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人相亲群火了!顶级23所名校学生才能进!硕士勿扰 哈佛也嫌…

Lynn 温哥华港湾 2023-10-19
---我是楼花V购广告---

---我是BCLIQUOR广告---

温哥华港湾
(微信ID:bcbaynews)

华人家长对自己子女的婚姻问题,一向是操碎了心……

之前,位于大温本拿比(Burnaby)中央公园(Central Park)里的相亲角就火到出圈。

最近,微博上的一位网友发布了一则帖子,再次引起了海外华人圈对于相亲群的广泛讨论。

其中最出圈的图就是这张↓

想要加入相亲群,需要符合严苛的标准。

只有23所顶尖名校的学生,还规定了本科/博士。

在华人论坛里也有很多海外华人爆料,该相亲群由海外华人家长组建,最开始为哈佛、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MIT相亲群,后来发展为T23名校相亲群。

其实,相亲市场比较学历,专业并不罕见。然而像这个群的标准,具体某个学校、某个排名的还真不太常见。

可以入群的有: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理工学院、杜克大学、西北大学。

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卡耐基梅隆大学、乔治城大学、纽约大学、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南加州大学。
与此同时,医学生也有特权,可以无障碍入群。
莱斯大学、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华盛顿大学,这几个学校还要有附加的条件才能入群。
怎么样?这次你的学校上榜了吗?
别以为,家长们选择这些学校就是完全按照类似QS的排名,实际上家长们的心思要比这“细腻”得多。
---我是Walmart广告---

---我是Tbooth广告---

比如,一些不太好就业,或者“不赚钱”的专业的学生,哪怕你是哈佛的,也会被排除在外
再比如,有网友评论:“在第一梯队中,明显可以看出南加州大学(USC)和其他学校不在同一档次,为什么它能够进入第一梯队?是因为知道上USC的都是有钱人吗?”;

再再比如,硕士怎么就被排除在外了?网友解读称:硕士读的时间太短了,不够了解美国文化,必须4年及以上。

这样的相亲群自然迎来了网友的群嘲。有评论表示,样的群都是家长在自嗨,孩子根本不理……

还有网友搞怪说要搞一个whole foods相亲版,毕竟吃有机食物的留学生,经济基础不会太差:“我的群必须出示过去5年的Whole Foods的收据,收据越多,级别越高。收据消费物品,蛋奶肉多的,级别高,如果竟是薯片饮料消费的,级别低。恶意用假收据的,一经发现,踢出去。”

有网友对此表示支持,毕竟“我家娃经常吃Whole Foods,相亲万一碰上个吃Walmart食物长大的,我不是亏大了??”

还有人说,要把门当户对升级,要进行这样的筛选,就要做到彻底。

“女孩子1.6m以下,男孩子1.8m以下一个群,文科类一个群,社科类一个群,stem 一个群。父母能全款买房一个群,只能出首付一个群,一毛不拔再一个群。”

“直系三代身体健康无病一个群,直系三代内有精神病、癌症、慢性病一个群。”
“务必做到门当户对100%”

其实这已经不是第一次爆出类似的相亲群了。

前些年湾区某公司的“家长群”就引起了华人圈的热议。

乍一看以为是新手爸妈在交流育儿经,仔细一看竟是成年人的家长群……

群里的家长备注要包含子女的毕业院校+性别。用f/m来表示性别,如果是大写就代表已婚或者有相处对象。

---我是景泰资本广告---

这个群的隐藏功能——相亲。

当时,这件事甚至令新浪微博CEO感叹:国内网友还是太低估了美国华裔择偶的难度。

在大温,本拿比中央公园的相亲角还登上了加拿大本地媒体,老外们也是大开眼界。

据Globalnews的报道,这个活动不仅在中国父母中越来越受欢迎,而且实际效果也相当不错,配对成功率相当高。

除了中央公园相亲角,列治文的一个购物中心也有类似的线下相亲角。

在发展最好的时候,大温线下相亲角一度还有5个“分会场”。从周一到周日,每天都有类似活动在进行。

对此,印度裔教授Aditi Paul说:“当我还是一名博士生时,我的研究方向是在线约会,因为我对一个主题非常着迷——那就是像你我这样(海外背景)的人如何利用技术来建立关系。”

根据Paul的研究,留学生需要搞定租房等生活问题、签证等身份问题。这些需求满足后,接下来才是社交需求。因此,留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后,才能开始思考自己想要的爱情。

然而在缺乏现有社交联系的情况下,人们会诉诸在线约会。在线社交软件、社交群聊随之诞生。

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副教授岳倩则说:与重视 "个性 "的西方社会相比,中国或亚洲文化可能更 "以家庭为导向",在这种环境下,结婚与否不仅是孩子的问题,也是他们父母的问题。

岳倩补充说:一些研究表明,对于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结婚的孩子,他们的父母更有可能患有抑郁症和低心理健康。到了一定年龄还没有结婚的孩子也会被指责。

不过虽然文化如此,但是她依旧想告诉华人父母,孩子们可以自己管理自己,父母应该学会退一步。需要尊重孩子的决定,而不是把(他们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对于华人的相亲文化,有网友表示:为什么父母那么喜欢操心儿女的事情,他们就不能为自己好好生活吗。

结果很快就有网友回复:儿女过得好就是令父母感到最幸福的事。

对于这样的答案,你怎么看呢?

---我是景泰资本广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