美国的企业建筑现代主义之父
——戈登·邦夏夫特的建筑思想及其作品解析
童乔慧 陈宇 田雅彦 董贺轩 胡嘉渝
092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访谈:再造“公共显现的空间”
——作为一种抵抗的建筑学
孙志健 [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102
现代井干式建筑界面重构设计方法研究
赵亚敏
113
美国居住隔离及包容性住房政策研究综述:成因、影响及启示
左伟灿
书评与导读
120
从城市到建筑
——《9×9:一种设计方法》导读
郭菂
125
共和国初期首都规划史研究的一部力作
——《北京城市规划(1949—1960年)》书评
李百浩
至上堂书话
127
维特根斯坦:当房子成为逻辑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建筑:文献》札记
方振宁
139
21. 纳迪尔·阿方索美术馆:底层架空的滨水建筑
张路峰
141
22. 罗马风艺术展示中心:玻璃顶的变形网格
张路峰
精彩栏目推荐
城市史学史:城市的过往是今日的镜鉴近代城市研究的“诞生”:为何关注城市?
[日]村松伸 赵齐
本文是城市史学史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本文指出,城市史学和城市研究都是立足于城市的现在而与过去所进行的对话。我国的城市研究在2000年代我国城市化率逐步接近50%时开始兴盛,这一城市研究、城市史学与城市人口增加的密切关系可追溯到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英、美、中、日的城市研究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分别迎来了第一波热潮,本文追溯了引领研究热潮的四位先驱人物——恩格斯、松原岩五郎、孙科、罗伯特·帕克——的经历与贡献,指出今日的城市研究仍应立足于脚下的城市现实,通过对构成城市现实的“过去”进行观察和思考,探索城市现存问题的解决方法。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第一版封面
▲ 青年孙科与夫人及胞妹合影,美国旧金山,1912年
▲ The Gang:A Study of 1,313 Gangs in Chicago 封面,1927年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东亚角部一柱佛殿:从类型到原型(上)
唐聪
本文梳理了唐至曹氏归义军时期敦煌壁画中角部一柱佛殿图的图像谱系与画法演变,指出其中描画的建筑与日本考古发掘确认的角部一柱金堂具有相同的建筑性质和柱位特征。继而结合图像与建筑遗存、仿木构石刻等关联材料弄清了角部一柱佛殿在地盘分隔、开间构成、构架形制上的典型特征,建立起对角部一柱佛殿的类型化认识,并在此基础上重新探讨了日本角部一柱金堂上部结构的可能性。最后总结了角部一柱佛殿在东亚北方地区的时空分布,指出它在7世纪前后的木构佛殿建筑形制和结构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和意义。
▲ 榆林窟第19窟北壁药师经变:拼贴而成的“楼阁图”
▲ 角部一柱佛殿图的画法演进
建造巴别塔
——关于世界/全球建筑史写作的初步分析
周鸣浩 卢叶炅
建筑通史教学是建筑学基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通史教材内在的史学观念和编纂方法对建筑学基本观念的形成有着复杂而深远的影响。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史学界逐渐兴起一种关注和强调“全球史”视野的史学研究与写作潮流,并随着后殖民主义批评话语的勃兴,对建筑通史的编纂理念和方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指出“全球史”的跨文化视野对我国当下建筑通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并通过对一系列世界/全球建筑史文本进行初步分析与比较,呈现当代国际通史型建筑史写作的发展趋向。
▲ 《弗莱彻建筑史》(第20版)封面
▲ 《建筑史:场景与仪式》(第2版)封面
▲ 《世界建筑史》(第3版)中非西方的章节与占比
▲ 《世界建筑:一部跨文化的历史》(第二版)封面与内容
▲ 《全球建筑史》(第三版)封面与内容
舟航柱梁——纪念建筑先贤,再思建筑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中国建筑之“脉”的分枝与演进
——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群体研究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1950年代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支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这一理论流派直接继承发展了1930年代以来在学院派与官式建筑传统之外探寻现代中国建筑道路的思想新芽,系统呈现了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主流思想与中国文化传统全面碰撞融合的理论图景,亦成为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之余绪在现代中国建筑理论探索中的映射,具有多重重要历史价值与时代意义。本文将发掘本时段台湾地区“新派”建筑师在中国近代文化思潮余绪与现代建筑社会属性多重交叠下的理论探索,论述其对“复古思潮”的抨击抵抗及其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理论内涵,呈现其从“型造人”到“建筑文化自觉”的启蒙主义理论建构演进目标,总结这一群体及其理论建构作为现代中国建筑发展图景重要组成的意义与价值,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 南海学园历史博物馆设计稿(林柏年,1956年)
▲ 东海大学工学院(张肇康、陈其宽、贝聿铭,1956年)
▲ 东海大学路思义堂设计稿(陈其宽,1956年)
▲ 台湾大学学生活动中心(王大闳,1961年)
建筑设计与理论研究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访谈:再造“公共显现的空间”
——作为一种抵抗的建筑学
孙志健 [美]肯尼思·弗兰姆普敦
访谈从“巨构”与“巨型”建筑的概念辨析引出弗兰姆普敦一直致力实现的“公共显现的空间”,并以此为理论线索展开关于当代大都市的功能问题、全球化时期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对中国当代建筑的观察与反思、中国建筑的未来发展、建造诗学的政治潜力、建筑文化以及后疫情时期的公共空间思考等角度的讨论,最后通过20年来对建筑学一系列批判反思的内在逻辑进行梳理,重新锚固今天建筑师和理论家的角色,探讨解决建筑学当前困境的可能路径。
▲ 肯尼思·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拍摄于1981年《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一文完成之际
▲ Kenneth Frampton访谈,纽约,2020年8月31日
▲ 保利斯塔运动俱乐部(左)和布塔坦自宅(右),达·洛查
▲ 1980 年威尼斯双年展作品,左起:Oswald Mathias Ungers,Venturi Rauch Scott-Brown,Maurice Culot and Leon Krier
现代井干式建筑界面重构设计方法研究
赵亚敏
文章以井干式建筑的现代创新设计为视角,研究其界面重构方式。首先剖析井干式界面调控的传统方式,明晰既有设计模式局限性;进而提出“段状构件介入”“格构化编织”“透明性调节”三种针对井干式界面的重构设计方法,并结合相关典型案例论述相应的关键构造技术及其应用注意问题;揭示出该木构类型突破传统固有模式上的可能性,以期为我国现代井干式建筑的多元化创新设计提供参照。
▲ 段状构件与线性构件混叠方式示例
▲ 汉诺威世博会瑞士馆——共鸣箱
▲ 弗林村仓谷建筑
▲ 箱根露天博物馆
▲ 当代青瓷艺术馆
至上堂书话
维特根斯坦:当房子成为逻辑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建筑:文献》札记
方振宁
1926年,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Ludwig Wittgenstein,1889—1951)在维也纳为他的姐姐设计并建造了一座房子。这是维特根斯坦平生设计的唯一一座建筑,它体现了维特根斯坦的建筑哲学——即以其清晰、精确和朴素著称。
这座建筑上除了体现维特根斯坦对比例、细节和色彩的关注之外,也是一个人与这座非凡建筑的关系的故事:1971年,美国建筑师和作家伯恩哈德·莱特纳 (Bernhard Leitner)在拯救维特根斯坦之家免遭破坏,推动该建筑被奥地利政府宣布为国家地标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从那以后的岁月里,莱特纳不断完善自己对这座房子及其建筑师想法的分析探索,并将新的研究出版。1973年由加拿大新斯科舍省艺术与设计学院出版社版的《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建筑:文献》一书,堪称是第一本关于维特根斯坦建筑的名著。
▲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的建筑:文献》英德文版,1973年
▲ 哲学家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
▲ 分离派画家古斯塔夫·克里姆特画玛格丽特·斯通堡-维特根斯坦像
▲ 1926年5月的设计图,由恩格尔曼绘制。由维也纳市政厅Baupolizei提供
▲ 维特根斯坦利用客厅里地砖的排布来延伸空间感
快速订购《建筑师》222期杂志
【日常征稿】
【新刊征订】
2023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易娜内容统筹:陈海娇内容终审:易娜微信编辑:周淏然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The Architect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