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挑战,做乘风破浪的弄潮儿|高松校长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直面挑战,做乘风破浪的弄潮儿
——在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致辞
高松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大家上午好!
很高兴,在美丽的华园,我们如期相遇了。今天,我们隆重举行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我谨代表学校,代表熙春书记,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新同学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你们的到来,让这座百年学府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也借此机会,向部、省、市、区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具挑战的一年。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也让你们成为了特殊的一届毕业生,居家复习、高考延期、远程答辩、线上复试……在疫情面前,你们经受住了种种考验。我为年轻的你们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和自信,感到由衷的骄傲与自豪。
同学们,疫情不仅仅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还深深地影响着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让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社会变化的多样性和未来的不确定性。尤瓦尔·赫拉利在《未来简史》中说,人人都害怕改变,可历史唯一不变的就是它一直在变。当前,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方面,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拓展,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全球已进入科技与人才的全方位竞争时代。另一方面,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显著增加,疫情对世界政治经济的影响可能会超出我们的想象。身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无论是国家民族,还是个人发展,都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形势和更加艰巨的挑战。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更加需要科学理性来点亮前行的灯塔,更加需要创造性的人来开辟前行的道路。作为“研究与教育合一”的现代研究型大学,将不可推卸地承担点亮灯塔、开辟道路的责任。这是因为,大学是面向未来而存在的。一流的大学就是要培养“能够引领未来的人”,创造能够引领未来的新知和技术,传承文明,贡献于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大学是常新的。大学能够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根源,在于她对创新无止境的追求,也在于她源源不断地吸纳和培养青年学生。创新是青年的灵魂,创新也是时代赋予青年的使命。大学是自由的。在大学,你可以相对自由地去选择、去尝试、去挑战。也许会走错方向、也许会碰到挫折,但不必过于担心,大学是宽容你失败并鼓励你重来的地方。然而,同样自由的环境,也可能会让一些人变得浮躁,甚至迷失与沉沦。只有懂得自律的人,学会自我管理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并享受这份自由。
那么,什么样的人才可能引领未来呢?我认为,只有具备强大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强大的思想力,并能够在真实世界里采取有效行动的人,才能在不确定性中找到前行的方向并引领未来发展。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的结合就会产生创造力,这也是华工校训“博学慎思 明辨笃行”的新实践,强调的就是学问、思辨和行动三者的统一。
在此,我有几点建议和希望,供同学们参考。
一是敢于跨出学科专业边界,培养跨学科思维。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的约翰·古迪纳夫(John B. Goodenough),以97岁高龄成为迄今为止最年长的诺尔贝奖获得者,他涉猎的学术领域横跨文理,从古典文学、哲学到数学,又到物理、化学和材料,人生可谓传奇和励志。“英语教师”马云,创办阿里巴巴,重塑了中国商品的交易市场,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六院院士”孙大文,从华工本科的机械工程,交叉跨界到化学工程和食品工程,成为享誉国际的学术带头人,荣获“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为什么他们能取得成功?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都融合了多学科多角度的思维,站在更广阔的视野解决现实问题,这就是跨学科思维。“整合、创造”将成为未来人才的新标签,拥有跨学科思维的人将在未来获得更大竞争力。鼓励大学生跨领域、跨学科学习,也正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点和趋势。
华工在这方面一直有着积极的探索,包括开设各类创新班、设立辅修微专业,开放跨门类、跨本研选课,跨类别硕博连读等等,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其中不乏跨界成功的例子。如06级本科生金鑫,进入基因组创新班学习,参与了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的攻关,以并列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生物学院浦洋同学,从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直博到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其研究成果登上Science子刊,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跨界研究之路。今年7月份的毕业典礼,我们曾邀请99届计算机专业校友何小鹏来给大家分享创业经历,他创办了UC浏览器之后,又跨界创立了“小鹏汽车”,上个月成功在纽交所上市。
希望同学们在打牢专业基础、具备精深的专业素养的同时,多参加一些学术讲座,多选修一些通识课程和辅修课程,从不同途径去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可以是与自己所学专业和从事的课题研究关联不大的内容。通过跨学科学习,感受不同学科的不同视角和观点,提升科学和人文素养,更好地解决现实和未来世界的复杂性、综合性问题,以“不变”的自主学习来应对“万变”的未来世界。
二是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
学习和思考很重要,但最终改变世界的是人们的实践与行动。“敢闯会创”,是华工学子在各类学科竞赛,特别是“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形成的精神特质。在前五届“互联网+”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学校取得5金14银3铜的好成绩,其中第一届大赛的亚军获得者陈第同学,大三开始了创业计划,是第一位入选《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排行榜”的华工学生,并获得“中国青年创业奖”。在刚刚结束的第六届“互联网+”大赛广东省决赛中,学校参赛的18个项目全部获得金奖,其中7个项目位列所在小组的第一名。大赛的全国总决赛,将于11月在我们学校举行,届时全球高校的“双创”青年将汇聚于此,相信也祝愿我们的参赛队伍取得好成绩。
为了培养同学们的双创能力,学校开设了相关课程,建设了26个双创训练基地和7个“未来创新实验室”,每年投入1800万元资助同学们开展双创训练。希望同学们以兴趣为驱动,积极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突破自己。我们的研究生同学,“要树立敢于创造的雄心壮志,敢于提出新理论、开辟新领域、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既要追求学术创新,更要恪守学术道德、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我们期待也相信,在你们当中,会有更多学术和行业新星冉冉升起。
三是积蓄强大的内心力量,向阳而立,向善而行。
大学不是象牙塔。专业学习的压力、科学研究的难题、人际情感的困惑、就业创业的不确定性,都可能会猝不及防地来到你们的面前,让你烦恼、彷徨、焦虑不安。驱散这些生活雾霾的法宝就是心中的阳光。建议同学们在学习之余,能够发展一项业余爱好、坚持一项体育运动,多参加志愿活动、多交往五湖四海的朋友。遇到问题挑战时,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积极的思维、正面的情绪加以解决。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在自我完善的同时,我们还要有兼济天下的情怀。新传学院西部计划志愿者李莎同学,将人生追求融入国家需要,将年轻的生命、最美的青春定格在支教路上。建筑学院的研究生陈可同学,坚持脚踩大地的磨炼,运用专业所长服务乡村振兴。还有一大批华工学子,在“战疫”中挺身而出、勇挑重担,以实际行动传递着爱的力量。
同学们,大学将给予你们一段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时间,让你们去发现并释放你的热爱,去探索并解开你的疑惑,去寻找并实现你的梦想。希望大家能够成为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人才。相信每一个你,都能在前所未有的大学学习体验中,自信不自负、进步不止步,直面挑战,做乘风破浪的弄潮儿,在矢志奋斗中贡献时代、引领未来!
最后,再次欢迎你们的到来,祝福大家!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