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优化考核指挥棒,才能管住“花样形式主义”

沈振亚 今吴江评论 2024-05-27

近年来,国家持续深化拓展基层减负工作,提高农村基层治理水平。多地陆续出台了具体措施为村级组织减负。基层干部表示,目前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成效明显,但有些领域的形式主义依然花样较多。据《新华每日电讯》报道,近期,记者在北方某省部分乡村走访时,有村干部反映,当地仍存在一些形式主义和增加村级负担的情况,比如,一些岗位、机制牌子大于内容,上级检查、调研走形式,不明收费难以入账等。 

形式主义花样翻新的根源,一方面是形式主义制造者感受到了治理的压力,因此往往改头换面以另一种方式出现,不易为人所察觉,甚至还觉得是“创新”;另一方面,“花样形式主义”也有其存在的土壤,部分干部政绩观跑偏,重“留痕”不重“实效”,重“面子”不重“里子”,重“数量”不重“质量”等,都是滋生“花样形式主义”的温床。管住“花样形式主义”,关键还在于优化考核机制,让考核指挥棒真正发挥作用。 

纵观形式主义泛滥的领域,大都存在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不切实际盲目下指标、定任务,简单通过行政命令方式强推工作任务等问题。围绕这一切的是考核指挥棒。比如,前段时间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办公室会同中央纪委办公厅通报的3起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典型问题中,一些地方的县区提出在公益活动中每个社区每天要完成500个点赞任务,这种“指尖上的形式主义”,让基层不胜其扰,也引发基层群众不满,问题还是出在考核的急功近利、不切实际上。 

考核是干事创业的抓手,政绩考核是引导领导干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推动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形成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从经济发展单一绩效迈向综合绩效管理,考核指挥棒应切实把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处理好数量与质量、显绩与潜绩、共性与个性、集体与个人等关系,尤其应该注意激发基层干部的自主性,给予其一定的自我决定空间,让他们把工作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对待,而非仅仅为了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优化考核指挥棒治理“花样形式主义”,还需注意政策制定不宜过于刚性。过于刚性的政策无视基层千差万别的现实状况,一刀切地把政策目标明确化、具体化乃至细化到一草一木上,一定程度上也会倒逼基层数据造假,以认认真真走过场乃至花样翻新的形式主义来应付上级考核。在政策制定上,既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强调基层治理的规范化,同时也要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和实际需求,留有“政策冗余”,让基层有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解决问题。 

“花样形式主义”除了加剧内耗,最终会沦为劳民伤财的无用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和高质量发展中的“路障”。针对工作中“脱离实际,不作深入调查研究,搞随意决策、机械执行”等形式主义顽疾,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将视情节严重程度,分别给予相应的党纪处罚。党内法规也将倒逼各地各部门持续优化考核指挥棒,从源头上治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行为,真正激发基层活力,让基层干部把精力用到干事创业、改革创新上来。

来源:吴报评论工作室

作者:沈振亚

编辑:秋歌

校对:陆静媛

审核:沈振亚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