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WUPLer暑期社会实践③ | 暖心!在脱贫攻坚路上的一些小事
DAY 2
7月25日上午,西法大新传调研团整装再出发。根据安排,调研团组成4个小队展开新一天的工作:摄像组、摄影组、航拍组和调研组同步进行,一起用镜头记录魅丽新山,用文字书写傈僳风光。
南方的雨总是一阵一阵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薄雾缭绕的新山村,看到了雨中奔跑的少年们,也看到了空山新雨后的彩虹,那样子,令人动容。
空山新雨后,我们再出发!
索尼兄弟和小猫老师
云雾在幽谷徘徊,暴雨随时可能来临。24日的暴雨并没有浇灭团队成员的热情,在崔梁凡老师的带领下,刘一凡和王雨轩严格按照踩点的线路进行拍摄。
山路蜿蜒,大雨将至,事实就是如此,崔梁凡老师和两位带着索尼相机的兄弟,顺着山间小路前行,山头云彩缓缓移动,太阳光束错落其中,在半山腰映出翠绿,一层层梯田的墨绿与之交相辉映。山脊上,勤劳的傈僳族人民在田里耕耘;山脚下,放牧的村民和背着肥料、绿草的傈僳族人络绎不绝,时不时还有老乡和游客止住脚步和他们交流,讲述与这山、这人、这风景有关的故事。
在当天的拍摄任务中,摄像组成员经历了五场大雨,雨中的山路显得云雾缭绕,像极了仙境,时而有羊群探出头来,时而有穿着雨衣赶路的人。守得云开见日光,在经历过大雨后,他们收获了久违的蓝天白云,在这片美丽的地方留下浅浅的脚印,他们在此奋斗,在此沉醉,在此青春向上。
“飞天小子”的温柔情
7月25日,新山傈僳族乡依旧云遮雾涌,为了呈现优质的拍摄效果,刘紫帆同学早早地带上设备独自前往阿考广场和梯田。
经过半天的拍摄,当日午后,骤雨突降。负责航拍的同学在赶路途中,遇到了一位傈僳族老人,伛偻着,步履蹒跚。她的右颧骨擦伤,左臂挎着成捆的药材,右手拄着拐杖。同学们见此情形,急忙上前搀扶她。张有威将卫生纸递给老人擦拭脸上的伤口,没有想到,老人之前从未见过包装好的纸巾,直接将包装袋敷在了脸上,于是张有威取出纸巾为老人简单的处理了伤口。
待老人休息片刻后,他们将老人搀扶回住处,虽然语言不通,但是人心在他们耐心的陪伴与关照下,老人安全的回到了住处。
雨势未减,老人热情地邀请他们留下避雨稍作休息。天色渐晚,调研团同学与老人挥手告别,继续前行。
“狼狈”的泥娃娃
张有威同学背着三个相机立在新乡傈僳族的街口,想着今天取景器里又能抓住些什么。这时空气中掺杂了一声声羊叫,傈僳族阿妈们拿着树枝驱赶着它们向山上走去,他赶紧抓拍了几张。雨后山林,泥土芳香中带点湿乎乎的气息,黑山羊和傈僳族阿妈视山路如平地,他原地架起了三脚架,向他们致以敬意,开始了延时拍摄。
天上下起了小雨,山上雾气更甚了,珠白的雾气飘荡在青葱的松树上,孕育出了一丝空灵的味道。山间的雨倾盆而下,他拿起三脚架袋盖在相机上,抱着剩下的两个相机躲在树底下,直到雨停了。一边想着快点下山,一边又害怕会有大雨袭来,可能有些着急的他滑倒在了泥地里。怀里紧抱的相机也随他滚落在泥地里,幸好镜头没有事,那些精彩的瞬间也得以留存。
“您好,请问...”
调研组于阿考文化广场向当地游客以及村民进行关于新山傈僳族乡旅游发展的问卷调查活动。
在向游客发放问卷的过程中,调研团成员了解到游客大多数来自四川境内,在当地主要的活动有体验当地民俗活动、参观傈僳族历史展览馆、游览梯田、观看民族特色表演。同时游客也表示,当地景色秀美,空气清新,放眼望去,薄雾朦胧,云与山相交融,空气里满是山的味道,实属康养旅游之圣地。但由于旅游基础设施还在完善中,所以游客大多都是半日游。而在与当地村民的交谈过程中,因为语言问题,交流有些许障碍,但好在调研团中有一名四川成员,通过方言与老乡迅速熟络起来。成员也了解到,虽说当地的“康养旅游”已经发展了近三年时间,也使当地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在未来都需要政府以及村民共同努力去使新山傈僳族乡建设的更加美好。
助力祖国脱贫攻坚战,第二天,我们依旧在路上。
一份份简单的问卷,一个个坚实的脚印,一抹抹傲然的背影,一个个生动的镜头,又甚至是一桶热气腾腾的泡面……这是我们在新山傈僳族乡的步伐,稚嫩而又坚毅,不畏险阻,只为坚守初心,为乡村振兴贡献西法大学子的智慧与力量。
文字 | 石昭君 荆露潼 苏雨婷
视频 | 刘一凡 王雨轩 刘紫帆
图片 | 张有威
排版 | 苏雨婷
审核 | 崔梁凡
◎第946期
新闻传播学院新媒体中心
详情请关注新闻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