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口述华园|vol.4 五山校区图书馆


口述华园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华园里行走时突然停下脚步,环顾周围,却发现你对每天生活的地方似乎不是特别了解,这片土地上发生过什么?有哪些人曾经在这里生活?又书写过怎样的故事?为了让大家更加熟悉校园历史、校园文化,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特开通“口述华园”这一栏目,希望通过声音拉近你与华园的距离,了解华园的故事。欢迎大家和主播一起,走近华园,聆听华园之声。



下面,我们来聆听口述华园的第四期节目《五山校区图书馆》。



跨进学校正门你便进入了美丽的华园,正门东侧,一栋4层高的建筑即映入你的眼帘,正门上方写有“图书馆”3个字,这就是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的图书馆,它也是在原中大图书馆总馆基础上,后经过多次续建和扩建而成的图书馆。


老图书馆(1959年拍摄)


原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总馆工程由著名图书馆学专家、国立中山大学图书馆主任杜定友教授主持,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杨锡宗设计。原设计为3层半仿中国古典式建筑,能藏书80万册。1936年11月动工,当时预计1937年秋建成,后因全国抗战爆发而停工,当时仅完成了首层楼面的混凝土工程。1949年10月广州解放,1951年由岭南近现代著名建筑设计师夏昌世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在原基础上修改续建。1952年华南工学院组建之后,在此基础上又续建,直到1954年5月竣工验收,全部工程改建面积为8842.4平方米。


老图书馆(1960年拍摄)


老图书馆(1979年拍摄)


老图书馆(1983年拍摄)


老图书馆从动工到竣工,建了18年,历经新旧两个社会,见证了历史沧桑。它以其简朴大方的外形,紧凑的布局,良好的使用功能成为学校组建初期的美景之一,曾作为 “我国基本建设方面伟大成就的一个缩影”,于1959年被国家建筑部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十年》画册收录。


扩建后的老图书馆正门


1987年6月,由于学校发展的需要,对老图书馆进行扩建,1991年11月3日扩建竣工。扩建后全馆建筑面积达24268.8平方米,老馆以新貌大步跨入20世纪90年代。扩建后的图书馆,正门朝向从南改向西,面向主轴线,与麟鸿楼相对应,服从了校园建筑规划总格局。扩建部分,曾获1993年度国家教委优秀工程设计表扬奖第二名。


正面

背面


1995年底,由广州美院院长兼雕塑系系主任梁明诚创作的玻璃钢造型“向上”立在楼前广场。该雕塑形似水滴,男、女生影像跃动其间,比喻学生在图书馆的知识海洋里吸取科学文化的养分;它又像一束火苗,召唤同学们学有所成,走出校门建功立业。


2009年12月17日,由校工商管理学院2007级EMBA(2)班校友共同出资捐赠的一对石狮子,现也安放在图书馆大门两侧,以表他们对母校教育的感激之情。



2014年初开始,学校对图书馆进行全面修缮,并于2017年9月重新对外开放。



一栋建筑就是一段历史,一处景观就是一个故事,它们在岁月的洗礼和打磨中与一代一代的华南理工人心手相连,执着而真诚地守望着华园这一片母亲般亲切的热土,共同见证着学校百年办学发展的风雨历程,承载着代代华南理工人薪火相传的人文精神。


这就是本期节目带领大家领略的华园故事,下期《口述华园》,再会!


华南理工大学 新媒体工作室

图文:《华南理工大学人文建筑之旅》

录音: 华南理工北校广播台 尚洁

创意设计:张天一

微信编辑:鲍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