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她都跳楼了,你还一脸懵逼。你眼中的岁月静好,她心里的风刀霜剑。

2017-09-09 陈岚 女拳文化

她都跳楼了,你还一脸懵逼

你眼中的岁月静好,她心里的风刀霜剑。

——By 陈岚


声明


1、此文不代表我认为医院没有责任。监护之责、抚慰陪护之责,签字权之责,待法律认定。我保留意见。


2、此文最终目的,是让那些一脸懵逼的男人和看客,补点常识。知道自己老婆为啥要寻死觅活。

产妇跳楼,今天媒体曝出一篇生活细节披露,标题为:“婆媳关系融洽,同睡一张床”



1    还原


定睛把全文看完,记者应该是力求高度真实还原细节,只是下的结论,缺乏生活逻辑和心理学支撑。被拎出来作为标题的最重要细节,在男性视角里,可能是他们非常满意看到的妻贤母慈的场景,简直完美得象一台京剧,就差没有卧鱼跪乳了。

而在真实生活中,没有年轻女人会喜欢和婆婆睡一张床。甚至她们不会喜欢和亲妈睡一张床。

这个丈夫,认识了一个月就结的,这个婆婆,能认识几天?不客气地说,让我和一个陌生人住一个窑洞睡一张床50多天,除非她是加尔.盖朵,否则我不用进产房,都想跳楼。我宁可自己到院子外搭窝棚,也要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

无意谴责什么,只是要从女性的视角,来一一解析这些细节,告诉你们悲剧从何处发生,——老婆都跳楼了,你还在那给你妈神助攻,是许多婚姻家庭常见的噩梦。等出事了,个个一脸懵逼,一脸无辜:“我做什么了?我怎么了?我对她多好啊!”

大观园的花团锦簇烈火烹油,在黛玉的眼里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看客急需证明的夫敬妻贤,掀开来看,血泪斑驳脓疮模糊不忍直视。我偏要掀开来给你们看。



2    自戕


今天我就来说说那些跳楼的女人们,为什么要跳。

现在是9月。七月,新手妈妈杀子自杀的悲剧,有两起,已经淡出在公众视野,却从未被我遗忘。上海闵行,外地来沪务工的新手妈妈把孩子扔下楼,自己纵身跳下。接着,没两天,四川一个妈妈,当着婆婆的面,把自己新生儿举过头顶,重重摔在地上,两次——甚至还用脚踩踏。在这两个可怕的悲剧里,我们见到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场景:杀害自己孩子的母亲,在做下这样惨绝人寰逆天灭伦的行为后,不再有任何表情,也不再说话,甚至没有眼泪,也不再控诉。

第一个案例中,根据婆婆向记者描述:“她是醒了,却连问都没问孩子。”婆婆继而怨艾地表示:“离婚不离婚我不知道,反正我家是不要这儿媳妇了。”

第二个案例中,记者从警方了解到,母亲在杀害孩子后,坐在原地,没有任何反映,甚至显得十分冷静。


更早一些,一位妈妈在夫家,将大小孩子和新生儿一起抛下楼,自己纵身跳下。她的母亲也在场,她留下的遗书在朋友圈疯传,当时很多人希望我写评论,因为那也是一个性格开朗的女子,没人理解她为何如此心狠。

我读了遗书。读到深深的绝望、愤怒和被压抑的攻击性。——丈夫明明虐待自己,伤害自己,无理、残忍到了不可忍的地步,而所有的人、包括自己的亲生父母,都叫她忍!为了孩子,忍!!!

好——我忍给你们看。她纵身一跳——我的孩子,我要带走,绝、不、留给你们。我知道你们会把我的孩子带成什么样。

读那封近万字的遗书的深夜,我默默哭了很久。我老了,每看一个万箭穿心的心,就哭得支离破碎。特别想对她们说,不要这样对自己和孩子,跨出窗台不如跨出这样的游戏设定,不如跨出这个家庭,去恣意张扬第为自己而活。


3    从夫


这些悲剧如此相似,而悲剧里都有同一个背景设定,这个设定,在社会学中,被称之为女性婚姻与育儿的悲剧人设:从夫居

婚姻本应是两个人的合体,也是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平等的生命缔约。这一现代家庭的起点,却始终和传统纠缠冲突,相杀相冲。传统认定,婚姻是一个女人嫁入另一个家庭,为人妻最重要的功课是为老XX家儿媳,并生儿(育女),无论这个女性有多现代,无论环境有什么样的趋势,进入具体生活的每个女性个体,都不可避免的受到这样生活设定的挤压。

如果小俩口可以远离大家庭单独生活,压力还有一个缓冲,但怀孕生育,通常会把中间的隔离带强行破开,两代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观念却可能隔了一百年的对冲在一个屋檐下。住房紧张,使得大多数家庭,不得不两代人同住。女性结婚即意味着嫁入婆家。即便绕开了住房问题,一旦生育,没有帮手也无力支付保姆费用的妈妈(丈夫通常需要出去工作挣钱),被迫向公婆或自己娘家寻求育儿协助。从夫居,这样的事实,最终还是会在大多数家庭里发生。

在这些家庭细节披露之前,我在最早的文章中就指出了悲剧根源之一:“从夫居。”

——女孩离开原来所有熟悉的环境,得不到任何社会支持,心理陪伴,独自要面对一个新家族和一个新生命的降临。

没想到,今天媒体中就证实了这个细节:“马茸茸嫁给了延壮壮,断绝了以前所有的社会关系。”“证实怀孕后,她辞去了工作。”她生命中一切社会支持都没有了。她孤立无援。媒体描写得温情脉脉的画面,在正常女性解读里,恐怕是另外一副感受。


谁要在大热天的,不住空调间,去住乡下的窑洞!?我这条命是空调给的好吗!?谁要去没有WiFI的地方!?没有洗手间、淋浴室的地方!?孕妇!?上厕所蹲坑!更重要的是,谁要和一个压根就不熟的婆婆住在一起!?还睡在一张床!?肚子渐渐大了,老公还不在身边,每天晚上入睡,更衣、擦身,都要在别人的眼皮底下!?独自一人在荒凉的山坡上散步,算是产前运动。


人家是夫妻恩爱拉着手逛马路看商场品美食买冰淇淋,朋友圈撒狗粮好吗!?细节中还披露,怀孕后,丈夫延壮壮经常会开着车,带着妻子回家看公婆。

没错,这在外人眼里真的其乐融融,但在孕妇的体验里,恐怕就不那么美好了。

我一个闺蜜说起她终身难忘的孕期往事,其中就有,怀孕六个月,丈夫一定要带她回老家过年。带着一个怀孕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医生的老婆回家是一件了不得的荣耀,不管她怎么反对,也架不住“亲戚们都想看看你”的要求。

她丈夫家在某省县城,结果大年初一,婆婆一定要她一起去山里,给山里的爷爷奶奶拜年。这也是一个心理,婆婆带着一个博士、医生的儿媳妇,还是怀着自己的大孙子的,怎么能错过在全乡全族所有亲朋好友面前晒的好机会?这是一个婆婆最有成就感的一刻啊!山路状况很差,虽然是开车去的,颠簸得她一次次在座位上跳起,脑袋撞到车顶,无论她怎么护着肚子,胎儿也在剧烈地踢动。她害怕自己早产,害怕极了。她是医生,也知道,这样下去,一旦出现胎盘早剥,早产,谁也救不了她。从山里返回时,亲戚们嚷嚷着要挤车回县城,后排坐不下了,一个亲戚居然举起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塞到她腿上,说你抱着,挤挤。她勃然大怒,黑着脸拒绝。

更令她愤怒和绝望的是,回到县城,她听到婆婆在给小姑子打电话,小姑子也怀孕了,月份比她小两个月,婆婆千叮咛万叮咛小姑子注意身体:“那老俩口要去逛天安门,你千万别陪着去,北京外面风那么大,你身体可受不了。”

闺蜜怒极攻心。她说:“你说他们一家是恶意吗?不是。他们真的就是这个思维模式。他们甚至不会觉得这个有什么不对。”一脸麻木不仁:“怎么了,大家不都是这样过吗?!”

最后一路护着肚子逃回北京,她婆婆后来还一再劝说她老公,让她回老家县城去生产:“方便我们照顾。儿子可以继续安心在北京上班,啥都不耽搁。”

这次榆林产妇跳楼的新闻出了以后,闺蜜打电话给我,冷笑着说:“幸亏当年我没去他老家生产。不然搞不好也是一尸两命。


4    情商


延壮壮在一家物业做水电维修。无论职业、学历,他和妻子之间都有一些不匹配。通常这样的不匹配,需要由男方的温柔体贴照顾,夫家的额外尊重来平衡。但很显然,从细节上看,结婚后,马茸茸更多的是作为夫家炫耀的一个高级存在,而各种照顾,并没有满足她正常所需要的。

延壮壮的老实巴交,在婚前可能被介绍人说得天花乱坠,在婚姻生活中,可能就是木讷僵化,情商很低。“不会说好话哄女娃儿”。说他情商低,在他和妻子沟通时就能看出。马茸茸让他送巧克力和红牛。他回复:一盒十二个,要几盒?一可见他没有生活常识。产妇在产前吃不下东西,吃巧克力就是提升一点血糖,补补能量,红牛啥的也就是安慰剂。

情商高的男人,会直接买下多种口味和品牌的巧克力(撑死了也就百来块钱),而不是问妻子,你要几盒。也看出来延壮壮家情商不高。

正常的儿媳妇在产房,传统家庭会准备红枣桂圆汤,小米粥,鸡汤,米酒醪糟或其他的能想到的产妇可能会吃上的汤水(当然,多半一口也吃不上,最后进了孩子爸爸的肚皮),煮好鸡蛋,在儿媳妇走出产房,原地徘徊时,一定是拥上去,顺气抹手,问寒问暖,喂水喂汤。

也许产妇本人不是那么需要——但是,在传统的讲规矩、有家教的家庭,这些礼数,决不可缺。回头想来,这些也是对产妇的一个心理安慰。一个高度重视的表态吧。

而我们在产妇跪地的那段视频中看到,产妇走出产房,游荡在走廊里时,近在咫尺的婆婆是没有动弹的。丈夫也是边看、边慢悠悠地走近她。直到她跪倒,才有一个身体接触,扶助她。(两次都是如此,以至于我们无法区分谁是婆婆妈妈谁是路人甲乙丙丁)

从全家人的肢体语言来看,关系相当疏离。



“一起在窑洞里睡了一张床50多天,相当疼爱她”——在视频呈现的画面里,显得很讽刺。


5    拮据


最后一个分析。之前大家一直纠结于是谁不让剖腹产,实际上,辩论到现在,真相已经明晰。一开始,马茸茸丈夫、公婆及亲妈,甚至包括自己,肯定统一意见都是顺产。

延壮壮家经济不宽裕。马茸茸要回他家老家去住了近2个月,待产。他们在县城的住房,“为了省钱没有住”(难以置信的是,这能一个月省几个钱呢?)。两人婚后住在单位附近。根据马茸茸妈妈说:“马茸茸婚后拿出自己的钱,和婆家,一起给丈夫买了一辆车。车子十多万。”相信这是她全部的积蓄,也相信这几乎耗尽了这个小家庭全部的钱。

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回老家都要挤住一个窑洞一张床的家庭,剖腹产需要自负的4、5000元,相当于一个车轱辘。当然,延壮壮一家最后肯定是说了“你实在疼就剖吧……”

就像他们一开始肯定也是做好了计划:“尽量顺,顺产对身体好,对孩子好,还省钱,产后恢复快,不耽搁带孩子.....”无疑是一个最佳方案,还省钱,心里是很清楚的,只是不会好意思说那么明确。

而实际上,对于很多农村家庭来说,女人生孩子本来就是天经地义的事,疼,谁不疼啊?疼就要多花几千块?这是很多婆婆妈妈不可理解也绝对不接受的。我相信如果他们知道她会跳楼,4万也会剖。但这是假设。真实的情况下,包括产妇的亲妈,自己在认识上,也是认为“犯不着,瞎浪费。”

拮据和歧视,在一些家庭会造成什么样的决定影响?

一位妇产科医生留言说:以前她们在抢救一个产妇,家属来问,需要多少费用,医生告知四五千。家属脱口而出:四五千都够再娶个老婆了,算了不治了。

并不是说延壮壮家会这样残忍,而是,钱,经济状态,及对产妇本人重视的程度,一定会影响决策。所以之前医院方面说:“他们不舍得花钱剖”也绝不是没有依据的。


6     极端


马茸茸的妈妈说:“她都辞职了,他丈夫也没数落她啥啊。丈夫家里条件挺好,家里有六口窑洞。”“她真是太不坚强了,有些软弱。”许多阅读新闻的人,也不会觉得这里有问题。“婆婆怎么可能不爱惜她呢,她怀的是个男孩啊——”因为,太多人,把这样的夫妻关系视为常态。“他没打你,又没骂你,外面也没有人,你还想怎样?!”

老实说,一个对自己女儿评价如此之低,性别歧视得如此深入骨髓,对女儿的伴侣要求如此之低的原生家庭,也就能理解,为什么马茸茸疼得象热锅上蚂蚁在视频里走来走去时,亲生母亲并没有跟前跟后地抱持她,安抚她。

正常的家庭,到了这个份儿上,是女儿疼得哭,娘也疼得哭啊。甚至就是婆婆,也会抓住孩子的手:“你真受苦了。”

而不是站在那里,晃晃悠悠的,说远不远,说近不近。(现在,提醒大家回头看一下标题图,那是一个正常的共同抱持产妇最苦时刻的场景,每一个陪伴者,肢体、表情都是与她沟通、链接、抚慰的。)


这才是融洽。

甚至,看到女儿疼得不能忍了,非理性了,就会去找医生:“不管了,你们给我解决,剖就剖。”



一个人的自杀,是对全世界的攻击。

——整个世界,都让我失望透了。没有一件事,一个人,能让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值得活着。

自杀是一种最高强度的自我攻击。用对自己的杀戮,去唤起对方的内疚。也去唤起社会对(她无法攻击的)那一方的攻击。

“我终于死了,这下你满意了吧!”

自杀也是一个人长期对外的攻击性无法释放,转而化为内戕。自我攻击达到无法排遣的极限——产痛会加剧这个自我攻击的强度,最终,在小生命即将来到世间前,爆发。

自杀和亲密关系相连。

人类忍受痛苦的能力超强,即使被严刑拷打,也仍然挣扎向生。除非是他们对未来已经绝望,或决意以死来保守信念和秘密。

当看到延壮壮的堂嫂,删除了马茸茸的QQ后,这位农村女子诗意而浪漫地说出:“连死都不怕,怎么会没有勇气承受生孩子的疼痛呢,那疼痛是和喜悦相伴的啊。“

我是心头一阵恶寒,指尖一阵冰凉。

作为非常爱自己孩子的妈妈,回忆曾经的产程,我可没感觉到什么伟大的喜悦,只有血污、屈辱、灾难、毁灭、撕裂。所以后来我不计代价要逃离这样的设定。如果没有无痛分娩,我绝对不会再生后面的孩子。

如果还有人认为这个疼痛理所当然、不可豁免,还充满喜悦,我只能说:去你大爷。

没错,她却是死都不怕,却怕和你这样的人,要一起继续今生今世。



请岚杯咖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平台“女拳文化”

本文为陈岚独家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END·

以上图片均来自网络



商务联系:陈

邮箱:88963919@qq.com

微信公号:女拳文化 ID:Nv_quan


致力于推动女性权利,保护儿童权利。 女人强,则民族强,母亲强,则儿童有望。





【好人都沉默时,邪恶才能横行】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社会每个人的重视和呵护,别让你的孩子为霸凌者的错来买单!

《我们为什么被霸凌?》


请移步当当、天猫、京东、亚马逊及各大书店,

均有销售





点击“阅读原文”,

马上到当当购买新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