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北京打造专精特新首善之都

首都之窗
2024-08-26

点击上方 “首都之窗” 可以订阅哦!


如一个人从少年走向壮年,一家企业从小到大,既得靠自己耐得住寂寞攻关难题、厚积薄发,也呼唤优质便捷、充满活力的成长环境。  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企业,北京正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和全要素资源保障,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目前,北京已经培育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754家,今年将力争实现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突破一万家、营收规模突破一万亿元的“双破万”目标,努力打造专精特新首善之都。  梯度培育8754家专精特新企业  距中关村约300公里的秦皇岛,占地50多亩的厂房拔地而起。来自北京的叶黄素生物合成等技术即将在此落地。  叶黄素是人类和动物所需的营养补充剂。传统工艺从万寿菊中提取,需要大面积种植;合成生物技术则把叶黄素基因组装到微生物中,以发酵的方式生产,事半功倍。  “传统方法生产一吨叶黄素需要250亩地种植万寿菊,我们则只需要在100立方米的小罐子里生产两批,10天搞定。”研发这项技术的微元合成公司创始人刘波说。  几天前,微元合成入围最新一批北京专精特新企业。成立只有3年,该公司的“专精特新”之处正是手中的合成生物底层技术,打通实验室技术到规模化量产的全链条。除了叶黄素,同一支团队还研发了全球首项生物法合成甘露醇技术,不仅成本大降,还破解了重金属和还原糖残留的行业痛点。  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建厂生产……每个环节都需要钱,如何解决?这是不少中小企业面临的难题。  一年前,北京专精特新专板正式开板,为专精特新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股债融资、上市加速等资本市场服务。去年底,微元合成进入专板没多久,便被多只基金“盯”上了。截至目前,公司已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数亿元融资,助力企业解决研发创新和产业化落地难题。  数据显示,北京专精特新专板开板一年已经实现入板企业超340家,支持企业融资金额超30亿元。  这是北京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众多措施之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中小企业处处长杨靖国展示了专精特新企业的“金字塔”梯度培育格局:创新型中小企业之上是市级专精特新企业,市级专精特新企业之上是国家级“小巨人”。截至目前,本市已培育创新型中小企业12750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754家,国家级“小巨人”795家。北京“小巨人”企业数量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各城市之首,15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已在境内外上市,市值突破了一万亿元。  数字化转型助力企业向上跃升  在有限的时间里,如何生产出更多产品、创造更大价值?答案是数字化转型。  “过去的生产系统和经营管理系统没有数据贯通,数据很难提供决策依据。”北京天罡助剂公司总经理刘罡从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毕业,对数字化有着更深的体会。  这是一家研发生产高端助剂的企业。助剂是决定材料性能的核心,像塑料材料中添加的可以吸收紫外线的光稳定剂、延长使用寿命的抗氧化剂,都是必不可少的助剂。但助剂行业竞争激烈,中小企业若想尽快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数字化转型是必由之路。  2022年,天罡助剂启动数字化转型。刘罡将转型分成三步走:最容易的是市场营销数字化,分析过去4年的订单数据,对客户分层实施不同策略;之后是生产经营数字化,尤其实现了设备健康状态动态跟踪,自动分析异常状况,实现自动化派单、智能化跟踪;最后再聚焦批次成本,把耗费的电、水等费用成本分解到每个生产批次,一旦有异常波动就第一时间查找问题。  精打细算带来效率提升:相较过去,对客户的响应效率提高一倍以上,因设备保障原因产生的停工减少一半……刘罡算了一笔账:数字化转型后,公司每年节约300万元成本。  这样的数字化转型,可以得到一笔专门的补贴资金支持。近几年,本市丰富惠企政策的“工具箱”,实施十大强企行动,激发专精特新企业活力,已经通过1.25亿元中小资金支持了551家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企业在“家门口”把事办成  前一阵子,北京嵘智科技刚搬家到亦庄大族广场,该公司运营总监尹江月忙着办理各种工商登记手续。每项业务她都没去几公里外的政务服务中心,只是把材料交到了写字楼内的专精特新服务站。  “该准备哪些材料、盖什么章,服务站都提前告诉我了,我按要求准备就行。”尹江月把服务站专员吴海丹当成了自己人。办事前,吴海丹提前把所需材料打印出来,企业甚至只需要盖章、签字,然后她再帮企业把材料送到政务服务中心办理。  吴海丹能帮企业办理工商、食药领域的众多审批事项。为了能一次就帮着办好,她都会定期到政务服务中心培训。企业最关心办理时限,她也会尽力减少自己准备材料的时间,不耽误事。  政务服务是大族广场专精特新服务站所提供的服务之一。此外,这里也挂牌经开区首家“医保社保服务站”,还提供专精特新服务、资质认定与申报、知识产权、法务服务等专业化增值服务。“除了服务专精特新企业,还会努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服务站负责人解释,一些中小企业对最新政策了解不够,服务站会第一时间为企业解读。  今年年初,本市试点建设首批专精特新服务站,串珠成链、织链成网。大族广场站正是30家服务站之一。“我们正在布局设立100家专精特新服务站,这在全国属于首创。”杨靖国说,本市将以公益化、专业化、便利化、多元化为特点,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快速发展壮大。同时还正在试点建设10个专精特新特色园区,聚焦产业集聚、聚链融通、数智加速、资本助力、生态赋能、人才引领等方向,完善产业、研发、资本、信贷等全要素资源保障体系,助力专精特新企业步入发展“快车道”。
来源:北京日报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首都之窗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