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二小时同步观测记
一线测绘人员往往会遇见很多不可预知的情况,这些情况给广大测绘人员的测绘工作带来极大不便,有的甚至是危及生命。本文是一线测绘人员在测绘过程中所见所闻所遇的真实记录,愿所有一线测绘工作者一切安好!
3天3夜,72小时,叶城B级点观测的经历,我终身难忘。这段经历让我走进新疆,有了一次深刻而又与众不同的体验。
此次B级点联测要10多个组的人进行同一时间观测,时间为3天3夜。而我就被分配到了一个相对偏僻的地方——沿着219国道从叶城通向阿里地区的莫木克村。这是个由数个村庄相连所组成的月牙形村落,我的点位正好在这片村庄的最后一站。这里的路奇特弯曲,一部分穿梭在山间,一部分穿越河流。身处在山间,你可以看到比在城市中更加清晰的太阳和月亮,也能在夜间近距离欣赏满天繁星。然而,异地的工作还是给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当我走进离点位最近的村委会的时候,语言的障碍尤其明显。平时很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在这里却显得很可笑。村子里的人们都很好奇地打量着我,也打量着仪器。他们三五成群地聊着,我不知道他们讨论的问题是否与我有关。在经过长达几个小时肢体语言沟通后,我们终于达成了共识:同意两个民兵保护人和仪器的安全。
在观测的过程中,时不时地会有人过来询问,无奈我只能摊开双手,一次又一次委婉地拒绝他们的要求。与其说拒绝,还不如说我压根不知道他们想干什么,只能挡在仪器和好奇人中间。好在肢体语言世界通用,经过我长时间的“劝说”,才逐一地消除了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带着莫名的失落感离开我的观测范围。
连续观测3天3夜,电瓶的充电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里的村落90%是太阳能供电,电压不稳,电流不足,时常断电。这很容易对电瓶和充电器造成毁灭性的损坏。为了保证观测质量,为了任务顺利进行,我和司机被迫开车90多分钟到最近的一个有220伏电压的乡里。在“简单”的交流后,充电问题终于解决了。
寒冬时节,中国北方的气温都差不多,相对于东北而言,这里的雪明显少了很多,有的只是固有的低气温和高海拔。山里的白天忽冷忽热,但是夜间倒是冷得很恒定。仪器在长时间的低温度中会迅速消耗电量,通常能用40多个小时的电瓶往往只能坚持一天一夜。而中途如果断电,我们十几组的同步观测时间会产生偏差,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重新观测,这对于工程进度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对于人力物力也是严重的消耗。
山间的手机信号是没有的,村里会说汉语的人也是没有的。在长达70多个小时的观测时间里,我破天荒地没有说上几句话,有的只是对山的呼喊,对水的呼喊,还有,对寒冷的呼喊。“与世隔绝”这四个字是对当时的我们比较贴切的形容。
对于这个词,平时最真切的体会就是拔河,大家齐心协力获得最终胜利。埋石的时候,190公斤的石头,四四见方,三四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在没有着力点的时候,也是拿这石头没辙。在集体研究之下,使用绳子和铁管作为工具,我们五六个人一排,手肘拖管子,步伐一致,我们虽然民族不同,语言不通,文化不同,但我们团结协作,互信互助,共同完成了一件看似不可能的事。
为了保证仪器的物理稳定性,我们通常会把三脚架的三个脚埋上20公分高的土以确保稳定。但是即便如此,意外也会随时发生。在村落中,牛羊鸡狗随处可见,你一眼没看到,它们就会凑过去闻一闻,舔一舔,甚至咬一咬。然而最痛苦的是自然界的意外——地震。观测第三日,一切都已步入正轨,人员各司其职,仪器正常稳定。可就在我们沐浴在阳光下,获取片刻温暖的时候,一系列不正常的抖动,使我们隐约觉得发生了什么事情。直到我站不稳的时候,才猛然发现这是地震。内心的惶恐伴随着血液直冲大脑,一瞬间脑子空白了。不过幸好架子固定得比较牢靠,虽然大地抖动着,但是恢复平静后,甚至连气泡都没有多少移动。我松了一口气,看着身旁20米左右开外的断壁悬崖,心中有很多说不出的感受。
观测回来后,所有人都没有了往日的欢声笑语,打过照面之后,就纷纷睡了过去。在这几天中,我们没有喝过一口热水,也没吃过一顿热乎饭,但是谁也没有去抱怨什么。我珍惜我们共同经历的日子——叶城山区的3天3夜,同宿一台车里的72小时。(中国测绘报)
整理:陈柳林
审核:高冲、黄家伟
更多阅读
---------------- 推 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