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云岩区:“治风”工作显成效 文明新风拂面来

今年以来,云岩区聚焦“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引导村民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尚,有效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村民精神风貌焕然一新。


制度规范树新风


针对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不文明现象,今年5月,云岩区建立“两图两卡三示范四机制”工作体系。


在具体工作中,村委会通过运用现状图、作战图、红白理事会工作流程明白卡、群众明白卡等方式,围绕有什么、缺什么、做什么,厘清工作流程,细化任务,形成工作闭环;通过党员干部示范、村居试点示范、新俗新风示范等示范带动,形成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通过互通处置、投诉举报、督查考核和责任追究机制,统筹推进 “治风”工作高效、有序开展,确保取得实效。


截至目前,全区机关企事业单位、离退休、农村、社区、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员签订《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承诺书》32332份;公职人员签订7350份,签订率100%;162个村居已全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白理事会,切实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有序开展。


做好宣传凝共识


今年七夕节,88对新人来到云岩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领取“红本本”,同时,他们也收到了工作人员送上的《贵阳贵安文明和谐婚姻家庭建设倡议书》。


在工作人员引导下,新人们树立起“喜事新办、节俭适度”的文明和谐婚姻观念,新办婚事,积极争做文明新人,组建幸福家庭。



不光年轻人观念发生了变化,自“治风”工作开展以来,在云岩,文明新风处处可感。


家住云岩区威清门街道威西门社区的居民喻某因家中经济情况不好,无力支付殡仪馆的治丧费用,于是想在院落内就地为父亲办理丧事。

“情况特殊,我们深表理解,但在小区内搭设灵棚,的确会对小区居民生活造成影响。”在了解到情况后,威西门社区党支部书记贺湘林带头上门为喻某做工作,并帮忙联系了殡仪馆。

最后,喻某带上身份证、死亡证明、低保证明等相关材料,在云岩殡仪服务站办理使用经济型灵堂,以公益葬形式办理了丧事。

“经过多形式的宣传引导,移风易俗工作已经取得了成效,辖区居民对‘喜事新办、白事简办’也越来越接受了。”贺湘林表示,面对这样的特殊情况,我们不仅要引导,更要帮忙解决实际问题,才能真正树立文明新风尚。

自“治风”工作开展以来,云岩区结合实际,通过走家入户,设立宣传展板,发放明白卡,把“坝坝会”开进组,利用新媒体平台推广等方式不断开展线上线下宣传,“疏”“堵”结合,有效引导辖区群众自觉践行移风易俗


群众自治促落实


前段时间,黔灵镇茶店村登高坡组的村民集体上了红榜。上榜事由是登高坡组村民响应“治风”号召,拒绝参加搬家酒席宴请。


“把不乱办、滥办酒变成约定俗成,大家相互监督,酒席都少了很多。”黔灵镇偏坡村的村民陈玉琴表示,自从有了“红黑榜”,大家自觉性更高了,更加积极遵守村规民约。



为让“治风”工作落地见效,云岩区以成立村居“红白理事会”为抓手,将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建立“红黑榜”,进一步强化红白理事会台账管理,建立健全考核奖惩制度,提升了村民参与“治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记者从云岩区农村“治风”工作专班获悉,截止7月底,云岩区“婚事新办”237 起,均1天办结,单方办理桌数在15桌内,无天价彩礼现象。“丧事简办”1333起,治丧时间3天内1311起。“其他不办”方面,成功劝阻办理升学宴、满月酒、谢师宴等其他酒席151起,滥办酒席得到有效遏制。


更多内容请关注幸福云岩视频号↓↓↓

【更多新闻】
云岩区:老街新时尚 激活夜经济
云岩区:真正把农村“五治”办成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

云岩区多措并举做好抗旱减灾工作

全媒体记者:张钰佳

编辑:刘竹寒

编审:万万

审核:钟关勇

云岩区融媒体中心

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