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榜样风采录丨洛宁县法院 宋晓兵:扎根基层热土,逐梦公平正义

洛法宣 洛阳中院 2023-08-27

宋晓兵,中共党员,现任洛宁县人民法院大原法庭庭长。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2次,个人三等功1次。






成长心路

十二年的基层法庭工作经历,让宋晓兵感受了人间百味,体会了百姓冷暖。稳民心、悦民心、暖民心,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何为心中有民,脚下有路。“把法庭送到了老百姓的身边!”田间地头、乡村阡陌中,他奏响法、情、理和谐的音符。




“草根法官”,扎根基层

“让每一起案件都走进当事人的心中”



“我是农村娃,吃山野菜、玉米糊糊长大,农村就是我的根。”扎根基层法庭十二载,宋晓兵始终以“草根法官”自居,能够实实在在为乡亲们多办点儿实事,是他一直不曾忘却的初心。


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宋晓兵用脚丈量了辖区乡村的每一片土地。


“我希望能办好每一起案件,走进每一名当事人的心中。”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创新“五心工作法”、推进诉源治理、开展巡回审判,田间地头,柴米油盐,从处理案件到闲聊家常,他用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人民群众亲身感受阳光司法和看得见的正义。




基层法庭的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凡、琐碎,但是看似简单的工作,却要付出成倍的精力与奉献。


考虑到当事人路途遥远,就跋山涉水、入村入户调查核实案件线索;对街坊邻居反映的情况,要牢记在心,作为参考;对不同乡镇村落的乡情民俗,都要一一记录,总结归纳......通过普法宣讲、巡回审判,宋晓兵和同事们用最朴实的话,最接地气的做法,让父老乡亲们懂法、守法、用法。


而老乡们的评价也往往都很实在:“宋法官朴实,没架子,经常来村里走访,说话和气,有问必答。人也很有耐心,干得可是不赖。”每当面对乡亲们的赞誉,宋晓兵总是谦虚地笑笑。


“在实际工作中,我的业务能力不是最强的,工作成绩也不是最突出的,但化解社会矛盾 、为民排忧解难方面,我坚信自己是最坚定的,也是最执着的。我坚信只有心系群众,服务群众,才能把路走宽走远。”宋晓兵的话语坚定有力。




将心比心,以心换心



“宁可自己费工夫,也不能让群众多跑路!”


去年7月下旬一个下雨的上午,宋晓兵刚结束一天里第二个案件的庭审,身上的法袍还没脱去,在审判庭门口就看到一群人,他们鞋上沾着未曾刮净的泥土,向法庭涌来。“庭长呢?俺们要看病钱!”“不给钱我们就住法庭里不走了!”......细听下来,发现他们嚷嚷着要求见自己,宋晓兵赶忙上前,询问情况
等安抚好几人情绪,宋晓兵才彻底听明白对方的话。他们一行8人是偏远山村的,来乡里赶集,想搭乘三轮车回家,刚出发便与面包车相撞,三轮车上8人受伤。但是因为赔偿问题一直定不下来,便来到法庭寻求公道。
在宋晓兵的询问下,他们递上了交通事故认定书和卫生院的收据,以及凌乱的诉讼材料。事故认定书显示他们中最大的廉大爷已经86岁,最小也已经65岁了,而他们要求赔偿的数额,最多的2000多元,最小的才几百块。雀虽小,五脏俱全,案子虽然不大,但涉及人伤车损、责任分担、保险理赔、赔付标准、垫付抵扣等众多法律事项,对于法律意识不足的他们来说,如何合理合法快速地要回赔偿,是个难题

晓之以理,宋晓兵用农村常见的弟兄请舅舅分家的故事打比方,尽量让他们明白诉讼有严格程序,需要材料、步骤和文书。然而听过宋晓兵的解释后,廉大爷戴上便民老花镜看着诉状纸,却仍然坚持说:“宋庭长,我们相信法庭,也相信你。但是我们下一次山不容易,这东西俺也听不懂,但是钱今天要是不要回来,我们就不走了。”说罢从包里取出干粮在面前晃了晃。


法官不能代当事人提起诉讼请求,这是原则更是规矩,必须得坚持,但遇到老百姓的烦心事、揪心事,必须得想办法、给出路。


“宁可自己费工夫,也不能让群众多跑路!”为了让乡亲们没后顾之忧,宋晓兵迅速赶回洛宁县法院,请来在诉讼服务中心值班的律师志愿者,免费为他们提供法律帮助。下午2点多,在宋晓兵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案件顺利立案,给廉大爷一行人吃下了“定心丸”。


诉状送达后,宋晓兵确定了巡回审判的思路,要把法庭搬到人民群众的家门口,让司法便民利民惠民的举措落地生根。巡回审判开在了村委会的广场上,引来了十里八村的上百名群众。当庭宣判后,原被告各方均当庭表示服从判决,保险公司承诺限期付款,廉大爷一行人的赔偿款终于拿到了手!



回去的路上,保险公司的律师请求宋晓兵和同事们将他的车从山上开下来,说:“看着下山的路,腿都吓的直哆嗦,心砰砰的跳,太危险了,这样的地方来一次都嫌多,可得注意安全呀!”


然而律师不知道的是,这样崎岖艰险的山路,宋晓兵和同事们走了一遍又一遍。


几天后,廉大爷他们收到了赔偿款,并且专程到法庭表示感谢,看着信上写的歪歪扭扭的却真切朴实的话语,宋晓兵心中万分感慨, “那一刻,我对‘心中有民,脚下有路’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那份油然而生的使命感使我更加坚定。”



“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做好人民需要我做的事。”
宋晓兵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没有激动人心的豪言壮语,有的只是对每一个案件、每一份文书、每一项流程十多年始终如一的审慎和较真。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作为新时代的人民法官,就应该把准方向、坚定信念,用高质量的司法服务稳民心、悦民心、暖民心,做人民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宋晓兵说道。

让我们与榜样同行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点燃理想信念之火

扛起新时代历史重任


让我们与榜样同行

忠诚履职  苦干实干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

感受到公平正义



党史百年·天天读

点击下方划线蓝色文字

一起学习党史,践行初心使命

↓↓↓

党史百年天天读 · 4月7日






 精彩回顾

为群众办实事丨洛阳中院召开全市法院执法满意度提升攻坚誓师大会

《民法典》实施后,夫妻离婚,子女抚养权如何争取?

跟班先进 学思悟践丨对标榜样,深学笃行,他们这样说......(二)

他们,永不消逝!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