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 专访王萌:“观念”支撑了作品在“非形象”视觉中的“可以”

2016-05-16 Lee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独家报道2016年5月15日,北京正观美术馆推出了由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策划的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届时还举办了两场“研究室行动”座谈会,本次研究室行动分为“研究室策展导论”、“研究室行动”和“研究室学术报告”三个进程。此次展览也正是基于这一“研究室计划”展开的第三回“文化发生”的行动。以下是“凤凰艺术”为您带来最新的现场报道及策展人王萌的独家专访。

 

▲ 嘉宾合影


▲ 开幕式现场


参加此次展览的艺术家有陈若冰、陈文骥、迟群、董大为、傅文俊、何癸锐、简策、姜吉安、李迪、李磊、梁铨、梁远苇、廖建华、林菁菁、刘俐蕴、刘麟瑶、刘商英、刘韡、刘旭光、卢征远、马路、马树青、马永强、孟禄丁、钱佳华、钦君、苏艺、谭平、汪建伟、王豪、王剑、王一、王易罡、闫博、颜磊、一山、展望、赵旭、张方白、张伟、张羽、庄卫美。(按姓氏字母排序)


▲ “研究室行动1”研讨会现场


▲ “研究室行动1”研讨会现场 策展人王萌发言


▲ “研究室行动1”研讨会现场 艺术家卢征远发言


▲ “研究室行动2”研讨会现场

  

对于此次“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展的成功开幕,正观美术馆馆长孙志中也充分肯定了其价值性。他认为抽象观念是当代艺术特别重要的一个方向,是艺术发展进程中的重要阶段性现象。所以此次展览,正观美术馆也是以梳理中国当代艺术为宗旨,力求做更多强调美术馆场域性、研究性的学术展览。


▲ 展览现场


同时由第三回研究室行动推出的“运行中的‘非形象’”展,描述了从抽象到观念这个系统的基本情况,分为“抽象性非形象”和“观念性非形象”,也包括两者之间在“运行”层面的“交感互动”,而不仅是区隔。在面对正在运行的“非形象”艺术时,我们更需要直面从抽象到观念的系统。而纵览今天的艺术语境,对所有“不确定”的重新认识和关联,都离不开起初抽象给予的颠覆性和启发的延展,这也直抵20世纪60年代末“观念艺术”的爆发。以此预示了策展人王萌所强调的——“这已构成了一种‘发生性的文化态势’”。


▲ 展览现场


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我们需要直面从抽象到观念的系统之外的“个体工作界面”,艺术家的个体工作语境和活力恰恰是对系统说明之后从系统到个体必要的滑动,对艺术个案的尊重是保持活性状态极为重要的方式。而面对今天21世纪艺术的基本状况和艺术家具体的工作语境,“非形象”艺术的运行到底是在一种什么样的运行机制下发生的变得至关重要。以下“凤凰艺术”将在策展人王萌的专访中为大家追其根源。


王萌对话“凤凰艺术”



▲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


Q:你是如何理解此次展览“运行中的‘非形象’”的这一概念的?

 

王萌:我们做的不是抽象的展览,它叫“非形象”。“非形象”分成两类:一类是从1911年康定斯基的第一张水彩作品《构图4号》开始所开辟的关于人类在绘画领域到艺术转换当中的一个艺术观念的一种革命。也就是说可以在具象的再现性艺术之外植入一种“抽象”绘画的领域,当然它后来一直到极少主义有一个嬗变的过程;另一种是从20世纪60年代末掀起的反现代主义语言的观念艺术(反市场、反博物馆等大地艺术、概念艺术、过程艺术、贫困艺术)的革命浪潮开始到今天的观念也有一个嬗变和演化的状态,观念成为了动力的机制。


 

▲ 展览现场



▲ 廖建华作品


我们发现观念在这样一种动力机制下,也进入了一个非形象的系统。观念不仅仅是在一个形象的领域中去运行,也不只是内容和题材层面的观念,也包括隐形的观念、类观念与泛观念,分不同的层级。在这样一种观念的机制下,它带动了当代艺术的运作。这种运作在此次展览中恰恰是从艺术史上1911年至20世纪60年代末这段时间的两个线索的梳理,到今天抽象和观念之间所形成的交互性的非形象系统。在这个展览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词是“在运行中的‘非形象’”——一种前面的状态,不是起点,也不是终点。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正在运行的艺术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 展望作品



▲ 陈文骥作品



▲ 谭平作品


运行中的“非形象”是我们“研究室计划”中第三回的文化发生的行动。所谓文化发生的行动并不像现代主义阶段通过宣言、创作的作品去缔造一个主义或流派,它是透过今天当代艺术过程中的艺术线索、现象,通过策展把艺术生态当中所运行的东西纳入美术馆的文化场域。这个过程也就实现了一个研究室的策展方法论,这个方法论是在我的一个叫做“美术馆作为文化发生场”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从寺上美术馆的实验室计划到正观美术馆的研究室计划各进行了三回。从实验室到研究室所进行的这六回,实际上是中国艺术在初级阶段的形态下,在“发生场”出现的一种以前的实验版本,这些实验版本所对应的展览都是文化发生的行动。在成熟的文化发生场当中,它又涉及到物的生产、人的行为和论的显现——这三者也是文化发生的基本的结构。在这种结构当中,文化发生场给我们带来了:美术馆不仅仅是典藏、研究、展示与教育这种分离式的功能框架,而是进入到一种“发生场”的状态之中。美术馆应与艺术生态、正在发生的当下建立一种主动关系。但在我们今天相对初级的阶段中,我们仅仅是把这个理论作为一些实验版本实验到研究室和实验室当中,每一次做一些文化发生的行动。


▲ 颜磊作品


▲ 梁铨作品


▲ 姜吉安作品

 

今天我们进行了两场研究室的行动:一是针对抽象性非形象的艺术家;二是观念性非形象的研究室计划。这两个加起来就形成了一个我们对于非形象运行的研究研室的研究行为和策展行为。


 


▲ 汪建伟作品



▲ 马路作品


Q:像你刚才提到的1911年“抽象”绘画的诞生和20世纪60年代“观念艺术”的爆发,那你是如何理解“抽象”和“观念”在进驻到中国当代艺术的环境中时的关系的?

 

王萌:当抽象艺术诞生之后,它给人类带来的是一种视觉形态上的可能性,你可以去创作这样的艺术,在当时它是有革命性的,在今天它成为了一种“可以”。谈到“观念”,它就像我们眼前所看到的艺术家汪建伟的作品,你不能说它是抽象的雕塑,它实际上是一个装置,更严格来讲是一件作品。这件作品是要通过一种“脏物”对于现成的成品物及其物背后的概念,告诉别人什么是艺术等对既成的干净物的挑战、批判和反思。包括很多艺术家,他们通过一件作品不仅仅是触及到形式主义,实际上是进入一种对艺术概念、艺术体制进行批判的场域的运作区间中。但是你会发现这种艺术之所以成形,它是不是和1911年的抽象艺术的形态有关系?抽象可能也和观念有很多的交互,这种交互又很难被100%概括,因为它一旦被概括,就成为了一种概念,它需要的是个体活力空间的可能性。这样的话每一个艺术家是独特的,答案需要在每一个艺术的工作界面和语境生成中去寻找。


▲ 陈若冰作品


▲ 卢征远作品


▲ 李迪作品



▲ 简策作品



▲ 马永强作品

 

Q:这是不是也是对眼前个体价值的正视和对历史线索的回溯?

 

我们这个展览没有设定去解决“对历史的回溯”的问题。我们更希望去打开对于“非形象”艺术的可能性,同时这种可能性是解放的、敞开式的。并不是一谈到这些作品就象征着一张抽象画,这样的话就太简单了。我们是提出一些历史的线索,而不是让大家去回到那样的状态当中,是让大家有一个坐标方位,知道今天所处的是怎样的环境,是如何从过去过来的。我们更希望的是提出了这样的历史线索和今天的状态之后,能给艺术家带来更多的可能性。我们针对的是创造性的“交感互动”——“抽象”和“观念”两种“非形象”之间的活态互动。

 

关于策展人

 


 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王萌

 

王萌,北京东城人,1983年生于山东。艺术管理专家、资深策展人、艺术批评家。现任职于中国美术馆,中国美术批评家年会学术委员、中国博物馆协会会员、朱乃正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东北师范大学史论研究所客座研究员。2010 年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硕士学位,2006 年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学士学位。策展作品两次被文化部评为全国年度优秀展览,三次被北京市文化局评为年度北京优秀展览。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正观美术馆研究室计划(第三回):运行中的“非形象”

策展人:王萌

参展艺术家:陈若冰、陈文骥、迟群、董大为、傅文俊、何癸锐、简策、姜吉安、李迪、李磊、梁铨、梁远苇、廖建华、林菁菁、刘俐蕴、刘麟瑶、刘商英、刘韡、刘旭光、卢征远、马路、马树青、马永强、孟禄丁、钱佳华、钦君、苏艺、谭平、汪建伟、王豪、王剑、王一、王易罡、闫博、颜磊、一山、展望、张方白、张伟、张羽、庄卫美(按姓氏字母排序)

出品人:孙志中

展览总监:张春滟

展览时间:2016年5月15日—6月16日

展览地点:北京正观美术馆 (北京市西城区南新华街25号正观美术馆)


(凤凰艺术 撰文Lee 独家报道 责编Lee )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艾未未、邱志杰、徐冰与展望 《后知识份子》


▲“出墙——面对装置诱惑的绘画”群展



▲徐新武个展“XXW”



▲戴祎个展“残圭断璧”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qinh@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