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来了!江凌同志在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
建强副中心 形成增长极
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
重振洛阳辉煌
——在中国共产党洛阳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21年9月27日)
江 凌
洛阳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新发展阶段的使命和目标
坚持走以创新引领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胜”。省委提出的建设现代化河南的“十大战略”,创新既摆在首位、又贯穿始终。历史上的洛阳曾是我国最具创新活力的地方,“四大发明”中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都诞生于此。创新是洛阳创造辉煌文明成果的“核心密码”,重振洛阳辉煌,首先必须全面激发创新活力,让创新成为洛阳最鲜明的城市特质。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我们要看到,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是大势所趋。我国正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这对每个地方都是一次机遇性、竞争性、重塑性变革。唯有创新,才能在新一轮区域经济版图重构中重塑洛阳发展新优势,否则就会被边缘化。我们要看到,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是发展所需。洛阳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产业结构需要调整,发展动能需要转换,体制瓶颈需要破解,城市功能需要提升。唯有创新,才能解决好制约洛阳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否则就没有出路、没有前途。我们还要看到,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是潜力所在。经过长期积累,洛阳各类创新资源比较丰富,推进产学研融合发展的空间很大,已经到了充分释放创新潜能的重要窗口期。唯有创新,才能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将资源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胜势,否则就会错失良机、贻误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洛阳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创新、更依赖创新,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坚定不移走以创新引领发展之路。
新发展阶段的创新,是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包括科技创新、观念创新、体制创新、功能创新、模式创新等各方面创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建等各领域创新。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要突出重点、抓好统筹,以重点突破带动全方位创新,更好发挥创新的乘数效应。
——以观念创新开创发展新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推进现代化建设,必须形成与现代化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目前,从经济发展到社会治理,一些同志的思想观念还跟不上时代步伐,停留于过去的旧思维旧观念。特别是受以往发展模式潜移默化的影响,计划经济思维在一些同志头脑中根深蒂固。在谋划推动工作时,习惯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手段,局限于体制内的资源,忽视了市场和社会的力量。要积极学习借鉴先行地区的新理念新思路,着力解决思想僵化、思维固化问题,坚持用新眼光看待新问题、用新思维对待新事物,以思想观念大解放推动改革发展大突破。
——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全球科技创新已经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期,各层次各领域的技术都在加速突破、加快融合,很多都是颠覆性开创性革新,给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变革带来了大机遇、大市场、大空间。未来真正有竞争力的产业,都是创新型产业。洛阳是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偏高,不少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价值链低端,既有转型的压力,也有升级的潜力。要立足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发展创新型产业,促进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走好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高质量发展新路。
——以体制机制创新激发内生动力。体制机制对一个地方的发展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当前,洛阳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题是市场活力、社会活力、基层活力不足,深层次原因是体制机制瓶颈。体制机制创新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让各方面活力充分迸发。作为后发展地区,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率先改革形成体制机制新优势,在有条件的领域实现跨越赶超。要坚持问题导向,以更大的力度推进深层次改革,在破解体制机制瓶颈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以城市功能创新增强聚合能力。城市是现代经济社会活动的主要载体。现代化城市,既要让人民生活更美好,也要让优质资源更集聚。纵观国内外,凡是发展势头好、潜力足、前景广的城市,都是通过建设平台城市来聚合优质资源特别是创新资源的城市。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洛阳城市建设已经到了由“打基础”向“强功能”转变的重要关口。要聚焦建设平台城市,做强与城市定位相匹配、与现代化建设需要相适应的功能,把洛阳打造成聚合各类创新资源的“强磁场”,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以发展模式创新重塑区域发展格局。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地区发展差异化、区域发展一体化也成为必然趋势。各地的实际情况不同,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要遵循规律、因地制宜,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在非均衡发展中更好实现发展的均衡。都市核心区要统筹城市提质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创产业;环都市区要统筹县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南部生态发展区要统筹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高质量建设洛阳都市圈,加强与郑州都市圈的协同联动,协力建设郑洛西高质量发展合作带,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
同志们,走好以创新引领发展之路,是洛阳抢抓战略机遇、赢得战略主动的必然选择。全市上下要进一步凝聚思想共识,深入研究、科学谋划、主动作为,增强改革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以全面创新拼出洛阳高质量发展新天地!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制造业是洛阳的“当家产业”。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以科技创新赋能先进制造既迫在眉睫、又正当其时。要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更好地把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统筹起来,把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重点培育、未来产业谋篇布局贯通起来,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
推动产业集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要实施产业集群发展行动,持续推动产业转型,着力提升优势产业集聚度和竞争力。立足洛阳现有产业基础,围绕装备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着力延链补链强链,打造农机、轴承、机器人、铝钛、耐火材料、精细化工、光电电子器件、光伏、节能环保等产业集群。面向未来市场前沿需求,聚焦储能与氢能、关键战略材料、生物制品与健康服务、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等领域,着力培育新的产业集群。高水平建设一批新型产业园区,加快建设伊滨科技产业新城,打造环都市区先进制造业产业带,为产业集聚搭好平台。扎实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改造,推动骨干企业增资扩产,提升优质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聚焦主导产业上下游、左右链,精准开展产业链招商、驻点招商、基金招商,吸引更多高成长性企业落地洛阳。坚持“项目为王”,常态化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建立健全项目直接落地机制,做好全流程服务,以源源不断的项目建设为产业集聚提供有力支撑。
突出科技创新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求。要坚持以用为本,充分发挥自创区的龙头作用,着力激发大院大所大企业的创新活力,不断完善科技研发体系、转化体系、服务体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金一体化科技研发机制,把创新真正落实到产业上。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推动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创新活动全覆盖,健全科技型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变强”梯次培育机制,让更多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实施孵化育成体系建设行动,高水平建设一批科技孵化载体、研发中试基地、科技产业社区,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就地就近转化,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集群。实施研发平台扩量提质行动,深度嵌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加快建设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积极创建国家轴承产业创新中心、现代制造河南实验室,引进和培育一批新型研发机构,组建体系化、任务型创新联合体,优化科研力量布局,更好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实施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动,支持河南科技大学创建“双一流”大学,支持驻洛高校围绕洛阳产业发展设置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平台,引进和建设一批与洛阳产业契合度高的产业学院、研究生院,提升科技创新源头供给能力。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实行“揭榜挂帅”等制度,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卡脖子”难题。实施科技金融深度融合行动,高效运营天使基金、创投基金、“科技贷”等科技金融产品,为科技创新提供全周期金融服务。实施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行动,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健全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实行柔性引才模式,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开展产业共建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抢抓国内国际分工体系重塑的机遇,在更大范围内配置优质资源,加快构建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加强洛阳都市圈产业协作,推动洛济焦、洛巩、洛渑、洛汝产业带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战略合作,在矿山机械、高端轴承等装备制造优势领域,着力集聚研发、生产等环节优质资源,确保占据中高端;在新兴前沿领域,探索实施“科技研发在沿海、生产制造在洛阳”、“龙头企业在沿海、配套园区在洛阳”等合作共建模式,支持洛阳企业跨区域设立研发中心、营销中心,更好实现牵手互动、借势发展。实施“洛企出海”行动,鼓励优势企业高水平“走出去”,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形成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让“洛阳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盛名远扬的“金质名片”。
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洛阳与先行地区的差距,表现在发展水平上,根子在体制机制上。要以建设全省创新发展综合配套改革市域试点为抓手,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通过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激发内生动力、实现后来居上。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是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基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不断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技术要素市场,积极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形成与创新发展相适应的要素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畅通要素流动渠道,盘活低效利用的要素资源,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推动要素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完善政府调节与监管,做到放活与管好有机结合,提升监管和服务能力,引导各类要素协同向先进生产力集聚。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是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重点。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竞相迸发。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进市属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健全与驻洛央企省企合作共赢的体制机制,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形成具有最优效率的所有制结构,让更多市场主体活跃起来。完善和落实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用地、人才引进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支持民营企业改革创新发展。持续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切实放宽市场准入、优化审批服务、降低税费负担、强化要素保障、保护合法权益,着力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让洛阳成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的沃土。
调动基层积极性是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关键。要让县区和乡镇成为推动发展的主体,明晰权责边界,留足自主空间,全面激活基层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深化放权赋能改革,承接用好省级下放权限,厘清市级与县区事权,赋予县区和乡镇更多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大基层发展自主权。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落实省财政直管县改革方案,探索完善财政收入分配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推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适时推动中心城区行政区划调整,优化行政资源统筹配置。深化高新区、经开区、产业集聚区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市场化建设和运营机制,将开发区打造成经济建设的主阵地、主战场、主引擎。树立科学的激励导向,对不同县区实行分类考核,建立健全干部双向激励机制,常态化畅通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晋升录用渠道,探索建立村(社区)干部收入激励机制,激励基层干部在经济发展最前沿、社会治理第一线担当作为、竞相出彩。做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进一步优化党政机关机构设置和运转机制,推动资源和力量向基层下沉,让基层干事创业的队伍更强、活力更足。
深化制度型开放是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的内在要求。要顺应对外开放正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的趋势,紧密衔接国际通行规则,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加快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好用好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加大制度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力度,重点在双向投资、跨境贸易等领域先行先试,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型开放经验。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建好开放平台、畅通开放通道、壮大开放主体,以开放促改革、促创新、促发展,在高水平开放中积蓄城市发展之势、实现城市气质之变。
打造聚合创新资源的平台城市
洛阳城市建设正处在由传统城市向平台城市转变的关键期。要强化平台思维,围绕增强聚合创新资源能力,着力完善功能、提升品质,建设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极具吸引力的现代化城市。
枢纽功能是平台城市的基础支撑。要立足洛阳区位特征,科学布局建设交通物流基础设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加速集聚。加快推进呼南高铁豫西通道、洛阳机场三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落地,推动建设洛阳至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新的高铁通道,推动地铁尽快成网,建成“三纵三横三环”高速路网、中心城区“井字+外环”快速路网,打造全国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完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高水平建设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谋划建设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打造现代物流强市。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和应用,推进大数据中心和云平台建设,优化提升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功能,打造信息枢纽新高地。
宜居宜业是平台城市的基本要求。要以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为抓手,统筹硬件软件、兼顾颜值气质,全方位提升城市承载力、亲和力和感召力。立足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塑造以“现代唐风”为主体的城市风貌,展现不同区域特色韵味,彰显古今辉映的城市形象,打造魅力出众的城市气质。以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改造为抓手推进城市有机更新,建设功能完备的成熟社区,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施一批“微改造”工程,布局一批高品质的城市家具、城市景观,打造靓丽舒适的城市生活空间。加快建设区域科技、教育、文化、医疗中心,拓展优质公共服务覆盖面,更好地吸引优质企业、优秀人才。加快建设“城市大脑”,以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旅游、智慧城管等为引领,着力打造智慧城市。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城市应对风险能力,着力打造韧性城市。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化“诚信洛阳”、“书香洛阳”建设,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让满满的正能量成为城市最有价值的品牌,更好地暖人心、聚人气、促发展。
青年因城市而聚,城市因青年而兴。要更多关注青年的特点、青年的需求、青年的体验,着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与青年人的契合度,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吸引更多青年人与洛阳一起成长、共赢未来。建好用好大学生实训基地、青年众创空间、青年创业园等平台,完善支持青年就业创业的政策体系,让青年人竞相创新创业。构建租、售、补一体化青年安居体系,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青年人才公寓、产业社区公寓供给力度,分层分类提高住房补贴标准,为青年人提供多样化的安居支持。打造一批潮流时尚消费街区,培育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消费新业态,营造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更好地满足青年人消费需求。着力塑造开放包容的城市品格,畅通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让洛阳成为一座吸引青年、留住青年、成就青年的青春活力之城。
开创乡村振兴新局面
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当前,文旅消费已成为普遍需求,并呈现不断升级态势。要充分发掘利用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打造特色突出、以人为本、效益多元的文旅产业,将洛阳建设成全国重要的文旅产业高地,把文化资源优势更好转化为发展优势。
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站在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高度,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加强大遗址和石窟寺保护利用,推动二里头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加快建设汉魏洛阳城遗址博物馆,打造全国区域性石窟寺保护研究基地。加强考古研究,努力在国家重大考古课题中取得新成果,彰显洛阳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加快建设国家级河洛文化生态保护区。提高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利用水平,赋予文化遗产更强大的生命力。
品牌就是品质品位,就是吸引力竞争力。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必须从全国大格局、以国际大视野审视洛阳文旅产业,凸显特色优势,加强区域协作,着力打造一批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知名品牌,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旅品牌矩阵。打好“盛世隋唐”牌,突出“古都游”主题,积极融入郑汴洛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做强龙门石窟、白马寺等文化IP,加快推进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隋唐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等项目建设,推动洛邑古城等项目提档升级,建设“东方博物馆之都”,打造独具魅力的隋唐文化标识。打好“黄河文化”牌,积极融入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把沿黄自然山水与历史人文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黄河历史文化地标城市,建好小浪底、龙潭峡、黛眉山等旅游景区,讲好洛阳“黄河故事”。打好“伏牛山水”牌,联动建设大嵩山文化旅游区,做优白云山、老君山、鸡冠洞等精品景区,推出一批精品旅游线路,建设一批乡村旅游示范村和“伏牛山居”精品民宿,打造伏牛山国民休闲旅游度假地。打好“国花牡丹”牌,高标准建设提升牡丹观赏园,深入挖掘牡丹文化内涵,拉长牡丹产业链条,持续叫响“洛阳牡丹甲天下”品牌。打好“工业遗产”牌,活化利用涧西工业遗产历史文化街区,推动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植入与老工业基地元素相契合的新业态,让工业文化遗产活起来。
创意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灵魂。要强化创意引领、发挥市场作用、提升传播能力,用创意抢占文旅融合“新风口”,推动文旅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引进培育文创头部企业,培育发展中小微文创企业,着力打造文创产业发展的旗舰劲旅。实施文化创意人才扶持计划,培育吸引更多文化创客,让洛阳成为文创人才竞相汇聚的高地。积极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新技术新应用的跨界融合,做大做强工艺美术、精品演艺、实景游戏、数字文博等文创产业,打造具有洛阳标识的文创产品。高质量建设一批大型文旅综合体、文旅街区、文创基地,推出一批沉浸式体验项目,抓住游客的眼球,留住游客的脚步,把客流量变成消费力。提升“两节一会一论坛”的功能定位和特色水平,搭建文旅产业发展高端平台。顺应数字化时代的传播规律,坚持移动优先、视频为主,加强交互传播,创造性做好文旅营销,让洛阳成为让人津津乐道、令人心驰神往、使人络绎不绝、叫人流连忘返的文化旅游“打卡地”。
加快美丽洛阳建设步伐
良好的生态环境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要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抓手,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提升全域生态保护治理水平,让河洛大地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好。
洛阳处于黄河“豆腐腰”的首部,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治理是我们必须扛牢的政治责任。要坚持“重在保护、要在治理”,加快建设黄河保护治理示范区。健全黄河防汛应急体系,因地制宜推进滩区防护,深入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以流域安全确保黄河安澜。落实河长制,常态化开展河湖“清四乱”行动,加快沿黄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抓好城乡污水处理,涵养良好水生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加强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快创建国家节水型城市。
伏牛山是洛阳重要的生态屏障,加强南部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事关洛阳长远发展。要以创建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为抓手,强化区域协同联动,提升南部地区生态环境一体化保护水平。科学编制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强化刚性约束。推进饮用水源地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减少面源污染,守护好“中原水塔”。全面推行林长制,高标准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打造伏牛山“森林氧吧”。加强生态治理与修复,积极创建绿色矿山,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探索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开展生态补偿、碳排放权交易等试点,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
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治本之策。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制定实施碳达峰行动方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严格落实“六控”措施,加快推进“四大结构调整”,持续削减主要污染物排放,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高效产业,加快工业企业绿色化改造,推动重点行业有序达峰。开展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发展绿色能源,做强绿色交通,推广绿色建筑,推进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健全有利于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执法,努力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建设更高品质的幸福洛阳
提升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洛阳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要坚定制度自信,加强制度创新和治理能力建设,加快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新格局,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要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履行立法、监督、重大事项决定、人事任免等法定职责。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挥好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提高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水平。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努力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强化思想价值引领是提升治理效能的深厚支撑。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筑牢守稳各级各类意识形态阵地,构建攻防并举的意识形态工作格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对外传播能力建设,推进网络综合治理,敢于善于开展舆论斗争,持续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推动文艺创作繁荣发展,加快建设城乡文化合作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让人民群众享有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领,开展“最美洛阳人”等典型培育选树行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
法治对改革发展稳定具有引领、规范和保障作用。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城市、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市新局面。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充分用好地方立法权,结合洛阳实际实行“小切口”立法、立管用的法,以良法促进发展、保障善治。深入推进依法行政,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执法司法制约监督体系,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让厉行法治、追求公平正义成为全社会的最大共识。巩固深化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不断提升政法机关依法履职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事关社会安定、人民安宁。要深化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完成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任务,着力打造具有洛阳特色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发挥群众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实现政府治理与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加强村(居)民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提高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加快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把安全发展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不断提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能力。构建上下贯通的国家安全工作体系和责任体系,打好维护国家政治安全主动仗。加强经济安全风险预警和防控,有效防范化解金融、政府债务、企业运行等领域风险,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开展“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创建活动,抓好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努力实现本质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洛阳。
坚定不移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落实党管武装制度,全面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加大双拥共建力度,不断开创军政军民团结新局面。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更好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桥梁纽带作用,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凝聚起团结奋进、共铸辉煌的强大力量。
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办好洛阳的事情,根本在坚持党的领导,关键在加强党的建设。要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作为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创造性地推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洛阳落地生根、形成生动实践。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健全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不断提高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制度,落实好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弘扬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夯实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基础。
思想建设是党的基础性建设。要健全完善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等各层级学习制度,建好用好基层理论宣传阵地,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走深走心走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合一。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用好洛阳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修养,挺起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引导广大党员更好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是推动洛阳各项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新时期好干部标准,树牢鲜明的用人导向,严把政治关、品行关、能力关、作风关、廉洁关,坚持注重基层、注重实践,突出选用敢于担当、务实重干、心有百姓、勇于改革、善于学习的干部。着眼洛阳发展需要,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统筹做好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合理使用各年龄段干部,打造充满活力的干部队伍。保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相对稳定,让广大党员干部真正沉下心、干成事、受历练。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增强干部教育培训针对性系统性,发挥好各级党校主阵地主渠道作用,注重在基层一线、吃劲岗位上锻炼干部,分批选派干部到先行地区参观调研、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全面提升干部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把每个基层党组织都建成坚强战斗堡垒。深入开展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健全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常态长效机制,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抓好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坚持和完善向重点乡村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制度。建立乡镇(街道)领导干部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健全基层便民服务体系,强化基层党组织服务功能。创新实施“镇选村培”农村党员发展模式,优化农村党员发展结构和质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服务,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好先锋模范作用。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要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持续纠“四风”、树新风,以好作风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用心用情联系服务群众,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不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防止和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基层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持续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强化担当作为、敢于攻坚克难,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倾力而为的劲头谋划推进工作。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鼓励党员干部“走出去”、“沉下去”,在工作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做到心中有思路、手上有招数。树牢结果导向,坚持工作项目化方案化清单化,推行“一线工作法”,强化“马上办”作风,确保各项工作一抓到底、抓出实效。持续深化家风建设,以良好家风带党风、促政风、正民风。
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关乎人心向背、事业兴衰。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强化监督执纪,深化标本兼治,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建设持久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把握正确的执纪导向,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突出“治未病”,把纪律规矩挺在前面,深化政治巡察,加强日常教育监督管理,精准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推动以案促改常态化制度化,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围绕压缩权力寻租空间,不断扎紧制度笼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统筹用好问责手段,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严查诬告陷害行为,着力实现从严管党治党与激励干部干事创业有机统一。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重点查处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
同志们!新征程已经开启,赶考路就在脚下。一百年前,中共洛阳组诞生,中原大地的革命火种在洛阳点燃;一百年后的今天,新的发展蓝图已经绘就,我们重整行装再出发。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重振洛阳辉煌,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
党史百年·天天读
来源:《洛阳日报》、精彩洛阳
精彩回顾
“振奋人心!” “擘画蓝图!”......市十二次党代会现场,洛阳中院的法官代表们这样说!
今天,再发2.34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