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业正能量”不是媒体给的,而是来自于平台的担当!

2016-06-27 子野 众筹之家网

十 个 玩 众 筹 , 九 个 上 之 家。

众筹之家(www.zczj.com




近期,众筹之家发布多篇独家调查新闻,引发业内人士和投资人的关注。但很不幸,有一些人却向众筹之家提出“要多传播行业正能量”、“众筹可以给国家带来多少的收益”的话语。为此,众筹之家特地出一篇文章《行业正能量”不是媒体给的,而是来自于平台的担当!》,以供各方讨论。


“行业正能量”是谁给的?


  2011年,国内众筹行业正式走向历史舞台,衍生出来的股权众筹逐渐成为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主力军之一。时至今日,约摸有六个年头。

  

  在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点名时间、天使汇等第一批众筹平台。再后来,众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数量激增,也出现了像京东东家、蚂蚁金服、360淘金等这样背靠互联网巨头的大平台。

  

  大家“各扫门前雪”,顾好自家事,似乎没怎么出现问题,就很少人提及“行业正能量”的事,因为行业好了,媒体的新闻报道自然也是积极正面的。但是,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尤其在这半年时间里,股权众筹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项目和平台,导致整个行业受到质疑。

  

  我们作为众筹行业的垂直媒体,深感忧虑。就在我们露出那一丝愁眉的刹那,有人把目光投向了我们。

  

  “你们要多报道积极正面的行业新闻。”

  

  “你们要多传播行业正能量。”

  

  “你们知道众筹会给国家带来多大收益吗,别整天报道不好的,多说好话。”

  

  ……

  

  ……

  

  我们很为难。

  

  在这个过程中,有一部分人对第三方媒体的定位出现偏差,认为媒体理应多报道积极正面的新闻,甚至认为传播“行业正能量”是媒体的职责之一。

  

  我们深感痛心。

  

  事实上,所谓的“行业正能量”从来都不是我们做媒体给的,而是平台通过实际行动向投资人、甚至全社会的一种积极的表态。在新闻报道里,也从来没有传播“行业正能量”的说法。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华尔街日报把传播社会正能量作为己任,还有没有现在的华尔街日报。

  

  如果平台自己做了不该做的事,我们把事情曝光,进行新闻报道,那么,我们只认为做了我们该做的事。而平台对于此,不进行内部调查,反而指责媒体把事情曝光,传播行业负能量,企图转移视线。这样的平台,很难说有所担当。

  

  同样,如果媒体把传播“行业正能量”视为己任,那么,这样的媒体也是为同行所不齿,违背新闻报道的原始教义,愧对“新闻”二字。

  

  正因为我们深知作为媒体的职责,所以我们对行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会选择进行新闻报道。这里不存在任何传播正负能量的问题。

  

  因为无论是行业正能量,还是负能量,都是来自平台的一种表态。如果平台以积极正面的态度去回应,那么,接下来的处理结果,无论错对,都是行业正能量。如果平台采取“遮遮掩掩”的方式,企图掩盖真相,那说是负能量也不为过。

  

  所以,说到底,“行业正能量”是平台给的,不是我们做媒体的。我们无法、也不能传播任何所谓的“行业正能量”。

  

新闻报道不是歌功颂德


  纵观当下,不仅是众筹行业媒体,甚至是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垂直媒体,绝大部分都是由投资人创立的,或者是曾经参与传统金融投资的人。包括众筹之家在内,王正然先生也是投资人出身。

  

  所以,在众筹之家成立之时,走的偏向投资人的路线,为投资人提供向外出声的入口,以及股权众筹投资的干货内容,颇为投资人所喜好,也为众筹之家在随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但是,随着众筹之家在业内的名声越来越响,首家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第三方媒体的旗号正插在高岗上,我们会发现以前很多调侃性的文章,已经不太适合众筹之家本身的定位。

  

  众筹之家是互联网媒体,是做众筹行业的新闻报道。所以,我们在后来的转型中,更注重新闻报道的专业性,奉为专业主义。

  

  厮以为,新闻报道不是歌功颂德,而是揭露问题,并对原有事物产生影响,即为新闻报道的效果。

  

  正如前《南方都市报》联席编委、前《21世纪新闻报道》新闻总监王玉德老师说过,做调查新闻、批评报道是一个记者的天职。

  

  而媒体平台,就是为这些记者提供对外的渠道。我们也相信,行业的媒体地位,往往来自于那些经典事件的报道和解析,曾经有过无数新闻人和媒体,成名于此,不一一枚举。

  

  但绝不是所谓的传播“行业正能量”。

  

  当然,我们也犯过错误,不仅是我们,还有很多互联网金融媒体都出现大大小小的错误,这是行业发展早期的常态。记得曾经有一家互联网金融大媒体,为了弘扬正能量,同一个作者,先后发表两篇完全不同观点的文章,该媒体皆奉为头条,一则贬低行业,一则又高捧行业。在攒足了流量后,却被人发现前后的矛盾,尴尬之余,也为我们做出了警示。做媒体的,还是要回到新闻的原始教义,或叫专业主义。

  

  说细一些,掌握了各种证据,自然发出了报道。若是“歌功颂德”,请自行绕道找另外一家媒体。

 

我们为什么要报道这些新闻?


  说句心里话,在我们发出多篇独家新闻报道后,看到有些平台的人跟我们说,“要传播行业正能量。”我们不知该笑还是该哭,或者是哭笑不得。

  

  看罢,有一位编辑唠叨了几句,“现在这年头,揉不得沙子,见不得坏的,眼里只有那些好。不过,我们做新闻报道也不是乱来的。”

  

  印象里,自从2016年开始,我们花更大的力气去做这些新闻报道,揭露很多项目或平台的问题。但有人不太理解,“你们自己都是做众筹的,怎么老是报道一些坏的?”“这是拆别人三分台、自残七分。”“为什么不多说说众筹的好话呢?”

  

  对于此,我们想说说另外一件事。

  

  大概在年初,我们收到一个爆料信息,经过审核后,决定对这件事进行跟踪调查。我们找了好几个投资人,也找到项目方和平台负责人。一开始,项目方和平台方各执一词,对我们也不太感兴趣,并不是很乐意接受采访。而最终结果,项目方安全退出,平台方也无损失,但投资人却吃了哑巴亏,完全不按协议办事,无奈自己势单力薄,连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也了解到,长期以来,众筹平台或项目出现问题后,大多是由内部协商解决,有人或吃闷亏,有人或得意洋洋,不透明的处理机制,必然有一方会吃亏。而信息相对滞后的投资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就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大多数情况下,投资人只能被动接受处理结果。

  

  所以,作为媒体,当我们直接切入这些问题项目后,把这些问题进行曝光,无疑给投资人提供了一个公平对话的渠道,让项目方和平台方在处理相关问题的时候,更加注重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这也符合众筹之家一直强调的“为投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包括像最近的一篇报道,在事情解决后,于第二日,负责调查的编辑来到公司,打开QQ,意外收到了一位投资人发来的消息,“问题已经解决了,谢谢/玫瑰。”

  

  我问干嘛?她说,被感动了。

  

  是啊,这是他忙活了好久的结果,也是最好的回报。

  

  说实话,这一条留言一点都不石破天惊,就简单一句话,外加一个表情。但是,我能理解她为什么感动。

  

  大概忘了,不知多少个夜里,月亮高挂柳梢头时,我们编辑回到家,匆匆吃个晚饭,还在那里收集线索、整理资料,为的就是第二天能尽快发布报道。在一次放假前夕,我们编辑向一家大平台的股权众筹负责人咨询项目的事,那人还问道,“都放长假了,还在工作呀?”编辑在微信上回道,“做媒体的,哪有什么上下班的。”

  

  至于什么行业正能量,还是说什么好话,我们真的没想过。我也曾总结,我们对于风险的警示,不是在于竞争对手,而是我们自己的内容创作,是否符合我们对自己的高要求。

  

  当然,也不是每一篇报道都能如期发出,有一些报道或存在线索不足,或缺乏关键内容,而不得不取消此次的报道计划,也意味着几天的心血全部付诸为流水,哪怕这些报道是编辑们奋斗到凌晨一两点的结果。现实很残酷,有些不该报道的,是坚决不会发布。几天前,还跟一朋友感慨道,“每一篇报道都凝聚了编辑部的心血。”大概如此。

  

  另外,我们发出这些报道后,也从来不会说拒绝沟通,相反,我们会乐意去沟通解决,如果解决方案如期发布,不侵犯投资人的合法权益,那么我们非常乐意地帮助发布解决方案。我想,这才是一个平台所表现出来的担当,也是真正的行业正能量!

  


  位卑,不敢谈新闻报道的理想主义,也不敢高称为新闻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我们本身没有什么了不起,以前的人,手握一支笔,报道了多篇称之为经典案例的新闻报道。现在的人,同样延续前辈们的使命,只是握笔变成双手敲打的键盘,形式变了,本质没有变。

  

  好了,最后用约瑟夫·普利策的原话来做结尾吧,“不仅要报道日常新闻,我们更要照亮黑暗的角落,深刻地承担责任,并着力解释这个乱世。”

  

  但愿吾等能照亮众筹行业黑暗的角落。



相关阅读

人人投涉嫌敲诈项目方 公然索要15万“封口费”?

独家:人人投平台问题大盘点



之家妹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

相关监管部门要求我们协助统计互联网众筹平台名单

我们应该怎么去讨论合投代持的问题?

监管空白留出灰色地带  众筹界项目或涉嫌自融!

2016年众筹平台融资超3亿 腾讯拉卡拉等巨头参与投资

独家报道:众筹界涉嫌拖欠项目款


你来的那天春天也来到,

     那一刻,我只愿你的未来与我有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