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建筑师》新刊导读 | 总225期(2023年10月)

建筑师 建筑师 The Architect 2024-04-16
(点击图片,直达购刊)

编者按

当碳基或硅基已成为被讨论和思考最多的话题时,

建筑学科也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这个挑战,

与其充满忧思与恐惧,

不如尽可能理解它、研究它、掌握它、应用它,并与之共舞、相互协作……


《建筑师》杂志将持续关注代表未来的数字技术与人工智能相关研究成果,本期推出的“数字技术专栏”四篇文章正是对此的回应,其中既有对数字技术基本几何概念的梳理,对其应用范畴和应用体系的理论构建(《离散几何在建筑计算性设计中的应用:一个框架性描述》),也有从具身形态出发聚焦于数字化技术中行为的研究,并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案例,讨论基于“行为几何”的设计应用场景和基于建筑与身体关系的形态认知和操作边界(《具身形态学:基于身体行为的计算性几何》)。专栏还介绍了以数字化探索而享有盛名的全球知名事务所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核心先锋团队ZHACODE(计算与设计研究组)的研究谱系和最新探索(《建筑几何意识:ZHACODE数字设计与建造的研究探索》),同时也介绍了数字建造落地与应用的一个小型建筑实践,探讨了数字技术工具在此过程中如何重塑设计媒介、工具与人的关系,以及如何对设计者提出新的互适应性要求(《数字建造的线性建筑实践:以伞亭为例》)。


2023年正值苏工专建校百年之际,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立足本土现实,服务地方社会发展需要的建筑科系,苏工专的课程设计、师资配备和在地性研究呈现了当时中国现代性建构的理想雏形,也与后续中国现代建筑学科教育的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苏工专的办学理念仍值得当今建筑教育界关注和思考。


本期“苏工专建校百年专题”邀请了三位学者的相关纪念文章,从不同视角展现了苏工专建筑科教育内在的丰富性与所蕴含的重要研究价值,分别是《在地性视野下苏工专建筑科之现代性初构再考》《秦阁多遗典,吴台防阙文——记香山帮大木匠师贾林祥》《继苏工专——柳士英教育经历的补充研究》


“纪事”栏目刊登了两篇颇具深意且相互勾连的文章。2021年12月6日,建筑学家、园林学家、文史学家曹汛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亲属在整理先生遗稿时发现了一篇先生未完成的手稿——《思念童(寯)先生》,从中可以读出曹先生作为一位谦卑的后学对其心中仰慕已久的学者前辈的敬仰与钦佩。


今年是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问世100周年——前文提及的童寯先生就是国内少有的、最早阅读过这本书,并把它介绍给国人的学者。本期《对勒·柯布西耶大作〈走向建筑〉不同评论的反思——纪念〈走向建筑〉面世100周年》一文,作者结合这本书问世后不同方面的评论,详细阐释了柯布写这本书的初衷,并深入讨论其在现代建筑运动发展历程中的作用和意义。


本期书评栏目《自然同行、人文相伴与数字赋能:〈城市设计(第4版)〉的新时代城市设计范型整合》一文,深入介绍了一本重要的城市设计研究领域著作——《城市设计(第4版)》的体系建构,文中强调书中呈现的城市设计之道:自然同行、人文相伴、数字赋能是符合新时代空间需求的城市设计范型“合体”,将帮助城市设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本期还有“海外建筑学人”“至上堂书话”“设计点评”等专栏约稿以及常设栏目“现代建筑理论研究”“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的多篇精彩研究文章,内容涵盖建筑技术、设计分析、历史、理论、艺术等多方向多领域,希望这些成果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对大家有所启发。


纸刊荟萃详尽精彩内容,敬请《建筑师》杂志的读者与作者多多关注并提出批评意见!点击购买 | 点击投稿




目 录


数字技术专栏

004

具身形态学:基于身体行为的计算性几何 

闫超  李特  袁烽

012

离散几何在建筑计算性设计中的应用:一个框架性描述

王晖  叶子超  刘梦嫚  丁一  秦阗怡

020

建筑几何意识:ZHACODE 数字设计与建造的研究探索

段雪昕  [ 英] 沙杰·布尚

031

数字建造的线性建筑实践:以伞亭为例 

曾忠忠  张波


苏工专建校百年专题

038

在地性视野下苏工专建筑科之现代性初构再考

程世卓  黄南一  胡莹

047

秦阁多遗典,吴台访阙文
——记香山帮大木匠师贾林祥

林源  徐一鸣  蔡佳霈

055

继苏工专
——柳士英教育经历的补充研究

余燚  陈平  李雨薇


现代建筑理论研究

064

彼岸花:安藤忠雄与现代艺术

张燕来

074

从“二元性”到“折中主义”
——爱德华·拉夫尼卡本土调整的现代主义实验

姜松  虞刚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

081

现代中国建筑之“形”的求索与开拓

——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的形式与功能(1950—1965 年)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090

山西忻州九原岗墓葬宅门图双柱构造现象考论─北朝壁画所揭示的建筑演化信息(下) 

平一鸣  吴国源

097

郑州宋代开元寺塔形制与特征研究 

韦峰  孙畅  温而厉

104

古代建筑尺度控制的“模数化”程度和优先择用方法探讨

——以元明苏式建筑尺度规律为例

李浈  颜炳亮


纪事

115

思念童(寯)先生

曹汛 文  黄晓 包志禹 于婷 整理

119

对勒·柯布西耶大作《走向建筑》不同评论的反思

——纪念《走向建筑》面世100 周年 

韩林飞  任嘉乐


书评

126

自然同行、人文相伴与数字赋能:《城市设计(第4 版)》的新时代城市设计范型整合

汪芳


海外建筑学人

130

“车库”空间考:福特时代的马厩和驶向郊区的私人生活

陈飞樾  李雅伦


至上堂书话

135

瑜伽艺术与能量运动

——读《瑜伽艺术/ 阿吉特·穆克吉》一书杂记

方振宁


设计点评

144

27. 休斯敦艺术博物馆新馆:透明与不透明之间

张路峰

146

28. 屏风之浦小住宅:弯折的楼板

张路峰



精彩栏目推荐

数字技术专栏具身形态学:基于身体行为的计算性几何

闫超  李特  袁烽


文章从建筑形式的具身性本质出发,分析了多重身体维度下行为规律与建筑空间几何的关联性。文章进一步聚焦计算性几何的范畴,通过对基于数字化技术的行为研究进行综述,对行为规律的“几何化”路径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通过一系列研究和实践案例,总结出从行为规律逆向推导建筑空间几何的计算性设计方法,并讨论了基于“行为几何”的设计应用场景,拓展了基于建筑与身体关系的形态认知和操作边界。


▲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中的历时性视觉感知
▲ 伯纳德·屈米的《曼哈顿手稿》中的历时性图解
▲ 基于身体行为的模块化建构系统



建筑几何意识:ZHACODE数字设计与建造的研究探索

段雪昕  [英]沙杰·布尚


计算与设计研究组(以下简称ZHACODE)成立于2007年,是扎哈·哈迪德建筑事务所的核心先锋研究团队,本文简要梳理了ZHACODE研究组的研究谱系和设计基因,ZHACODE设计研究的特点是在尊重建筑性能、行为感知、材料特性、建造技术的基础上,通过极高的数学几何研究进行整合。他们主要通过几何和数学进行建筑实验,以寻求物理的、经济的和可行的建筑问题解决方案,并解释了建筑几何的三个重点: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几何通用语言以及累积与协同设计。通过具有代表性的实验与实际项目举例说明为什么需要有结构和建造意识的建筑几何。在最后还简短地介绍了近期ZHACODE在元宇宙的最新探索。可以说在建筑领域中,这支先锋团队担任着理论研究、技术探索,以及教育者的角色。正是这种不断探索的实验精神,使得他们一直处于行业和学术界的最前沿。


▲ ZHACODE 研究代表项目时间图表
▲ ZHACODE 与 BRG 合作的纯压缩结构石亭项目
▲ 伦敦科学博物馆数学展馆室内
▲利伯兰元宇宙界面



苏工专建校百年专题在地性视野下苏工专建筑科之现代性初构再考

程世卓  黄南一  胡莹


以在地性为研究视野,以史料的进一步考据为基础,再度近距离观照百年前苏工专建筑科的现代性构建活动,探明不同地方主导力量下该学科的创建初衷、发展定位,梳理建筑科建设主体人员的群体特征、地缘特征及差异性贡献,厘清在现代教学框架与在地性传统建筑碰撞下教学内容的现代性建设,从原境上理解苏工专建筑科的建立动力与初始成长,提出苏工专建筑科的现代性构建带有鲜明的地方性色彩,伴随着原生建筑现代性衍生的初始探索过程,进而讨论了在地性社会土壤与建筑教育现代性构建模式之间的复杂关联与多元可能之规律。


▲《苏省铁路学堂章程规则》


▲可园内的苏工专校舍

现代建筑理论研究从“二元性”到“折中主义”——爱德华·拉夫尼卡本土调整的现代主义实验 

姜松  虞刚


斯洛文尼亚的历史发展和地理位置具有明显的独特性。在复杂而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斯洛文尼亚建筑师爱德华·拉夫尼卡在建筑创作过程中兼收并蓄,通过独特的“折中主义”策略使其作品在当时的环境中达到一种奇特的平衡。本文追溯了拉夫尼卡建筑实践的现实环境以及创作根源,结合对其具有代表性的设计作品的分析,探究了他如何通过“挪用”与“混合”的“折中主义”策略转化了原始参考“材料”,并体现在建筑实践中,进而最终发展出一条具有明显本土特征的现代主义之路。


▲ 拉夫尼卡第一个独立作品与普列尼克作品对比
▲ 克拉尼市政大楼

▲ 革命广场建筑群立面覆层材料



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现代中国建筑之“形”的求索与开拓

——我国台湾地区“新派”建筑的形式与功能(1950—1965年)

黄庄巍   刘静  邹广天


1950年代初至1960年代中前期,在中国近代建筑发展脉络分枝延续与世界现代建筑思潮直接影响下,由大陆迁台建筑师及其学生组成的“新派”建筑师群体在我国台湾地区进行了体系化的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建构并形成理论流派。本研究将基于世界现代建筑运动传播和中国近代文化思潮延续之“双重维度”视域,阐述“新派”建筑师通过结构理性、功能主义与文人生活审美价值的融合,对现代中国建筑之“形态功能”范畴的求索与开拓,呈现1950—1960年代现代中国建筑理论发展的多元图景,以期完善中国近现代建筑史相关研究,补充战后中国建筑理论界在世界现代建筑运动进程中的叙事。


▲ 王大闳 1945 年设计的城市庭院住宅方案
 1950—1960 年代初期,融合现代建筑流动空间与中国园林空间、文人审美的台湾省立工学院建筑系学生作品。上图:1954 年的三年级教授住宅设计(作者:隋洪林);下图:1961 年的二年级文学家住宅设计(作者:李庆)

纪事思念童(寯)先生

曹汛 文  黄晓 包志禹 于婷 整理


童寯(1900—1983)是中国第一代留学归国的建筑师,我国著名建筑家、著名建筑教育家。本文追忆童先生的生平、为人和治学精神,在园林和园林史研究以及建筑画和建筑速写方面对自己的影响和感召。


▲ 曹汛《思念童先生》草稿的首页和末页
▲ 曹汛《思念童先生》定稿的首页和末页



对勒·柯布西耶大作《走向建筑》不同评论的反思

——纪念《走向建筑》面世100周年

韩林飞  任嘉乐


勒·柯布西耶《走向建筑》这本大作自诞生起就受到了学界的推崇与青睐,在全球翻译成多种语言版本,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仍受推崇。2023年是此书面世100周年,更是值得纪念。本文从该书法文书名的翻译以及勒·柯布西耶青年时期的经历出发,结合百年来国内外关于勒·柯布西耶这本书的不同方面的评论,思考勒·柯布西耶创作本书的初衷,探究该书所显露出语言结构和逻辑问题的原因,正视《走向建筑》在现代建筑发展史上的意义,从而客观地分析和看待勒·柯布西耶在现代建筑运动发展历程中的作用。


▲ Vers une architecture,法文原版封面,1923 年;柯布西耶为Vers une architecture 设计的其他封面;Towards a New Architecture,弗雷德里克·艾切尔斯的英译本封面,1927年;《走向新建筑》,吴景详中文译本封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1 年
 L’Esprit Nouveau(《新精神》)杂志第一期封面;Kommende Baukunst,汉斯·希尔德布兰特德文译本封面,1926 年;Hacia Arquitectura,西班牙语译本封面,1939 年;《建築を目指して》,吉阪隆正日文译本封面,1976 年

书评自然同行、人文相伴与数字赋能:《城市设计(第4版)》的新时代城市设计范型整合

汪芳


与中国城市设计的发展相伴,《城市设计(第4版)》在前三版的基础上回溯城市设计历史与理论的同时,增补了近年来相关技术与方法的进展,来拓展城市设计领域的时空经纬,为新时代下的城市设计给予了全景式的体系建构。本文结合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当下的空间需求,从将自然融入多尺度城市空间、将空间转化为社会文化场所、用数字化技术实现人机交互等三个方面,解析该书呈现的城市设计之道。本文认为:自然同行、人文相伴、数字赋能,是符合新时代空间需求的城市设计范型“合体”,将帮助城市设计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城市人居环境营建中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建筑师》No.225丨2023年10月刊

长按二维码
快速订购《建筑师》225期杂志


【日常征稿】

【新刊征订】

2023年杂志征订火热进行中!






《建筑师》杂志由中国建筑出版传媒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主办


责任编辑:易娜内容统筹:陈海娇内容终审:易娜微信编辑:柳冉  郭涵查找公众号:建筑师 The Architect 
新浪微博:@建筑师杂志微博投稿方式:登录系统进行在线投稿(http://thearchitect.cabp.com.cn)杂志订阅:邮局统一邮发代号82-608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