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凤凰艺术 聊聊|姜俊:艺术史的终结——《最后的审判》与《圣经》救赎

2016-07-23 姜俊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独家报道艺术史是一种观看的历史,19世纪中期以前还没有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艺术”观念,因为它也并非作为独立自治的艺术而存在,而是深深地根植于当时政治、历史、社会、宗教、技术等综合作用。今天我们可以用另一种方式来讨论“前艺术时期”的图像作品,即用观看和感知的历史。“凤凰艺术“致力于向公众推广对于艺术的理解,使得晦涩的艺术作品可以在理解的向度上开放,让作品后面的人文情怀、历史文脉、独特视角得以呈现。带有中西艺术实践背景的青年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姜俊从一个客观而细致的角度切入,通过“凤凰艺术”推出一系列有关艺术史知识普及的评论文章,促使读者在了解艺术作品的同时对艺术本身,以及艺术作品所关照和涉及的现实问题产生更多的思考和讨论。


▲ 圣彼得大教堂


文艺复兴美术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艺术,即在白立方空间被展示的某个作品,它必须被放置到一个宗教语境中,在一个教堂空间下和宗教仪式共同被理解。我们称其为世俗化之前的美术,那时艺术还没有获得独立的地位,它服务于当时的总体世界想象——天主教世界观。

 


拉斐尔 教皇利奥十世肖像 1518-1519 154×119cm 布面油画


如果我们去罗马旅游,天主教的圣都梵蒂冈是不容错过的最重要景点之一。圣彼得大教堂被看做是圣城的核心,也是全球天主教的总坛。它宏伟壮丽、配合着前面宽阔的圆形广场展现了上帝在人间最大的荣耀与光辉。为了筹集建造它的资金,当时出身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Giovanni di Lorenzo de' Medici)在今天德国地区(当时的神圣罗马帝国)大量发放臭名昭著的“赎罪券”,导致了各方面的不满,最终爆发了16世纪一波接一波的新教革命。除此之外,其左边的西斯廷小礼拜堂虽然外观平庸,但在艺术上却一点也不亚于圣彼得大教堂,因为它承载着整个文艺复兴艺术中最伟大和光辉的杰作——大型祭坛湿壁画《最后的审判》。



西斯廷小礼拜堂



▲ 米开朗基罗 最后的审判  1536-1541  1370×

1220cm 湿壁画 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


《最后的审判》是教皇保罗三世给予文艺复兴巨匠米开朗基诺的大型壁画项目,完成于1541年。它是《圣经》的传统题材,许多教堂都以这个主题为祭坛画。《最后的审判》是对于圣经《启示录》部分的视觉再现,描绘了:上帝再次回到人间,此时一切灵魂都聚集听从上帝的审判。罪人被判入地狱,善人得以进入天堂。



西斯廷礼拜堂



▲ 尤里乌斯二世委任米开朗基诺完成于1508年到1512年间的天顶画。其描绘了《旧约圣经》的《创世》等情节

 

西斯廷礼拜堂是天主教世界最为神圣的空间之一,它不仅是教皇礼拜的场所,更是前任教皇驾崩,红衣枢机主教们聚集竞选新教皇的场所。因此《最后的审判》只是作为整个空间布局的一个图像部分,必须要配合着这个作为世界中心的场所和在其间所进行的仪式。当米开朗基诺被要求开始西墙上的祭坛画创作的时候,西斯廷礼拜堂的内部装饰已经进入了第三阶段。第一阶段是围绕在礼拜堂四周的《摩西生平》和《基督生平》,主要居于南侧和北侧,在1481年到1482年间完工。第二阶段是尤里乌斯二世委任米开朗基诺完成于1508年到1512年间的天顶画。其描绘了《旧约圣经》的《创世》等情节。而第三阶段还是由他继续创作。由于保罗三世的要求,壁画必须占据整个墙面,米氏团队就铲掉了原本在西墙上由佩鲁吉诺描绘的两幅壁画《耶稣的诞生》和《发现摩西》,同时还必须将原本西墙的窗子堵死。



由于保罗三世的要求,米氏团队就铲掉了原本在西墙上由佩鲁吉诺描绘的两幅壁画《耶稣的诞生》和《发现摩西》



▲ 瓦萨里在其《最优秀的意大利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的生平》

 

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和艺术史家瓦萨里在其《最优秀的意大利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的生平》 (大艺术家传记)的《米开朗基诺传》中记录了当时开幕的盛况:

 

“他耗费了八年时间完成了这件作品,然后于1541年的圣诞节,任人参观。整个罗马,不,整个世界都为之感到神奇和震惊!当时我正在威尼斯,专程赶到罗马去看它,为它的美目瞪口呆。”

 

作为全球天主教的神殿,西斯廷内部的壁画装饰必须要符合整个基督教的历史大叙事,它是对于不可见的圣神救赎的浓缩和视觉呈现。如同装饰工程被分为三个阶段一样,天主教的救赎史叙述也同样被如此切分:从7天的创世纪开始到摩西被认为是第一阶段——前律法时代 (ante legem),即自然;从摩西的十诫开始,犹太人和上帝签订了合同,被称为第二阶段——律法时代(sub lege);第二阶段虽然有法典但是缺乏慈悲(gratia),因此从耶稣受难开始才得以进入第三阶段——蒙恩时代(sub gratia) ,既有法典同时还配备了上帝的慈悲 。第三阶段终结于最后的审判,那时分裂的天国和地国将再次重合为一。它也构成了整个宗教历史叙述的最高潮,在目的论的意义上是最终一切宗教意义的展现。核对西斯廷壁画的三阶段布局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摩西和耶稣平生故事作为两个重要的节点布局在南北两墙遥相呼应,形成了新旧对比,从律法向蒙恩的历史提升;旧约前律法时代被描绘在天顶上,形成了一种感觉——起源和创生从天而降;最后历史的意义聚焦在西墙的祭坛画上,一切归于上帝的审判。其中西墙《最后的审判》所指向的不是现在也不是过去,而是尚未发生的未来。我们可以看到其一一对应的叙述结构有着强烈的统一和整体性,图像在空间设置中完成了一种线性历史叙事的空间化和视觉化。

 

因此我们可以理解,1541年站在祭坛画前的瓦萨里为何体验到了一种崇高的震颤,这并非只是一张巨大绘画的作用,而是整套空间和《圣经》叙述共同作用的效果,历史的目的在上下左右的图像包裹中突然气势磅礴的从西墙扑面而来。


 
Gerd Blum著作《瓦萨里,文艺复兴的发明者》


按照德国艺术史家Gerd Blum的研究, 1550年第一版的《大艺术家传记》以999页告终。书的终结配合着对米开朗基诺在西斯廷礼拜堂内部大型祭坛画《最后的审判》的礼赞,仿佛暗示了《圣经》中同样主题的《启示录》章节。米开朗基罗的《最后的审判》成为了不可逾越的视觉巅峰,是了开天辟地以来一切艺术的审判所。在Gerd Blum的论述中,不只是西斯廷礼拜堂模仿并展现了《圣经》的叙述结构,瓦萨里的名作《大艺术家传记》本身也是对于《圣经》叙述的模仿。

 

如前所述西斯廷壁画装饰的三个阶段配合着《圣经》的三个阶段,同样《大艺术家传记》中也存在着类似的三个阶段,并最后以米开朗基诺的《最后的审判》告终。它预示着艺术的发展和《圣经》救赎的发展具有共同的结构,这一三步走的目的论叙述结构正是当时最深重的意识形态,它存在于集体无意识之中。《大艺术家传记》中将自契马布埃以来的艺术家们一分为三,这显然受到了《圣经》三大救赎期(自然时代 - 律法时代 - 蒙恩时代)的影响。《大艺术家传记》的第一部分涉及契马布埃、 乔托等十四世纪的画家,他们被作为挺过中世纪“大洪水”的诺亚。这一阶段的绘画还缺少法制。因此顺理成章,这一师法自然的阶段匹配《圣经》中的前律法时代——自然状态。 《大艺术家传记》的第二部分与《圣经》中的律法时代遥相呼应。它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菲利波、多纳泰罗、保罗•乌切罗和马萨乔。这一时期的艺术家们奠基和规范了艺术的章法:乌切罗、布鲁内莱斯基和阿尔贝蒂创建了透视法;古代的柱式规则的复兴;以及解刨学在艺术中的运用……15世纪最优秀的大师们主要都掌握了“章法、比例、测量、草图,以及形式”,但他们还没有臻于艺术上的完美,还没有把握到“纯粹之精髓”,他们只停留在对“困难”技法的钻研上,学习如何避免“错误”,却非大气沉着、完美优雅。保罗和教父们将律法时代看作是过度时期,也就是说,虽然对神之戒律所知所循,但只是照本宣科,而非大彻大悟,因为还未到达优雅/慈悲(拉丁文gratia一词包含了优雅和慈悲两种意思)。在第三阶段,优雅期中,达芬奇最后达到了“完美的素描”。其顶峰被认为是由米开朗基诺创造的,他不仅仅掌握了艺术的规则,而且集结了所有的三门艺术(雕塑、绘画、建筑)到达了至善的优雅。只有在第三期才能使得在优雅中掌握所有的法则,即对每一个比例和先定规则的超越。

 

“所有的美术史都是瓦萨里的脚注(all of art history is footnotes to Vasari)”。罗伯特•威廉姆斯(Robert Williams)这句话改自另一名句,即 “所有的欧洲哲学都是柏拉图的系列注脚”。这清楚表明,瓦萨里的这本 1550年第一版的《大艺术家传记》是近代西方艺术史书写之圭臬。按照维也纳学派艺术史家尤里乌斯•冯•施劳斯(Julius Von Schlosser)的说法“瓦萨里……无论正面还是反面都是新艺术史的教父。” 《圣经》的目的论线性历史叙述构成了西方总体历史叙述的基因,如同在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历史阶段论中所见的那样,当然艺术史也无法例外。瓦萨里的《大艺术家传记》在构架上被《圣经》深深的烙印着,直到今天还在继续影响着当代艺术史的创作。虽然它和中国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都以艺术家传记的方式书写,分别构成中西最早的两个艺术史文本,但不同之处也非常明显,瓦萨里构建了一条艺术进步的线性发展史,张彦远却提供了一套无时间性的品评体系。


关于作者




▲ 艺术家,艺术评论家姜俊


姜俊,艺术家,艺术评论家,毕业于明斯特艺术学院(Kunstakademie Münster),获得Prof. Aernout Mik的大师生称号。现在师从高士明、朱青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和北京大学从事图像学和展示文化研究学的博士研究。研究方向:当代艺术中的公共在地性。当代艺术调查局发起人。2015年,参加德国北威州《中国8》(China 8)群展。生活工作于杭州、上海。

 

(凤凰艺术 独家报道 特约撰稿人 姜俊 责编 Grace)




唯一官方正牌 梵高博物馆出品

邂逅梵高中国北京全球首演 

 

【购票立减优惠】

6月25日零时开始 有盐APP用户购票使用微信支付

满400元立减50元

满1200元立减180元


安装有盐APP 即可购票

有盐App活动页:(http://artapp.art.ifeng.com/web/act/content/20604/1?share=1)


扫描或识别上方二维码即可安装有盐APP 立刻抢票


展览名称:邂逅梵高全球巡回展─中国.北京全球首演

展览时间:2016年6月15日 - 9月16日每日10:00 - 22:00

展馆地址:“邂逅梵高”体验馆  北京海淀区远大路1号世纪金源购物中心东南广场


这么好的新展览 不点图去看看?



▲ 何云昌个展“啊昌”


▲ “美的颠覆——意大利当代艺术的洞见”


▲ “BAGISM 包·当代”


“重绘画:博弈当代艺术困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xiaog@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