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挂”的青春!华工博士小姐姐硬核诠释:奋斗让人生更出彩!
胡艺洁,华南理工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2017级直博生,研究方向为生物质材料,已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总影响因子63.4、H指数15,申请发明专利2件、授权1项。曾获第十二届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第十二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广东青年五四奖章集体”提名奖、何镜堂科技创新奖、国家奖学金、优博创新基金、挑战杯广东省赛一等奖、广东省材料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等奖项。
“我们是后浪,我们心中有火,眼里有光”,2020级新生开学典礼上,“老生”胡艺洁作为科技创新代表参与了《奔跑吧,后浪》的诗歌朗诵,表达了年轻一代矢志奋斗、奉献祖国的决心。
从生物质的衍生材料到可穿戴的传感器件,胡艺洁致力于将新时代的科技力量注入传统行业之中,用科技创新推动前沿领域的高速发展。
坚定所爱:华园九载春秋
“我是谁?我的目标是什么?为了实现个人目标我需要做些什么?我现在的前进方向是否正确?”本科直博的胡艺洁,在华园学习的第九年,依然习惯去追问与反省自我。
胡艺洁的本科毕业照
2013年,怀揣着“用可持续能源解决未来中国能源不足”的志向,胡艺洁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坚定地选择了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天道酬勤,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本科四年,见证她成长的不仅是一路走来的荣誉,还有自己手写的二十几本笔记,记录着过往的学习与思考,也搭建起了科研路上的阶梯。
带着对专业的满腔热忱,她矢志不渝地将热爱贯彻到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中。2016年,胡艺洁放弃了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免试直接攻读博士研究生的资格,选择了热爱的方向,直博华工,追寻自己的环保梦。
胡艺洁参加材料创新大赛的小组合照
“读博并没有什么了不起,我只是选择了一条自己更愿意走下去的路。” 科研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遇到困难更是家常便饭。但因为这是她热爱的领域,胡艺洁享受克服困难带来的成就感和快乐,通过击败这些难题一步步“升级”“进化”。
永葆好奇:向大自然取经
胡艺洁眼里的科研,不仅是实验室里的瓶瓶罐罐,更是带着好奇的眼光去探索大千世界的奥秘。“如何使脆性的碳变得柔软?”这个问题一度让胡艺洁困惑不已,而春日里嫩叶的发芽给了她灵感。“叶脉会撑起叶片舒展开来,如果碳也是这样的结构会怎样呢?”从植物资源利用出发、从原料结构分析着手,胡艺洁和她的科研伙伴们以“坐冷板凳”的心态迈开步伐继续向前探索。
胡艺洁在实验室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不断的试错实验,微观结构的推倒与重建,胡艺洁挑选出合适的生物质作为脉络骨架支撑,并采用二维材料充当“叶片”填料,这样的材料不仅实现了柔性,还具备灵敏的生物信号检测功能,在医学领域上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用好奇的眼睛观察自然,大自然也会回馈你无限可能性。基于这项研究,胡艺洁在Adv. Funct. Mater.,J. Mater. Chem. A,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等国际著名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
胡艺洁发表的学术文章
“选择这个专业,是因为能够和大自然打交道,会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有价值有意义。”成功的背后,是胡艺洁对专业领域的无限热爱,是专于一事的科研素养,是精益求精的匠人之心。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胡艺洁也在寻找自己的意义与价值,现在她依然关注着自然与环境领域,力图以自己所学去做出一点点改变。
把握节奏:做自我的主人
科研的节奏一向是稳扎稳打,由浅入深地进行,而胡艺洁也是在筚路蓝缕的科研路上找准了节奏。刚进实验室的第一次实验,胡艺洁在经历了9个月的失败后,最终才获得了理想的实验结果。自此之后,她明白科研需要经验积累、实践摸索,它必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步步走过来,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
胡艺洁与导师在实验室
生活中,胡艺洁也喜欢保持自己的节奏。每天和每周结束前她都会整理第二天和下一周的任务,有计划地做事她才更有安全感,同时,她也会合理安排放松休息的时间。
每周和朋友们约上一场篮球,享受酣畅淋漓后的集体时光;也会拿起画笔,在安静的空间里用绘画表达自我:心情愉悦时,渲染出色彩斑斓的森林;情绪低落时,勾勒出黑白灰的自然世界。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绘画、摄影、轮滑......
胡艺洁的绘画作品
“科研需要深而专,但面对生活,我希望人生不设限,接受每一种可能,不断拓宽生命的宽度。”胡艺洁说,希望自己能成为热爱生活的人,保持对生命的敬畏,感受世界的美好,去探索生命的更多可能性。
谈及人生目标,胡艺洁希望能回到学校教书育人,将自己所学传授给下一代。“老师循循善诱,学生非常勤奋,这样的氛围会让人觉得很幸福,我愿能把自己学到的东西传递给更多人。”带着这份美好的憧憬,胡艺洁正一步步实现自己的阶段性目标。
“亦师亦友,诲人不倦。”这是胡艺洁努力的方向。在华园,她感恩老师们在科研路上的指引,为遇到一路走来真诚相待相助的科研伙伴们而感到无比幸运,也被校园里的点点滴滴温暖着、感动着。那些曾经在她心中闪闪发光的人明亮依旧,她也将循着那些光明,继续努力、不断走下去。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会
图:受访者提供
文:邓羡知 粟梦华 张玉 刘超城 孙乐乐 罗浩
推 荐 阅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