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为什么德国和英国采取了不同的防疫方式?

农业与农村发展圆桌论坛 农业与农村发展政策视点 2020-03-14

为什么德国和英国采取了不同的防疫方式?

 

于晓华

 

新冠肺炎病毒在欧美开始大规模流行,从现在的应对措施来看,欧美等主要国家(除了意大利)的感染人数处于一个上升阶段,他们似乎采取了一种不同于中国的抗疫模式,放任病毒的传播。德国总理默克尔说德国要有70%的人口会感染;英国首相Boris Johnson说学校不停课,只是建议感染了人在家里待一周;老人不要出来活动。美国到现在的应对政策也非常宽松。

 

和中国和意大利的封城政策相比,为什么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的对策?英国首相Johnson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形成群体免疫(Herd Immunity)这就是传染病学里面的群体免疫理论 (Herd Immunity)。

 

一个社会要有效阻止病毒的传播,必须要形成所谓的群体免疫,达到群体免疫门槛。群体免疫门槛的计算是由病毒的基本传染数R0决定的。R0就是平均一个病人传染的人数,如果R0<1,这个病毒会越传播感染人越少,就很难形成大规模的传染。按照现在新冠病毒的R0=3来计算,那就是一位感染者,平均要传染3人。理论上,如果一个人群中超过67%的人形成了免疫,这位感染者传染人数会小于1人(其他超过两人已经免疫了),这样会导致R0<1。流行病就得到了控制,群体就形成了免疫。


一个社会,如果不形成群体免疫,病毒就会继续传播,很难控制。按照中国现在的情况,疫情确实控制住了,但是如果一放开控制,因为这个病毒已经存在,还是很容易再形成大流行。这个社会不可能一直这样处于一种紧张的控制状态。

 

如何形成群体免疫?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自然免疫,一种是疫苗免疫。自然免疫代价比疫苗免疫要高一点。疫苗免疫就是主动让人群形成群体免疫,然后达到群体免疫门槛。

 

所以,德国总理默克尔一直说,不管怎样,德国人群中最终会至少70%人群感染。有了70%的人感染,才能形成群体免疫。如果没有形成70%的免疫人群,病毒是控制不住的。

 

由于现在还没有疫苗,所以形成免疫群体的方式只有一种:主动感染。从统计来看,病毒感染的总体死亡率小于1%,且主要死亡为老龄人口和有基础病的人口;病毒只是加快了他们死亡进程。很残酷但是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

 

所以,英国和德国采取了比较放任的手法。(1)让抵抗力强的年轻人先感染,老年人在家里。(2)通过关闭学校和主动隔离等手法,拉长病毒的感染周期,防止病毒扩散过快,然后对医疗设施过度挤兑,因为医疗资源跟不上而大量死亡。(3)等到整个社会的群体免疫能力形成,对老年人也安全了。

 

但是,这样的政策存在很大的风险。第一,病毒对年轻人的杀伤力会不会一直很低?武汉有不少死亡是年轻人。比如李文亮医生,只有34岁。第二,病毒感染速度能不能控制在医疗设施的控制应付能力之下。第三,这是一种RNA病毒,变异很快;获得性免疫能保持多久,现在也没有一个科学研究结论。

 

这是一种理论上的无奈。确实,无论如何,社会必须形成群体免疫,否则社会就处于一种严密控制中。这个社会就不能正常运转。

 

中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现在基本控制住了疫情,但是并没有形成群体免疫能力。现在就是以时间换空间,期待有效疫苗赶紧开发出来。在开发出有效疫苗前,如果放开控制,很可能死灰复燃,整个社会必须一直处于紧张状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