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长思政第一课: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挑战(内附全文)


“能否用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是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所在”,6月23日下午,华南理工大学2020年学生思想政治“第一课”在五山校区逸夫人文馆报告厅讲授。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高松校长深刻分析了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以及科学精神指导下科学防治疫情的原则,回顾了疫情防控以来学校抗疫的“硬核力量”,并激励学子提升学习力、拓展思考力、增强行动力,持续成长,引领未来。


副校长李正、李卫青,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党委宣传部、学生工作部、研究生院等相关部处负责人,各学院分管学生工作副书记、辅导员与近200名学生代表现场聆听了报告。


思政第一课现场


应对挑战的三种力量:勇气、智慧和理性


高松首先向各位学生及其家人送去了问候,并对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学生的努力与坚守表达感谢。他认为疫情对各方面的影响是深刻且深远的,对同学们的身心健康、学业研究、求职就业都带来了巨大挑战。


那么,对学生而言,该如何应对这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高松引用恩格斯的名言“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指出,勇气、智慧和理性是支撑人类不断迎接各种挑战的重要力量。


以在线教学模式带来发展自学能力的机遇,以及疫情下的云招聘突破了时间空间限制、节约了求职成本为例,高松表示,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面前,最不需要的就是恐慌和逃避的心理,而要用更多的勇气、智慧和理性去坦然面对,“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路途中,你们并不孤单,学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老师和身边的同学都将伴你前行。”


高松校长主讲第一课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有效抗疫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每一位普通公民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的一次大考。高松强调,只有尊重科学、依靠科学,坚持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合作共赢的科学原则,才能战胜疫情。


他谈了自己对科学精神的理解和认识,认为科学精神应该包含三个层面:对于事物研究认识的求真和质疑、对人际沟通交往的平等与包容、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爱国与奉献。谈到爱国与奉献,他认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和担当,不仅是道德教化的结果,更是支撑整个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理性选择。


他呼吁每一位华工学子大力弘扬尊重科学、勇于创新的伟大精神,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推动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在更大程度、更高水平上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师生全神贯注听讲


华工战疫彰显“硬核”力量


一流大学不仅体现在有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硬件设施,更体现在当国家和民族有危难之时,她能够冲锋在前、勇挑重任,为国排忧、为民解难。


谈到华工抗疫的“硬核”力量,高松用一个个精准的数字、一个个生动的案例讲述了无数医护人员逆行出征的感人故事、华工校友实业报国的支援故事、青年学子勇于担当的青春故事和科研工作者刻苦攻关的励志故事,华工人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华工人的精神风貌。


讲座的最后,高松勉励学子们博闻强识、不断提升学习力,慎思明辨、不断拓展思考力,坚定笃行、不断增强行动力,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涵养科学理性的人生心态,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传播科学知识,用所学报效国家、贡献世界。


学生和高松校长互动交流


课后,高松还结合自身求学的经历与人生的思考,现场回答了学生提问,深受感染与激励的学子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了内心的感受。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冷金岩表示,校长第一课是一次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的洗礼,也让自己更深刻地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来自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博士生何甜也表示,作为新时代的博士生党员,对科研工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怀体会更加深刻,会秉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努力成为高水平科研工作者,服务国家和人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大四毕业生曾俊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表示将谨记高松校长的教诲,坚持学习,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在工作岗位上传承和发扬华工精神。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堂“干货”满满的思政第一课。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挑战》


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这里,我首先向同学们道一声诚挚的问候,希望你们和家人都健康平安。也对这段时间以来,全校师生共同的坚守与努力,道一声衷心的感谢!


从去年底到现在,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遭遇了新冠疫情,这场疫情突如其来、来势凶猛,给人们的工作、生活特别是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和伤害。这场疫情,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注重发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加强对抗疫工作的精准指导和有效防控。在党中央坚强领导和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在湖北人民特别是武汉人民积极参与配合下,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但大家也看到了,境外输入和疫情反弹的风险依然很高,疫情防控形势依然非常严峻,“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对于这场战“疫”,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解读。今天,我主要从新冠疫情给大学生带来的挑战及如何应对谈起,也谈谈我对科学精神和科学防控的一些理解和认识,以及对同学们的期望。


一、新冠疫情带给大学生的挑战


毫无疑问,新冠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并快速蔓延,令世界公共卫生安全面临极大挑战,也给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政治格局带来严峻的挑战。新冠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我们看到,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我们的国家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展现出了强大的行动力、组织力、凝聚力和制度优势,同时中国的防控经验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同样的,新冠疫情也给高等教育系统带来巨大挑战,停课停学致使全球数以亿计大学生的学业受到冲击。疫情发生以来,从最初的惊愕恐慌、不知所措,到冷静面对、科学应对,大家都成为了这场全民战“疫”的见证者和践行者。在这里,我先谈谈疫情给大学生们带来的三个方面的挑战。




第一个挑战,对身心健康的挑战




疫情首先带给大家的是身体上的威胁。病毒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这就要求大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习惯,更加自觉地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其次是心理上的压力,除了疫情扩散带来的各种不安、焦躁、抑郁等心理冲击,也包括对自身学业和就业上的焦虑。



学校始终把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坚决做到“确保一方净土、确保生命安全”。一是开展上线“健康打卡”,精准掌握师生的健康动态。二是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加强防控知识的宣传普及。三是高度关心关爱重点地区师生,多方筹措防疫物资,设立专项帮扶基金。四是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通过多种形式传递特殊时期心理健康知识。


这场全民战“疫”,相当于开展了一次切切实实的全民爱国卫生运动,让大家更加懂得用科学的方法守卫自身健康、社会安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和卫生观,培养绿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第二个挑战,对学业和研究的挑战




为了做好疫情防控,全国大中小学都采取办法全面有序推进线上教学。线上学习成为大家主要的学习方式,这给学业带来不少的挑战,困扰学生与老师的既有技术和设备问题,也有远程教与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对学生而言,注意力比较难集中、受家里吵杂环境影响、与老师和同学缺少面对面交流、网络信号差等,都会成为影响同学们学习效果的因素。另外,同学们难以深入实地开展调研,也无法回实验室做实验,这对学位论文课题研究带来很大挑战。



新学期开课以来,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实施网上教学计划,确保“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质量不降低”。春季学期2751门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开放,师生们相约云端,共同适应线上教学这一新的教学形式。学校积极为师生远程办公和网上学习提供条件保障,加快构造教学、学习、科研、办公的“虚拟空间”, 并为超过2000名来自偏远地区或无WiFi家庭学生免费赠送“暖心”流量。问卷调查显示,同学们对线上教学安排和教师线上教学方式表示充分认可,完全满意、满意和基本满意的比例达96%。


我想,经历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在线教学一定会对传统的教学模式产生持续影响,即使疫情结束后回归线下传统课堂,我们也一定会以新的视角、新的理念看待和审视以往的教学方式,未来的教育,线下线上融合是一个趋势。




第三个挑战,对求职就业的挑战




受新冠疫情、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的叠加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困难增多,就业形势复杂严峻。但同时,大家也应该看到,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中国经济韧性强、产业门类广、政策调整空间大、潜力活力大。目前,在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基础上,全国各地积极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的需求将会不断释放,驱动经济逐渐恢复。与此同时,政府也运用多种金融工具,对中小微企业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振市场信心。国家和省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包括扩大重点领域的招聘、扩招研究生、引导基层就业、鼓励入伍参军、丰富新就业形态等。


自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就业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出台多项措施,为毕业生提供更加充分的就业岗位和更加高效贴心的就业服务。比如,推出毕业生一站式求职服务云平台,实现毕业生线上就业全流程再造。同时,在线开展空中宣讲会、空中双选会等活动,帮助毕业生求职应聘。5月,学校率先出台办法,专设300个科研助理岗位招聘应届毕业生。学校后续还将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最大限度拓宽同学们的求职与就业渠道。


除此之外,对离校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学校会保留其户口、档案两年,为他们持续提供就业服务,解除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二、同学们要如何应对这些挑战?


疫情带来的挑战具有阶段性,但它所带来的影响是深刻的、深远的。当今的世界复杂纷繁,未来会更加复杂纷繁。我们正在和将要遇到的事情和问题常常具有复杂性,而复杂性会导致多样性和不确定性。但是,人类社会几千年,经历了与各种自然灾害、疾病、冲突和战争的洗礼,仍然不断地向着更加富强、民主、自由、美好的现代化方向前进。恩格斯曾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爆发于14世纪的黑死病,客观上促进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发展;16、17世纪的欧洲流感和伦敦大瘟疫之后,开启了科学革命和启蒙运动的新时代;20世纪初爆发在东北的肺鼠疫,促使中国建立科学的卫生防疫体系。科学的力量一次次冲破蒙昧的束缚,用理性之光照亮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一部与传染性疾病斗争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勇气、智慧和理性是支撑人类不断迎接各种挑战的重要力量。


新型冠状病毒和它引发的疾病,就是一个典型的复杂性问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认识,包括其来源和宿主、传播途径与传染性、致病机理、危害性致命性、诊疗方案、救治药物和预防疫苗,以及患者康复后是否存在后遗症及是否会再感染,等等,都还没有完全搞清楚,这也正是造成广大民众焦虑甚至有些恐慌的主要原因。再加上不少互相矛盾的信息、假消息充斥网络和各类媒体,更加剧了这种焦虑。而在应对不确定性新挑战过程中的犹疑、误判、延迟,因各种软硬条件的不足,特别是疾病爆发时由于医疗资源的短缺未能做到病患的应收尽收,以及不少医务人员的感染甚至殉职等等,更容易引起大家的担忧、悲伤等情绪。要战胜这一狡猾和凶险的新病毒,我们需要坦然面对,更需要勇气、智慧和理性。


疫情期间,各种谣言、伪科学和阴谋论盛行,如何辨别真伪、指导实践,理性和逻辑思维是关键,要有能对纷繁复杂的疫情信息做出全面客观判断分析的思维能力。首先要求立足事实和实践只有在掌握客观事实和丰富实践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生活中的常识和经验,再结合科学的逻辑为我们辨别谣言提供了参考,要善于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求实的精神,对各种言论进行辨别,不轻信不盲从,阻断谣言的传播链条。虽然疫情带有一定程度的不可预知性,但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是可以逐渐被认知的。要让理性的阳光驱散恐惧的阴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塑造平和的心态,为战胜疫情积蓄强大力量。



在线学习是一个新的挑战,但同时也是我们发展自学能力的机遇。开学初,我给同学们推荐了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光宪先生在2003年非典期间写给北京大学离校和在校同学们的一封信,讲述了西南联大学生的学习故事和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注重自学能力,利用多种方式进行不间断地学习,希望能对同学们有所启发和帮助。我也在给同学们写的一封信中提到,这个阶段,同学们最大的贡献,就是坦然面对,调整心态,静下心来,做好我们学生的本分,做好自己能做的事,在家认真学习,适应线上学习的新形式,探索和加强在网上和老师同学的沟通与交流。另外,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进行一些在线问卷调研,深入阅读一些专业书籍和科研文献。


就业层面,受新冠疫情影响,绝大部分用人单位的春季校园招聘由线下转为线上,云招聘、云求职成为主流,各类“线上双选会”“空中宣讲”等进行得如火如荼。智能化的技术、远程化的操作、人性化的服务,线上招聘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给了毕业生更多选择的机会,也节约了求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同学们要尽快适应这一招聘模式,主动出击,了解网上就业信息,提升远程面试能力,化挑战为机遇,化不利为便利。另一方面,同学们也要加强自我规划,长远看待个人职业发展,可以考虑“先就业再择业”,积极拓展自身的就业渠道。比如,国家新动能的发展和传统动能的改造升级蕴藏了一大批的就业机会,同学们可以投身到国家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要领域就业;可以参与到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大学生就业项目,基层是青年一代成长成才的大学校;可以拥抱创业梦想,关注国计民生,到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以及民生急需的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就业创业;也可以选择入伍参军,开启一段携笔从戎、建功立业的军旅生涯;当然,还可以选择进一步读研深造等等。


总之,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各种挑战和不确定性面前,最不需要的就是恐慌和逃避的心理,而要用更多的勇气、智慧和理性去坦然面对。在应对这些挑战的路途中,你们并不孤单,学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老师和身边的同学都将伴你前行。


三、弘扬科学精神,科学有效抗疫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不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是对每一位普通公民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能力的一次大考。不仅科学家要有科学精神,媒体和全体民众也要具备科学精神,面对未知的病毒、严峻的疫情和汹涌的舆情,能否用科学精神和理性思维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是打赢这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关键所在。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会议强调,战胜疫病离不开科技支撑,要加大科研攻关力度,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密切跟踪病毒变异情况,及时研究防控策略和措施。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提出,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5月29日,也就是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前一天,习近平总书记在给袁隆平、钟南山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回信中提到,“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攻坚克难,在临床救治、疫苗研发、物质保障、大数据应用等方面夜以继日攻关,为疫情防控斗争提供了科技支撑”。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专家学者座谈会上,又再次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难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是抗疫的利剑,科学精神则是人类战胜病魔的力量源泉。我们经历的不仅是一场灾难,更是一次科学精神的重塑。


疫情发生后,相关的研究进展得到大量的媒体报道,大众盼望科学家早日研发出准确的检测方法、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有人认为这次疫情将让大众看到公共卫生乃至科学的重要性,但是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最近发布的一项报告指出,经历流行病不会减少大众对科学的信任,在其他年龄段经历流行病的人群对科学和科学家的态度也没有显著变化;而 18 到 25 岁人群正处在价值观的形成期,在这个年龄段经历流行病会使他们对科学家的信任减少,并且受到科学教育较少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影响。报告提到,“他们继续相信疾病相关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但是,他们对参与科学事业的个体的诚实品德和公德心的信任减少了。”



(一)

科学精神的内涵


到底什么是科学精神?不同人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在这里,我想结合本次疫情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供大家参考。




第一,求真与质疑




对于事物,对于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对象而言,要有求真和质疑的精神,这是科学的一个本质的要求。


在这场重大斗争中,广大科研工作者和医务工作者充分展示了严谨求实的专业精神、拼搏奉献的优良作风,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17年前,在那场肆虐全国的非典型肺炎疫情中,钟院士秉持科学精神、依据科学实践和医学事实,坚持认为SARS是冠状病毒而非衣原体感染,并提出了非典治疗方案,带领医护工作者成功抗击了非典。2020年1月,新冠疫情爆发,钟南山院士不顾84岁高龄奔赴武汉疫情第一线,和专家组一起深入调研,不断质疑追问真实情况,明确提出“存在人传人现象”、“新冠病毒是冠状病毒的一种,跟SARS冠状病毒是‘平行的’”等观点。这对认清和了解病毒,推动疫情防控,尽快找到防治药物和医疗手段、加快疫苗的研发进度等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二,平等与包容




在从事科学研究的过程当中,特别是现在的科学研究,它常常不是一个人可以完成的。这就涉及到在从事科学研究过程当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处理,在跟人合作、打交道的时候,科学精神的体现是什么?我觉得是平等和包容。


所谓“平等”,是指在科学、在事实、在真理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国内学术批评的风气还没有很好形成,还应该大力弘扬正常的学术批评的风气。所谓“包容”,是因为科学本身是探索未知的,要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犯错误也是难免的,会有一个试错的过程。不管是对于事实的描述,还是发现或认识的深浅,都是在不断地犯错误的过程当中去趋近真理。所以,作为科技工作者,从与人相处交流的角度去看,平等和包容是非常重要的。


以新冠病毒的防治工作为例,即使是针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专家观点也是有差异的。对于未知事物的认识要有一个过程,依据事实的表达和争论都应该给予尊重和包容,这有利于更全面准确地认识新事物,得出更科学合理的判断。比如,对于新冠病毒肺炎的诊断,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金标准,学术研究和临床医学界似乎都无疑义,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耗时较长,而且由于采样不当、操作不规范,以及不少仓促研制的新试剂盒产品在稳定可靠性等方面的不足,造成阳性检出率不够高的突出问题,使得很多病毒感染者和患者无法及时收治和科学管理。所以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中就部分采纳了一线临床医生的意见,把“疑似病例具肺炎影像学特征”也作为湖北地区的临床诊断标准,这样就可以减少漏检,及时救治病毒感染者。这个例子也说明问题的复杂性和由此引发的多样性与不确定性,说明不断学习并和实践结合的重要性。




第三,爱国与奉献




无论你所学的专业、从事的研究、参与的项目是什么,你思考过没有,做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它对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价值在哪里?我想,这也是关于责任心和公德心的问题,个人实践和科研工作,只有根基于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致力于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才能更好地贡献个人的力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科技人员占的比例是相当高的,这既体现国家对科技人员重要性的认同,也彰显了科技工作者矢志报国的情怀与担当。对于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来说,就要提倡爱国和奉献的精神。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华民族是具有强烈担当精神和责任意识的民族。这种责任意识不仅是道德教化的结果,更是支撑整个民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理性选择。在家国情怀的感召下,将科学精神上升到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激发我们积极投身行动,为夺取战“疫”胜利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天,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具备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公民,也是我国从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然要求。抗击疫情是一场全球和全民行动,没有旁观者,谁也不是局外人,谁也不是孤岛。我们必须心怀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合作、共享、包容、创新,共同提升探索和应对未来的能力。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科学精神,或者说科学家精神的一些内涵吧,有三个层面:第一是对于事物的研究认识而言,是求真和质疑;第二是对人际的沟通交往而言,是平等和包容;第三是对国家和人类社会发展而言,是爱国和奉献。



(二)

对科学防治原则的几点认识


前面提到,一部人类文明史,也是一部人类与传染性疾病斗争的历史,由病毒等微生物引发的传染病始终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最初人类面对瘟疫只能寄托于神灵、依靠原始宗教,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正是现代科学新知识、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才真正拥有了打赢大灾大疫的“杀手锏”。抗击新冠疫情,是一场与病魔较量的阻击战,也是一场与病毒赛跑的科技战。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我们也学到了重要的一课,那就是反思人与动物、与自然的这种紧密而又脆弱的关系,意识到科技的强大不代表人类可以为所欲为,要始终怀有一颗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心,树立起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识。


坚持向科学要答案、向创新要效率,才能做到科学、有效防控。 “科学防治”可以说贯穿了中国战“疫”的全过程。一批中国科学家在面对这次疫情时,表现极为专业和敬业。来自武汉和上海的科研团队,快速甄别病原体,在1月9日之前就已经完成了病毒的基因测序并向世界开放共享,为快速诊断作出巨大贡献。


我是学化学出身的,所以想基于化学的视角,谈谈具体在新冠病毒疾病的检测、药物筛选和疫苗研发方面,有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科学防治的原则?我想,主要有这么几个关键词。




第一个关键词:快速准确




实践证明,坚持“四早”原则(即“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前移防控关口是提高疫情防控实效的有力举措。对疑似病例、确诊病例早隔离早治疗,是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管好易感人群的有效措施。在疫情爆发的初期,最为迫切的需求就是对高危人群、高暴露风险人群和疑似病例的确诊,快速准确的检测诊断技术的开发对于防止疫情扩散至关重要。从化学的角度来说,核酸和抗体IgM、IgG的检测(分别测核酸和抗体蛋白),单种方法和单个靶标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情况,采取“多模态联用”,扩大目标靶标分子种类和不同组织/体液来源(开始核酸检测,之后发展了抗体检测,也有在研发抗原检测),能够实现多靶标分子同时检测,相互补充和印证,可以提高检测准确性,包括提高早期检出率和降低出院漏检率。


当然,检测诊断技术的研发还需要考虑疫情发展不同阶段的目标需求。疫情爆发初期,检测诊断的目标是快速发现被感染者并尽早隔离防护和治疗;疫情中期,检测诊断的目标则是为针对性有效治疗方案提供依据;疫情发展的中后期,检测诊断需要更加严格,是出院和解除隔离的判据。





第二个关键词:安全有效




这次新冠病毒引发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也暴露出药物开发的问题。有些专家学者和研究单位,给媒体提供了不科学严谨的误导,有些临床试验也不够科学规范。有些药物的使用,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有可能带来较大的副作用,带来并发症和后遗症。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这些现象降低了公众对一些科学家的信任。


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工作一定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生物安全性的规定进行。不管新药还是老药新用,都需要临床试验的验证,需要全面综合地研究评估。新药开发的过程包含多个环节,临床前和临床阶段的试验和验证非常耗时,需要依靠长期的积累。化学生物学、药物化学以及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合作,能够为快速筛选安全有效的药物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疫苗的研发十分重要,如果有好的疫苗研发贮备,就不会造成恐慌,但疫苗的研制一般需要12-18个月左右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这是项长期性工作,需要有持续系统的支撑。要遵循科学规律,不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没有积累就会出错,本身也是不科学的。在中和抗体筛选开发、疫苗研制等预防和治疗方面,包括化学在内的交叉学科的参与有望加速研发过程。





第三个关键词:合作共赢




疫情期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构筑起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这本身就是一种大型的集体合作,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疫情期间,中国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参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将抗击疫情积累的丰富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世界,还向需要帮助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医疗专家和防疫物资等支援。这种合作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的生动实践,只是我们国家控制了疫情还不叫赢,只有全世界范围战胜了疫情,才叫取得最终的胜利。


经过这次疫情,我们也进一步意识到,人类在面临重大突发传染性疾病时,需要更多的科学认知和技术储备,需要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新冠病毒的防治工作也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系统性工作,相关科学研究需要协同多学科交叉合作,特别是要与一线临床实践紧密结合。从事生命科学交叉研究的化学工作者们,也积极为新冠病毒疾病的检测、药物筛选和防疫做了很多努力,有不少工作非常有学术和临床意义,值得探索。当前,全球抗感染药物的研究与开发面临着巨大危机,抗药性致病菌、病毒以及新致病微生物,都可能引发全球健康危机,由于盈利有限,很多药企放弃抗感染药物的研发。全球应该本着合作共赢的理念,积极采取措施解决这一问题,稳定而长期地资助相关基础研究项目和药物技术储备,以应对未来可能的危机。



四、华工战“疫”彰显“硬核”力量


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对国家来说是一场大考,对大学来说也是一场大考。危难关头,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优势,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服务社会所需,彰显了华工“硬核”战“疫”力量。这其中,涌现出很多可敬、可爱的“华工人”。




一是白衣执甲、逆行出征的医护人员




疫情发生后,学校附属第二医院的医务人员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先后派出五批次共70名医疗队员驰援雷神山医院,经过两个多月奋战,圆满完成任务。学校附属省人民医院有32名医护人员驰援武汉、荆州各大医院开展救治,其中驰援武汉护理小组18人中有11人是女护士,为了方便工作剪掉了披肩长发,长时间不喝水、不如厕,还承担了大量像搬换氧气罐等重体力的后勤工作。这个护理小组获得了今年的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






二是慷慨解囊、守望相助的华工校友




疫情期间,海内外校友向学校捐赠口罩近60万个、测温枪近800支、一次性手套1万只、免洗消毒液4万瓶等一大批防疫物资,彰显了华工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无价情谊。同时,一大批校友企业积极参与援建武汉火神山医院、雷神山医院。TCL集团的LCD设备、创维集团的电视机和净化器、格力电器的空调设备、东鹏陶瓷的卫浴产品、三雄极光的LED灯具、亿纬锂能的基站电源……这些都是我们平时经常能看到的产品、听到的品牌,充分展现了华工制造的“硬核”力量。





三是勇于担当、乐于奉献的青年




疫情期间,我们的“95后”“00后”学生积极应征志愿者,为一线医护人员子女义务辅导课程,与社区工作者一起坚守在防疫第一线;数学学院2017级本科生李逸汶,发起了“从广东到湖北”公益活动,为疫情严重地区筹集物资33.7万余元;计算机学院的大四留学生、非洲小伙吕威廉,在广州隔离酒店当起了志愿者,充当起与外籍人员沟通的桥梁……他们都是好样的,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华工学子的精神风貌。





四是务实创新、刻苦攻关的科研工作者




这场科技战“疫”中,学校集中优势科研力量开展应急科研攻关,充分发挥了科技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学校前期的科研攻关产出一批成果,已经投产或运用到抗击疫情一线,在这场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体现了“华工速度”和“华工力量”。一是在新冠病毒的快速检测方面。学校参股企业广州万孚生物研制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试剂盒,成为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新冠病毒抗体现场快速检测试剂,最快15分钟出结果。此外,中科院院士、材料学院唐本忠教授团队,食品学院胡松青教授团队,生物学院张雷教授团队,也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成功研制出比较高效的检测产品。二是在抗新冠病毒的药物研发方面。化学与化工学院张逸伟副教授开展手性氯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药效研究,有效提高对冠状病毒的抑制活性,提高药效,降低毒性,有重要的研究价值。三是在病毒防护用品研发方面。肖凯军教授团队研制出广谱多功能复合纳米银喷剂和口罩净化液产品;造纸国家重点实验室王小英教授团队,研制出可在口罩和防护服的最外层快速成膜的防护材料等。四是在健康食品辅助干预方面。任娇艳教授团队开展食品辅助干预助力医学营养治疗方面的研究,提高新冠患者的蛋白质供给。王永华教授也带领特殊医用配方食品研发团队开展研究,为新冠患者康复提供辅助支持。这些科研成果无不凝结着华工人务实求新、爱国奉献的科学精神。



五、对同学们的几点期望


疫情防控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也是一堂鲜活生动的思政大课,是一个广大青年学生观察世情国情、参与社会实践的大课堂。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从医务工作者到人民子弟兵,从公安民警到基层干部,从志愿者到快递小哥……14亿中国人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战“疫”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广大青年学生与国家并肩作战、同频共振,坚决服从安排,做到令行禁止;更有众多青年学生闻令而动,不畏艰险,志愿投身战“疫”中,贡献青春力量。疫情防控中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个个真实而催人泪下的人与事,也带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与感悟,关于中国与世界、关于生命与自然、关于制度与规则、关于科技与经济……作为这场疫情防控战的重要参与者,每一位华工人都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各尽其责、科学防控,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同学们!办一流大学,是历代华工人的共同愿景和不懈追求。面对不断变化的疫情形势,学校也在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全力推进“双一流”建设和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当前,华南理工大学已全面建成了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并已踏上了新百年办学的新征程。上个星期,学校胜利召开了第十七次党代会,进一步分析了发展形势,坚定了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明确了今后五年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学校将高举“一面旗帜”(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化“五大建设”(包括“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和“大美华工”),努力实现“三个领先”(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领先;在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区域发展上领先;在高等教育路径与模式创新上领先),争取早日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包括在座各位在内的全体华工人的共同努力,你们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和推动者。在此,我向同学们提几点希望:



(一)

要博闻强识,不断提升学习力


要想形成理性的判断,就要具备自我学习的能力。对于未知的东西,要有能力不断地去学习掌握它。而这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希望同学们抓紧时间,多读书,读好书。既要开阔视野,跨越学科的边界,学习广博的知识也要学有专攻,对某一领域有专深的研读和领悟,努力自我提高。



(二)

要慎思明辨,不断拓展思考力


要形成理性思考和判断的能力,才可以在纷繁复杂的未知事物面前做出理性的判断。未来,不确定性将是常态,希望同学们坦然面对,学会批判性思考和理性思维,在纷繁复杂的各种信息中,去伪存真,抓住问题的要害和本质,依据事实和逻辑做出理性的判断。



(三)

要坚定笃行,不断增强行动力


自我学习要和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解决复杂性的问题。要把自己的研究、未来的职业选择跟国家的发展、整个人类的命运联系起来,想着怎么样能够使之变得更好?能够有些什么样的贡献?虽然贡献不一定是很大的,有些可能需要长期的努力,但有一个长期的理想追求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一个人持续成长的内在源动力。


复杂性带来的挑战将会成为常态,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着力培养自己的学习力、思考力和行动力,这是大学生应当发展的核心素养。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的结合,才能够形成理性的判断和有意义的实践,才能够更好地应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这是我这两年一直倡导的大学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创造性人才的核心要素,也是华工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新实践。希望同学们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不断涵养科学理性的人生心态,秉持科学态度,尊重科学规律,坚守科学认知,传播科学知识,用所学报效国家、贡献世界。


华南理工大学校长 高松

2020年6月23日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卢庆雷  文:通讯员 白争辉 学生工作部

微信编辑:鲍恩|学生记者团 钟婧雯



【党代会后谈落实】意气风发新百年,壮怀激越新征程

【党代会后谈落实】深入学习党代会报告,加快实现学院发展目标

端午安康,请查收这份华园粽意礼!

凤择良木 贤聚华园〡华南理工大学诚聘全球英才

弘扬科学精神,科学理性应对疫情挑战!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