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最美民工张明伟:“东家”比我更需要这笔钱
3年前,他在上班期间意外划伤左眼,导致左眼8级伤残彻底失明;3年来,他一边艰难打工,一边寻求赔偿,只为找回自己应有的补偿和尊重;如今,获悉工厂倒闭、老板患病去世、老板娘重病在身无力赔偿时,他不忍心继续索赔,主动放弃全部赔款。他叫张明伟,是一名在义乌打工的80后外来民工。
上班意外划伤左眼
张明伟的老家在贵州省遵义县虾子镇。2012年6月23日,经一名老乡介绍,29岁的张明伟到义乌市义亭镇鲍宅村一家名为洪敬塑料袋厂的私营企业打工。这是一家生产充气玩具、塑料袋的小厂,张明伟的工作岗位是高频机操作员,就是将一张张原始皮料放入机器模压成型。
两天后的上午,张明伟准时到工厂上班。这些原始皮料是一捆捆堆放的,每一捆原料上钉了一颗类似订书钉的钉子。在加工前,需要用一把剪刀将钉子撬开,再把皮料一张张拿到机器上模压成型。在撬开钉子时,不知是什么原因,剪刀突然刺到张明伟的左眼,当场鲜血直流。
一个贵州籍老乡赶紧将张明伟送到义亭镇卫生院。由于伤势太重,卫生院不敢收治,老乡只好将张明伟送到义乌市中心医院急救。经医生检查,张明伟的左眼眼结膜被剪刀刺穿。尽管医生作了各种努力,仍然无法保住左眼,张明伟的左眼彻底失明了。住院期间,张明伟接受了眼球缝合手术。11天后,他转院至杭州的浙二医院,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体。植入手术成功后,考虑到住院费用较高,张明伟只好回义乌休养。
出院后,张明伟向相关部门提出了伤残鉴定申请。2012年8月27日,义乌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作出张明伟所受伤系工伤的认定。2013年1月21日,金华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了张明伟伤残等级为8级的鉴定结论。
张明伟意外受伤后,洪敬塑料袋厂的企业主徐某曾去义乌市中心医院看过一次,几天后给了张明伟的妻子500元钱,此后再没主动说起医药费的事。后来,由于前后花去医药费上万元,无钱继续医治的张明伟曾向徐某讨要过几次医药费。徐某又给了1000元钱后,拒绝再支付任何费用。
张明伟告诉记者,尽管之前自己打工多年,但由于工资不高,几乎没什么积蓄。受伤住院期间,光医疗费就花去1.2万多元。加上住院期间的生活费,总开支超过1.5万元。
索赔数年一直无果
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张明伟走上了艰难的维权之路,提出共计8.47万元的赔偿,但一直没有结果。其间,为了维持生活,他不得不四处找工作。由于左眼受伤后视力有影响,他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每天工作8个小时,眼睛受到强光照射后还会肿痛、流泪。因此,他只能找那些工作时间相对较短、强度相对较低的工作,工资待遇自然就很低了。
由于生活困难,同时也为了找回自己应有的补偿和尊重,张明伟找到义乌市劳动监察大队和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求助。去年2月7日,义乌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仲裁,裁定厂方负责人支付张明伟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停工留薪期待遇、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鉴定费等共计7.96万元,且在裁决书生效之日起10日内付清。不过,裁决书生效后,厂方并没有付款,张明伟仍然没有拿到一分赔偿款。
据了解,目前张明伟在金东区傅村镇一家玩具厂打工,每月的工资只有1500元左右。他的妻子在义乌市苏溪镇打工,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由于要养活两个年幼的孩子及年迈的父母,全家人平均每月开支至少要2500元。因此一年下来,夫妻俩几乎存不了钱。更糟糕的是,去年8月,张明伟的妻子在上班期间不慎摔伤,他不得不请假照顾妻子,那个月家里额外增加了3000多元的开销。这笔钱是向亲戚借的,当时说好春节前还。前两天张明伟和妻子算了算,春节前拿不出钱来还了,只好向亲戚承诺明年一定还钱。
主动放弃全部赔款
今年元旦后,张明伟的维权一事有了新进展:代理律师准备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样的话,有可能通过强制执行的方式拿到全部或部分赔偿款。
获悉这一情况后,张明伟却作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主动放弃近8万元赔偿款,从此不再向厂方索赔!
原来,不久前张明伟得到一个确切消息:洪敬塑料袋厂已于2013年2月倒闭注销,工厂负责人徐某于当年7月因病去世,徐某的妻子盛某身患重病,目前只能靠低保和亲友接济维持生活,盛某家里还有一个尚未成年的女儿需要抚养……
得知上述消息时,张明伟陷入了痛苦的抉择:自己工伤后遭受各种痛苦和坎坷,由于厂方一直不配合,导致多年索赔无果,不仅自己身心十分疲惫,一家人也备受煎熬,因此,他非常希望通过维权拿到近8万元赔偿款,以弥补自己和家人的损失;但如果真的向盛某索赔,肯定会加重盛某的经济负担,甚至还有可能加重盛某的病情,给本已脆弱的盛某和年少的女儿造成打击,这让他于心不忍……经过反复考虑,张明伟最终作出了放弃索赔的决定。
“听说我主动放弃索赔后,不少人说我太傻。说实话,目前我家的经济条件也不好,的确非常需要这笔赔偿款。但我还年轻,还可以通过劳动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与我相比,我的老‘东家’更需要这笔钱。”昨天上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张明伟这样解释自己放弃索赔的原因。
张明伟的代理律师、义乌市外来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援助律师张洁告诉记者,她从事民工维权多年,还是第一次碰到像张明伟这样以德报怨、宽容他人的民工。张明伟的主动放弃,让人们在这个寒冷的冬季感受到了一股暖暖的正能量。
义乌市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局服务管理处主任王勤丰表示,他们正与民政、慈善等部门联系,争取在今年上半年在义乌设立一个救助基金,专门救助像张明伟这样因工伤、车祸等意外事故陷入困境,通过法律途径维权无果的外来流动人口,探索建立困难流动人口长效救助机制,让在义乌创业、生活的百万流动人口感受到义乌的温暖。
记者手记———除了点赞,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采访张明伟期间,记者的心里始终有一种充满酸楚的感动。之所以酸楚,是因为这名80后小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生的痛苦与坎坷,以及漫长维权的无奈与艰辛。之所以感动,是因为在不少人习惯于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外来民工的今天,一名来自偏远山区的新生代民工用自己毫不犹豫的抉择,给商业氛围浓厚的义乌带来了一股暖意。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给善良、淳朴、宽容、勤劳的外来民工张明伟点个赞!
义乌有100多万名外来流动人口,是本地户籍人口的两倍左右。近年来,义乌经济快速发展,这是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每一名新义乌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目前,义乌正处在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的关键时期,这同样需要发挥包括外来流动人口在内的全社会力量,共同推进改革试点和转型升级不断深入。近年来,义乌在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方面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面对庞大的流动人口数量,仍然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这需要有关部门加大对用人单位的监管力度,大力优化用人环境,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救助等机制体制,为流动人口营造一个温馨如家的工作环境。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援助律师的免费服务和流动人口管理部门的积极介入,让人们看到了义乌相关部门的行动和决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流动人口加入义乌这个大家庭,商城义乌会变得越来越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