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喜讯!北京队斩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11个一等奖!看看有没有你认识的同学?

首都之窗 2019-06-19
点击上方“首都之窗” 可以订阅哦!

咱北京的同学可是厉害了!

又一个冠军收入囊中!


日前,第33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成功落下帷幕。


北京队凭借着24个奖项,包括一等奖1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4项,再一次成为各省份中的卫冕冠军!实现自2002年以来的17连冠


为咱们北京队鼓掌!



话不多说,先带大家来看看,取得如此优异成绩的“咱自己家的孩子们”吧!




从2003年到2018年,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北京每年获得的一等奖数量都是全国各省市最多的。


最近几年,即使在分配的参赛名额减少的情况下,北京队依然成绩斐然。


看看这些令人侧目的“战绩”吧~




中国科协主席奖”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最高奖项,从2013年到2017年,共有40个项目的41名学生获得这一奖项,其中北京队就有9名学生凭借8个项目摘得这一荣誉,占比约20%。而今年,人大附中的许鹤瀛凭借“独居老人的机器伴侣”这款机器人摘得了此项桂冠。



那么,这个项目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赢得评委老师们的青睐呢?


小编这就带着大家一睹它的“真容”!


可别小瞧它,

 这个机器人可是了不得!



这款机器人嵌入了姿态识别系统语音交互系统和智能跟随系统:发现老人摔倒后,机器人会通过语音询问、图像识别老人情况等方式进行精确判断,并在10秒内给紧急联系人拨打电话。不仅是在危急时刻大显神威,它还会在平时给老人讲笑话、跟随老人在室内移动!


说它是独居老人的最佳机器伴侣,绝不夸张!


据它的小设计者许鹤瀛说,当初之所以有这个构想,有三个原因:


一是新闻里常播报独居老人摔倒很长时间后才发现;


二是自己的爷爷姥姥生活也需要很多帮助;


三是以后中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这样的一个专为老人设计的机器人,能有效地从个人、国家、社会缓解了各个层面的矛盾问题。


当然,咱北京队可不只有这么全能的机器人!


还有人大附中学生陈芃润发明的智能切换装置,可用一套鼠标和键盘控制多台计算机,根据摄像头所捕捉的人脸朝向,实现自动切换,其核心创新点就在于人脸识别技术。


北京四中学生徐逸飞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舌像裂纹识别技术研究”;


人大附中学生李雨菲和北京四中学生王砚弈的“基于自主识别跟踪的野生动物观测系统”;


101中学学生肖雨涵的“基于语音和动作识别的遥控器”等也都利用到图像识别技术。


而且,咱北京青少年的目光也不仅局限于信息学领域!


101中学学生吴青蔚《诗经》中的植物文化感兴趣,进而研究其与古今气候变化的关系,也获得了一等奖。


衷心祝贺本次参赛的这些选手们,期待北京队来年再创佳绩!


来源:首都教育


推荐阅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