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民族法治特色 重视理论联系实践 ——访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韩轶
秉承学校长期以来在民族问题研究上的鲜明特色与传统优势,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专注于民族法治问题教育与研究,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贡献了重要力量。同时,该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本社记者 任文岱
自1979年开始招收法学本科生以来,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以下简称民大法学院)已经走过近40年的历程。
作为全国较早设立法学专业的高校之一,民大法学院已建立了本、硕、博多层次办学体系,现在校学生1300多人,教职工60名,专任教师52名,其中教授18名,副教授22名,42人具有博士学位。
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法学教育的最高学府,多年来,民大法学院致力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和输送高层次的专业法律人才,同时不断提升传统法律学科的教育水平,学院既有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中青年学者,也有一大批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
民大法学院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如何?如何培养法律人才?民主与法制社记者就此独家专访了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韩轶。
为民族地区输送专业法律人才
“秉持中央民族大学长期以来在民族问题研究上的鲜明特色与传统优势,我校法学院长期以来专注于民族法治问题学术研究,在全国法学研究中产生较大的影响。”韩轶说。
韩轶介绍称,依托本校在民族学研究上的丰硕成果,同时作为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秘书单位,民大法学院得以组织和引领我国民族法学研究。
目前,我国少数民族人口已接近全国人口数量的10%,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但民族地区法律人才长期严重匮乏。
韩轶表示,双语、高素质法律人才,在民族地区尤其缺乏。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是民大法学院重点培养法律人才目标之一。而鼓励学生回到民族地区工作,为民族地区法治建设建功立业,也是民大法学院始终如一的使命。
据了解,2012年民大法学院成功入选教育部和中央政法委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成为全国58所“应用型,复合型”法律职业人才教育培养基地之一。2014年,民大法学院建立藏汉双语法学基地班,每班招收20名藏族学生。
2016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在中央民族大学举办“全国双语法官培训基地”授牌活动暨全国法院维汉双语法官培训班开班式。由此,全国法院维汉双语法官培训班正式开班。
据韩轶介绍,民大法学院的“双语”,除了少数民族语言外,还包括英语,且已经培养出了一批法学基础扎实、英语应用技能过硬的复合型实务人才,并成为中央民族大学本科教育的招牌。
据了解,在国家和学校大力支持下,自2013年在全国率先设置民族法学博士点以来,民大法学院已经为民族地区的政府机构、司法机关、高校以及科研机构等,输送法学博士100多人。
“近年来,民大法学院培养的相当一部分法律人才回到民族地区就业。无论是本科生、硕士生还是博士生,他们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体中都有极高的认可度。考入民大的少数民族学生本就是当地出类拔萃的佼佼者,毕业后再回去大多成为当地公检法机关的业务骨干。”韩轶说,多元的民族成分,扎实的法学专业教育,过硬的思想政治水平,使民大法学院正在为西部地区或民族地区法治的发展,贡献自己独特的力量。
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在韩轶看来,法学是实践性的学科,现在法学院的法学教育主要还是传授知识,缺乏对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非常重要。
近年来,民大法学院强调学生司法实践能力的提升,在北京和多个民族地区的公检法机关建立了实习、调研基地,分别为学生、教师提供了很好的实习、调研平台。
“我们鼓励学生在寒暑期到各地的公检法机关实习,并尽可能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实习平台和渠道。”韩轶说,“按照要求,民大法学院积极开展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对于学生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类调研项目,给予学术和经费的大力支持。”
韩轶表示,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高大有益处,从项目的申报、审核,到立项、中期考核,最后形成调研报告,每个环节都能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同时,民大法学院学生还可以跨专业组团学习,比如法学专业与经济学、民族学、少数民族语言等不同专业背景学生,常跨专业参加社会实践和调研工作,并且民大法学院对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不止于学生,还鼓励老师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
据了解,除了民大法学院院长的身份,韩轶还兼任北京市君合律师事务所的顾问律师。他表示,学院鼓励老师在充分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课余实践活动。“法学的应用性很强,将在司法实践中办理的疑难案件运用到教学中,会与教学形成一个良性互动,有效避免空洞教学。尤其是研究生的课程,老师将自己办理的案件作为教学内容,在课上进行分析,效果会更好。另一方面,对科研、学术研究也会带来有利的良性互动。”韩轶说。
在韩轶看来,目前许多高校对法科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还远远不够。未来,民大法学院还将结合民族地区优势和北京的区位优势,进一步为学生拓宽司法实践平台以及就业基地。
加强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现代法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人才队伍的建设。民大法学院始终严格要求教师秉持严谨的态度开展教学、学术研究工作。
韩轶说,他在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师承刑法学泰斗马克昌老先生,那时马克昌教授已70多岁了,但其对教学和学术始终保持着严谨的态度和充沛的精力,这对他产生深刻的影响。
“那时候,马先生经常会给我们指定一些精读和泛读书目,其中有不少日本刑法相关的书籍。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次到他家,坐在客厅沙发上,老先生就开始提问:最近读了什么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你对其中哪些问题感兴趣,你是否认同作者的观点。这些问题都要一一跟老先生汇报、交流。”韩轶说。
韩轶说:“我们应当向马老先生学习,将这样的教学传承下去。”这种面对面的专业教学互动方法,会让学生受益匪浅。“作为教师,首先要站稳自己的讲台,在教学和学术上,精耕细作。有了高水平、稳定的教育和学术团队,法学院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强,高层次法律人才的培养也就有了保障。”
据韩轶介绍,近年来,民大法学院教师队伍不断扩大,重点引进强势学科和相对弱势学科方向的教师,“让强的更强,弱的变强”。民大法学院对所招聘的青年教师,不仅注重对学位、毕业院校等方面的形式审查,更注重对科研基础与科研潜质的考察,以确保法学院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发展。
除了对法学专业教育的高要求,韩轶强调,民大法学院未来还会加强对学生“法律职业伦理”的教育。韩轶说,国外一些大学法学院的法律职业伦理课占了其教学的半壁江山。“若不开设这门课,他们会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没有这门课程,在法律职业领域,专业能力越高、业务能力越强的人,一旦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害人也就越深,产生的危害也越大。”
韩 55 30511 55 17078 0 0 8611 0 0:00:03 0:00:01 0:00:02 8607轶表示,我国教育部目前规定的法学专业16门核心课程中,没有法律职业道德和伦理相关的课程。尽管中国大学的法学教育,也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开设有思想道德教育一类的公共政治课,但这与法律职业道德建设不是一回事。
“通过法律职业伦理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职业活动中具体的程序,认识职业行为规则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公正理念和规则意识,塑造合格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者,促进公正执法和公正司法。”韩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