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全国首个“碳中和新乡村示范市” 华南理工助力推动两大国家战略实施
3月26日,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茂名市人民政府和华能集团成员单位共同在茂名签约,签署了在茂名共建“碳中和新乡村”、共同推动乡村新能源一体化综合示范建设以及“碳中和新乡村”发展模式与技术研究等一系列项目战略合作协议。茂名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志晖,茂名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古洁,华南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麦均洪,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黄智饶,华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力军,华能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文广等出席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现场
华南理工大学积极推动在“乡村振兴”和“碳中和”两大国家战略相关领域对地方提供科技服务支撑,并在茂名市统筹谋划打造全国全省首个“碳中和新乡村示范市”。华南理工大学将组建多学科跨专业的科研团队,重点围绕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组织开展相关领域的科技创新研究和专业服务实践,构建“乡村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校企地合作新模式,并在茂名市参与推动相关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工作。
“碳中和新乡村”旨在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以低碳生态的乡村地域综合体为载体,通过乡村低碳经济模式创新、生态治理制度构建、低碳技术研发应用与乡村多能互补综合利用等手段,推动乡村能源、产业、金融、治理、空间低碳化以及生态资源资产化发展,打造全要素振兴的新乡村,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
据介绍,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叶红及其团队成员聚焦乡村新能源一体化,经过一年多对广东各地乡村建设情况的公益调查,于2021年2月在全国首次提出“碳中和新乡村”,与中国华能等大型企业合作,积极探索“农房改造型光伏阳光亭”等一系列新能源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实践,结合广东省正在大力推进的农房风貌整治等乡村建设工作,创新了农房风貌提升手法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方式,为乡村风貌“穿衣戴帽”工程赋予更具实用性、生态化、可推广复制的新模式。团队认为,农房屋顶不占用土地资源且存量巨大,是乡村分布式光伏产业建设的可利用资源,光伏光伏组件发电带来长效收益,为乡村提供闲置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提供新思路,将推动乡村绿色能源保障和城乡能源经济转型,实现乡村集体增收,满足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乡村振兴”和“碳中和”两大国家战略的高度整合。
在粤西分院考察光伏阳光亭
签约仪式结束后,麦均洪、王力军、赵文广等前往位于高州市分界镇的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粤西分院,考察了“碳中和新乡村”光伏阳光亭示范样板项目。粤西分院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聚焦以茂名市为代表的粤西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需求和前沿方向,以“系统性规划设计+政策标准研究”为龙头,开展乡村振兴与发展的多学科协作研究和应用实践,促进乡村环境品质、生产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乡村品牌价值的整体提升。
挂牌“智慧碳中和新乡村研究所”
为进一步推进乡村新能源一体化、数字农业农村发展以及标准化建设等相关领域的科研实践,推动综合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一系列可复制推广的新模式新技术成果,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同日在化州市新塘村举行了智慧碳中和新乡村研究所挂牌仪式。
该研究所将立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起点,联合华能集团等大型企业,为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开展一系列试点项目实践与模式技术探索,结合广东等地正在全面推动的数字乡村发展以及农房风貌整治等乡村建设行动,主动探索“智慧碳中和新乡村”的新生态、新业态、新形态、新文态。
学校党委办公室(学校办公室)、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能源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新社、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参加了活动。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文:华南理工大学乡村振兴与发展研究院
编辑:卢庆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