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盗墓笔记》的火爆为何带不动鹿港文化的股价?因为……

2016-08-12 子野 众筹之家网

十 个 玩 众 筹 , 九 个 上 之 家。

众筹之家(



《盗墓笔记》电影票房本身不算太差,但投资人对电影投资“发热”的状态正在消退,趋于理性,让投资人意识到电影票房与企业整体利润并不存在绝对关系。



  今年暑期档让不少电影界人士捏了一把汗,由于前期多部电影的票房表现乏力,着实让影院冷清了不少。直到前段时间,《盗墓笔记》的高调上映,首日暴收1.63亿票房,才算是挽回一点颜面。但似乎仍然有人开心不起来,也许正愁眉不展。

  

  8月5日,由知名作家南派三叔亲任编剧的《盗墓笔记》电影正式上映。截至发稿前,《盗墓笔记》电影实时票房已突破7亿,距离保底目标并不远。由于排片占比仍然高达14.92%,电影仍然有望继续向20亿票房目标发起冲击。

  

  但在另一方面,电影制作方鹿港文化的股价却没有显著提升,反而电影上映后,其股价出现连续下挫,与8月5日收盘的12元/股相比,跌幅达到16%。有分析人士认为,鹿港文化旗下全资公司世纪长龙很可能无法在今年下半年完成对赌利润。

  

  那么,《盗墓笔记》为何带不动鹿港文化的股价?

  


转型中的鹿港文化

《盗墓笔记》非唯一影响因素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鹿港科技(后更名为“鹿港文化”)原来主要业务是针织毛纺纱线、高档精纺呢绒面料等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为毛纺行业龙头企业。

  

  但从2014年开始,鹿港科技正式宣布转型影视行业,先后收购世纪长龙100%股权和浙江天意51%股权。其中在去年获得好评的《大圣归来》电影,世纪长龙是投资方之一,鹿港科技股价也因此出现连日飙升。

  

  今年3月,鹿港科技发起10亿元的定增募集,主要用于互联网影视剧项目,着力发展影视业务。或为了表达转型决心,鹿港科技于今年4月正式更名为“鹿港文化”。

  

  除了转型影视行业外,鹿港文化在酒店、能源、PE等行业也有涉猎。如下:

  

  2011年,鹿港科技投资总计6000万元的理财产品;

  

  2012年6月,鹿港科技耗资1.5亿元参与深圳华鼎丰睿(二期)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的设立,用于PE投资;

  

  同年,鹿港科技还曾耗资1880万元投资美仑精品酒店,持有后者51%股份,并于年底再度出资2000万元投资设立了洪泽美伦酒店;

  

  同年9月,鹿港科技计划投资四川的康发能源,拟参股比例不超过20%,并曾签了《合作意向书》。

  

  不过,根据鹿港文化最新公布的2016年半年报来看,酒店行业亏损高达522.15万元。半年报显示,洪泽美伦精品酒店客流量及客源量还处在集聚和培养过程,暂无盈利。

  

  自从2011年开始,鹿港文化就一直在探索转型的道路,在尝试了多个行业后,最终选择影视行业。但这种转型注定是坎坷的,其间非议不断,包括像曾被媒体曝光高管频频高位减持一事,以及上个月传出收购天意恐“流产”的消息,无论对内对外,压力都比较大。

  

  对于鹿港文化这样多元化的上市公司而言,业务发展情况的不确定性,使得《盗墓笔记》电影票房对股价的影响可能会低于预期,小于鹿港文化本身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变化”。

  

  据鹿港文化发布的2015年度报告显示,其纺织业务收入达到20.12亿元,贡献了45%净利润。而根据其发布的2016年预期目标,公司计划收入29亿元,利润目标不低于2.3亿元,同比增长93.82%。那么要实现今年目标,公司的影视业务增长则尤为重要。

  

  

参比烟花龙头企业“熊猫烟花”

两者有太多相似性

  事实上,类似鹿港文化的跨界经营手法,近几年在上市公司很“吃香”,比如像烟花行业的龙头企业“熊猫烟花”,在进军影视行业受挫后,转而进军互联网金融行业,接连收购多家P2P平台,并更名为“熊猫金控”。

  

  然而,上市公司业务转型之路并没有那么容易。以熊猫金控为例,虽然公司很早开始涉猎互联网金融,但它在2014年报的P2P业务亏损达1700万,备受压力。不过,随着公司的P2P业务在2015年报表现出强劲增长,营收超1.5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79.59%,外界对熊猫烟花的转型表示了认可。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有一家上市公司为转型互联网金融行业,更名为“匹凸匹”,导致玩笑百出,股价一度跌跌不停。

  

  除此之外,鹿港文化和熊猫金控有很多相似点。比如两者转型的初始目的都是为了摆脱“颓势”,熊猫金控曾在年报分折中明确表示,“受宏观政策影响、雾霾天气、民众环保意识加强等因素影响,传统烟花业务不断萎缩,考虑到互联网金融良好的行业前景,公司将继续对烟花业务相关资产以租售、关停和剥离等方式进行处置,将互联网金融领域作为公司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同样,鹿港文化自从在2011年5月完成上市后,其业绩就开始出现下滑的迹象。据公开资料显示,2011年-2013年,鹿港文化的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03亿元、1080.99万元、1504.93万元。

  

  正是在各方压力下,鹿港科技从2014年开始全力转型。据2016年上半年报告显示,鹿港文化净利润已经达到8075万元,正在逐渐扭转颓势。

  

  但面对竞争激烈的影视行业,鹿港文化有多大的胜算,又如何在今年年报中交出一份优异成绩,这些都是未知数,毕竟《大圣归来》的成功有一定偶然因素。从《盗墓笔记》电影对其股价的影响来看,电影票房本身不算太差,但投资人对电影投资“发热”的状态正在消退,趋于理性,让投资人意识到电影票房与企业整体利润并不存在绝对关系。

  

  有投行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倘若一家上市公司连自己从事的主营业务都经营不好,却跨界做那些与主业不太沾边的虚拟现实、游戏等产业,常常就是打着兼并重组的旗号不断炒作概念,容易吹高泡沫,最终损害投资者权益。”

  

  当然,从长期来看,鹿港文化转型影视行业拥有足够的可塑性。

  


《盗墓笔记》影评两极化

  难形成提升股价的推力


  除了鹿港文化,近些年有很多上市公司纷纷涉足影视行业,但实际上,拍电影本身并不赚钱。按照行业公认的分账规则,大多数电影制作方获得的票房收入都不能超过成本,真正赚钱的是上市公司可以利用票房的眼球效应来提升股价,从而获利。

  

  其中今年春节前后传媒股的大涨,便是受到由周星驰执导的电影《美人鱼》影响。据媒体报道,在春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参与电影投资的光线传媒一度上涨近8%,而传媒版一日就上涨了20亿市值,可见票房的眼球效应对上市公司的股价影响有多深。

  

  事实上,鹿港文化也“享受”过这样的待遇。去年国产动漫电影《大圣归来》杀出一条血路,好评如潮,最终票房刷新纪录,逼近10亿元。作为投资方之一的世纪长龙,其背后的母公司鹿港文化股价也一路飙升。

  

  但对比《大圣归来》和《盗墓笔记》,其实可以发现两者存在明显区别,代表了两种电影制作路线。前者制作精良,主打品质,后者则代表了一种粉丝经济,依托超级IP和网络红人,从而拉动电影票房。

  

  与《大圣归来》“一边倒”的影评不同,粉丝对《盗墓笔记》的影评呈现两极化,批评与赞扬几近相同水平,投资者自然也看在眼里。所以,电影质量本身的不确定性,也打击了这部电影对鹿港文化股价的提升力度。

  

  不过,从侧面也反映了影迷对电影制作的态度,未来真正“吃香”的可能是制作精良的电影,而非是单纯地依靠粉丝经济堆积的票房。

  

  要想真正推动鹿港文化的股价,今年下半年公司影视业务的增长将至关重要,如何抓住网剧的风口,如何利用互联网影视剧催生资本市场的连环反应,这一切还需要时间来定夺。所幸,在鹿港文化发布2016年半年报后,证券公司给出的研报并不算太差。





之家妹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

众筹投资人教育没有捷径

众筹咖啡有“毒”

《盗墓笔记》10亿保底的背后

最“惨”奥运会的背后

独家解读“限韩令”

7月股权众筹行业简报

众筹之家“投资人维权基金”



 众筹之家丨国内股权众筹第一门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