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在地国际化”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新华社专访章熙春书记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由部省市校四方签约共建,以新时代的“广州速度”和“华工效率”全面建成,成为全国唯一全部布局新工科的校区。校区深入探索实施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创新办学理念、学术治理、人事制度,打造中国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的先行示范区,初步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
近日,新华社记者深度调研广州国际校区,专访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系统深入了解学校以“在地国际化”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经验做法。专访稿件在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网同步刊发。
华南理工大学百余年文脉绵延,办学特色鲜明,理工优势强大,创新基因澎湃,具创新、创造、创业的优良传统,享“企业家的摇篮”“工程师的摇篮”“新能源汽车界黄埔军校”等美誉。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世界一流的理工学科布局,高水平的创新人才队伍和科学家群体,高能级的科技创新平台,高质量的原创性科研成果,为学校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国际化办学基础。
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
2017年3月,教育部、广东省、广州市和华南理工大学共建广州国际校区启动。6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坚持“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理念,锚定“卓尔不凡、臻至一流”的目标,深入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新模式,初步走出一条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新路子。广州国际校区建设和国家“双一流”建设双轮驱动,学校办学水平持续强势攀升,多项事业进入超常规高速发展轨道。近日,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接受了新华社专访,对该校以“在地国际化”引领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做法进行了系统深入阐述。
同质等效,模式创新
在地国际化引领大学发展新高度
过去多年,中国高校的国际合作办学基本都是采取与某所国外高校合作,采取学籍互认、师资共聘、课程共享、生源互用、学费分成等形式,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以中国公民为主要对象的国际教育模式。此种办学模式满足了国内学子出国留学的部分需求,为我国培养了大量的国际人才,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扩大教育开放,立足本国需求,探索“以我为主的国际化办学”“本土化和国际化相结合的办学标准”“引进和输出双向互动的国际化”方面有了迫切需求。
新时代新征程上,华南理工大学需要扩大教育开放,同世界一流资源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在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带着开启探索“在地国际化”办学模式的创新使命,立足中国高等教育需求,融合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入全球优质资源,使全体学生在本土接受与国际一流高校同质等效的教育,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能力,做强面向全球学术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的科研创新,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这种创新实践是对此前中国高校合作国际办学理念与模式的重大突破。
坚持实业救国、工程报国、产业兴国、科教强国,这是华工百年办学的底色。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秉持高品质产教融合助力现代化产业发展的价值理念,聚焦国家尤其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需求,围绕7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广东3个重点领域,布局建设10个新工科学院,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其中,未来技术学院是教育部首批培育建设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之一,致力于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做好未来新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的前瞻性和战略性培养,抢占未来科技发展先机;微电子学院是教育部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专项实施单位,目标是面向产业需求,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多学科综合知识、具备产业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集成电路学院根据广东省关于强芯工程的要求,第一时间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深化与大湾区头部企业合作,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广东打造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第三极……类似国际校区多个学院,围绕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领域,正在创新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助推现代产业发展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与此同时,国际校区创设的“学院+高端研究院+研发中心+行业联盟”的学术组织模式,适应新时代产学研融合、产教融合的新趋势,开展前沿交叉研究,布局建设7大学科平台 (中心),已初步建成4大学科公共基础实验平台。特别是,依托国际校区,与地方政府共建大湾区超级机器人研究院,汇聚“政产学研”多方力量,采用“两弹一星”科研攻关模式,实行总师负责制,培育重大成果并推动实现产业化落地;同时启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实施机器人珠峰班培养计划,以目标为导向,采用全链条一贯式人才培养,力争在学术顶尖人才、卓越工程师方面都有新的突破。这一系列重大创新举措为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的大发展打开了无比开阔的想象空间。
不仅如此,华工广州国际校区致力于夯实各类基础制度建设,保障校区可持续长远发展。2021年2月,在各级政府和部门的支持下,获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拥有631综合评价招生改革权限,不仅部分打破高考分数定终身的制度掣肘,初步建立起与办学实际相适应的学费管理模式,而且获得授权探索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招生模式,积极探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自主选拔各类拔尖型创新人才。相应改革举措获得考生及家长的青睐,2021年首次整体报考热度达2089%,2023年攀升至3218.4%。值得一提的是,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办学伊始,就将“与国际等质同效”的高品质教育水准,作为校区立足的根本。教育部批复校区每年的招生规模为800人,为了保证校区办学的高起点与高品质,在大量考生火爆报考的情形下,学校每年实际录取人数仅为400余人,目的就是保证人才培养的一流水准。
厚积优势,对标先进
探索新工科人才培养全链条创新
华南理工大学持续强化以工见长的优势,1999年在全国率先系统开展“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培养。在这一优势和基础之上,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对标世界先进,整体布局实施“新工科F计划”,对人才培养的全链条进行改革创新,致力于培养家国情怀和全球视野兼备、“三力”(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卓越的“三创型”(创新、创造、创业)人才,着力成为世界一流的新工科领军人才培养基地。
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华工广州国际校区人才高地效应初显。目前,依托国际校区,先后引进各类高层次人才300人,其中包括来自两院院士、欧美发达国家的院士和学术大师20人。比如,学校全职引进的美国工程院院士程正迪,牵头组建前沿软物质学院,高起点组建学科教学科研团队,以学科全球前50的进人标准,把控整个团队的整体质量,积极推进各项前沿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助推华工高分子材料科学排名全球第一(据US News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在全球学科领域影响和反响都很大。
事实上,前沿软物质学院正是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建设的典型代表。据院长程正迪介绍,学院构建国际通行的学术治理体系,学院第一届国际学术委员会由8名中、美、日相关领域的中外院士组成,这种全球领先的豪华阵容为学院发展奠定了高品质发展的质量标准。
程正迪说,学院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章立制,实行现代化的管理模式,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之路。“现在社会上对中国的高等教育批评很多,实际上很多人都很片面,美国和西方的高等教育制度也不都是对的,我在美国教了40年书,我知道他们有什么问题。关键要把两边结合起来,弃弊扬善。我回来在国际校区办这个学院,就希望能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高等教育创新发展之路,来证明和世界上先进国家比,我们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不比他们差,甚至要比他们好”。
软物质学院的人才引进标准非常严格。据介绍,每年收到符合全球学科前50的各类申请者共有100多个,经学术委员会的严格筛选后,通常只留下20个,院长再在20个里面选出10-12个进入面试,面试后经过学术委员会投票,最后仅有4-5位申请者才能够被幸运引进。
学术委员会各委员都有非常强的学术鉴别能力,对每位候选人的投票都相当严苛,在每位被面试的申请者表单上,学术委员会将详细考察每位候选人的优缺点,详细陈述申请者在未来对学院的可能贡献。各位委员不仅认真负责地履行投票权利,而且会对每个申请者给予赞成票或否定票的理由写得足够充分。学术委员会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人才引进方面,在学院举行的各类学术活动和规章制度等方面,都有委员们忙碌的身影。正是如此严格的学术把关,才使得学院具备充足的发展动力。
目前软物质学院的学术团队共有36人,其中40岁以下占73%,全部具海外高水平学历背景。他们在国际校区,组建了8个研究平台,采用大平台、大团队、多学科的科研组织方式,聚焦有机超导材料等世界前沿科技攻关,在nature、science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极大地推动了学科发展。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软物质学院的本科生课程设置,具有非常强的创新特性,借鉴MIT、哈佛课程,结合校区和学生实际,建设跨学科新工科课程体系。跟国内其他高校不同,软物质学院强调数理基础,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并推行针对本科学生的全员导师制度,鼓励各位学生提早进入研究团队,真刀真枪做实验,共同开展学术研究。
“对学生,我们盯得很紧,”程正迪说,“每个学生一进来就有一个老师盯着他,我规定学院老师与每个学生每学期谈两次话,吃两次饭,学期结束要给家长写信,汇报情况,而且我还约定我自己和每一个本科生至少谈一次话。我经常周六日都排满了,上午3个,下午3个,一天可以谈6个同学。”
为了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学院还开办了夏季学校,2023年暑假期间,学院邀请一批来自牛津大学、MIT、卡耐基梅隆等全球一流高校顶尖教授来校区授课,效果非常好。这些国外大学的老师经常在夏校上看上一些好苗子,推荐去自己学校深造。这种常态化的国际交流机制,打通了人才培养的输送通道,让我们的学生有非常多的机会,接触到世界名校的学者们,让学生们提前知晓国际相关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动向。
除了本科生,软物质学院的研究生培养也是积极引入国际成熟经验。学院借鉴美国博士培养环节中的资格考试制度,要求每位博士研究生都需要通过严格的博士资格考试,确保各位博士生能够掌握较为扎实的基础研究能力。“尽管我们最初推行的时候,还遭遇了部分学生的一些阻力,认为太过于严格。但是我们还是坚持改变严进宽出的培养模式,严进也要严出,要让进来的学生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出类拔萃。教好学生是我们最大的心愿。事实证明,我们的学生受到海内外普遍认可。”程正迪说。
不仅仅是软物质学院,国际校区每个学院都与国(境)外知名高校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等形式的深度合作,目前合作伙伴覆盖近70所国际一流高校,拥有各类国际交流项目130多个。尤其整体与美国罗格斯大学合作的ROSE项目(Rutgers Overseas Semester Experience)是典型成功案例。
2020-2022年,国际校区接收因疫情无法赴美的罗格斯大学341名中国籍大一新生来校借读,承担8门罗格斯课程的线下全英教学,在华工借读的学生,他们的理工类科目考试成绩,均显著高于罗格斯美国本土就读学生的成绩,也高于中国内地其他大学借读项目。华工的国际教育品质赢得了外方合作院校的高度赞誉。2023年9月,华工作为中方15所代表高校之一访美,参加“中美高等教育合作对话会议”,并访问了罗格斯大学,罗格斯大学负责人多次赞扬ROSE项目成效,双方决定实施ROSE2.0版项目,即在华工建设罗格斯大学海外班,由罗格斯大学本土学生与国际校区中国学生共同组建班级,以“3+1”形式进行联合培养。
在日前的中美领导人会谈中获悉,为扩大中美两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交流,中方未来5年愿邀请5万名美国青少年来华交流学习。章熙春谈到,助力对话合作,推动人文交流,促进双向奔赴,这是大学的职责所在,也是大学的优势所在。着眼长远,华工将依托在地国际化办学基础,通过高质量开展ROSE2.0版项目、实施高品质夏校项目等,吸引国际一流高校学生来校学习,推进系统性、规模性、有组织的来华留学,大力探索推进“双向国际化”,力争为世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提供新方案。
挖掘底蕴 精神溯源
党建引领红色基因的传承赓续
一个全新的校区,走国际化的办学新路,依然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需要在吸收先进教育理念、引进先进产业技术的同时,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传承赓续红色基因。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章熙春说,国际校区与华工其它两个校区一样,要坚守华工百年办学的初心,要传承百年家国情怀。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
走在华南理工大学国际校区,有红墙绿瓦的古典美感,有现代建筑的匠心独具,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图书馆前的“红色甲工”雕塑,是这里每个学子每天的必经之地,向华工人讲述着自己的红色基因。
华南理工大学办学历史最早可溯源至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史称“红色甲工”。甲工师生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广东党团组织,投身革命斗争,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突出贡献。
华南理工大学深入挖掘“红色甲工”校史,把“党史中的校史”和“校史中的党史”结合,将其载入《华南理工大学章程》,编撰《广东工业专科学校校史考(1910—1952)》,启动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等。梳理办校百年文脉,不断夯实立德树人根本,既为在地国际化的模式突破积蓄精神力量,也为进入新时代创造新辉煌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章熙春强调,在地国际化办学扎根中国大地,立德树人始终是根本任务;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必须是有中国心、中国情、中国味的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这是我们坚定的人才培养自信。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坚持学生永远在C位,实行“现代书院制”+“全员导师制”,打造“老师就是导师,书院也是学院,校区即是学区”的沉浸式育人环境,获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探索新时代高校版“枫桥经验”。
国际校区两大书院——峻德书院和铭诚书院,分别由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世界高分子物理领军人物程正迪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代中国建筑学科旗帜性人物何镜堂担任院长。学生与包括院士在内的学业导师、成长导师和朋辈导生为伴,在多元化的成长社区里臻至德才兼备、知行兼修、通专兼顾。
如何用西方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章熙春也一直在思考。他说,国际校区坚持面向全球开门办思政课,推进实施在地国际化思政课改革试点,这是又一全新的探索。自2022级开始,国际校区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设立思政课双语教学改革试点班。试点班构建“中外合作双向育人”的思政课程创新体系,开展“党建引领、学院特色、书院品牌”的第二课堂,打造“中西文明交流互鉴”的思政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同向同行的专业课程思政示范课,助力培养向全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复合型人才。
再以前沿软物质学院为例,2018年,学院成立教工党支部,构建“党建+大师+团队”的建设新模式,在党员青年科学家带领下,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140余项,获批建设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基地3个,在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论文近450篇,近3年连续在Science等国际顶尖期刊上刊发研究成果,申请发明专利113项、授权54项,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汇聚力量 砥砺前行
书写“强国建设 华工何为”的新篇章
学校着力深化学术华工、开放华工、善治华工、幸福华工、大美华工五大建设,多项事业成绩辉煌。这得益于各级政府、全球校友和全体师生的合力赋能。一方面,学校积极争取部省市区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比如获批教育部设备更新改造贷款项目,缓解学校5-10年购买大型仪器设备的主要压力;另一方面,学校大力推动银行和学校的合作,推进学校定期存款竞争性存放,有效缓解学校资金压力。更重要的是,全球校友回馈母校,近两年累计接受各类捐赠超9亿元。
同时,学校把握政策契机,争取部省市支持,立项建设多个学生宿舍项目和多个人才公寓项目,推动系列重大民生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一些制约学校长远发展的历史性难题。这些都是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大事好事。章熙春由衷感叹:地方政府对华工的支持,全球校友对母校的回馈,这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是不多见的,华工人铭记在心、感恩奋进!
在教育强国建设全面提速的新形势下,聚焦持续做强“三个有组织”,学校加强谋篇布局。例如,学校聚焦芯片“卡脖子”难题,加大集成电路学科建设力度,2021年先后获首批IC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教育部、工信部IC高层次紧缺人才培养专项,2023年获批建设集成电路学院。集成电路与材料、自动化、计算机等学科打造集成电路学科链,与粤芯半导体等30多家龙头企业协同构建产业链,形成覆盖“设计-材料-装备制造-封测”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是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主阵地。一直以来,华工着力打破科研与转化“两张皮”,围绕大湾区主要节点布局协同创新平台,形成“五院一园”协同创新体系,做强专利高价值培育与高质量转化。2009年以来,学校获中国专利奖数量居全国高校第一,70%可转化专利在大湾区落地转化。2020年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认定,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以工见长的大学如何办文科?学校建设起以跨学科创新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特色文科,坚持以经济社会重大需求为牵引,以有组织科研为思路,通过交叉学科协同推动行业企业复杂重大问题解决,服务企业产业发展的横向经费占70%以上;推进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取得跨越性发展,围绕国家战略与产业发展需求,创新智库研究组织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其中,840余篇咨政报告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批示或党政部门采纳。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的排头兵,华工是支撑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的关键力量。2019年至今,学校累计新增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杰青、万人领军、海外高层次人才等国家级领军人才61人、“四青”人才140人,实现了国家级标志性人才五年“翻番”的目标。学校还新增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61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尤其是,广州国际校区新聘师资队伍100%具有海内外一流高校、科研院所教育工作经历,超70%具备全球排名前100高校的学习工作经历,40岁以下青年人才占比71%,汇集起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满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水平、国际化人才队伍。这仅仅是开始,未来五年国际校区将实现高端人才再翻一番,外籍教师占比大幅提高。
2019年以来,学校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科研项目251项,基础科学中心项目1项,年均实到科研经费突破23亿元,其中,“面向运动和意识障碍康复的双向—闭环脑机接口”项目获批中央财政专项经费5707万元,创学校单个国家级重大专项国拨经费新高;获国家科技奖3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实现广东高校“零”的突破;新增省部级科技奖励131项,其中教育部一等奖12项;在Nature、Science发表成果12项(第一作者或者通讯作者5篇);主导编制的1项IEEE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学校坚持专利高价值培育与高质量转化,2019年以来,12项成果以超1亿元的市场价值创办科技型企业12家,2020年获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认定,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获得中国专利奖32项(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奖27项),包含金奖1项,银奖5项,获奖总数排名全国高校首位。新增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2个,新增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80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
华工广州国际校区建设走过6年,历经3年疫情;但无论是校区建设还是整体办学发展,华工上升势头强劲,发展态势良好。学校经受住疫情的大战、大考,不仅持续保持一校三区8万多人1048天本土零感染,而且没有躺平一分钟,没有少上一节课,确保了学校办学发展的持续强势攀升。从毕业生就业看,确保了高毕业去向落实率、高就业质量、高满意度,比如,三年来落实率节节升高,2022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8.31%。
新征程上,华南理工大学将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勇当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发展排头兵,努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华工智慧和华工力量。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信息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记者:郑天虹
微信编辑:鲍恩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