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天天听|“五位一体”谱华章(56、57问)





本期内容为本书的第五章“‘五位一体’谱华章——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第五十六、五十七问。


56.为什么要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

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成功,这颗“收官卫星”补上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覆盖全球的最后一块拼图。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式开通启用,是我国在重大科技领域取得的又一项历史性突破,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这反映了我们党对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深刻把握和战略谋划,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举措。

★知识链接

新型举国体制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举国体制相比,新型举国体制是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社会资源共同攻克重大科技难题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其特征是充分发挥我国制度优势,并综合运用行政的和市场的诸种手段,尊重科学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对我国科技创新历史经验的坚持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面对帝国主义的核威胁、核讹诈,我们发挥科技攻关的举国体制优势,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调动全国资源,依靠各部门、各地方、各部队“大协作”,独立自主成功研制出“两弹一星”,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国际地位。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神舟”飞天、“蛟龙”入海、“嫦娥”奔月、“墨子”传信、“北斗”组网、“天眼”巡空、“天问”探火等,令世人为之惊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我国很多重大科技成果都是依靠这个法宝搞出来的,千万不能丢了!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当前,我国在发展核心技术方面同发达国家总体差距在缩小,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一些前沿领域开始进入并跑领跑阶段,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但是我国基础科学研究短板依然突出,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很明显,科技创新链条上还存在诸多体制机制关卡,创新和转化各个环节衔接不够紧密。还要看到,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科技竞争更加激烈,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补齐科技发展短板、把握科技革命先机,必须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构建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关键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机制,让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充分调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形成集中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难关的强大创新合力。

  建立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是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现实需要。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就不能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目前,在我国科技创新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如芯片等关键元器件、光刻机等核心装备还依赖进口。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告诫我们:“在引进高新技术上不能抱任何幻想,核心技术尤其是国防科技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人家把核心技术当‘定海神针’、‘不二法器’,怎么可能提供给你呢?”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的问题,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依靠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向自主创新要驱动力,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更大功夫,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要坚持把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结合起来,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整合优化科技资源配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国防建设面临的现实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以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为抓手,加快建设跨学科、大协作、高强度的协同创新基础平台,抓紧实施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打好主动仗。

  今天,我们迎来了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同我国转变发展方式的历史性交汇期,既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又面临着差距拉大的严峻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有的历史性交汇期可能产生同频共振,有的历史性交汇期也可能擦肩而过。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们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


57.如何理解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襟带崇墉分淀泊,阑干依斗望京华。”河北白洋淀凉亭上的这副楹联,生动表达了碧波荡漾的白洋淀与首都北京不同寻常的关联。2017年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这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建设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培育和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塑造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这为推动构建新时代区域经济布局提供了根本遵循。

★习言习语

  • 京津冀如同一朵花上的花瓣,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

  • 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治理中国这样的大国必须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少有。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布局经历过几次重大调整。“一五”时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有70%以上布局在北方,其中东北占了54项。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正确处理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的关系,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展“三线”建设。改革开放后,我国实施了设立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等一系列重大举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我们在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同时,相继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随着这些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各区域经济总量不断攀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区域协调发展成效显著。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了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区域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新情况新问题。区域经济发展分化态势明显,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已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一些北方省份增长放缓,全国经济重心进一步南移。发展动力极化现象日益突出,经济和人口向大城市及城市群集聚的趋势比较明显。部分区域发展面临较大困难,东北地区、西北地区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城市特别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传统工矿区城市发展活力不足。总的来看,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新形势呼唤新布局。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大文章,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系统,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增强其他地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一思路,适应了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要尊重客观规律、发挥比较优势、完善空间治理、保障民生底线,推动形成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关键在实施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要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坚持陆海统筹,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一幅幅崭新的区域经济布局画卷正在华夏大地徐徐铺展。这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现实答卷,是适应发展新形势、向世界展现“中国之治”显著优势的生动写照。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我国的区域发展必将越来越协调、平衡,越来越充满生机活力。


随堂作业:你在学习本书时有哪些心得体会?欢迎写下你的读书笔记,微信搜索dangshi2021,添加“党史小哥”微信号进行投稿。



往期推荐
天天听|“五位一体”谱华章(54、55问)
天天听|“五位一体”谱华章(52、53问)天天听|“五位一体”谱华章(50、51问)


文字|《人民日报》音频|学习出版社朗读|方亮、郑岚

本期编辑|王先进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官网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