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情景演绎、时空对话…...这场研习活动,“走新”又“走心”!

传承红色基因的 华南理工大学 2023-08-28


1923年,中共三大在广州举行,4名广东代表中便有阮啸仙和刘尔崧两名甲工毕业生,他们用青春热血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今年是中共三大召开100周年,依托“校园内的红色学堂”,华南理工大学充分挖掘学校红色校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活动,让学生在校内就能接触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忆往昔,岁月峥嵘,英雄花开英雄城;看今朝,春意盎然,青年续写青春风。3月25日,“学理论 探史迹 悟初心” 华南理工大学新生团支部红棉研习活动在五山校区顺利举行,本次活动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2023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之一,对推动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激发红色史迹新活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习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主题报告和红棉研习两部分内容。华南理工大学新生团支部书记、土木与交通学院“追寻”讲解队和公共管理学院“薪火”讲解队近300人参与。活动吸引了广州电视台、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学理论

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辅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治上的坚定、党性上的坚定都离不开理论上的坚定。干部要成长起来,必须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夯实学校共青团工作基础,提升团干部的理论素养和对团干岗位的认知度和认同度,25日上午,活动邀请了广东省团校(广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委员、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楠教授,作了《争做新时代好青年——在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广东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专题辅导。



报告从党的二十大会议概况、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深刻领悟党的青年工作战略地位三个方面系统论述了新时代党对青年工作的重视和殷切期望,并从“非凡十年与伟大变革”“理论飞跃与使命任务”“未来擘画与使命必达”“时代召唤与青年担当”四个角度层层递进,解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论证了中国取得的伟大变革,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报告最后,林楠结合新时代青年奋斗的生动案例,鼓励大家在新征程中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教导,勇担重任、堪当大任,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法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2020级法学专业蔡煜权同学表示,林教授的讲座与时俱进,贴近青年,从青年的视角出发,聚焦服务广东高质量发展,将党的创新理论和青年学生关心的话题相结合,对党的二十大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作了细致分析和详细解读,让我感受到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蕴含的巨大动能,有利于我们把抽象的理论学习具体化,把理论转化为具体行动的指南。



“本次团学骨干培训班受益良多。特别是林老师的讲座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事例佐证,内容丰富,对进一步理解和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具有很强的指导性。老师不止一次提到,团干在向青年同学们宣讲时,要找准切入口。在后续的答疑中,她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体会,解答了我对团支部工作的一些疑惑。作为一名团支书,更应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提升团学工作成效。学理论,探史迹,悟初心,以奋斗青春,担当时代使命。”新生团支书,2022级生物科学类2班刘思忆说到。


探史迹

百年红色印记打卡


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之际,为将党史和校史有机融合,华南理工大学正式启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并将五山校区10个人文建筑景观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创造性转化为红色育人资源,设计了校园红色史迹和重要纪念地游览线路,丰富了育人载体。



当天下午,培训学员齐聚清清文理楼108报告厅。华南理工大学关工委副主任、名师报告团常务副团长张娟娟老师介绍了校园内的历史文化建筑和人文史迹。她表示,从东湖边的民主广场、笃行楼前的泳池铭,到5号楼、青砖堡……这些红色景点和资源,正无声地讲述着学校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华工青年要深入挖掘校园红色史迹和重要纪念地背后的故事,在寻根中扎根,在可为中有为,在追梦中圆梦。



“作为新时代的华工青年,我宣誓!追寻红色记忆,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智慧和青春力量!”随着“追寻”讲解队和“薪火”讲解队的集体宣誓,红棉研习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培训学员分成29个小组开展校园素质拓展。在清清文理楼,学员们通过团队素拓打卡,以更加灵活有趣的方式了解孙中山先生塑像、日晷仪、泳池铭、老校训石、刘义亭、青砖堡等校园景观的前世今生和红色故事。在“初心”校史馆,借助这一身边的教育实践基地,把百年校史融入“四史”学习,创新性地加入沉浸式话剧表演,在互动中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爱党爱国爱校的热情。





学校第十期青马班学员,工商管理学院2021级本科生周柯妤全程参与了此次活动的组织,她说道,此次研习将理论研读交流和实地考察学习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校园红色史迹打卡,又有专题辅导,还有高科技的校史馆参观、沉浸式话剧体验,全程融合了听、看、寻、玩、学、研、悟等多种研习方式,更加符合年轻人的接受习惯。希望能通过“课堂”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华园学子更加了解校内的红色基地,并能以红色血脉为积淀,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继续书写华工传奇。



此次沉浸式话剧演出复刻了两个场景,一是百年前在甲工,杨匏安先生给同学们上课的场景,另一处则是华工星期六工程师指导工厂生产的场景。2021-2022年度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工商管理学院研究生王一杰参与了演出。他表示,成员们查阅了大量资料,力求真实呈现校史中的宝贵记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校史,增强荣校爱校之情。未来,他们还会继续在校史馆有更多新的尝试,继续讲好华工故事。



医学院学生团委副书记,2019级临床医学专业余卓芸同学表示,此次培训内容充实,针对性强,收获很大。上午听了有关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讲座,学习了党的二十大最新精神内涵,老师同时传授了团干如何树立良好的心态,从而做好团务工作。下午的红棉研习以素拓活动为主,通过轻松的游戏形式学习到党史校史知识,游戏形式丰富多彩,妙趣横生,增进了组员之间的凝聚力和友谊。作为一名团学干部,将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做好相关内容的传播,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动力,将所学所思所悟充分应用到工作当中,提升团学组织工作能力,践行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宗旨。


悟初心

红色基因追溯传承



广州 ,英雄的城市。华工,红色的校园。华南理工大学的重要办学源头之一,是1918年1月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作为广东“五四”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重要根据地之一,这里涌现了一批革命志士和民族精英。甲工师生们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共广东党、团组织,投身革命不畏牺牲,比如与李大钊并称为“北李南杨”的甲工教师杨匏安先生,作为华南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在校期间,积极帮助青年学习马克思主义,指导学生运动。在杨匏安等教师的引领下,一批甲工学子以“甲工”为大本营成立广东新学生社,引导青年学生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其中有广州青年运动、工人运动领导人之一、机械科1922级学生周文雍,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阮啸仙、广东青年运动先驱刘尔崧等人,他们用鲜血和赤诚之心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向世间传递出“红色甲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家国情深。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深入挖掘身边的红色资源,开展“红色基因传承工程”,讲好“红色甲工”故事,发扬“红色甲工”精神,让华园红色资源“活”起来。以“甲工”校友,广州最具代表性的革命历史人物周文雍和陈铁军的故事“刑场上的婚礼”为背景,创作了大型原创多媒体全景式话剧《红色甲工 血色浪漫》,至今已成功演出13场,观看人数达1.4万人次。今年2月,作为“英雄花开英雄城”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之一,广州大剧院与华南理工大学联合出品的原创歌剧《刑场上的婚礼》在广州大剧院成功首演,创新唱响红色故事,感受红色革命精神,为红色经典注入新活力,受到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一致好评。



传承红色基因

坚定理想信念

砥砺奋进力量

扛起时代重任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视频:富嘉俊 曾亿

文:校团委 鲍恩

微信编辑:鲍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连续六年!华南理工又双叒叕入选!

恒温!室内!心心念念的道明游泳馆正式上线!

划重点!宝藏up主、优秀学长学姐亲传复试秘籍啦!

十年帮扶再谋新发展 张立群校长率队赴云县调研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