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涌向前的时代书写华工人新的传奇|章熙春书记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在奔涌向前的时代书写华工人新的传奇
——在2024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学校党委书记 章熙春
2024年6月30日
亲爱的同学们,
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校友们、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繁花如炽,青春如火!今天,我们迎来了这场告别与祝福的仪式。在此,我谨代表华南理工大学和全校师生,向顺利毕业的2024届同学们,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向辛勤培育你们的老师和家人,向大力支持你们成长的校友们,向关心帮助你们成长进步的社会各界,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2024届的同学们注定在国家高等教育史上、在学校办学发展进程上留下不同凡响、极其亮眼的篇章。你们当中大部分同学是2020年秋季入学,三年疫情,几乎伴随着整个大学求学阶段。你们特别不容易,但你们又特别给力。你们带着大局与担当、拼搏与奋斗、光荣与梦想,将青春写进大美华园的百年长卷,和母校共同书写了属于华工人的诸多“传奇”。
我们的传奇是“多个首次”,是“位列第一”。学校首次跻身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150强,入选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获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和集成电路学院、未来技术学院,与地方共建大湾区超级机器人研究院、纸基材料创新研究院。高分子科学、食品科学与技术2个学科位居US News 2023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全球第一;自2009年以来以第一专利权人获国家专利奖总数稳居全国高校第一,等等。这些都极大助力同学们从优秀到卓越,从卓越到出类拔萃。
我们的传奇是“卓尔不凡”,是“平视世界”。我们全面建成广州国际校区,打造高等教育在地国际化先行示范区,引入全球一流教育资源,实施与世界一流大学同质等效的教学科研体系,获批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积极统筹高水平“引进来”与“走出去”,大力推进“在地国际化”与“双向国际化”互促双强,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的深度合作……这条路,我们走得越来越宽,我们的信心越来越强。
我们的传奇是“共克时艰”,是“直面挑战”。我们统筹好办学发展和疫情防控,全力把疫情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最小,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正常学习工作生活秩序,持续保持了一校三区8万多人1048天本土零感染。三年期间,我们有5个学期基本都在线下上课;还专门在暑假期间给三个年级的每位同学安排两个周的实验课,做到了教学环节不落下、教学质量不降低、教学秩序有保障。同学们没有少上一节课,没有“躺平”一分钟,这是极其不容易的,社会各界尤其是用人单位反馈非常好。这点你们身为华工人,是最可自豪的!在这期间,我们全力建设幸福华工、大美华工,南门广场、百步梯、逸夫科学馆、采荷建筑楼等多个地标性建筑焕发新颜。我们还新建五山校区北区学生宿舍、大学城校区研究生宿舍,最近正全力争取国家支持按本硕博4:2:1 规格新建约数十万平方米宿舍,加上分批分步修缮原有老旧宿舍,包括还原东一至东六作为学生宿舍,将彻底解决长期困扰学校的学生住宿问题……这一项项工程正紧锣密鼓在推进,我们的校园会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和谐。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是“传奇”的亲历者、参与者、贡献者,但你们更是“传奇”本身。在你们当中,电信学院的彭德智同学,深耕计算机视觉领域,入选华为“天才少年”计划;机汽学院的李凯凯,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将医用高频电刀防粘降损性能提升至国际领先水平;化工学院的胡安谦,四年累计获得国家级、省校级各类荣誉奖项20余项;同是化工学院的李伟杰,获9项发明专利,研发的新产品在合作企业规模化量产,实现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并带来了5亿元的新增项目投资;建筑学院的陈然和闫甲祺同学双双保研北京大学,在华园实现学业爱情双丰收;土交学院的余知GPA达到3.97,陈浩铭作为国家奖学金代表登上《人民日报》;微电子学院的钟丰泽,生医学院的苏耘禾,获得多所世界顶尖名校的offer;峻德书院一个宿舍四名同学全部升学深造;工商管理学院的朱志杰,作为研究生支教团队长,为乡村儿童点亮“筑梦”之光。你们当中,有的在体育赛场奋力拼搏、屡创佳绩,有的在行业产业一线挥洒汗水、躬身实践,有的登上国际舞台、服务“一带一路”,让世界听到了更多中国故事、更强华工声音。
同学们,在华园,你们创造了骄人的青春业绩,绽放了绚丽的青春光彩,留下了无悔的青春回忆。什么是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你们作出了最好的回答!让我们用最响亮的掌声,为你们喝彩,为你们点赞!
同学们,你们即将踏上新征程、开启新篇章。无论是继续求学深造,还是走上工作岗位,道路的选择或有不同,但相同的是,你们都将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未来。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加快创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活力无限,广东高质量发展动能澎湃。这个时代呼唤传奇,这个时代成就传奇。新征程上如何再续传奇,我有三点期待,和同学们共勉。
一是希望同学们报国强国,赓续家国情深的传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百余年文脉绵延,华工始终与党和国家同向同行、同频共振。100多年前,甲工师生杨匏安、阮啸仙、周文雍等一批青年运动领袖,不怕牺牲、一心报国,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新中国建立之初,罗明燏、冯秉铨、陈永龄、林为干等一批名师大家,“国有召、慷慨行”,毅然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推动学校高起点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华工人助力南中国经济腾飞,尤其众多企业家校友创办了一个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在产业兴国的道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目前,在大湾区由华工校友创立或领导的上市公司、大型企业超200家,多位校友入选福布斯30岁以下精英榜,“大湾区企业家华工造”现象举世瞩目。校友们爱国爱校,赤子情深,这几年学校获捐赠近10亿元,以及在新西兰、南非的两块用地,为母校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贡献。今天作为校友代表致辞的黄宏生学长,就是其中的引领和楷模。
同学们,爱国从来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行动、是实践。当前,国家有大期待、大需求,我们更应有大抱负、大担当。希望同学们找准国家战略与个人选择的结合点,兼顾“大格局”与“小天地”,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化为平常,化为一生的真情投入、一世的顽强奋斗!特别对今年的超300位定向选调生同学,我还有几句嘱咐:既然作出了选择,就要风雨兼程、笃定前行;“向下扎根”越深,“向上生长”才越有力量,这是生命成长也是人生发展的辩证法。
二是希望同学们勇立潮头,书写创新创业的传奇。
去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新质”主要源于高校和科研院所,“生产力”主要在创新型企业、高新企业。推动科技赋能产业,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这正是华工的优势所在。特别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阵地。从国内外科技公司开启“百模大战”到Sora横空出世、GPT-4o发布,人工智能“类人”和“超人”能力不断增强,正在无限抵近“量变”到“质变”临界点。奔赴人工智能的“星辰大海”,华工青年最具创新热情、最具创新动力。比如,毕业于计算机学院的黄冠与陈劢,创办了荔枝微课,推出国内领先的中文跨语言AI大模型,成为AI智能教学领域头部企业。毕业于软件学院的陈国强,创办了音书科技,推出“AI无障碍教学”计划,为听力言语障碍群体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法学院的何骁毕业后入驻学校“双创”基地,开发出AI仲裁智能辅助系统,这个系统主导的庭前调解首案在广州南沙落地,成为我国首例由人工智能主导的纠纷解决成功案例。目前,学校“双创”基地已有超20支团队向着AI前沿领域进军。
同学们,AI已经进入“Next Level”,全世界的AI企业和研究机构都在竞相开发和应用更像人、更强大的AI。学校AI赋能教育教学的努力也得到教育部和社会各界的点名表扬,我们还在进行全要素、全过程、大力度、超常规的布局,相信未来会有更大的突破。不仅仅人工智能,科技改变世界,科技赋能未来。希望同学们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持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本领,着力掌握新技术、创造新价值、适应新产业、激发新动能,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赛道上奋勇当先,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建功立业。
三是希望同学们不负热爱,成就幸福人生的传奇。
AI颠覆科技、改变社会,但替代不了真实的世界,替代不了真实的人性、人情,我们终究要体会冷暖人间、要过好精彩人生。今年,由作家李娟的同名散文集改编的网络剧《我的阿勒泰》爆火出圈。其实早在三年前,我就接触了李娟的作品,包括《阿勒泰的角落》《冬牧场》《九篇雪》等等。作家笔下有辽阔的风景、淳朴的民风,更有直抵人心的生活智慧和治愈人心的力量,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对生活、生命的思考,很多网友说“《我的阿勒泰》,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同学们,生活本身就是一部书,可以有不同的模式、不同的节奏。未来的道路很长,无论大家身处何方,从事何种职业,担纲何种角色,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希望你们永葆对生活的热忱、对美好的向往,对亲情、友情和爱情的初心,这些都将带来无尽的动力和持久的追求。
同学们,一日华工人,终生华工情!今天过后,你们将带着“华工人”的标识奔赴五湖四海。“我们都向往广阔的世界,我们都栖身小小的角落。”母校这些年的努力就是为了助力同学们通向更广阔的世界,母校也愿意永远成为你们栖身的一方角落;不管离开多久、离开多远,母校和全球158个校友组织都是你们坚强的后盾、你们温暖的港湾,是你们永远的家!
祝福同学们,毕业快乐、继续传奇,一路繁花、一生幸福!
同学们,我们后会有期!
谢谢大家!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初审:鲍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