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院人物 | 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校友杨科“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人生”
他,大学学习烹饪营养专业,却活跃在心理教育一线;他,15年来与病魔抗争,却活出了人生的精彩;他,虽注定要长期与轮椅为伴,却帮助无数人勇敢的站起来!他就是四川旅游学院2005级食品科学系毕业生杨科。让我们走进他的故事吧。
杨科,字长卿,四川旅游学院2005级食品科学系营养专业毕业,心理咨询师,中级社会工作师和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国健康管理协会公职人员心理健康管理分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应用心理专委会会员,成都市家庭教育促进会会员。
受聘为四川汉服专委会心理学专业顾问,成都市幸福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顾问,成都中科ACT基地顾问,树洞行动救援团川渝地区第二负责人,树洞行动救援团首批救援督导师,长卿成都生命工作室创始人。
常年活跃在学校,养老院,妇联巾帼维权,社区疑难纠纷调解,自杀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等生命质量提升领域。已在轮椅上帮助过1196个困难家庭,连续13年受到国家省市区级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媒体报道。是中残联副主席吕世民口中的“中国一休哥”,获励志市场人,年度优秀志愿者,第七届成华榜样和成都好人等荣誉,2022年被推荐参选四川好人。
回首往昔,忆青春岁月
杨科在校学的是烹饪营养专业,每一道菜的食材、调料配比、烹饪都需要精心去选择、搭配与制作。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制作鱼香肉丝,因为没有按照老师上课演示制作的调料配比来,自己怎么尝试也做不出那个味道。
杨科一直关注母校的发展,他回忆,学校以前的位置在青羊区,后来迁到了龙泉,当时上学的时候,学校周围都是农村,还有很多农田和土地没有投入建设。而现在,学校的专业变多了,当时的“系”改称为“学院”,学校的各项设施、设备也先进了不少,各专业的综合实力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尤其是烹饪学院,在全国排名都数一数二。总的来说,学校的各个方面都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谈到学校老师时,杨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刘朝文和朱楠,他们曾经都是杨科的辅导员。杨科特别敬佩刘朝文老师,刘老师写得一手好文章,他当时经常翻阅刘老师的一些作品,收获良多。关于朱楠老师,杨科说他俩是一段“孽缘”。大一的时候朱楠老师还不是他的辅导员,初始印象并不好,但在相处中对他有了重新的认识,最终认可了他,认为他工作积极,学习刻苦。真诚的人永远会获得人们的喜欢。
2008年杨科参与汶川地震志愿服务,从灾区回来后的几个月里突发身体不适,后经医院确诊不幸患上了脊髓蛛网膜炎,从此便坐上了轮椅。
患病之初,一天上万的医疗费,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一想到那个在抗震救灾现场曾把生死置之度外的阳光小伙儿,一刹那却失去了原本对普通人来说弥足珍贵的爱情、工作、健康和自由,他的情绪一度崩溃到极点。会因为一个眼神将一桌子菜掀翻,会把一杯开水泼到最亲近的人身上,每天不愿意下楼,不愿意被抬到轮椅上。杨科始终接受不了患病的事实,感到被命运捉弄的不公、对未来生活的迷茫,浑浑噩噩。
患病期间,父亲一直精心照料,耐心陪伴,每天为他进行康复训练,学习使用辅助康复设备;社区与华西医院在他患病后曾给他资助医疗费用、进行心理辅导。家人的包容、社会的爱心、医生的耐心...渐渐地,他开始在轮椅上练习打字、使用控制设备,能够进行日常生活与交流。整整五年时间,他艰难的从灰暗的“泥泞”中爬了出来。
患病之后,杨科接收到了社会上很多帮助,包括心理上的、经济上的、医疗上的、物资上的。这些温暖,尤其是来自心理上的帮助,让他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并且迷恋上了心理学知识。他开始自学心理学,意图将爱心和温暖不断的传递下去。
幸运的是,在2014年杨科得到了心理学专家的大力支持,免费为他提供心理学知识的培训,鼓励他从事这份行业。他刻苦攻读,苦心钻研,虚心求教,在不长的时间里,获取了大量的心理学知识,也观摩了许多心理案例,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心理健康工作者。为了能将工作与日常生活进行合理协调,他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几年以来,他始终热爱着心理工作,接待过上百名和他曾经一样想要放弃的人,帮助无数人走出困境。他说:不管你想踏入什么行业,一定得有一个稳定的支点,这个支点能让你坚定地走下去。而杨科的支点便是他坚定的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到更多人的信念。
“以生命为中心,回应社会需要。”这句话是杨科的人生信条,亦是他的使命。从2008年汶川地震志愿服务之后,到现在,杨科已经坚持做了14年的志愿服务。为何杨科在患有脊髓蛛网膜炎脊髓空洞症,高位截瘫,坐着轮椅后还依然走在志愿服务前线的呢?他说他想在有生之年能和社会多一点联系,用生命去影响生命,让生命少一点难过的坎。在杨科刚患病的那几年是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他比一般人更理解困难中的人需要什么,所以从病魔带来的心理痛苦中走出来以后,他一直在帮助有需要的人。
在这14年里他做过许许多多的助人为乐的好事。2017年杨科在华西医院住院治疗时,开导帮助多名重病患者重拾活下去的信心,还因此获得了华西医院的荣誉奖杯。去年他通过线上完成了36次危机干预,联合爱心机构组织为上百位残疾人送去温暖。策划组织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还向残联递交了解决残疾人弱势群体工作问题的提案,该提案在青羊区成功实行。2018年杨科被评为成华榜样,2022年被评为成都好人,他的工作室里也摆满了各种荣誉证书。但是当提到这些荣誉时,他却一笑而过,他说这些荣誉都是过去式,他是一个活在当下的人。不念过往,不负当下,不忘初心,不畏将来。
杨科从小就是一个性格外向的人,乐于助人,喜欢帮助别人,他能够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感。他把热爱心理学和志愿服务当作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在采访中他告诉在校生们要找到自己的爱好,把爱好变成自己的事业是一件很酷的事情。在未来,杨科将会一直走在志愿服务的前线,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心理援助。
杨科虽然已经离校多年,但仍心系母校,时刻关系着母校的发展。对于在校的学弟学妹,杨科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点:强化通用技能。社会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只掌握单一的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强化通用技能”也可以理解为强化自己的可迁移能力,把所学专业的一些能力迁移到其他方面,善于转换和变通,而不只是局限于单一的某个点。如口头表达能力、演讲能力、写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情商、情绪管理能力等,这些通用技能都是我们人生经历中不可或缺的,随时随地都能够用到。
第二点:无论如何,请拼命去找到自己的热爱,并学会取舍。具体可以细化为三点:1.多尝试实践。如果你不亲身去经历,你无法体会到精髓要义;2.多总结归纳。这样才可以把获取的信息升华为自己的东西,转化为价值和创新。3.多评估、测评。不要一直埋头苦干,最后才发现方向错了,所做的努力到头来却是无用功,这是得不偿失的。如果可以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并付出一定的心血,那它一定可以变成自己擅长的事情,而自身也可以快速地获得成就感。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一万小时定律”,那他就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专业技能的提升是没有上限的。
第三点:建立和建设长期的关系。他现在仍和自己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老师保持联系,他也曾回这些学校讲课,传播正能量,展现给学生和老师的最真实的面貌。人讲究真、善、美,但是很多人往往只重视善良和美丽,而忽略了真实。他也通过与学校的联系,以此为支点,获得支持,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讲课,去做自己热爱的事情,实现人生的价值。
杨科还提出了关于生涯战略的五个点:1.怎么撤退;2.怎么防御;3.怎么成长;4.怎么打关键性战役;5.怎么触碰自己的天花板。希望对还未踏入社会的学弟学妹们有一些启发。
杨科在4月份还返校参加了校友活动,他觉得尽管有很多优秀校友在上次活动中没能回到母校,但这次活动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并提议在以后可以多开展此类活动,并把各个领域的校友资料汇总成一个专题,通过微信、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发起倡议,根据各位校友意愿,开展具有专业性的沙龙,给大家提供一起探讨的机会。还需要加强宣传,让更多校友知道学校对于“寻访校友”活动的重视程度,并乐意参与其中。对于还没有回过母校的校友,更要加强联系交流,并鼓励他们回母校看一看。学校还可以增加一些对校友返回母校后的回馈,互利双方,让校友更加有热情愿意回到母校进行交流分享。
杨科在前段日子给高中生开了关于“如何面对不确定的日子”的讲座,对于大学生的我们,面对不确定的未来也难免会感到些许迷茫,他对此深情寄语:希望大家以上面提到的三点,强化通用技能、找到自己的热爱、建立和建设长期的关系为基础,设置自己的撤退线、防御线、成长线、战斗线、珍惜时光,把握机会,明确每个时间段应该做的事情,并付诸实践,这样人生道路应该就会明朗一些了。
受命运捉弄,被剥夺双腿站立的权利,15年来与病魔抗争,仍活出了人生的精彩,杨科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坚”的真正含义。他说,“人活一生,总要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什么东西。”“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动整个地球。”他以阿基米德的名言勉励自身,以一腔热情和不向命运低头的骨气,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他的足迹。虽然没有行走的能力,他却脚踏实地,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争取走得更远,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喜报!我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荣获心理科学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四川旅游学院新媒体中心
文字来源 | 杨萱 、杨雯雯、黄鑫鑫、张秀萍
图片来源 | 杨雯雯、黄鑫鑫、张秀萍
编 辑 | 蔡林宏
美 编 | 王瑞鑫
责 编 | 章子璐
终 审 | 祖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