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历史掩不住的毛泽东.红馆红流作品展播

2017-01-10 袁浩东 韶山网

历史掩不住的毛泽东.红馆红流作品展播

《孟子·公孙丑》曰:“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毛泽东,理所应当是“五百年才一名世者”。                       

——题记

(一)

岁月蹉跎,溜走了时光;风云乍起,放逐了年华。干戈寥落的年代早已归于沉寂,时间更是将它冲刷地印痕无留。随着“老人家”们相继离去,红色的封尘历史不由得也渐然黯淡。然而,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历史,我们却永远无法忘怀。

溯及到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已离世十年,他的亲密战友恩格斯也在两年后与世长辞。此时中国,中日矛盾日益激化,甲午海战一触即发,革命浪潮随着大清帝国的不断崩溃愈演愈烈。这年的1226日,因为时差,在西方正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圣诞节,他们的救世主耶稣于一千八百九十三年前来到了人世间。

而在中国,那天东方刚刚拂晓,冻了一夜的冰霜还未消融,深冬的寒意咄咄逼人,正如当时的民族危机一样,笼罩着整个中华大地。“哇”的一声啼哭,在湖南湘潭韶山冲的一户普通毛姓农家,降生了一个男孩儿。当时的人们并不会知道,这个毛姓农民娃将接过革命的旌旗,在华夏大地上为四万万同胞寻回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他的名字也将和历史一道穿越漫长的古往今来,垂之后世而不朽。

从长沙、嘉兴,再到井冈山、瑞金,然后到遵义、延安,最后到西柏坡、北京,他创建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组建了一个红色人民军队,建立了一个人民民主共和国,创立了一种新型社会制度,缔造了一股新生国际力量。一生传奇且又扑朔迷离,险象迭声而能化险为夷。83个春秋里,他主政41年,把22年的戎马生涯留在了沙场。四九年,一个崭新的共和国扑面而来,他又把生命中最后的27年献给了这个国家。

1976年,共和国多灾多难的一年,巨星陨落,大地颤动,人们的心头早已乌云密布。就在这年的99日,一个“叶落归根”的季节。虽然这天距传统中秋佳节已不远,但因为连年的动乱,“红色如潮”的中国早已淡忘了这一团圆的节日。那一晚,月色暗淡,月盘还未充盈,虽已入农历八月,但北京的暑气还是时有时无,夜也静得是那样出奇,丝毫不敢有任何声音,当不远处零点的钟声刚刚敲过,一位老人溘然走到了人生的尽头。

他,便是毛泽东。

(二)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山高水长,青史流芳;高山流水,圣名远扬。作为一位划时代的人物,毛泽东的一生,就是一部中国近代史,深值后人学习。不忘初心,尊重历史,以史为鉴,昭示后人。尤其是他那高山仰止的人格魅力,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①开天辟地,深深崇敬。亘古至今,分分合合,大浪淘沙,刹那芳华。但凡是开国领袖,均有一番经天纬地之才,一种通天彻地之能。心怀对共和国缔造者毛泽东的尊重与热爱,是不忘本,是对自己国家历史的肯定,是一国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而这种最普世的社会情怀也恰是中国传统道德的一种底线。

②一生壮志,一生战斗。毛泽东,生恰逢乱世,逝也免不了动荡。年少时,不满军阀混乱,痛感民不聊生,同情下层百姓,“拯救万民、振兴中华,重塑国家”的壮志被激发。从泥腿子到人民领袖,跨度如此之大的奋斗历程,俨然已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③有大魄力,具大智慧。“自信人生,水击三千”。毛泽东用气吞万里如虎的革命情怀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指挥了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把握时局,扭转乾坤,改变国运,这不正是一种“只争朝夕”的大智慧吗?国人例来崇尚“大”,而他正好把其中的奥妙演绎得酣畅淋漓。

④毫不利己,服务人民。毛泽东喜欢深入田间地头,倾听百姓疾苦,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完全联系在一起,并创造性地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宗旨。一生都鼓励和要求亲人自食其力,不要用他的影响力谋取个人私利。特别是在三年“困难时期”,他主动降低工资标准和伙食标准,与百姓共渡难关;

⑤朴素之风,感染世人。毛泽东不讲排场,待人亲和,一生坚持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有农民“爱随便”的习性,深受百姓爱戴和学习。“腹有诗书气自华”。书生意气锻造高尚人格。他拥有的这一中华传统美德不仅影响了身边的工作人员,也影响了一代代的中国人。

⑥奇才奇事,千古一绝。毛泽东“交奇友、写奇文,做奇事”,是为“毛奇”。指挥过千军万马,却不曾开一枪;哲学思想宏远,却仅是师专生。学生时代,他就领导“驱张运动”,创办新民学会,创刊《湘江评论》,后又成为地道“北漂”,但却被北大教授选为乘龙快婿。奇志奇趣,更绝古今。

⑦思想学者,文人灵气。办公室就是书房,睡床就是书桌,食粮就是书籍。写诗、读史、演讲,构成了毛泽东学者生活的一部分,那平淡而不加修饰的文字总给人留下隽永记忆。最大心愿只是去做个教员的他,无论是在中国政坛,还是在中国文坛,都当之无愧地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文章大家。

⑧百善孝先,家国同一。母亲逝世,一篇数千字的《祭母文》寄托了毛泽东的无限哀思;五九年回韶山,他特意又来到父母坟头——“一束松柏,深深鞠躬”表达了儿子对父母深切的感恩和孝道。在新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上,他的六位直系亲人也先后牺牲。正所谓:家国同一,情怀天下。

⑨为人父者,有缺陷美。对于毛泽东,有“《三毛》一见泪花落”之说。因为那是儿子岸英、岸青当年流浪上海街头的写照。且当儿子牺牲在朝鲜战场时,他怅然的一句“岸英是个苦命娃啊”,道出了为父者的心酸与无奈。如此父亲,虽然让儿女经受了磨练,可他爱他们,他们也能理解他。这样的父亲也是最美的父亲。

⑩男儿柔情,温暖人心。“润霞之恋”早已是那个红色革命年代中一首动人的“蝶恋花”。润之的《虞美人》、霞妹的《偶感》,如诗如画的爱情不断升温。当“亲爱的夫人”被迫害,润之的一句“开慧之死,百身莫赎”让这位铁骨男儿的百般柔情温暖了无数善男信女的心。

(三)

作为共和国开拓者,毛泽东改变了中国历史,践行了新的社会制度,引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时,他也平衡了世界力量的对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为世界创造了新的思想理论财富,在全球历史进程中,影响了世界。虽然他的事业未竞,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我们后继有人——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新时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发展了社会主义制度,找到了一条真正适合我国国情的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习近平同志又首提中国梦,不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引领中华儿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作为现代诗人,毛泽东那意境深邃悠远、充满历史智慧的诗句或是给人一种积极乐观、昂扬向上的力量,或是给人一种朝气勃发、大志宏图的豪迈。“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动静结合,诗意颇浓,把秋景写得如此浪漫而又大气,实为罕见,读后自然舒畅又不失雄浑;“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朗朗上口,情韵悠长,以景寓情,充分表现出了一种斗争、不惜代价追求信仰和为革命能取得进步之喜悦情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一首咏梅,涌出了一种不畏苦难且以苦为乐,不争奇斗艳且适时表现的梅花精神,这与南宋诗人陆游描写的无意争春而后虽凋零成泥也能资育万物的梅花有几分相似

作为历史老人,毛泽东走了,又来了;来了,又走了……历史不是偶然。没有毛泽东,中国社会将是另一番风景,他促成了这个崭新社会的形成。历史决定伟人,乱世出了英雄。这是对毛泽东一生最好的诠释。过去了的和将要过去的,以及那些还没有来到的,都有其自身规律,人,改变不了。但正是这些难得的记忆,才让毛泽东时代的父辈们有了青春年少。他们的挥斥方遒是什么,我们已无法感知。同样,那些峥嵘稠岁月的是非曲折,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我们能做的,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也算是对父辈生活的理解和对毛泽东最好的纪念。

—完—

    袁浩东,男,汉中市勉县作家协会会员。先后荣获勉县“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征文大赛一等奖、第三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三等奖、众合教育“我与司考的故事”征文大赛三等奖等,并在《中国航空报》、中国航空网、《上海工程报》、《陕飞报》、《定军山报》等均有文章发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