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产之痛丨税收镰刀下 中产阶层投资热 不过是对社会的变相逃离!

2016-10-26 子野 众筹之家网

十 个 玩 众 筹 , 九 个 上 之 家。

众筹之家(


[之家妹导读] 面对高房价,面对种种压力,中产阶层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财富增值,才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既是被迫,也是无奈。


  众筹之家注 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激发重点群体活力带动城乡居民增收的实施意见》,要求实施财产性收入开源清障行为,推出差别化收入分配激励政策,即进一步减轻中等阶层及以下收入者税负,同时适当加大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能力。然而,这看似并无不妥的文件,却引起舆论哗然,如何界定高收入者成为争议关键点。

 

  与此同时,根据瑞士瑞信银行发布的“2015年全球财富报告”,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达22.8万亿美元,拥有全球最庞大的中产阶层人口,达到惊人的1.09亿人,顺利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富裕国家,仅次美国。

 

  中产阶层数量增多,很好地推动了民间投资热潮,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兴起,让人们感受到投资不再是上流人士的特权,合理的资产配置与财富增值也开始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看似欣欣向荣。然而,突如其来的年收入12万争议却如同一张贴在腿毛上的药膏,猛地一下撕开了国内中产阶层难以言说的痛。

 


中产之痛

 

  有人说互联网金融革了传统银行的命,有人说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银行互补互利,有人说互联网金融只是昙花一现、没有价值。这些是从互联网金融产业发展的角度甚至是时代更迭的高度出发,但对于投资者来说,他们才不关心这些呢,真正关心的是互联网金融能给我带来多少收益,能否给我带来财富增值。

 

  据盈灿咨询统计资料显示,2012年P2P网贷综合收益达到19.13%;2013年P2P综合收益率达到行业历史峰值,为21.25%;虽然2014年至2015年有所下滑,但综合收益率仍然超过10%。

 

  与此同时,据国内某知名证券研究所发布的2014年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分布图,5%-8%区间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占到72%,仅有1%的银行理财预期年化收益超过8%。到了2015年,受股灾影响,组合投资类理财产品发行量大幅下滑,银行大幅度降低权益类资产配置,银行理财预期收益率持续走低。

 

  此消彼长,新金融理财收益的高涨与银行理财收益的走低,中层阶层看到了财富增值的可能性,原来除了花费自己的时间来换取金钱外,还能实现钱生钱。另一份数据也佐证了这类人的需求。据网易金融大数据实验室发布的《新中产理财行为报告》,年收入10万以上的新中产阶级群体人数已经超过2亿人,预计可投资金融资产规模达到70万亿。

 

  对中产阶层来说,他们暂时解决了生存温饱问题,却与真正的高收入者有一定差距,被网民们戏称是“伪高收入者”。他们希望摆脱这个标签,他们渴望真正成为高收入者,为此他们希望自己的财富能尽快增值,他们已经完成了0至1的阶段,现在他们希望实现1至100。

 

  所以,当你看到互联网金融野蛮成长时,实际上与中产阶层产生的真实需求有很大关系。只有通过金融投资,加速优化资产配置,甚至不惜铤而走险赌一把运气,才能在最短时间内满足内心财富增值的需求。

 

  但是,这并非是钱多了没地方花,而是不得不这样做,这也是中产之痛。一方面,购买力下降,与国内高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格格不入。这次出现年收入12万争议就是最典型例子,12万购买力稀薄程度如同南方冬天农村里的雾冰,一戳就破。拿房价为例,根据中原地产统计,深圳2016年上半年一手房房价达5.06万元/平方米,同比增涨81%,那么这些12万元的伪高收入者,只能不吃不喝将近50年才能买下100平方米的房子。

 

  独立经济学家马光远在近日发文说道,早在2006年,《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办法(试行)》中,规定自行申报的标准是12万……可见,把“12万”作为高收入是税务总局白纸黑字写得清清楚楚的……如果说2006年刚刚划定这个标准的时候,12万算高收入没有太大异议的话,10年之后,再说年收入12万是高收入,那就是骂人了。(节选)

 

  因此,当年收入12万要加税谣言出现的时候,才会出现刷屏式的抵制,也正戳中中产阶层的痛处:我刚从泥潭中爬出来,又要一脚把我踹下泥潭了?

 

  另一方面,我们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欧美国家的老问题,即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我们的财政支出却有增无减,财政赤字仍在扩大,要通过调节税收来弥补财政赤字问题。据国家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财政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而2015年财政赤字则突破2万亿元,达到23551亿元,可预计今年财政赤字将会有增无减。

 

  回顾历史,2001年12月,南美阿根廷因为高额外债被迫宣布破产,民众瞬间从小康家庭变成赤贫;2008年,冰岛因为严重的财政问题导致政府破产;与之相类似的,还是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等国,均因为财政问题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社会动荡。

 

  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发挥税收调节的政府财政问题就很关键了。这里还有一份数据,据财政部发布的数据,2015年个人所得税为8618亿元,同比增长16.8%,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财政压力。

 

  然而,税收是一把双刃剑,通过调节税收来缓和财政压力可以理解,但如果过分夸大个税的作用,就显得避重就轻了。教科书式的办法应该是合理调节,减少中低收入者税收,增加高收入者群体的税收力度。

 

  所以政府有意调节税收的想法,又在不经意间揭开了中产阶层的痛:我明明与高收入者相差甚远,凭什么要把镰刀割我头上?

 

  中产之痛是根源,改革开放的红利逐渐淡逝,固化的阶段关系让人体会到鸿沟的滋味。我们看到了各种投资热潮,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逃离,面对高房价,面对种种压力,中产阶层只能以更快的速度实现财富增值,才能摆脱被淘汰的命运,既是被迫,也是无奈。

 


中产之病

 

  最近,深圳水贝村拆迁每户将获得2亿元补助的新闻刷爆了朋友圈,随之而来的是各种调侃以及“为什么不是我”的怨天由人。可以说,中产害怕年收入12万要增税,就如同对待每户2亿元补助而产生的怨气,这何尝不是一种病呢。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人们信奉只要努力就会有机会,就能获得金钱与社会地位,坚信人定胜天,改变命运,相信奇迹。但随着红利的消失,人们逐渐发现努力不一定能胜天,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也发现了当初的快速蜕变其实是改革快放带来的作用,时势造英雄,不是英雄造时势。

 

  而那批快速成长起来的中产阶层们,回过头看着今时的环境,心情是压抑的。眼看不能快速成为真正的高收入人群,又试图尽可能地与他们缩小差距,无论是内里,还是外在,刻意模仿。

 

  这种中产病可以理解为:他们看不惯高收入阶层以剥夺的社会规则,但又希望维持这种社会规则来获得更加体面的生活质量。

 

  情绪既压抑又悲观,却不得不伪装出体面。不知大家是否还记得前段时间刷屏的“蝼蚁”,隐藏在内心的情绪如同全文散发的气息一样,连眼睛轻轻眨一下,都觉得生活是灰色的,仿佛自己也是蚂蚁窝里的一只小蚂蚁,只能不停地爬呀爬呀爬呀爬呀……有朝一日,翻过了高山和大海,真正进入了高收入人群,才会觉得自己终于不是蚂蚁了。对于这种想法,不否定也不赞同,见仁见智,毕竟我们不能忽视这种特色化的中产阶层的病,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金钱意味着更多的自由与权利,为此而追逐金钱也无可厚非。

 

  读到这,再回想起马云说的那句话,或许你会觉得这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正确的。

 

  “其实现在中国最幸福的人是一个月有两三万、三四万块钱,有个小房子、有个车、有个好家庭,没有比这个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之家妹推荐阅读点击以下链接

“众筹平台跑路”第一案开庭估值亿元项目“嗨音”倒闭

第二届股权众筹高峰论坛神奇百货倒闭该讨伐创业节目

解读股权众筹专项整治内容股权众筹严禁从事6类活动

独家采访米筹金服CEO赵明辉谈谈老赖对众筹的危害

大股东平台9月运营报告2016年9月股权众筹行业简报



  现在阅读原文注册之家并认证 得50元投资红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