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全球化浪潮中对装置艺术语法的再一次澄清

2016-04-17 珊珊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综合报2016年4月17日,“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于今日美术馆正式开幕,展览展出了26位(组)中西方艺术家的装置艺术作品,呈现了全球化格局下当代艺术形态的多元化面貌。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的现场报道。


参展艺术家名单:(以汉语拼音排序)

Daniel GE(加拿大)/方二(中国台湾)&孟瑾/葛辉/黄伟杰(中国香港)/哈妮斯/胡庆雁/江上越(日本)/Katja Loher(瑞士)/卢征远/刘健/马得/马晗/墙里(德国)/Russell Beighton(英国)/邵亦杨/尚暾/吴珏辉/王恩来/于洋/杨心广/杨铭/杨威/叶秋森/张鼎/周文斗/张思聪



▲ 展览海报


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装置艺术自上世纪70年代兴起至今已经成为了当代艺术的主流形态之一,它也极大地扩展了当代艺术的边界。媒介的多元选择为装置艺术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随着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装置艺术创作的叙述方式和视觉呈现方式被拓宽了。

 

▲ 展览现场


全球化无疑是当下人类社会发展最主要的特征之一,以经济全球化为开端,全球化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社会动态和文化在内的综合过程,在以互联网为主要载体的文化全球化浪潮中,艺术作为其中重要的形态也受到很大的影响,进一步细分,在以新技术手段为媒介的装置艺术创作中尤其能够感受到全球化的特征。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开幕式致辞


▲ 今日美术馆馆长高鹏开幕式致辞


▲ 同曦集团常务副总裁范依众开幕式致辞


开幕式上嘉宾剪彩


在逐渐趋同的环境中寻求差异成为了艺术家思考的问题,这种差异不仅仅是个人性的,也包含了文化身份的特殊性。此次“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就是建立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旨在展示全球化格局下的自我文化实力,只有运用先进的艺术语言结构和方法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展示具有东方精神的文化实力,装置艺术展览和论坛也将是对当代装置艺术的语法的再一次澄清。

 

▲ 展览现场


此次参展的26位(组)艺术家,他们来自中国、加拿大、日本、瑞士等世界不同国家及地区,多数为青年艺术家,他们从各自的文化及社会语境出发,用独特的方式呈现他们眼中飞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个人的生存经验,在表达方式以及创作理念等各个方面展现当代艺术的多元发展态势。此次展出的装置作品通过视觉、声音、时间与空间等多种维度来呈现作品,许多艺术家重视展览现场观众的互动体验,在这里每个人各不相同的感知经验也成为了作品的一部分。



▲ 展览现场

 

“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展览”是每年一届的关于当代装置艺术的国际学术论坛和展览,在此之前已经在北京“圣之空间”和上海“龙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两届,4月17号在今日美术馆开幕的已经是此项目的第三届活动。本届论坛和展览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牵头,由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院、今日美术馆联合主办,充分保证了文化思想路线的正确性和学术质量完整性。此项目经过前两届的成功运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社会影响力,探索出适合中国装置艺术发展的思路。通过汇编和梳理专业学术论文集,挖掘出具有装置艺术潜力的新兴艺术资源和青年艺术家新秀,以此增强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促进中国装置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为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对话“凤凰艺术”





中国美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媒介展演系老师、艺术家吴珏辉

 


吴珏辉 《倒计时鸵鸟》 计时器、金属结构、亚克力、气阀、探测器、单片机,程序 尺寸可变,2010-2012

 

吴珏辉:“《倒计时鸵鸟》这件作品的灵感来自鸵鸟,好像把头扎到沙堆里会感到安全。但是对于我们来说,现在普遍没有这种安全感,经常会焦虑,因为要应对那么多信息,时间全部被消耗掉变得琐碎,但很少有时间真正属于你自己,包括空间也是一样。你好象无时无刻不在跟外界的人和事发生关系。所以我做了这样一个类似于黑匣子的装置,你的头可以伸进去,里面是全黑的半隔音空间,相当于把你的五官感官给屏蔽掉了,时间设定有10分钟、5分钟和随机的版本,这次展出的版本是9999秒。


一旦把头伸入,闸门自动闭合倒计时启动。就像戴上古代刑具桎梏一样,你的头就无法拔出,要么等待倒计时结束,要么呼叫别人按下紧急按钮帮你脱身。这件作品给你一次机会,体验一下空的状态。在外界信号被屏蔽掉的情况下,很多人在体验的过程中他们内在的信号反而被放大了,比如呼吸、心跳、细微的气流声、包括内在的意识等等,甚至还有人出现了幻觉,感觉里面似乎在放了一首歌,或者洞在缩小。在这段时间中,人的内向感知力被无限放大。”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人文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艺术家邵亦杨

 


邵亦杨 《玛格丽特的眼泪》 影像装置 尺寸可变 2016

   

邵亦杨:“今天正好是一个蓝天,这件《玛格丽特的眼泪》是我借用超现实主义艺术家玛格丽特的一件作品中蓝天白云的图像。这件影像作品在几乎是黑暗的房间中展示,屏幕上偶尔会有一些星星月亮出现,一闪再变黑,这里其实是一个隐喻,那就是蓝天白云这样的梦想并不是时时都存在,它有些乌托邦的性质,但是最好一直都存在于你的心中。此外,这件作品还要表达的是你想看到的东西不一定都能看得到,有时候一些因素会制约你的观看,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更自由地去观看这个更美好更清澈的世界?






艺术家周文斗

 


周文斗《点石》 霓虹灯管 太湖石 尺寸可变 2010

  

周文斗:在这件《点石》中我将太湖石用霓虹灯管塑造一个光彩的钻石形状,我想表达的是每一块普通的石头其实都有一个“钻石梦”。这是我看待石头的方式,对于我来说,这个世界上所有物体都是一样的,无论是石头还是钻石,还是普通的土、水,它们都是平等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着不平等,于是我用这种奇怪的搭配形式表达这种讽刺的意义。



 



艺术家方二&孟瑾

 


方二&孟瑾 《黑色曼波》 PVC充气材料、水、音源 高280cm,长宽尺寸可变 2016


孟瑾:“《黑色曼波》看起来是件视觉作品,其实它是一件声音作品。这些类似不倒翁的黑色充气装置会发出声音,如果你去碰它,其中的声音还会发生变化,观众要把身体的感知带入进去才会体会到好玩的地方。

 

这件作品与我和方二一直关注的关于城市变化的题材有关。我们这一代人正处在中国疯狂的年代,这座快速变迁的庞大机器生命体深深将我们吸引,这段日子我们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影像,也记录下很多都市噪音:拆迁时齿轮的悲鸣,马达的运转,以及穿梭在城市中挥之不去的轰哗。在《黑色曼波》这件作品中,我们希望赋予声音某种模糊的空间结构,并使之变得有意义。城市的变化有时候太快了,记忆是人类的一种本性,每当这个时候就想留下一点什么,这件装置中的声音其实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存储器,不管怎么变化,你听到那个声音可能会想起当时当下的那种情景;从另一方面讲,尤其对于年轻一代来说,城市变化也是一个非常好玩的事情,变化越快提供的空间越大。”

 





艺术家叶秋森


叶秋森 《一个圆》油画 线 磁铁 50x50cm  2016  

     

叶秋森:“这件作品其实是小时候玩耍的经验,先在画面上做一些不规则的肌理,然后一根针在磁性的电机作用下在表面做循环的运动。重复的轨迹在随意的笔触上留下一道道痕迹,最终整合出“一个圆” 。





艺术家哈妮斯


哈妮斯《栅栏的计谋》 铁丝网 尺寸可变 2016

 

哈妮斯:“《栅栏的计谋》这件作品是用现成品铁丝网做成的,灵感来源于我对栅栏结构这种单一几何图形的一系列研究,包括它在城市中的运用,在城市规划中这种网格路径的规划,然后栅栏本身对我们生活方式有一种保护和隔离的作用,我想通过这件作品探讨这种几何结构背后暗藏着的人类的权利关系。”


部分参展作品




 胡庆雁,《无果之树》,铸铜(29件),从11x21x10cm到45.5x92x56cm不等,2014



▲ 刘健,《未计划的旅行》,丙烯、漆、亚麻布、轮胎、亚克力、胶带,167x97cm,2015



▲ 马晗 《是风》,撞裂的挡风玻璃、油彩,尺寸每张不同,2016



▲ 尚暾 《大爪》,钢材,2.6mx3.2m 2015



▲ 卢征远 《彼岸》,废钢材、霓虹灯等综合材料,尺寸可变,2015-2016



▲ 葛辉《无题》,汽车车门、轮胎,1260x1100x750mm 2016



▲ 杨威 《2013……(肠子的运动原理)》,金属 机械,60x 50cm,2013



▲ Russell  Beighton 《No supply》  Plug sockets,plugs,cable,screws, 80×63cm  2014



▲ 杨铭《谎言》 工业塑料、 光敏树脂、图片扫描三维成型、三D打印,尺寸可变 2014



▲ 杨心广 《蓝色》,彩钢瓦  尺寸可变,2013



▲ 于洋《剩的半瓶墨和3L水》,纸本水墨、木 ,240cm×360cm,2014



▲ 王恩来《瀑布的演进》,脚手架、肥皂、木板、水泵 ,尺寸可变,2016



▲ Daniel Ge《协奏》  电脑硬盘、感应器、麦克风、单声道扩音器, 尺寸可变 2016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同曦•第三届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学术论坛暨中国国际装置艺术展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中国雕塑院/今日美术馆

协办单位: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新经济与新产业研究中心

承办单位:航天(北京)科技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世年画廊有限公司

独家冠名企业:同曦集团

学术主持:吴为山

艺术家:Daniel GE(加拿大)/方二(中国台湾)&孟瑾/葛辉/黄伟杰(中国香港)/哈妮斯/胡庆雁/江上越(日本)/Katja Loher(瑞士)/卢征远/刘健/马得/马晗/墙里(德国)/Russell Beighton(英国)/邵亦杨/尚暾/吴珏辉/王恩来/于洋/杨心广/杨铭/杨威/叶秋森/张鼎/周文斗/张思聪

策展团队:晏燕/张红雷/范依众/马得

开幕时间:4月17日(周日15:00)

展览时间:2016年4月17日 — 5月3日

展览地址:北京朝阳区百子湾路32号苹果社区4号楼今日美术馆二号馆1,2层


(凤凰艺术  珊珊  北京报道  编辑 Grace)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红砖美术馆“我们的未来”展开幕



▲许仲敏个展


▲ “另类“ 生存造就“另类”个案 :方力钧手稿研究展亮相合美术馆


▲ 陈文令 大型户外雕塑展 ——“万物皆牛”



▲写意精神的当代呈现:文脉传薪——2016中国写意油画学派名家研究展



▲苍鑫行为艺术《摄召》:无缘大慈,同体大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