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远别重逢,细数87版《红楼梦》里的首首原声

2017-06-20 星外星音乐




红楼梦


小时候不懂,电视剧87版《红楼梦》没有妖魔鬼怪也没有曲折离奇的剧情,甚至曲高和寡挡住了大部分的人。长大后才明白,《红楼梦》的成功小到服装道具,大到场景音乐,是几百人倾尽5年心血打磨出来的传承经典。剧中幽怨婉转、空灵缥缈的歌曲和声声入骨的朗诵,都是难以超越的匠心之作。


至今这部87版《红楼梦》在豆瓣上的评分高达9.5分,在所有国产连续剧中位列第二,让绝大多数影视剧望尘莫及。经得起岁月考验又值得细细品味推敲才是不朽的经典。



1987


我们的红楼梦


30年后依旧




红楼梦30周年音乐会刚举办完不久,很多红迷都还在回味中……


(图:演员欧阳奋强微博)


今日只做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 凤姐饰演者邓婕

好美!



当凤姐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朗笑传来,当林黛玉配音张海玲老师念出那句:“这个宝玉,不知是个怎生惫懒人物”,当宝哥哥缓缓诵出“今日只做远别重逢,亦未不可”……那个夜晚,我们与黛玉远别重逢……

        ↑ 宝玉饰演者欧阳奋强



有人说:当音乐声响起,全场无言,继而爆发掌声,我才知道红楼在大家心中有多重。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516a5l6md&width=500&height=375&auto=0



歌声满腔惆怅,如同来自天籁的悲音。她用声音塑造了红楼经典,一位被遗忘的歌者,她是87版《红楼梦》所有歌曲的女声——陈力。


陈力的演绎“心性空灵,发乎心,自成天籁”,她就是为《红楼梦》而生的。她用心在唱,用泪在唱,用灵魂在唱,所唱之天籁悲音,就是黛玉在唱《葬花吟》,就是探春在唱《分骨肉》……声声血泪,似杜鹃啼血……


陈力之后,何人能再?





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87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作曲者 王立平



87版《红楼梦》的配乐至今被奉为经典,今天我们再来细数87版《红楼梦》里的首首原声,聆听经典。


《序曲》


悠缓、沉思的前奏带出了陈力那银子般的、穿透力极强的声音,空旷而寂寥。旋律在主音和属音的音区里徘徊、飘飞,继而又在下属音的音区里展开了叙述。似乎在说,这是一个令人感慨和惆怅的故事……


转调后的旋律依然充溢着浓重的感慨和惆怅,小提琴的高亢的音符与华夏的二胡深沉和谐地融为一体,与中国的弹拨乐器融为一体,与中国大鼓、钹融为一体,成功地营造出20世纪80年代视角的红楼主题——满腔惆怅,无限感慨! 


旋律结束处,古筝抹出一个叹息似的滑音,滑音的尾音和主音构成了大三度!一声沉闷、结实的锣音猛然响起……既是序曲的结束,也是每一集故事的开始,既是大厦将倾的先兆,也是诗礼簪缨族的丧钟!


(点击蓝字听歌)


《引子》


红楼梦引子,是在《红楼梦》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出现,是贾宝玉梦游仙境时,十二仙子演奏的警幻仙子新制《红楼梦》十二支曲的引子。 


红楼梦引子是《红楼梦》十二支曲的总体引序,也是《红楼梦》中女性人物的情感引序和悲惨命运终结的引序。


《枉凝眉》


这首词是《红楼梦》第三回中,“太虚幻境”里众仙女所唱之《红楼梦》十二曲的第二首。此曲预示着宝玉、黛玉“木石前盟”的悲剧结局。


钟琴的上行分解和弦,将人带入了一种美伦美幻的奇妙仙境之中。而古筝的几个下行装饰音和一声古琴极有特色的滑音,宛如一声叹息,奠定了乐曲古朴典雅的韵味。女声几乎是清唱的演绎出了前两句,旋律异常的空灵脱俗,诠释出了宝黛爱情的一种唯美和超凡脱俗的意境。女声唱出的虚词“啊”,悲愁动人,似乎是在悲叹宝黛的悲剧命运,发出了对这对苦命恋人无比同情和感怀的悲音。下半段道尽了宝黛爱情的无奈和悲怨,感人至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儿” 一句,更使悲怨的情感到了极至!


《枉凝眉》一曲,是宝黛爱情的主题,是整个《红楼梦》音乐主题中的主题。


(点击蓝字听歌)


《分骨肉》


清明时节,一如判词上江边飘飞的风筝,探春远嫁,与父母亲人永远分离。


电视剧中探春远嫁一幕戏最为人所称道,其中音乐堪称功臣,渲染场景、表达情感,无不淋漓尽致。顿挫的节奏,是眷恋不舍,是欲诉还休,“奴去也,莫牵连”,更是撕心裂肺,委婉凄厉。


王立平老师谈及这一曲子的创作,曾说:“这段戏太感动我了,写完了以后说不清为什么,我趴在钢琴上泪流不止,我觉得这音乐应该是曹雪芹的神来之笔,如果导演弃用,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重写。最后导演告诉我特别合适,天衣无缝,我才觉得安慰。”


《叹香菱》


香菱的判词,旁边有画: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香菱的命运是可悲的,但是在《红楼梦》中曹雪芹对这个人物特别钟爱,赋予她特殊气韵,致使在大观园中游移着一股极清的暗香,然而终究“菱花空对雪澌澌”了。


《叹香菱》是道不尽无奈人生,根并荷花香的应怜自叹,唱的婉转悲切令人叹服。


《晴雯歌》


柔美的二胡和明亮的笛子奏出了抒情优美,古筝则用行云流水般的拨奏渲染出美轮美奂的气氛,响板和清脆灵巧的铃当点缀其间,节奏轻松明快。二胡和琵琶相互演奏出呼应主旋律的副旋律,和女声齐唱的主旋律相映成趣,使得晴雯的音乐形象更加深刻、饱满和突出。晴雯聪明灵巧、清纯美丽的特点,作曲家都用音乐语言描绘出来了。


《题帕三绝》


宝玉被贾政毒打,黛玉前来探望,伤心不已,一句“你可都改了吧”道尽了黛玉的真心理解却又无奈的哀伤。黛玉走后宝玉感念黛玉的探望,又兼担心黛玉便遣丫环晴雯送了两块旧帕给黛玉,黛玉一见旧帕便知宝玉用心,不禁感动得落下泪来,遂在此帕上题了这三首绝句,故称之为《题帕三绝》。 


深夜,黛玉独对泪烛写下了这三首诗,所以前奏便营造了这样一种沉沉的昏暗气氛。钟琴的上行旋律朦胧而又宁静,仿佛潇湘馆内夜色朦朦,烛影摇动;弦乐作为背景,显得朴素,安宁。一阵清雅的古筝下行拨奏之后,女声演唱的主题缓缓而出。 


全曲写尽了黛玉的哭,压抑、哀伤的哭泣之感是全曲的主题,所以全曲的旋律充分体现了这一主题。乐曲将字多连音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至,而且一顿三折,悲悲切切,就如黛玉哭泣时抽搐“哭腔”,异常哀婉,生动,巧妙借鉴了中国民歌和戏曲的表现手法。二胡的伴奏更增加了哀伤的感觉,弦乐依旧清素地衬托背景,加入琵琶古筝的拨奏,更显哀思。全曲起伏不大,始终贯穿了一种哀伤的主题,一曲终了,不禁让人肝肠寸断,仿佛亦有千种哀思聚集心头却无处宣泄之感。


《秋窗风雨夕》


这首词出现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初秋雨夜中,黛玉因宝钗关怀备至的冒雨探望,而为自己往日的多心猜疑造成了和宝钗及至宝玉情感的疏远而懊悔不已,继而哀伤与宝玉的姻缘前途迷茫,窗外雨打竹摇,凄凉、惨淡,便悲从心生,作了这首极为凄苦哀怨的《秋窗风雨夕》。这首歌曲的歌词在原诗的基础上有所删节。 


乐曲简短的几小节前奏便立刻营造了凄风苦雨这样一个场景。钟琴的上行旋律奏出了风雨夕寒烟萧条的情景,古筝深远冷幽的滑音,琵琶渐强的轮奏,仿佛潇湘馆外竹林中,淅淅沥沥的雨点从竹叶间滴落,不由得让人冰寒彻骨! 


再现部分的女声“啊”是黛玉的悲叹,正对着秋灯独自感怀,此时的思绪也如这风雨秋夜一般的凄苦、悲凉。二胡的演奏在这里更显得委婉哀伤。 


《葬花吟》


黛玉葬花,源于在怡红院中的碰壁。宝玉的丫头晴雯因不满夜深困倦之时还有人访,所以不问来者是谁,将黛玉拒之门外。黛玉以为宝玉无情,便引出了这伤情的葬花一幕。


乐曲开头便将悲怨之情引入。女声齐唱的方式,描绘出了黛玉葬花时,春之将尽,落花飞满天,柳絮飘飞的残春之景。而配乐主要运用了二胡和琵琶作伴奏,哀怨,悲凉,相辅相成。女声的独唱,宛若天籁之音,犹如林妹妹就在女声齐唱的意境中悲切的踱步而来,林黛玉的形象立刻生动地展现出来。合唱和独唱交融的魅力,体现无遗。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这是黛玉对天的质问!作曲家将全曲的最高潮赋予给了这句词,使女声的演唱更加悲怨。沉闷的鼓声仿佛敲在人们的心上。反复两次的演唱,将全曲的悲愤之情推到了顶点。这是对命运的抗争、是悲鸣、是呐喊,声声都是泪,字字都是血。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在酝酿情绪,反复了最后一句之后,鼓乐在最高音处齐鸣,唱出了全曲最激昂的悲音——花落人亡两不知!


(点击蓝字听歌)



  讨厌黛玉

却写出最经典的  葬花吟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e0515gised2&width=500&height=375&auto=0


《紫菱洲歌》


晴雯被逐,芳官被撵,五儿遭驱……大观园转眼间到了前所未有的悲凉寂廖之秋。而紧接着贾府的二小姐迎春搬出了大观园,即将嫁人离去。宝玉无比惆怅,每天到迎春所住之紫菱洲畔徘徊,可那里早已人去楼空。此时的紫菱洲,残荷枯菱摇摇落落,一片廖落凄惨之景。宝玉似乎预感到了什么,却又无法言明,于是作成《紫菱洲歌》一首,以抒自己的惆怅之情……


笛子和笙交相呼应的演奏,表现出深秋那种悲凉、凄冷的意境,“叮咚”的铃声和仿佛池中秋波荡漾的古筝琶音渲染气氛,立刻给人一种冷幽的感觉,接下来古筝的一段简短的独奏,更是将紫菱洲畔菱荷衰败、满目寂廖的凄惨景象表现的淋漓尽致,听到此处,不觉让人遍体生寒,无比惆怅! 


女声委婉凄美的演唱,再现了紫菱洲畔宝玉所见悲凉之景及惆怅之情!


《红豆曲》


这首词是宝玉在冯紫英家的酒宴之中行酒令时所唱的小曲。剧中宝玉一边用竹筷敲碗击打出前奏,一边深情吟唱,所以,在乐曲开始的前奏中,用编钟模拟剧中宝玉敲打碗碟所发出的音响,既配合画面,又使音乐在一开始就给人一种古朴典雅的感觉,可谓巧妙。


乐曲旋律和编配有浓郁的地方曲艺特点,先击后唱,尾字拖音便是典型的曲艺说唱形式。生动、亲切,极有韵味,仿佛宝玉就在我们眼前深情吟唱一般。


《红豆曲》王洁实和陈力唱出了痴情儿女,不胜相思之苦,撒泪如血。在雨后的黄昏,在急雨击打的纱窗下,无心睡眠,新愁与旧愁如那风雨无情袭来。茶饭不思,无心梳洗,一天天消瘦、憔悴的容颜随着一声深情的悲叹“呀”之后,乐曲到了最高潮。



《聪明累》


王洁实演唱的《聪明累》,这是《红楼梦》中最为威风八面、精明强干的王熙凤的绝唱。





短促而有力的、连续的十六分音符,给人一种压迫、急促、紧张的感觉。扬琴和琵琶等弹拨乐器短促、有力,且相互呼应,稳重中带少许活泼,与节奏相吻合,感叹凤姐往日威风凛凛、赫赫扬扬的得意之时,及到头来“裹破席,无归处”的悲惨人生。


这首词不仅写出了凤姐的命运,更昭示了贾府注定的悲剧结局和人生变幻莫测的无奈。


《好了歌》


与其他几支曲的高亢婉转不同,这支《好了歌》旋律极简单,调子极平缓,全篇找不到一个高音。演唱者王立平老师有着一副低沉沧桑的嗓子,这正是《好了歌》的味道,是《红楼梦》的味道。





曲子有明显的苏州评弹风格,只是少了琵琶的繁杂热闹,而多了三弦的沧桑与空旷,再加以牙板,古朴苍凉。更绝的是,整首曲子似是演唱者在边走边唱,由远及近,再由近而远,然后渐渐淡出,曲子随着渐去渐远的“眼闭了,眼闭了……”而结束,意味深长,省人神思。


那个苍凉的声音并不是迅速的消逝,而是渐去渐远,就像人们一生留下的所有痕迹,都会被风一样的历史吹散,消失不见。


(点击蓝字听歌)


1995年,《红楼梦》的音乐作为套曲入选了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媒体都作了热情洋溢的报道。


八十年代,全国音乐录音磁带展播,经过投票,选出了10名,而《红楼梦》的音乐磁带当之无愧地名列第一



现在我们

把经典的灵魂灌注入经典的载体


刻纹与唱针之间的岁月留声

经典的音乐在黑胶唱片里得以重生


87版《红楼梦》里的音乐灵魂,

都灌注在这张黑胶唱片上了。


星外星音乐【黑胶复兴计划】系列1

首张黑胶唱片

87版《红楼梦》30周年纪念版

原声黑胶唱片



陈力原唱,原人原声!


由王立平老师提供的《红楼梦》主题歌、插曲原始录音母带,央视首席录音师李小沛重新Master,更好的音质、更原始甜暖的模拟味道。


1987版《红楼梦》歌曲录音配唱是1987年1月1日大年初一清晨完成的,地点是在中国剧院(总政歌舞团)录音棚。在得到了时任中国剧院主任,原总政歌舞团政委,车得载先生的鼎力相助后,《红楼梦》的录音时间相对充分。在刚放开市场经济的时代,能保证录音质量而舍弃创收,实属难得。也正是因为录音时间相对充分,才留下了现在我们大家听到的被大家誉为经典的87版红楼梦电视连续剧全部歌曲的精彩录音。





一份永远的经典,一种不解的情结,

读者与乐迷心目中的唯一!


用生命在唱,用灵魂在唱,

声声血泪,千古绝唱,无人能越!


红楼梦




识别二维码,进入预售页面








♫ 你可能错过的音乐 ♫




专辑购买:请点击本公众号菜单【音乐商城】

投稿方式:请点击本公众号菜单【来搞事情】-【欢迎投稿】









更多音乐请戳这里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