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十大测绘工匠 刘先林院士领衔

2017-09-29 中国测绘报 勘测联合网

来源:《中国测绘报》9月29日第六版

原题:边的大国工匠·测绘地理信息篇

  

淡泊名利 匠心报国

  ——记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先林

  

  刘先林,1939年4月出生,现任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测绘是把地球“搬回家”“画成图”,刘先林就是为测量地球做量尺的人。55年来,他始终从事测绘仪器的研发,用百折不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把“量尺”做到了极致,将中国测绘仪器的水平推进到国际领先。

  作为从事航测仪器研制的测绘人,结合生产搞装备研发是他的原则,他所有的创新成果没有一个躺在文件柜,全部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测绘仪器囊括光、机、电、测绘、计算机等多种学科,刚开始的时候刘先林也并非样样精通。几十年来,不管是不是他的专业,是不是他的本职工作,只要科研需要他都认真去学。成为院士后,他也不断去补充新鲜血液,完善知识结构。从电路板的焊接、程序的编制、系统的联调、现场的试验、用户问题的解答,他都亲力亲为,积累第一手数据,力争每个细节做到完美。他可以历经上百次失败而不气馁,可以加班加点写程序直到深夜,可以在实验室里连干几天。他的实验室被称为“车间”,他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工人师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正射投影仪到90年代的解析测图仪,从1998年的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到2007年的数字航空摄影仪,再到目前世界最先进的移动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刘先林一路披荆斩棘,把“量尺”更新升级换代了一批又一批。

  刘先林牵头的几个重大项目,从开始到成功每次都历时10年左右,经过无数次的起起落落。1968年,为了解决空中测量程序的一个难点问题,他3天3夜在机房度过。1987年,为了推广应用JX-3解析测图仪,他把单板机上面的驱动软件,一个个移植到系统机里面。春节期间,助手们回家探亲,他拉着10岁的儿子帮忙,爷儿俩整个春节期间在实验室连续苦干,一共焊接了几百个焊点,累得几乎直不起腰来。就在这一年,JX-3解析测图仪实现了批量生产,并出口国际市场。2003年,他又开始构想移动激光建模测量系统,针对当时国际上地面测量设备存在的技术缺陷以及高端传感器对我国禁用的现状,面向高精度全息地面测量的需求,立足关键设备全部国产化,开启了我国自主高精度地面移动测量设备研发的先河。作为全新的技术,在大家都不知从何处下手的时候,刘先林从系统构建思路、关键装备研制、现场试验等,都全程参与。特别是全自动后处理软件的研发中,在所有科研人员都对全自动处理方法的实现缺乏信心的时候,刘先林始终坚持要做到100%自动提取数据,并多次亲自开车到马路上观察路边物体情况,历经千百次的修改完善和改进,使得自动提取比例从30%、到50%、再到80%稳步提高。目前,该系统后期处理的绝对精度可达5厘米,一公里数据的处理时间只需要5分钟,可以提取多达50种城市地物要素分类,而国外同类产品即便只提取一种地物要素,也需要半个小时,技术水平在世界同类产品中,处于绝对领先地位。

  刘先林连续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个把计算机技术用在了航空测量,成为第一个把测量方法写入《航空摄影测量作业规范》的中国人。

  

把握地球力量的人

  ——记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何志堂

  

  何志堂,1972年出生,现任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第一大地测量队(简称国测一大队)四中队队长。20年来,他扎根重力测量行业,从最基础的仪器操作干起,兢兢业业,用行动诠释了当代测绘人的“工匠精神”。

  2001年,我国引进世界顶级的FG-5高精度绝对重力仪,仪器可以直接测出每一个地点的重力值,并将数值精准到小数点后8位,对我国经济建设、军事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进行高精度重力测量,测量的第一步,在于必须依靠人工对仪器进行极其精准的调整。要通过转动仪器上的螺丝,使一束直径2mm的激光准确引导。

  绝对重力仪非常“娇贵”,它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十分严苛。温度、湿度细微的变化甚至环境中粉尘的影响,都会引起绝对重力仪发生变化。调整过程中手指细微的震动,都会影响激光的角度。力气稍微小点,就达不到规格,手稍微颤抖,又会用力过猛。稍有差池,就全部要重新调试。用何志堂的话说,就是“要屏住呼吸,不断练习,用连自己都感觉不到的力”。“这个工作只能凭手感,有时调一台仪器需要一个月,要进行数千次甚至上万次的操作,不能烦躁,需要极大的耐心和细心”。

  在磨炼精湛技术的同时,何志堂仔细琢磨进口重力仪的构造,摸透了仪器中的每一个部件。他前往南极,凭借着对仪器和技术的掌握,连续48小时不眠不休,解决了连美国生产商都无法解决的故障,使得我国首次在南极建立了重力基准。他攀登珠穆朗玛峰,测定出位于海拔5300米的我国目前最高的绝对重力点。他承担927工程和国家现代测绘基准体系建设,针对12.6万公里水准路线不同复杂环境,对仪器运输、操作、参数设定等重新进行理论推导和实际测试,编写了大量符合国家标准的技术规范和生产预案,为我国重力测量的发展留下了不可估量的技术瑰宝。 鉴于高精度绝对重力仪对外界运行环境的苛刻要求,何志堂自主研制了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便携式野外活动观测室,开创了野外环境下使用FG-5绝对重力仪测量的先河。

  因为我国目前使用的高精度绝对重力仪等仪器都来自进口,遇到故障需返厂维修,不仅费用高昂,而且维修周期长,何志堂潜心钻研,成功做到除关键部件外,均可自主维修,还延长了设备1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

  参加工作20年来,何志堂参与或实施重力基准测量500余点次;基本点重力测量700余点;加密重力测量50000余点次,先后十五次在西藏高原作业;作为省级优秀青年科学和技术带头人,共取得发明专利4项,在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科技论文20余篇。他拒绝了其他行业的邀请,拒绝了高薪的聘请,毅然决然地坚守在重力测量的岗位。

  

“神笔”描绘秀美蓝图

  ——记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遥感测绘院高级工程师李华

  

  李华,1972年出生,现任河南省测绘地理信息局遥感测绘院数字化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25年来,李华坚持用饱满的热情、充足的干劲和永不停歇的进取精神,努力追寻她臻善臻美的测绘地图梦。

  刚进入工作岗位时,受到老一辈测绘人“地图不但要追求精度,还要注意合理、美观”的启发,李华暗下决心“我出的图一定要让人看了明白舒服”。从此,她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美术;跟着外业的同志到实地观察地形变化,生生练就了自己一套独特的审美视角。尤其是美术功底使她具备了掌握形、神、技的能力和基本的鉴赏审美能力。把它融合进所作的测绘成果图件中,在保证精度的前提下,绘制出了张弛有度、主次分明,富含巨大信息量却又美观简约的地图艺术品,把现实世界完美地搬到了图纸上。

  与普通人想象的不同,李华是在数字化测图工作站上戴上立体眼镜,用鼠标、手轮、脚盘进行画图的。这种“手脚并用”的操作方式,需要脑、眼、手、脚协调配合,绘出的线条才能流畅自然,对作业员的绘图功夫、技巧和经验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长时间戴立体眼镜看屏幕而致的眩晕,手脚并用的疲劳忙乱,无数次的手摇脚踩,无不磨砺着作业员的耐性。测绘产品对精度要求非常严苛,对于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来说,地图上的1毫米的误差将在实地造成10米的误差。而绘制一幅1:1万比例尺的地形图,平均有20600多个地物和地形要素,除了等高线之外的地物地貌的绘制,还需要踩踏板约20万次以上。

  2010年,包括少林寺在内的“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过程中,河南省文物局委托河南省测绘局利用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和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进行数字化测图,用高精度的成果进行少林寺塔林文物修复和保护。当时经过严格挑选,由于具有良好的立体感和绘画功底,专家们指定这批工作任务由李华独自一人承担完成。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高僧的墓塔建筑群,历经1000余年历史,现存共228座,是中国现存面积最大、数量最多、价值最高的一个古塔建筑群。李华全身心投入了这项事关国家荣誉的工作中。少林寺塔林由于自然风化及人为因素影响,39个塔身22个基座共有1900个破损处,而项目工期仅仅只有20天,李华一人承担如此巨大的工作量,压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她心无旁骛、通宵达旦开展工作硬是一人干了三个人的活儿。几十座形象逼真、细部纤毫毕现的宝塔被精确地测绘出来,按时提供了最宝贵的一手修缮资料。当时,专家们无不为李华“精准、精细、精美”的工作成果拍案叫绝。

  她在测绘生产一线工作25年,多次参与国家和省重大项目以及应急抢险测绘作业。摸索总结出了 “参照对比法”和“倒退验证法”,用于工作实践,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她连续12年被单位评为“质量标兵”,先后荣获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摄影测量赛项全国冠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

  

精测江河筑梦人

  ——记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河道勘测中心工程师郭志金

  

  郭志金,1986年3月出生,现任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中游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河道勘测中心主任助理,工程师。郭志金凭借着勤学苦练和精湛技术,精准“扫描”长江水下地形,被称为“透视”长江的人。

  水深是水下地形测量的最主要指标。通常借助测深仪向水底发射声波,据回声时长推算获得。但回波反射依水底床面构成或淤泥层厚度波动,人工研判极为关键。尤其在汛期的洞庭湖,水流紊乱、含沙量骤增,大量高草洲滩、灌木丛被淹没,当测深声波落在其中,会反射回大量虚假非河底水深信号。一时间,会有几千个水深点的回声纸上,就混入了大量“假信号”,极易判读出错。郭志金通过电脑模拟海量原始数据,并与实测信号比对分析,终于在反复揣摩回声规律与大量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练就了人工对日均几千个测深点100%去伪存真的绝活。近年来,他精确判读几百卷回声纸,始终保持着“零失误”的记录。

  在长江堤防突发的崩岸险情监测中,水下地形因发生剧烈变化,随时可能继续崩塌,给现场应急监测工作带来较大风险。郭志金通过钻研河势演变规律和大量测量实践,练就了“活地图”的独特本领。中游河道哪块有浅滩、哪里有丁坝、一定水位下何处沙洲会被淹等等问题全部了然于心。在处理应急监测时,凭借着扎实的积累,他能透过崩岸水域水面旋涡等水象变化,并结合平常对河道特性的充分了解,综合判别出水底崩岸冲刷坑的方位与大致规模,第一时间支撑起应急监测方案编制,确保安全、高效监测险情。

  在面积广阔的长江流域,穿江工程常与国民经济发展重大项目紧密相连,且多以曲线轨迹在水下施工,传统测法通常无法连续实时获取弯曲工程河床三维数据,所测数据也存在精度较低、测时较长的问题,不能敏感反映顶部河床崩塌、渗水等隐患。郭志金通过反复钻研,摸索建立了一套水下弯曲工程测量连续动态定位法,通过搭建缜密的数学模型,数秒内便能精准定位测船最佳施测点,一举攻克了传统测法在连续性、精准性、时效性方面的不足。2017年,当我国直径最大的江底隧道、全国首条穿越长江的公铁合运地铁隧道——武汉市轨道七号线越江隧道动工时,郭志金和所在团队便运用新模型在极短时间内完成了整条隧道监测点精准布划。眼下,这套科学高效的监测方案每天都为隧道安全提供着可靠的监测保障。

  刚过而立之年的他,先后荣获“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郭志金总说,自己的工作极为普通,但他充满热爱,只要能测出精准的数据,付出多少都值得。

  

给地图插上梦想翅膀

  ——记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工程师李伟

  

  李伟, 1962年出生,现任青岛市勘察测绘研究院地图文化创意中心主任。他十余年来研发出2000余种地图艺术产品,相继获得国际制图大会一等奖、中国“裴秀奖”金奖等几十项国内外大奖。坚持地图与文化相融合,成为推动我国地图创意产业发展的主力军。他潜心研究创造的一系列产品,被国内外专家誉为“地图制图界的一场震撼和革命、地图文化创新的奇迹。”

  曾几何时,随着互联网地图、电子地图带来的巨大冲击,传统地图制图行业的许多从业者纷纷转行。天性不服输的李伟,却在44岁的年龄选择了坚守。为了寻求突破瓶颈的方法,李伟翻阅了地图制图方面的大量资料。纸质地图存在不耐折、不耐水、携带不便等缺点,李伟首先想到了用最接近纸质的布料来作为载体。为了找到适合印制地图的布料,李伟自掏腰包从市场上买回来几十种布料,每一种布料又分别在各类写真机上反复试验。有时为了比对试验结果,经常彻夜未眠,经过了数百次的观察、试验,终于试制成功,一经推出就广受好评。

  北京奥运会青岛承办帆船赛事,不料遭遇严重浒苔。青岛市勘测院需要即时为指挥中心提供指挥用图。因浒苔是随潮汐流动的,所以天天加班制作出来的地图,时效性只有一天。陷入沉思的李伟脚底无意中被一枚小钉子碰到,突然灵感袭来,利用磁石的磁吸原理制作出磁吸地图,在3个月的浒苔战役中作用凸显,更为地图制图行业开辟了新的发展路径。地图载体、装裱形式的变革只是地图外在形式的创新。李伟琢磨着,能否把中国的传统艺术运用到地图制图当中,赋予地图产品更深厚的文化内涵呢?他先从最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剪纸上寻求突破,最终设计制作出完全用剪纸准确表述地理要素的地图。随后,蜡染风格、青花瓷风格、水墨风格、唐卡风格、年画风格等融入传统文化特色的地图产品相继试制成功。

  李伟和他的团队自主创新、自主设计并制作了数以千计的地图文化作品。青岛市勘测院自2014年开始先后承办了三届中国地图文化节,并受邀在联合国第三次全球地理信息管理高层论坛上进行了地图文化展示,这些作品的展示引起了轰动,获得了国内外专家、同行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在2013年的德国第26届国际制图大会上,李伟的作品《四方区剪纸地图》,从来自35个国家的529件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国际地图制图界的最高荣誉“专家评审委员会其它地图类一等奖”,成为我国在历届国际制图大会上所获最高等级奖项。第二十八届制图大会上,李伟的作品《青花瓷地图》荣获唯一的挂图类公众投票奖。

  李伟还着手地图文化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挖掘,把纸质地图和电子地图通过各种技术手段结合在一起研发出“纸智图”,作品《漫游崂山》《大项目点阵地图》就是典型代表之一,该系列作品获得了2016年裴秀奖金奖。

  在一片喝彩声中,李伟又步入了精雕细琢研发地图文化产品的轨道,相继研发出办公指挥、民俗、艺术、登山、日用品等几十个系列、为广大消费者喜闻乐见的产品,地图文化产品真正走入了千家万户,并且有了自己的品牌——图之品。

  正当地图文化在全国风起云涌,多数单位把关注点放在地图文化产品的创新研制上,李伟又率领他的团队开始着手地图文化理论更深层次的研究与挖掘,等高线、图例、注记等系列地图产品相继问世,图语解、山水遇、城格等全新系列不断推出。

  

独具匠心铸精品

  ——记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舒畅

  

  一个柔弱似水的女子,却专注于地图世界的探索中,秉承了地图制图这门古今大不同却又一脉相承的独特技艺,孜孜以求,惟愿极致。她便是舒畅,黑龙江地理信息工程院的测绘高级技师。

  在测绘行业,制图员是一项司空见惯的基础工作,但要成为名家,意味着要在枯燥乏味制图过程中年复一日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精准无误完成难以计数的各类制图,方能有资格“华山论剑”——参加全国高手云集的行业技能大赛,成为公认的制图大家。

  工作20年来的舒畅,便是走过这样的历程,成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

  19岁毕业那年,舒畅便女承父业,选择了测绘,成为一名负责内业制图的测绘技师。从刚参加工作时,她就在单位跟着老师傅学,回家让父亲给自己“开小灶”接着练。日积月累,终于成长为一名技术过硬、经验丰富、善于创新的行家里手,连续10余年被院里评为质量技术标兵,并且获得各种测绘行业内的荣誉奖励,并且荣膺“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称号。

  舒畅是同事眼中的“痴”人,她把图式、数据规定收藏在手机里,反复学习,对于上千个6位的入库数据国标码,她烂熟于心,张口便能说出所代表的地物,是内业测绘生产的“小百科全书”。

  地图制图工作量大,工序琐碎复杂。舒畅对各类技术重点牢记于心,对新技术触类旁通,制图速度之快,无人能及。

  她快,曾创造了一个令人叹服的记录——4个月查图多达1200幅,成了大家公认的“女超人”。

  她精,同样让许多内行叹为观止——一点一线清雅秀美,一笔一划气韵流畅。经她手完成的测绘产品,质量合格率均为100%。殊为难得的是,在测绘所有的内业工种中,舒畅无一不知,无一不精,是公认的内业生产“全能人才”。

  创新,是舒畅始终萦绕在心的进步理念。2013年,她被选派到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负责927海岛礁的成果整理工作。这项涉及我国主权和国土利益的项目,一丝一毫马虎不得。为了使成果精准,她认真思考,反复推敲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了“数据荒” “漏洞盲”等统计综合症,将准确率提升到100%。

  做好“传、帮、带”,是舒畅工作20多年来从未间断的一项主动所为的工作。作为全院有目共睹的好师傅,从80后到90后,舒畅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所有技能都传授给新人,至今许多骨干都是她的学生。

  

吹尽狂沙始到金

  ——记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武润泽

  

  武润泽,1988年出生,中共党员,北京市测绘设计研究院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骨干、工程主持人、注册测绘师、首席员工。就是这样一个80后的小伙子,用青春和智慧丈量着首都北京的每一寸土地! 用钻研和创新服务着首都北京的规划!用认真和坚韧见证着首都北京的发展!在测绘地理信息服务发展的大潮中高扬青春的风帆,破浪前行!

  测绘就像大众所感知的,近年来如火如荼的发展,卫星、飞机、扫描车等众多的先进技术大范围应用,为什么还需要测绘人一步一步的测绘呢?这也是武润泽2010年开始他的测绘人生的困惑。不高的个头,黑黑的脸膛,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透着憨厚谦虚和稳重踏实,他用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来解答心中的迷茫并不断创新,走出了自己精彩的路!

  1:2000地形图测绘,通过航空遥感像片的加工获得的线划底图,存在部分地区与实地情况不符及缺少地名、层高等属性信息的问题,需要测绘人员到实地进行测绘和调查,也就是航测外业调绘。这是一项艰苦且劳累的工作,这项工作注重效率,最重要的是要走到、看到、画到。野外环境复杂,而底图中只能表示变化处的点或者线,为调绘准确无论是危险的山顶,还是荆棘重生的荒郊野外,都需要他前去实地一探究竟,将属性数据表示在图上。为了将图中每一处未知地物调查清楚,每天最少都要徒步走上十多公里,穿梭在首都的大街小巷,穿梭在东南部的郊区平原,穿梭在西部沟壑丛生的大山中,从大兴到通州,从昌平到海淀,从门头沟到房山,环绕北京一大圈进行野外调绘工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他把自己的足迹和青春留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幕幕的见证着北京这座城市的日新月异,为国家及北京市的规划及建设等多方面提供最有力的现势性的基本比例尺地形图资料,默默的奉献者自己的力量。他以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精神探索1:2000地形图内外业一体化作业方式,以科技提效率、提效益,2013年被评为院首席员工!

  在平凡的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刻苦钻研,在仪器操作和数据处理方面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仪器操作配合上,他琢磨出了利用手语传达地物代码的方法,从而精化全站仪外业数据采集程序,提升了外业数据采集的速度和编码准确度;在观测数据采集方面,他根据采集不同方向地物、不同类型的点数据,梳理出了有针对性的工作方法,提高了测量点位精度,同时保证了效率和质量。利用这套方法,在2013年第三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中,他在地籍测绘项目上一举取得全国第一名的好成绩。2014年,他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称号。他把这些方法进行总结梳理,应用于工作,整体提升了劳动效率。为新入职员工讲解示范,培养了一茬又一茬新人。创新推动工作的力量,正日益显现出来。

  

为了蓝天的翱翔

  ——记江西省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中心飞行小组组长张登波

  

  张登波,1971年出生,现任江西省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中心飞行小组组长。

  张登波干测绘,是半路出家,从一张白纸登堂入室。2000年,张登波从部队转业,进入测绘行业。2011年,张登波被抽调到新成立的江西省测绘应急保障服务中心组建飞行小组。

  低空无人机操控技术属于新兴技术、前沿科技,可以借鉴、学习的经验少之又少。于是,一有时间,张登波就深入钻研,上手操控,做到了无人机上的每个零件该做什么、放在哪里,都一清二楚。通过不停地分析一个个关键环节、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把握一个个飞行技巧,张登波成了无人机操控领域的一个多面手、行家里手,并练就了自己的绝活。

  每当无人机飞上蓝天,张登波就不会有一刻的空闲。他练“千里眼”,不管是晴空里、烈日下,还是强光中,盯着飞机,上天入云,眼睛一眨不眨,飞机从来不离视线。练到了每次在太阳底下,别人眼睛都睁不开,张登波却能用肉眼跟踪飞机,并跟地面控制人员不时联系,发出指令,切换操控,与地面控制人员在电脑屏幕上看到的一模一样。他练“顺风耳”,闭上眼睛,凝神静听,通过声音判别飞机的高度、距离、发动机是否正常。到后来,通过辨别声音,每次无人机返航时,站在旁边的人刚听到无人机的声音,他就能准确地判断出无人机的距离,并及时发出准备降落的指令。通过辨别声音,他总结出无人机发动机空中意外停车故障分为控制链路故障停车、飞行姿态变化导致发动机紧急保护停车和发动机自身故障停车三种类型,并在全国率先建立了有效的应对措施,在近几年的飞行中从未出现因发动机空中停车而造成的航摄事故。

  从无人机航摄小组成立到现在,无论是在洪水肆虐、一片汪洋的洪水决堤一线,还是在酷暑难耐、挥汗成雨的田间地头,或是在飞沙走石、地动山摇的地灾现场,都能看到张登波和他的飞行小组这一群年轻的身影。他们走遍了江西的山山水水,累计飞行500多架次,航摄面积达一万四千多平方公里,多次高质量、高效率、高标准完成应急航摄任务。2016年入汛以后,江西省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暴雨洪涝灾害,尤其是6月20日鄱阳县滨田水库泄洪道河堤出现溃口,张登波带领无人机飞行小组第一时间赶到灾区,第一时间获取影像,第一时间制作出灾区影像成果,受到省委及有关部门领导高度赞扬,彰显出了共产党员关键时刻临危不惧的担当、冲锋在前的勇气、能打硬仗的素质,

  从事测绘十七年来,张登波从立体测图、野外控制、内业加密,到野外调绘、外业编图,到航拍飞行,几乎把所有的测绘工序统统做了个遍,而且都干得兢兢业业、有口皆碑,将当代测绘人勤奋、忠诚、爱岗、敬业、奉献、创新的“工匠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风声水起。

  

经纬线上的完美主义者

  ——记重庆市勘测院李维平

  

  李维平,1982年9月出生,现任重庆市勘测院测绘一分院大组长、工程师。扎根测绘行业17年,李维平凭着对测绘工作的热爱和对技能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一步步成长为全国测绘行业声名远扬的全国冠军、技能“大师”,书写了一段传奇。

  “80分钟,460个数据点。”这就是“李维平速度”,这在测绘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至今无人能破。“速度快、记忆强、精准度高。”在同事眼中,李维平就是“最强大脑”。不管什么环境,只要走过一遍,他就能凭借超强的记忆力绘制出要素齐全的地形略图;而他的眼力更是神奇,估测极为精准,对建筑物的目测与真实数据误差往往只有几厘米;他完成的地形图,每一根线条、每一个符号都一丝不苟,堪称艺术品。

  17年参与上千个项目,没有出现一丝瑕疵,合格率达到100%。在领导和同事的心目中,“李维平”三个字意味着完美的质量和精度。重庆轨道交通二号线是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李维平负责项目建设期间的主要测量和变形观测等工作,他以近乎苛刻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实现了基础测绘资料零事故。在精密导线测量阶段,由于国内尚无建设跨座式单轨的先例,技术指标主要参考国外标准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要求,相邻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8毫米。由于山地城市的特殊地形,在查阅相关资料、与设计施工等技术人员交流后,李维平提出,要把误差控制到±5毫米以内才能满足轨道梁等结构安装的精度要求。从8毫米到5毫米,3毫米的提升集中体现了李维平对技术和精度的不懈追求。“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每一个点位、一个角度的细小差错都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绝对不能有半点马虎。”李维平设计了应用于轨道交通精密测量的“壁嵌式强制归心标”,该装置消除了仪器对中误差,大大提高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

  2015年9月,“李维平技能专家工作室”挂牌成立。李维平带领团队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探索新工艺、新方法,带动行业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近年来共培养出3名“全国技术能手”、5名“全国测绘地理信息技术能手”、19名“重庆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术能手”。他的得意弟子李鹏勇夺第四届全国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冠军,冠军师徒成为行业内一段佳话。

  如今,李维平率领的项目组成为了重庆市勘测院最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的团队,援建西藏、汶川震后重建、滑坡抢险……每当遇到紧急困难项目,李维平总是义不容辞冲锋在前。重庆市市政道路、跨江大桥、立交、轨道交通……重庆市数百项重大工程都留下了他辛勤工作的身影。17年对技能的认真与追求,一个行走在经纬线上的完美主义者,将心中一片热血,洒将在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之中。

  

无悔足迹里书写至诚至爱

  ——记天津市测绘院测绘一院外业班班长柳华桥

  

  1980年出生的柳华桥,现任天津市测绘院测绘一院外业班班长,高级程序员、高级工程师、注册测绘师。12年来,柳华桥始终拼搏奉献在测绘外业一线,努力做一个为大地“画像”最快最准的人,他用博弈“分秒毫厘”的工匠精神,将测绘的速度和精度提高到了极致。

  2005年,柳华桥从武汉大学工程测量专业毕业,来到天津市测绘院测绘一院。踏入外业一线的第一天,他问师傅:“一架测量仪,能搞出什么名堂?”师傅说:“你可以成为那个最快最准的人,但要脱一层皮啊!”柳华桥暗暗立誓,一定要做这样的人。一幅优质的地形图,首先要求测绘“快起来”。因为快就意味着能在一天珍贵的适宜观测时段里测量更多的成果。柳华桥硬是闯过了道道难关。一是“迁站跑尺快”,测绘中要扛着近30斤的仪器快速搬迁观测站点,要步步从严,步步从快。从快走到小跑,再到快跑,柳华桥用3年的时间,负重练习,百米速度竟达到11.5秒,相当于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跑得快还要会跑,得准确判断地物点和设站点。柳华桥看一眼地形,脑海里就自动生成最优测量线路图,俨然成了一台“智能导航仪”。二是“仪器操作快”。仪器“整平对中”要求绝对水平并精确对准地面控制点,在地面松软、崎岖不平、空间局促等恶劣条件下是很大的考验。柳华桥用录像记录动作,一遍遍回放分析和改进。经过一年上万次的苦练,他自创了“三步整平法”,基本上一放(脚架)、一平(仪器)、一调(螺旋),便能完全对中整平。一般测量员需要30秒才能完成的动作,他缩短到6秒。单这个环节节省下珍贵的20多秒,一天累积起来就数量惊人,让测量效率提高两倍。三是“地图编制快”,测量获得的杂乱无章的地物点坐标,内业作业时要快速而准确地连接成地物轮廓,绘成地图。通常一幅满幅的地形图有400到1000个这样的散点,费时费力且容易出错。柳华桥经历了无数次的外业试验和机房中无数个不眠之夜,他自创散点快速编码方法,研发自动绘图程序。一幅大比例尺地形图,一名优秀的测量人员绘图也需要一个多小时,而柳华桥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50多分钟就能完成。

  一幅完美的地形图,要求测绘“准起来”。柳华桥为自己定下“50%误差原则”,将规范里的精度要求再提高一倍。他反复研究误差形成的原因,在影响误差的“三要素”——仪器、环境、人工上下足功夫。为了提高仪器操作精度,他运用对比法训练,自创一套仪器操作规程,细致到观测镜旋转方向和角度,仪器检校等,将仪器造成的误差降到最低。为了最大程度消除环境对精度的影响,他研究积累了大量的应对方法,几年下来记录了满满3大本的观测日记。相比一般优秀的测量员,他更有绝活儿快速应变,大型车辆路过引起的地面颤动造成仪器位移,现场视野遮挡影响观测时,他运用丰富的经验机敏应对。为了最大程度消除人工对精度的影响,他苦练测量技术,手磨出了茧子,肩膀磨出了泡,自创了观测方法“一转、一抬、一切”,将测量精度提高到极致。

  柳华桥连续3次代表单位参加天津市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两次个人第一,两次团体第一的骄人成绩,至今保持着天津市该项竞赛的历史最佳成绩,多次获得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新长征突击手等称号。也正是凭着这一身本领,柳华桥带领出一批优秀的测绘技能人才。今年5月份,柳华桥的团队接到第十三届全国运动会全运村的竣工测量任务,甲方要求在6天时间里,完成了73栋建筑,57万平方米的竣工测量。


推荐阅读

杨元喜院士:2000中国大地坐标系

【大国工匠】从院士到工匠,“工人师傅”刘先林的多面科研路

中科院院士周成虎:GIS的大数据时代展望

什么课让武汉大学六大院士共同坚守20年?


----------------    推  广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