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访 | 汤南南个展“铸浪为山”登陆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2016-04-02 李宁 凤凰艺术

凤凰艺术独家报道

由邱志杰担任策展人的“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于2016年4月2日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该展览由中国民生银行、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主办,北京德美艺嘉文化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协办,是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民生青年艺术项目”在2016年度的首个展览,该项目聚焦创作活跃的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家,以开放的视野研究和总结青年艺术家的阶段性成果和独特贡献。以下是由“凤凰艺术”为您带来与汤南南的独家对话。


▲ 嘉宾合影


▲ 开幕现场


▲ 艺术家、此次展览策展人邱志杰开幕发言


▲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开幕发言


德美艺嘉CEO董艺开幕发言


中国美术家协会秘书长徐里开幕发言


▲ 艺术家汤南南开幕发言


本次展览将首次全面呈现汤南南近年创作的百余幅作品,包括水墨《遗忘之海》《海中有海》系列,录像《铸浪为山》《追日》《扶摇》《居凰》《填海》《刺船》以及装置《船笛》《流觞》《明还》等,以多元的艺术方式表达出对全球化进程中现代都市乡愁的思考和创作。



▲ 开幕现场


作为“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的策展人,及汤南南的导师邱志杰在展览的发布会中对所有的学生谈了一番真挚且尖锐的话:


我知道今天这个场合我肯定得说点什么,照例都是夸奖汤南南如何天纵英才迷倒众生。但是我想了一下,我想说的是:


为什么汤南南可以读研究生而你不行?

在我的电脑里面长期存着一份邮件草稿,是专门用来劝人不要考研究生的。我经常把它改个名字,就发给某一个要求考研的学生。


为什么呢,因为多年以来,我发现考研已经成为很多人的一种逃避。很多要考研的人,或者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或者是迷信一个著名导师那里存着武林秘籍,混在名家身边就能洗脱自己的本科学校的屌丝感。或者是对社会感到恐惧,读书上瘾,当学生当习惯了,呆在校园里面读书让她们感到安全。创作对他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读书的吸引力。有的人研究生都毕业了在大学任教了,注意力也并没有集中在创作上,本能地觉得还需要继续读博士。有时候他们已经太习惯于按部就班地做一个大学动物。他们永远觉得自己的学习还不够,自己所处的环境还不够好,还不足于马上展开创作。


而我认为,我手里没有武林秘籍,我没有点石成金的魔术,如果一个学生没有难于抑制的创作冲动,谁都帮不了他。我还认为,绝不存在一个时刻,你的学习彻底完成,然后身怀绝世武功打出十八铜人阵到江湖上去工作。人都是摔跤才学会走路的,艺术家都是从自己的工作中学会搞艺术的。学习永远都不够,准备永远都不够充分,环境永远都不够理想,如果你不能在不够理想的情况下开展工作,那么你永远都不会开始。


我认为只有当你在实践中沉淀了足够多的问题,并且当这些问题慢慢聚拢,汇集成一组课题,需要拿出数年时间来集中面对的时候,你才需要回到学院,以学院的严谨和批判精神,进行反思。没有足够的实践,就没有东西可以反思。


所以我的学生,我要求他们,最好不要考研。直接开展自己的艺术工作。如果一定要考,最好是本科毕业五年之后才可以开始考虑。硕士毕业五年之后才可以开始考虑读博士。这样一个人本科毕业时22岁,五年之后开始读硕士,毕业时30岁。开始读博士时35岁,到了三十八九岁,勉强能写一篇靠谱的博士论文。有些东西不是靠老师交给你的,深刻的情感和洞见是到了一定时候才会从你的体内自然而然地长出来的。这时候你才拥有足于分享和严肃地加以讨论的经验。你才有东西可以教给你的导师。

所以汤南南对我来说是理想的研究生。他在来杭州之前,在厦门已经是一方名家,已经拥有不少粉丝,他是在风格已经相当成熟的情况下,遇到了瓶颈,对自己的工作产生了不满,才来寻求帮助的。他不是来混个文凭回去评职称的。所以他三四次主动延期毕业。在杭州这七八年时间,南南等于是把自己完全打碎重塑,从一个已经熟练的小艺术家的自我中出走,重新丢在旷野里面,重新生疏和无助,到今天脱胎换骨,凤凰涅槃,隐隐呈现出大家气象。和我不同的是,南南性格低调谦和,有的人甚至会觉得他沉闷,但我觉得他非常勇敢。这种刮骨疗毒换血抽髓的大动作,不是每个人都敢去做的,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支撑一个人爆发出这种能量的,只能是超乎个人得失计较的,对工作本身的一种的尊重。


这是多年来我从南南身上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谢谢南南!
谢谢民生美术馆,谢谢支持此次展出的德美艺嘉!




▲ 展览现场


汤南南对话“凤凰艺术”




▲ 展览现场


Q:比如此次展览的题目“铸浪为山”,我觉得展览意图就会完全浓缩在这题目里,你能谈谈它的切入点吗?

 

汤南南:这个题目就是一个作品的名字,其实也涵盖了整个展览的内容,从展览中的绘画到录像,都包含这一主题,我也觉得这个名字比较合适。

 

Q:所以说题目里面的浪和山的关系,也应该是你整个展览里面很重要的线索,对此你是怎么去深入理解的?


汤南南:实际上是因为,最早当我决定要画海的时候,我很想找一些传统前辈大师的作品好好学习吸收一下。但当我回顾艺术史的时候,特别是中国的艺术史,发现其中画海的方面很少,我找不到什么可以学的。南宋有一个马远画的十二水图,马和之画的赤壁图,画了很多很漂亮的水。但除此之外,画水的人貌似都很少,所以使得我找传统找不着。但是后来我觉得,其实中国有很强大的山水画系统,我觉得可以依赖这个系统去学习这些东西。有时候看到其中的笔法、样式发现实际上山和水之间是有一个平衡点的。所以后来尝试着画了一些发现,好像它们又像山又像水,感觉这种状态很不错,所以在我的作品中就有意地保留了下来。


▲ 展览现场

 

Q:在你整个的作品中既能发现传统的媒介,又能看到影像的媒介,那它们之间又保持着非常主动的关系,那你是怎么在中间找到这两种媒介之间想联系的介质的?


汤南南:这个我一开始也不是很清晰,有一次我的朋友到我的工作室,他看到了那个《流殇》小的内容,然后又看到我的水墨,他说你的《流殇》和你的水墨是一体的,后来他又看了我的影像作品《填海》,觉得它们之间的气质是一样的。可能我身上体现出来的东西是同一种气质吧。


▲ 展览现场


Q:比如说你的录像作品《刺船》,我发现你在构图上很讲究,那你能谈谈你在山水画中所吸收、研究的点是什么?


汤南南:《刺船》它最主要的核心就是,我对乡愁意象的理解。人家跟我说什么是乡愁,其实我说不太出来,但是那种:一个火车在海面上,好像很绝望地往前开的感觉是很合适的。但是在意象的营造上,是来源于一首古代诗歌——伯牙学琴的诗歌,叫《水仙操》,里面的故事挺感人的,它也带有一种悲伤的情绪。


Q:所以其实你是对传统感知的东西,再用现在的不同媒介去呈现。

 

汤南南:对,我很喜欢用传统的这种典故,但是我不想把这种典故做成看图说话的感觉。我觉得一个典故能流传了那么多年,所以让我很感兴趣,比如你看我很多作品的名字都是传统的名字,可是我觉得我是用作品去重新理解古典的这些典故。


▲ 展览现场

 

Q:那除了你刚才说到的乡愁这种大的背景问题之外,会不会跟整个社会性,或者是全球的人文有关联?

 

汤南南:那当然,刚开始的时候我导师建议我做乡愁的研究,开始我有点不太接受。原因是我自己对乡愁的那种理解,实际上也是被洗脑后的感觉。就是我们都停留在农耕时代对土地、对故乡、对一碗饭的那种情绪。可是以前只有到你的家乡才能可以吃到家乡的东西,可是现在你在北京想吃任何地方的东西都有;以前你也见不到你的亲人,现在你可以随时看到你想见的任何人,甚至你还躲着爸爸妈妈。



▲ 展览现场


乡愁它有它自己的生命,它自己一直在变、一直在长,只不过我们不太想它。所以当你对乡愁做了深入的理解以后,你会发现这种感觉其实大部分都堆积在城市里,乡愁是会变的。当然,很多学者做了很多研究,但作为艺术家,我们总是喜欢胡思乱想——就是你面对眼前的现实,艺术家应该做一些另外的事情。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的作品总体的意境,都是一种比较渺茫的,比较沉重的感觉。展览中用的声音全都是地震的那种声音,在这个时候就会有一个东西出现,又得人看到这个东西会觉得很积极,有的人看了是很挣扎的、很悲观的,每个观众的反应都不一样。



▲ 展览现场


Q:其实在这样一个全球的语境,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共鸣。

 

汤南南:它就像黑暗没有了。夜晚本来是属于黑暗的,然后休息的时间越来越少,原来整块可以用来看电影、聊天的时间,被微信切割了,所以人其实没有什么时间可以休息了。我觉得乡愁是可以休息的东西,因为我的创作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诗歌,作品里面很多东西都来自于诗歌,所以我希望观众看到我的录像作品后,它是可以让人休息的。



▲ 展览现场


Q:像你拍的纪录片的媒介方式,和你做录像的处理方式相比,你觉得同一种线索在力度上有什么不同?


汤南南:从语法上来说,纪录片里面有很多镜头,就像我们的眼睛已经被好莱坞的蒙太奇训练的很适应了,在一个一分钟长度的影片里面,它可能包含了几十个镜头。而我做的所有的录像都是一个长镜头,有点像用绘画的方式来做影像,我希望在这种表面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你真的去注意到画面里面出现的细节,而不是被很多镜头切割,然后你自己再去组装感觉。我希望观众能走进去,所以我用得手法很傻。那外面这个纪录片用的手法就很多。



▲ 展览现场

    

Q:从你一开始对传统的东西找到感兴趣的部分,再到现在。你觉得心理上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可以举例聊一聊吗?

 

汤南南:实际上我不是在传统里找感觉,而是要放开,但是我需要一种传统来支撑我。在这个过程里面,一开始的时候,我先学习,所以你会看到《遗忘之海》的前面部分,画的都是海面上漂着的东西,实际上是一件录像作品的草图,到后来我觉得需要找到传统,因为好像没有什么可以支撑的力量。然后我就从传统里面找,就开始出现了山和浪之间的那种双重的差别。这个画了差不多有两年时间后,我就举办个展,在美院的环形展厅。我站在中央,在考虑怎么布展的时候,忽然觉得我是站在海中间,所以我就马上想起了摩西过红海的场面:他用手杖在海中央点了一下,然后红海的水就向两侧分开了。我就想到他们走到海中间看到两边的水的感觉。那个时候我有了这一意念——画人在海中间的感觉。所以以这个为起点,我就开始把“浪”山的形破掉了,开始画一种介于具象和抽象之间那种很暗的,有一种内在力量的比较虚的形。最后一个过程是对于时间和空间的理解,有点跨越。


关于艺术家



汤南南


▲ 艺术家汤南南


1969年生于福建云霄,艺术家,教师。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硕士,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博士。现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集美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以现代都市乡愁为核心主题,讨论时间与记忆、神话与诗歌、乡愁与生死等多个命题,试图以社会学文化研究为基础,尝试绘画、装置、摄影、多屏幕录像剧场等多种艺术方式的融通互鉴,努力探索基于自身生活经验并关切当代生活情境的艺术方式。


曾于中国美院美术馆(2015)、纽约(2009)举办个展。先后参加乌拉尔工业双年展(2015)、第九届上海双年展(2012)、第一届南京三年展(2005)、法国ALTKIRCH现代美术馆的中国当代影像展等展览(2004,巴黎)。


展览信息




▲ 展览海报


展览名称:铸浪为山——汤南南个展

策展人:邱志杰

展览时间:2016年4月2日- 5月3日

展览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二展厅


(凤凰艺术 撰文 \ 采访 李宁 独家报道 责编 Lee)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凤凰艺术”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如需获得合作授权,请联系:qinh@phoenixtv.com.cn。获得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凤凰艺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