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常用降压药的分类与选用

2016-09-02 HAOYISHENG


 一、常用降压药的分类。
常用的降压药一般可分为五大类:
 
1、利尿剂。
主要是“噻嗪”类药,如氢氯噻嗪等,主要适用于排尿异常并伴有水肿表现的患者。另外,还有呋塞米,对于噻嗪类药物无效时,呋塞米则可能有效。但长期使用或不对证地错误使用利尿药,可能导致体内微量元素的过度排泄,造成人体内电解质的紊乱,常见不良反应是口干口苦、疲倦乏力、尿潜血、尿血之类。应用中要注意避免血钾过低,同时如果有高尿酸血症或痛风的情况,应避免使用这类药物,因为其常见的副作用是:会导致血钾降低、尿酸升高。
 
2、β受体阻滞剂。
主要是“洛尔”类药,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等,主要有抑制兴奋、镇静的作用,适用于容易紧张、焦虑、心率过快的患者。适用于高血压伴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衰、快速心律失常、青光眼和怀孕的患者(总的来说,要以过度兴奋、紧张等表现作为用药的依据),但对于哮喘或周围血管病的患者则不要使用该类药物,同时该类药物还会影响糖脂代谢,可增加糖尿病发病风险。
 
3、α受体阻滞剂。
如派唑嗪,主要有强心、兴奋神经的作用,较适用于有前列腺增生或脂质代谢紊乱的老年患者。从其作用、效果上看,α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阻滞剂刚好相反,前者是致兴奋的,后者则是抑制兴奋的,所以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动过速、紧张兴奋的患者,而α受体阻滞剂则正好相反,适用于心动过缓、沉衰不振的患者。
 
4、钙拮抗剂。
主要是“地平”类药,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主要是有抗动脉硬化的作用,可以起到减少压差(上压与下压的差值)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单独或与其他药物合并使用)。其副作用是:可能会引起头痛、水肿、面色潮红等。
 
5、血管紧张素抑制剂。
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主要是“普利”类药,如依那普利、雷米普利、卡托普利等。常见副作用是:会引起咳嗽、血管性水肿。
 
⑵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
主要是“沙坦”类药,如缬沙坦、氯沙坦、坎地沙坦、厄贝沙坦等。
 
普利类、沙坦类药物更适于有胰岛素抵抗、糖尿病、左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的患者,同时有利于防止肾病进展,但不可用于孕妇。这类药物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⑴都是长效降压药,能稳定控制 24 小时内的血压,符合理想的降压要求。
 
⑵疗效肯定、不良反应少,被认为是所有降压药中最安全的,能被绝大多数各种年龄和不同血压水平的高血压患者所接受。但都不能用于孕妇及双侧肾动脉狭窄的患者。
 
⑶对心、脑和肾脏都有良好的器官保护作用,已有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合并有心力衰竭、糖尿病、肾脏疾病和左心室肥厚的患者服用本药时,不但能降低血压,还能使上述并发症得到有效防治。简而言之,就是对脏器有保护的作用。
 
另外,沙坦类药与普利类药相比,还有以下的优点:
⑴普利类药能抑制转换酶使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减少,但血管紧张素Ⅱ还可以通过许多其他酶促反应,从血管紧张素Ⅰ转变而来;普利类药仅能部分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生成,降压作用难免有漏网之鱼。而沙坦类药却能阻断各种途径产生的所有紧张素Ⅱ与其特殊受体结合,从而减弱或者阻断其升压作用。
 
⑵沙坦类药不引起干咳。普利类药抑制转换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而蓄积于体内,而缓激肽被认为是引起干咳的重要原因。沙坦类药不影响转换酶的作用,因此体内不致于有大量缓激肽的蓄积,从而避免了普利类药令患者难以忍受的干咳之苦。
 
由此可见,沙坦类药可以看成是普利类药的一个改良、升级版本,是当前应用最广、最基本的降压药。
 
二、使用降压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1、关于“副作用”的问题。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降压药在控制血压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可能对我们身体不利的作用,即所谓的不良反应、“副作用”。那么患者该怎么看待这些不良反应呢?一来不要被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条目吓坏了而不敢吃药进而耽误了病情,二来对出现的不良反应不要置之不理,应该记下自己的感受,必要时或复诊时告知您的医生,请医生从专业的角度帮您调整治疗方案。总的来说,我们目前常用的降压药都是经过长期多中心的临床实践考验的,安全性还是比较高的。
 
2、关于几种降压药联合应用的问题。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上述的单一药物治疗依旧无法控制血压,而药物剂量的增加又常伴随不良反应的加重,患者往往难以忍受,这时依据不同类别降压药的降压机制上的协同作用,常需选择小剂量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压药物联合应用以使得血压达标,可以使得降压效果增大而不增加或较小增加不良反应。目前联合用药已是控制血压的主流观念和方法了,所以不必过于担心是不是多种药物会产生更多的不良反应。但是必须切记:联合用药并不是同一种类的降压药重复用药(如“沙坦”与“普利”同用、雷米普利与卡托普利同用之类)而是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的互补合用(如“沙坦”与“地平”同用、“普利”与“噻嗪”同用之类),因为同一种类降压药的重复用药类似于(或等同于)单纯加大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一来疗效不佳、二来不良反应风险增加。
 
三、常用降压药的选用。
由上面的分类可以看出:
1、由于高血压最大的一个恶果就是容易对脏器造成损害,所以,降血压最主要的一个目的就是保护脏器不受损害,因此,具有脏器保护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抑制剂通常是必选的基础药物。而在这类药物中,“沙坦”类药物更是首选的。
 
2、另外,高血压患者常有血管硬化的情况,所以,“地平”类药物也是最常选用的降压药组合的成员之一。
 
3、至于“噻嗪”、“洛尔”、派唑嗪之类,通常不是必须选用的,应该根据具体的证状表现和需要去选用,灵活地加减、调整用药量。这里须要提醒一点:“洛尔”和派唑嗪具有相反的证状表现,通常是不可能可以并用的。
 
四、使用降压药的一些注意事项。
1、服用降压药切忌急于求成,降压不能过快,应循序渐进,平稳降压。
 
2、选用药物应因人而异,对证下药,不能没有相应的适应症作为依据就乱用药物。比如说,没有小便异常并伴有水肿的证状时,不宜乱用“噻嗪”;没有紧张、焦虑、心动过速之类时,不宜乱用“洛尔”……
 
3、首次治疗应从单药、小剂量开始,阶梯加药、加量。严重高血压例外。
 
4、联合用药优于大剂量的单药的治疗效果。
 
5、熟练掌握并坚持使用几个药物。新药、贵药、进口药未必是最好的。
 
6、对有效、对证的药物或药物组合不能骤然停掉一种甚至突然停掉全部药物,宜对证地、阶梯式地减量、减药。用错药例外。
 
7、用药量须按规定的剂量用足。
 
8、尽量选用不影响情绪和思绪的药物,以免引起血压的异常波动。
 
9、大多数病人的药物治疗须持之以恒地继续下去,除非有必要改变治疗方案。
 
五、常见降压药的错误使用方法。
1、单一大剂量用药。长期单一品种用药易产生耐药性,降低疗效;如果单纯依靠增加剂量,又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2、临睡前用药。夜间进入睡眠时,人体的血压会比白天下降 20% 左右,高血压患者睡前服用降压药,容易导致血压大幅度下降,造成心、脑、肾等器官供血不足,甚至诱发脑血栓或心肌梗死。
 
3、间断随意用药。有的患者血压升高就服药,血压降低就自行停药;还有的患者感觉症状消失就不服药,这都是十分危险的。因为这样做容易造成血压的上下大幅波动,而这种血压的上下大幅波动会大大增加血管和脏器受到意外损害、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的风险。
 
六、 降压药是否需要时常调整剂量或换药。
我们的血压会受到诸如饮食起居、工作环境、人际交往等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比如工作忙碌、情绪激动、气候变化(如骤冷骤热、骤晴骤雨之类),甚至有时候食用较多的动物脂肪也会促使血压升高。既然血压变化,药物自然要调整,但这并不是说要随时随意调整,一般的“老病人”都在长期的用药过程中、同时在医生的指导下摸索出了适合自己的一套调整的策略,但对于“新病人”或者出现病情变化较大的情况下,还是要及时就医,请医生给您重新制定方案。但切记不可随意停药,尤其是有些患者在取得较好的降压疗效后,就开始麻痹大意,既不经常监测血压,也常常漏服降压药;更有甚者在规律用药后停药数天发现血压依旧正常,就主观的认为自己“痊愈”了,实际上这只是降压药在体内尚未代谢完而产生的“后续效应”而已,一旦降压作用消失,血压则又会飙升,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
 
降压药换药的问题也是大家经常议论的焦点。总的来说,降压药虽然种类繁多,但一般您的医生会根据不同种类降压药的特性和自己的临床经验为您选择最优的个体优化治疗方案。但有些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像抗生素一样会产生“抗药性”,时间久了就开始忧心忡忡,其实完全不必这么想,高血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治疗的过程,只要是在医生指导下的据证用药、对证用药,还是相对安全的。至于是否要更换降压药,一般取决于该药物的疗效、患者对于不良反应的耐受情况、病情的变化、药品能否买到等几个因素,如果这几点都没有问题,就不必随意换药,大可放心继续使用

★★★★★

看完记得分享哦


服务医生,期待支持!

《HAOYISHENG》为旗下超 100万读者诚邀广大界友分享您的佳作,让更多医生受益,欢迎广大医师投稿:980151516@qq.com,另如有版权争议或频道建议与需要均可在频道后台留言或直接加小编QQ(980151516)或者微信沟通,谢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