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民建答卷①|爱心民建炼成记
故事,要从一场座无虚席的大会说起。
每年的5月20日,对于宜昌民建而言有着特殊的含义,这是专属于宜昌民建人的别样浪漫。2022年5月20日,民建宜昌市委会照例召开社会服务工作会议,300余人的会议室座无虚席。参会的358名宜昌民建会员,再次将自己的爱心汇聚到台前小小的捐赠箱内,现场捐款886.919万元!会员参与率和捐款金额均创历史新高!
▲ 2022年5月19日,民建宜昌市委会召开2022年社会服务工作会议
这场“520慈善募捐”浪漫之约,宜昌民建驰而不息的进行了12年。12年来开展520现场捐款累计超过6727万元,场外捐款超过3000余万元,总额突破亿元,捐款已全部用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疫赈灾、助学助残、大病关爱等社会服务事业。特别是第一时间向一线捐款捐物1442.95万元助力战疫;连续5年向边缘贫困村捐赠帮扶资金765.99万元助力战贫;连续11年投入4000多万元开展“思源百万助学”、开办12个“思源移民班”助学扶智;连续15年开展“残疾人圆梦”行动、为“长阳大病关爱基金”捐赠625万元助残帮困。2021年民建宜昌市委会被中共中央统战部表彰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集体。
一个普通地市级民主党派组织,十余年来捐款过亿元!他们汇聚的不仅仅是服务社会的爱心,更是磅礴而闪亮的民建力量!
究竟是什么精神,在推动、鼓舞、振奋着他们?
“爱心民建”如何炼成
—个方针凝聚共识
“宜昌民建以共同价值理念凝聚共识,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增强共识。”民建宜昌市委原主委王应华经常如此说。思想建会,是民建宜昌市委会竖起的第一面旗帜。宜昌民建始终把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作为履职的中心环节,把理想信念温润至每一位会员。“大讲堂”是宜昌民建的思想建设品牌,持之以恒多年,要求主委带头讲,委员必须讲,会员踊跃讲。多层次的主旨报告、领学分享成了广大会员的饕餮精神盛宴,会员们纷纷感叹“大讲堂”开启了大人生。通过讲学活动,引导广大会员形成了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精神追求、共同的价值取向,把履行政治职责、倾情社会服务、促进地方发展、争做合格会员,变成广大会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宜昌民建教育引导了我,让我深深觉得能为民建做贡献是我的荣耀。”民建中央企业委员会委员、原民建宜昌市委会副主委何文忠总是自豪地说,即使退出领导岗位多年,每年的社会服务工作,他始终默默地在幕后扛起“大旗”。
除了开好、讲好“大讲堂”,宜昌民建还通过多方位的“大培训”凝聚大共识。每年市委会除了举办理论培训和专业辅导,还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新闻宣传、参政议政等多项交流研讨会,始终坚持寓思想教育于组织建设、参政议政、社会服务工作之中,用理论立根铸魂,用修养培元固本,用行动忠实践行。
对于宜昌民建人而言,爱国、爱党、爱会,不是感情短暂狂热的爆发,而是终生稳定扎实的奉献。奉献,是民建湖北省委副主委、民建宜昌市委主委张琼最常挂在嘴边的词,在当选为宜昌民建主委时,她提出了“灵魂三问”,即问自己,也问会员。这三问是:为什么加入民建?加入民建后怎么做?做得怎么样?对照这“灵魂三问”,每个会员都交出了自己的答卷。一年来,几百名会员纷纷提笔撰写《我的民建情》,宜昌民建官方微信号和网站开辟专栏刊发,这一思想上、情怀上的大碰撞,既构建了一个交流平台,也加强了会员间相互认识和了解,现已推出两百余个热气腾腾的故事、真挚绵长的情怀,见证了新时代民建实干家、奋进者的风采。大家围绕着讲好多党合作、干事创业、奉献社会的“三个故事”,厚植着家国情怀、为民情怀、互助情怀“三种情怀”,从而激发了更多会员强信仰、讲情怀、比奉献。
在《我的民建情》激励下,宜昌民建举全会之力,聚众智创作了《宜昌民建会员之歌》,“思源助学忙、助残争相帮、扶贫圆梦想、五月情难忘”等歌词在传唱中深入人心。主委张琼说,“这首歌展现的就是宜昌民建的精神状态——人人受教育、个个有情怀。”
“爱心民建”如何实现
一个理念凝聚人心
人才兴会,是宜昌民建另一“法宝”。围绕着人才这一组织发展的根基,宜昌民建牢固树立起以会员为本的发展理念。“我们把促进和服务会员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会员的发展来促进会事业的发展,以会事业的发展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作贡献。”主委张琼坚定不移地沿着这条经验之路开创着新局。为了摸清家底、建好台账,宜昌民建对七百余名会员进行了“大走访”,要求“四类会员”必须面对面,“四个数据”必须一口清,收集到多条意见建议和困难问题。对企业反映的困难,宜昌民建动态化建立“我为会员办实事”工作清单,由市委委员牵头领办。这次“大走访”实现了“全覆盖”,得到了广大会员的赞同和拥护,“宜昌民建就是我们的娘家!”。
心齐则事成,团结最有力。宜昌民建始终把“会员为本”理念贯穿于履职全过程,根据会员自身特点给岗位、搭平台、压担子,在全会上下形成了人心思齐、人心思进、人心思干的良好氛围。宜昌民建首创的“大机关”工作体系,是探索民主党派解决自身问题能力的有益尝试,也经受了实践的检验。“ 一委、一室、一协会、五部”, 实现了由三定方案的“两个编制、2人在岗”向“两个专干编制、55人在岗”转变,实现了干部干事“机遇型”向“机制型”转变,实现了 “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做”的民主党派机关新格局。
“三支队伍”也是宜昌民建干事创业的重要力量。根据会员的结构特色,宜昌民建着力打造起参政议政队伍、企业家队伍、会务工作者队伍。“三支队伍”既让更多的会员有机会参与到会的建设性工作中来,又能有效地提升参政党的组织建设水平,并通过以优化会员结构增强三支队伍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尤其是企业家队伍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担当大责任,在获得自身事业发展的同时为会的特色打造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民建大爱情怀。
“爱心民建”如何践行
一个方法凝聚力量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宜昌民建始终把守正创新作为推进工作的重要原则,积极推进工作思路理念、方式方法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擦亮宜昌民建名片。创新强会,成为了宜昌民建的“秘密王牌”。社会服务是会员生动具体的社会实践,是会员履行政治责任、回报社会价值取向的集中反映。宜昌民建既坚持以思想建设来推动和引领社会服务的开展,又用社会服务来检验思想建设的成效。
数字重要,也不重要。比起捐款金额来,捐款参与人数更值得关注。宜昌民建提出社会服务工作的重点在于扩大会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参与面,在这个理念的基础上,创新性的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在“5·20春季募捐”和“同心共建•携手同行”温暖工程的持续实践中,民建会员参与社会服务工作的参与面不断扩大,“爱心民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宜昌民建人怀揣着“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情怀,勇担着“计利当计天下利”的责任。在脱贫攻坚实践开始之前,宜昌民建已经动员全体会员开展了十年的“同心共建•携手同行”温暖工程,为城乡精准扶贫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5·20春季募捐”也持续了12年,从最初不足百人参与到如今三四百人争先恐后,这一创新性的社会服务工作方式,打造起“爱心民建”的金字招牌。流水不争先,贵在滔滔不绝。每一次的春季募捐,都汇集起每一个宜昌民建人砥砺初心的涓滴之力。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爱心民建的情怀与担当,大抵就是这样炼成的吧。
如今,宜昌民建积极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引导会员脚踩泥土、贴地行走,在持续开展助学助教、助残助患活动的基础上,助力筑堡工程、助力乡村振兴。“打造‘爱心民建’品牌是宜昌民建凝聚力不断增强的‘密码’,越奉献,组织越有吸引力。”主委张琼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