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华南理工牵头组建的广东省实验室




由华南理工大学牵头组建,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政府共同投入建设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依托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平台,汇聚相关领域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节点,近来得到越多越多的关注。6月27日,《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报道《唱响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奏曲》将该实验室以及广州国际校区的建设,作为广东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的重磅案例。该报道全文如下:



前不久,广州市市长温国辉向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李远清颁发聘书,李远清正式出任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常务副主任。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由华南理工大学牵头建设,将落户华南理工广州国际校区。该项目首期建设投入高达20亿元,将助推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蓬勃发展。作为部省市校四方高起点打造的一流大学校区,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充分发挥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以全球视野谋划科技开发合作,加快产出一流科创成果。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广东省教育厅把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确定为2019年度“厅长突破项目”。广东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遵循,携手港澳,以互联互通、互学互鉴、共建共享共赢为重点,推进教育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三地以改革增动力、激活力,为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支撑。


创新设计助力大湾区教育“美美与共”


为给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建设“快马加鞭”,4月8日,广州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在“云端”签署协议,两校共同出资设立联合科研种子基金。两校将在机器人专业的人才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强强联合,助推香港科大(广州)高起点办学。2019年9月,香港科大(广州)项目破土动工,该校将通过打破院系边界、发力交叉学科等“组合拳”,与香港校区差异化发展。


如何将教育部、广东省所给的政策红利用好用足,让教育勇做大湾区合作发展的弄潮儿?广东省教育厅开展大学习、深调研、真落实。


“大湾区建设给广东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更带来了新机遇。广东教育要勇担使命,为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打造强引擎。”在广东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景李虎看来,广东教育要以中央要求、港澳所需、湾区所向、广东所能作为工作思路,在教育部与广东省委、省政府等强力支持下,系统谋划,努力推进教育改革创新。


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个关税区、三种货币条件下,广东教育如何根据产业发展所需、大湾区特色优势,把大湾区制度差别转变为创新发展新优势,唱响大湾区教育合作“同一首歌”?广东的答案是,大湾区要打造国际教育示范区,互联互通是重点,互学互鉴是方法,共建共享共赢是目标。


广东省教育厅作为推进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项目的牵头部门,积极推动,广东省政府、教育部召开粤港澳三地共同参加的工作推进会议。教育部、广东省政府聚焦关键问题,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摆在首位,以高等教育为重要抓手,共同编制《教育部、广东省人民政府支持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系统谋划了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等,为大湾区教育合作做好了顶层设计。在广东省教育厅推动下,13个与教育相关的重点项目列入《广东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文件。


做好大湾区教育“政策基建”后,广东省教育厅专门成立推进大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厅长亲自抓、各部门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将厅长突破项目分解为30个重点项目,把责任压实到人,把措施落实到处室,把时限精准到月。


“大湾区教育合作发展不能是教育部门的‘独角戏’,而要引入多方资源,合力开动大帆船。”景李虎介绍说,广东省教育厅与省发改委、大湾区内地各地市等相关机构分工合作,建立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最强大脑”驱动大湾区动能转换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高校难以按时线下复课。开学延期课不停,粤港澳大湾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奋发有为。该联盟由8家主流慕课平台建设而成,集聚1000多门慕课课程,广东高校学生可一键登录畅学八大平台。


近年来,中国散裂中子源等一批国家重大科学装置落户广东。这为大湾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打下了“硬基础”,也对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培育提出了更高要求。景李虎介绍,广东以奋发有为的昂扬姿态,与港澳强强联合,在资历框架等方面强化合作,推动人才培养工作的“车同轨”。广东还探索建立大湾区高等教育协同发展体系,大力支持中山大学等高校,搭建约20个专业联盟等多个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大湾区高校之间、大湾区高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之间强化合作,共育高端科技创新人才。


粤港澳三地高校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如何充分发挥港澳高校对外开放水平优势,有针对性地培育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那佳的答案是,广东通过与港澳合作办学等多元方式,充分发挥三地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和资源优势,共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这些高校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需求为导向,将人工智能、海洋等紧缺学科作为主攻方向,在研究型人才培育方面精准发力。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已成为“人才聚宝盆”。6月2日,哈工大(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奠基。该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包括5个以“一室两区”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设的国家级实验室平台,以及3个以院士为核心的重点实验室。


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邢锋介绍,广东不但根据区域和学校学科发展战略需求,吸引一批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处在创新高峰期的创新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团队,更注重制定实施国际通行的人才培养、评价制度,让人才留得住、用得活、有成效。


为给高端科创人才打造能干事、干成事的“造梦空间”,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省科技厅印发《科教融合协同推进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作计划》,鼓励引导大湾区内地高校联合港澳高校,共建一批高精尖研究中心等。2019年,在省科技厅、省教育厅的联合推动下,广东高校联合港澳高校、科研院所,立项建设8家粤港澳联合实验室。高层次人才主动服务地方创新驱动和产业转型升级,帮企业攻破“卡脖子”的核心关键技术。


港澳高校曾面临难以承接内地科研项目等问题,广东省教育厅联合省科技厅等部门,打通产学研壁垒,强化三地高校在项目申报、科研经费、成果孵化等方面的交流互动。港澳科技专利成果以更高的效率,与广深等珠三角城市产业化优势相融合,推动大湾区成为世界级的产学研重镇。


教育描绘大湾区携手共建“同心圆”


6月5日,广州市越秀区朝天小学公布了港澳子弟班拟录取名单,这是该校第二年开办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2019年,广州市越秀区先行先试,全国首设公办性质的港澳子弟班。培正中学、朝天小学作为试点学校,开设了国学等特色课程,为港澳适龄学生提供多元优质的义务教育公共服务。


大湾区蓬勃发展,大批人才来此干事创业,他们的子女也有在大湾区接受教育的需求。景李虎强调说,在大湾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优质生活圈的进程中,教育要主动作为,推进落实有利于港澳居民到内地发展的便利措施。2019年4月,广东按“欢迎就读,一视同仁,就近入学”的工作原则,为持有港澳居民居住证的港澳居民子女,送来了在粤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政策大礼包”。


大湾区内地九市教育行政部门努力挖潜,通过积分入学等方式,力所能及地为符合条件的港澳子弟提供教育公共服务。其中广东肇庆等学位相对充足的地市,港澳子弟与本地户籍子女享受同等待遇。


自2013年起,广东就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职教大省优势,引导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水平职业院校,向港澳子弟提供更多职业教育优质学位。广东还支持深职院等职业院校与香港职业训练局等机构深度合作,通过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等方式,搭建职校学生成长成才“立交桥”。在广东倡导下,大湾区职业教育产教联盟、大湾区职业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等合作平台相继成立,聚智聚力。


姊妹学校也百花齐放。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超华介绍,广东鼓励粤港澳三地幼儿园、中小学携手对接,促进三地学校共享优质教育理念、资源,广泛开展师生文化交流活动。


为给三地提供更高水平的音体美教育、师资,在星海音乐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广州体育学院三所高校牵头下,大湾区中小学音乐教育联盟、大湾区音乐教育与艺术发展联盟、大湾区美术与设计教育发展联盟、大湾区体育教育与发展联盟等发展共同体,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广东还通过邀请港澳相关院校参加创新创业、技能等赛事活动,为三地学生提供更多切磋技艺的平台。


1月11日,在2020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同根·同心·同成长”主题新年音乐会上,澳门教业中学合唱团演唱的《七子之歌》旋律悠扬、歌声动人。近20万观众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参与互动,不少港澳网友热泪盈眶。


目前,广东与港澳相关机构、团体强化合作,打造了音乐节、体育节、艺术节、美术与设计作品展、国际音乐季、中华经典美文诵读比赛等一大批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的品牌项目。大湾区大中小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文化、艺术教育交流合作活动中,互学互鉴、同行同乐,校园内外遍开友谊花。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

微信编辑:卢庆雷



【党代会后谈落实】意气风发新百年,壮怀激越新征程

【党代会后谈落实】深入学习党代会报告,加快实现学院发展目标

端午安康,请查收这份华园粽意礼!

凤择良木 贤聚华园〡华南理工大学诚聘全球英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