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新书 | 五岭巍巍,斯为佛国:岭南丰厚的禅文化土壤

2018-01-22 南方日报出版社

佛教在岭南有着十分深厚的根基,自六朝以来,一直就是中国佛教的重镇。


今天推介的《岭外别传——清初岭南诗僧群研究》是国内首部系统深入展现清初岭南诗僧群全貌的学术研究力作,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由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导黄天骥先生作序。

 



丰厚的禅文化土壤

 

佛教在岭南有着十分深厚的根基,自六朝以来,一直就是中国佛教的重镇。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其一,岭南历代高僧辈出。六朝有中土第一批阐释佛理的苍梧人牟子和出家于交趾的高僧康僧会等人,唐代有禅宗的真正创始者六祖惠能,宋代则有云门宗的创始者匡真文偃等高僧,……清初诗人潘耒因此赞曰:“岭南素称法窟:六祖唱道于曹溪,匡真开宗于云门,大颠盛化于潮阳。近则大埔出木陈,珠江有天然,博罗产剩人,皆杰出丛林者。”


其二,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许多重要节点均与岭南休戚相关。早期印度佛教的东传路线,就有著名的“海上丝路”一支,而其重要的中继站就是广州。六朝梵僧与当地士僧在此合译了许多重要经文。汤用彤先生就曾说:“自(刘)宋世以来,广州常有出经者。可见南朝佛典多来自海上。”至唐代,六祖惠能说法曹溪,广度弟子,并由此衍化出沩仰、曹洞、临济、云门、法眼五宗,形成了“一花开五叶”的盛况。清初岭南高僧成鹫曾精辟地概述了岭南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的意义:“宗风西来,粤疆是即。爰及《楞严》,广州初译。五岭巍巍,斯为佛国。曹溪发源,衍于迁寂。万派千江,皆其涓涓。”


其三,岭南寺院林立,佛教渗透社会的方方面面。在粤北有宝林、云门诸寺,粤东有以广州为中心的光孝寺、六榕寺等寺院群落。憨山德清云:“岭表僻处东南,与诸羌接,周秦贡服不称。今也不独为文宪大雅之风洋洋中国,即琳宫梵宇在在称雄。爰自梁朝,达摩航海来于西竺,有唐六祖衣钵著于曹溪,而禅林道化为东土宗,斯岂以天地限其道、山川私其气哉!固在弘之得人,行之以时耳。”《光孝寺志旧序》亦云:“粤稽千百八寺,幻起育王;三四五层,奇开迦叶。盖鸡国鹿苑,无异西方,金刹宝池,素称乐国。痛众生之入险,现出化城;叹非想以缠绵,殊游火宅。由此世界咸尊象教,人心共宝禅宗。”以这些寺宇为中心,佛禅文化辐射至整个岭南地区,以至于覃召文先生说:“从某种意义上说,禅文化是岭南文化区别于中国其他的地域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之特色所在。”


 

迹删成鹫像


探本溯源对考察特定时代文化风尚的成因是极有必要的,但有时也不宜做刻板理解。事实上,岭南佛教与整个中国佛教一样,同样经历了兴衰轮替的曲折发展历程。大致而言,唐宋是佛教最为昌盛之时,宋末渐趋衰颓,至明中叶则几近“末法”期,各宗派几乎断绝。而此时,岭南佛教之发展同样陷入低谷。汪宗衍先生就说:“吾粤佛教,自六祖后,宋世盛于云门,元明寝衰。”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憨山德清至韶州,所见六祖惠能的道场——曹溪宝林寺的景况,就颇为凄凉:

大师(惠能)既灭,而弟子各散去,随方化导。其守寺之徒亦分烟散火,而禅堂遂废。其有檀越所施庄田,岁计所入数百余金,以供山门常住。久而僧佃互通,侵渔干没,而山门倾圮矣!僧徒各务庄农,失其本业,而修行废矣!又久而僧不法,招集四方亡命盘踞山中,开张铺店,屠沽淫赌。初借资于僧,后返为害,山场、田地、房舍多被吞噬,日久庐墓遍山中,积年既深,牢不可破。僧俗倒置,秽污从杂,殿宇之倾颓,山门之破败,无复清净之观,大坏极弊,至有不忍言者。由是而外侮日至,官讼勾牵,动以奸为名,而僧不堪命。千年道场,一旦化为狐兔魑魅之窟矣!”

与当年“一花开五叶”的繁盛局面相比,此时的曹溪非但没有佛门庄严、清净的本色,反成了“狐兔魑魅之窟”。面对如此荒败景象,憨山德清深叹“粤士子向不知佛”也,“遂凄然拂袖而去”。从义学方面看,元代至明中叶的岭南僧人有所建树者亦寥寥无几,冼玉清先生《广东释道著述考》收录此期僧伽撰述唯有宗宝、法宣二种。

 

然而至明清之际,岭南佛教与整个华夏佛教一样,突而“中兴”。长年的战乱和武夫跋扈的政局,虽造成社会凋敝,民生艰危,但处世外的佛门似乎并未受到过多的冲击,甚至反有壮大之势。屈大均叹道:“慨自庚寅变乱以来,吾广州所有书院皆毁于兵,独释氏之宫日新月盛,使吾儒有异教充塞之悲,斯道寂寥之叹。……嗟夫,今天下之禅者皆思以其禅而易吾儒矣!”这虽是屈氏归儒后的悲慨之言,但从中亦可反观出清初岭南佛教隆盛的景象。

 

南华寺


明季清初的岭南佛门高僧辈出,龙象蹴踏,较著名的有憨山德清、道独宗宝、离际栖壑、天然函昰、剩人函可等人,他们以个人的修行、人格、德望,对振兴岭南佛教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成为大批信徒顶礼膜拜的对象。清人叶梦珠说:“士风之升降,不知始于何人。大约一二人唱之,众从而和之,和之者众,遂成风俗,不可猝变。迨其变也,亦始于一二人而成于众和。”这里讲的是士风升降与个人作用之间的关系。对于讲究严格师承法脉的宗教来说,个人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在多数教徒眼中,宗教精神往往体现在一些德高望重的个体身上,他们对于神的内在信仰实际上也就经常外化为对个人的膜拜。因此,在某种宗教的发展流布中,个体的能动性常会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

明憨山德清禅师像


这一点,在明末清初岭南佛门表现得十分明显。例如,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春,憨山德清被遣至雷阳,遇当地大旱,饿殍相枕,他建济度道场超度死难者;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至广州名刹光孝寺说法《四十二章经》,一时缁素云集,顶礼膜拜;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他又至粤北曹溪,见宝林寺窳败不堪,遂决心整饬寺规,构建法堂,重续法脉。关于其功德法量,释今无曾赞曰:

憨山大师,道贯天人,学穷相性,现比丘身,閟菩萨位,玉质金相,与曹溪并峙,固非后学所赞仰。至隆、万之间,宗教陆沉,宗非其宗,教非其教,不得其人。漫张两片皮,据曲录床,而令天下益于趋顸颟溟涬,无所适从。大师当是时,独奋圆明之智,梳剔经论,使人晓然知了义之书,文义透脱,而于拈花别传一着,离指头间一寸许,有以见其霜烟皓魄。其功号为明教,实所以弘宗也。

德清弘法虽勤,然独木难支,其圆寂后,岭南佛法依旧较为凋零。继起者又有道独宗宝,承洞上法脉,长期主罗浮华首台法席,“悲悯末法”,重规叠矩,谨护法城,“广植菩提之深根,茂忠孝之芽叶,节烈文章之士,赖以成就正骨”。又有栖壑(1586—1686),顺德柯氏子,字离际,创鼎湖法席,“凡二十有三载,前后得度弟子千余人”。又有天然函昰,更被尊称为清初岭南佛门的精神领袖。周齐先生概其功德云:“开法诃林,大振宗风;创立海云、海幢、丹霞别传诸名刹,禅教并重,使法席一派繁荣;整肃纲纪,森严规矩,使丛林为道德所属。”

 

光孝寺的瘗发塔和菩提树


这些高僧大多道法精深,提持祖道又能苦口婆心,悲智双遣。明季清初的很多文士,皆因久慕他们的德容风范而趋皈浮图。例如,三水人李廷辅,幼年出家住雷峰隆兴寺,崇祯十四年(1641年),“闻天然禅师倡道诃林”,遂携其徒将本寺田亩室庐,“供诸十方”,延请天然为本寺开山第一祖。又如,新会人黄尚源,早年曾“传江门之学,学者多宗之”,“闻天然禅师阐法诃林”,遂前往与之辩儒释宗旨,“批剥累日,不觉自屈”,即日皈依落发;从化人邓璁,“弱冠有隽才,不乐仕进,闻天然禅师道倾岭南,日游诃林门下窃听余论,忽起疑情,勃然有出世之志”。以上数例,皆充分说明了高僧们对佛门中兴所起到的特殊作用。

 

清初岭南佛教的中兴还与统治者的提倡有密切关系。自佛教传入中土,其兴衰隆替往往取决于统治者的好恶。《元史·释老传》云:“释、老之教,行乎中国也千数百年,而其盛衰每系乎时君之好恶。”清初岭南佛教的兴盛亦不例外。

 

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顺治帝是一名忠实的佛教信徒,其佞佛的程度恐怕在历代皇帝中无有出其右者。他曾两次宣召江南高僧玉琳通琇、潮阳高僧木陈道忞入万善殿,“机务之暇,时相过访,与二师谈论禅机,皆彻通大乘”,民间甚至还流传着他出家五台山、死后行以火葬的故实。其后的康熙帝,在向佛的道路上虽没有走得像顺治那么远,但对佛教亦较为“虔敬”,如他曾六下江南,每次都要参礼佛寺,延见高僧。


 

顺治帝宣召高僧玉琳通琇


如果说顺、康二帝的佞佛、敬佛是清初佛教发展的“大气候”,那么统治岭南达二十余年之久的平南王尚可喜的佞佛,则可谓清初岭南佛教发展之“小气候”。在此种政治背景下,佛教焉有不盛之理?时人即谓:

世祖章皇帝手辟中原、立纲陈纪之暇闲,召高僧与谈佛乘。于是天下翕然向风,知佛之为教,亦牖民于善之一道也。我平南王之镇粤也,二十年来所创立修建若曹溪、大佛诸寺,不下数十所。而世子少保公、都统公复推王意而广之,凡名山邃谷、古刹梵宇,游辙所经,悉令丕振鼓钟,绮绣相望。

此处所说的尚可喜修建的“不下数十所”寺院,是可以逐一考实的。例如,康熙三年(1664年)修建大佛寺,康熙四年(1665年)建檀度庵,康熙十一年(1672年)修海幢寺,又请高僧真修实行“修曹溪、飞来诸胜”,……皆反映出尚氏对佛门之“无量功德”。此外,尚可喜还对佛门高僧崇敬有加,常延请他们开法。顺治八年(1651年)请天然说法广州,被婉拒;顺治十二年(1655年)请道独至海幢寺说法;顺治十七年(1660年)延栖壑至府衙问道;康熙十四年(1675年)率文武宰官延请今无海幢禅僧四十余众,奉颂藏经,以祝国庇民。

 

总之,凭借着史上丰厚禅文化之积淀与时代所赐予的诸种“机缘”,加之高僧大德们的劝导善化与统治者的护持,可以说,明清之际的岭南佛教获得了自六祖惠能以来最好的发展契机。澹归在《重建光孝寺大殿碑记》中写道:

仙城地势,南尽大海,帆樯之力,直抵印度。菩提达摩望震旦大乘之气,十周寒暑,泛重溟而至,首践此邦。别子为祖,继别为宗,一花五叶,枝条遍宇内。大鉴开东山法门于菩提树下,虽广化曹溪,而发祥光孝。《楞严》了义,五天秘重,般剌密帝创译寺中,房融笔受,冠绝古今。盖王园遗构,自晋及今,垂二千年。道有污隆,时举时废。近代以来,憨山清之唱教,天然昰之谭宗,仅能规复诃林,未及崇严宝殿,岂非弘护乘权,故有待于现身大士耶?平、靖二王应新运而蔚为名世,底定岭表,百废俱兴,以为福国庇民、阴翊王化,无有过于大雄氏者。……

蔡鸿生先生说清初岭南的佛教“与滇南和江南鼎足而三,成为遗民逃禅的著名渊薮”。其实,仅就文士逃禅一端而言,清初的岭南似乎较江南、滇南更盛。博罗僧行森曾上书顺治帝:“近三十年来,则世家公子、举监生员,亦多有出家者。浙直素称佛地,觉似不如广东矣。”即表明了这一点。


(本文节选自《岭外别传》,作者李舜臣,图片来源于网络)



|  《岭外别传》目录  |  


绪 论/1

一、问题的提出/3

二、相关概念的界说/5

三、前贤研究的回顾与展望/11

第一章 清初岭南诗僧群崛起的政治文化背景/21

第一节 “应劫而生”的诗僧群/23

第二节 明中后期“儒释会同”的学术背景与士人禅悦之风/33

第三节 丰厚的禅文化土壤 /40

第四节 诗文化的蓬勃/47

第二章 群体之构成与生活形态/55

第一节 群体规模的基本估价/57

第二节 以宗门世系为纽带的群体组织形态/69

第三节 充满着法缘与俗缘纠葛的生活形态/79

第三章 清初岭南诗僧的结社活动/99

第一节 “莲社”的传统/101

第二节 清初岭南诗僧结社活动考述/105

第三节 清初岭南诗僧结社的文化意义/126

第四章 清初岭南诗僧的诗心/133

第一节 苦难的悲吟/135

第二节 故国的挽歌/141

第三节 尘劳的解脱与禅悦之风致/148

第四节 友谊之求与媚俗之态/157

第五章 诗学旨趣与诗歌风貌/169

第一节 僧诗的特质:“蔬笋气”与“酸馅气” /171

第二节 清初岭南诗僧的诗学取向/183

第三节 诗歌风貌/196

第六章 论金堡澹归——清初岭南诗僧个案研究之一/219

第一节 从南明诤臣到岭南高僧/221

第二节 金堡澹归的文/227

第三节 澹归的诗/233

第四节 澹归的词/239

第五节 关于金堡澹归的历史评价/248

第七章 论石濂大汕——清初岭南诗僧个案研究之二/255

第一节 毁誉参半的石濂大汕/257

第二节 《离六堂自叙》所蕴含的诗学思想/266

第三节 大汕的诗品/271

第四节 石濂大汕所透显的文化意义 /287

结 语/293

附 录/299

附录一 海幢阿字今无禅师年谱/299

附录二 长寿石濂大汕禅师年谱/327

附录三 王夫之与金堡澹归关系考论/354

附录四 冼玉清先生未见两种清初岭南诗僧诗集叙录/363



|  作者简介  | 


李舜臣,1972 年生于江西永丰。2003 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江西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西省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主要从事佛教文学、古典诗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元明清诗僧研究》和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虞集与元中后期江右诗文化圈研究》;目前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历代释家别集叙录》和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直接资助项目《元明清释家别集提要》等课题。先后在《文学遗产》《文艺研究》《宗教学研究》《民族文学研究》《文献》等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40 余篇,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出版专著1 部,编著2 部;获得江西省优秀社科成果二等奖一次,三等奖两次。


|  图书信息  |

书名:岭外别传——清初岭南诗僧群研究

书号:ISBN978-7-5491-1615-7 

定价:78.00元

作者:李舜臣  著

主题词:岭南、诗僧群、明末清初

上架建议:社科/人文



↓↓↓扫一扫二维码,即可包邮购买本书↓↓↓

点击“阅读原文”可在当当网下单选购本书

京东商城、亚马逊及全国新华书店同步有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