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两地何以获得国家级推荐

丽水文旅 2023-06-10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10条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全面展示真实、立体、发展的长江,塑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整体形象,提升国际知名度和全球竞争力。

其中,长江安澜见证之旅浙江段包括了丽水通济堰松阳松古灌区


长江安澜见证之旅


线路组成:四川(都江堰,东风堰,眉山通济堰等)—重庆(重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长寿湖旅游区,龙水湖风景区等)—湖北(三峡水利枢纽,葛洲坝水利枢纽,丹江口水库等)—湖南(东江湖旅游区,紫鹊界梯田等)—江西(泰和槎滩陂,抚州千金陂,潦河灌区,上堡梯田等)—安徽(芍陂,渔梁坝,佛子岭水库等)—江苏(江都水利枢纽,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里运河-高邮灌区等)—浙江(中国水利博物馆,丽水通济堰,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宁波它山堰,龙游姜席堰,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松阳松古灌区等)—上海(松江生态水利风景区等)。


接下来就让我们具体来感受丽水人民流淌千年的治水智慧吧!


通济堰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通济堰位于丽水市西南20余公里的碧湖平原上,创建于南朝萧梁天监年间(502-519),由拱形大坝、通济闸、石函(三洞桥)、叶穴(淘沙门)、渠道、概闸、湖塘等组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之一。1961年被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9月16日,通济堰水利灌溉工程在韩国光州举行的第22届国际灌溉排水大会暨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ICID)第65届国际执行理事会上,被授牌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



通济堰拱形大坝位于碧湖平原西南端海拔最高处堰头村外,松荫溪入瓯江汇合口上游1.2公里处,初建时为木筱坝,至南宋开禧元年(1205) 何澹主持改为石坝, 现存拱坝长275米,底宽25米,高2.5米,为世界已知最早的拱坝。距通济闸300米的干渠上,有始建于宋政和元年(1111)的石函,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立体排水工程实例。石函下约1000米建叶穴,洪水期开闸泄洪走淤沙。再下约1公里处为开拓概,干渠从此分南枝、中枝、北枝,实行“三源”轮灌。堰渠纵贯碧湖平原,干渠长22.5公里,分凿支渠48派(条)、毛渠321条,建概闸72座,并开挖众多湖溏储水,形成以引灌为主,储、泄兼顾的竹枝状水利灌溉网系,历经千年不变,是我国古代水利灌溉工程的成功范例。



通济堰是碧湖平原上的水利命脉,沿袭各朝代都曾经无数次对其加以整修、养护、管理,现仍较完整地保存了古代灌溉网系的原貌,至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能。



松古灌区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地处浙西南的丽水市,境内山水相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形区位给丽水带来秀美山川的同时,也极大地制约了丽水市的农业发展。

然而松古平原却是个例外。古谚有云:“松阳熟,处州足”。这里能成为“处州粮仓”,主要是得益于完善的灌溉用水体系。



自汉代开始,先民因地治水,在松阴溪流域依势筑堰建渠,通过分片“开圳引水”,逐步形成以松阴溪主支流为水源,堰堤密布、圳渠交错的灌溉网络。灌区工程体系在明清时期臻于完善,至明末清初,境内有古堰120处,灌溉的古塘、古井百余处,至今仍在滋润着松阴溪两岸16.6万亩良田。

千年来不同时期修建的引水、蓄水、提水等水利工程,构筑了“堰塘井渠合理布置、引蓄灌排有序组织”的长藤结瓜式灌溉网络,雨季蓄水灌溉排涝,旱季山塘井泉补水,大旱不竭、晴雨兼顾,配合轮灌制管理,形成了符合现代水利工程理论多级灌溉系统。



松古灌区先民还创造性地设立了一系列建设、管理机制。通过榜文、碑刻、文选等形式,“七三法”立项选址、“借地建圳”,“人字形”坝体结构等建设机制,以及“汴石分水”“定期轮灌”“圳田制”“堰董制、圳董制”“水权管理”等灌区管理机制得以被记录下来。从治水、管水到用水,松古灌区的建管机制科学完善。

此外,早在千年前,松阳先民就在松阴溪上采取无坝引水和有坝引水取水灌溉。无坝引水如金梁堰,《重修京梁圳碑》记载:“溯圳之所,始在元,则由七象鼻潭入水。至明洪武年间,改而下之,则由轭儿洞潭入水。”

青龙堰、白龙堰、芳溪堰等为有坝引水,其筑坝技术初为竹笼卵石堰,先民将毛竹分瓤剖成几缕,根部或末梢连着,编成空笼,再以溪中卵石填入笼中,构成完整的筑坝构件,用于筑坝、围堰、护岸、护坡。干流堰坝到明万历年间改为干砌石坝并设巨闸,支流在北宋时期改为砌石。



松古灌区及其骨干工程的历史证据主要为《叶氏广远宗谱》《浙江分县志》《松阳县志》《周氏宗谱》等地方文献及自古遗存下来的从明天顺元年至光绪九年的榜文18篇、古圳图1张、明清时期的碑刻14方、摩崖2处、文选8篇等实物证据,历史信息来源详实。



善治国者必善治水,兴国必先兴水。千年前的通济堰、松古灌区,如今依然发挥着巨大的灌溉效能。

长江主题旅游线路以长江沿线主要水利枢纽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载体,让人们走近重大水利工程和治水实践,见证长江安澜、百姓安居、生态优良的美好画卷。


精彩回顾



来源:文旅之声、莲都文旅、五水共治

本期编辑:秦铭泽 杨昕

 本期审核:陈兵 王丽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