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贵阳南明区水口寺街道:幸福在家门口升级

中国民政 2023-03-20

  “小区环境变好啦,垃圾也开始进行分类了,楼下就可以健身,独居老人可以吃到免费的午餐……”这是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水口寺街道辖区居民的切身感受。

  近年来,水口寺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围绕“教业文卫体、老幼食住行”主题,聚焦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在辖区老旧小区实施14个改扩建和新建项目,完善幼有所学、老有所乐、困有所助的服务体系,切实增强民生福祉。


为176.2万人次老人提供爱心餐

  “我经常来这里吃午饭,吃完他们还帮我打包一份带回家,晚上热一下就可以,不用自己做饭。来这里吃饭的人,基本上都是子女不在身边,自己做饭不方便,来这里不仅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免费午餐,大家还可以聊天,生活不再那么孤单。”家住蟠桃宫社区的王大爷说。

  “我们主要是接待60岁以上的独居、空巢、残疾老人,他们主要是来吃午餐,对于那些不方便做晚餐的,可以打包回去,针对出不了门的老人,我们会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贵阳诚善助老慈善公益服务中心张欣说。

  近年来,水口寺街道积极推进公益事业发展,支持贵阳诚善助老慈善公益服务中心建设,完成8家诚善助老免费餐厅落地,指导贵阳诚善助老慈善公益服务中心成立了党支部,每天服务1000多人次,累计26.9万人次志愿者为老人提供服务,为176.2万人次的老人提供营养丰富的爱心餐。党支部开展党建和敬老助老慈善公益活动217场,为广大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参与公益服务搭建平台。


居住环境越来越好

  家住蟠桥路的张春林和往常一样,前往马路市场采购新鲜食材。但不同的是,张春林再也不用担心“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了。

  “蟠桥路这两条巷道改造后,出行太方便了,在这里住了20多年,以前去马路市场买菜,一不留神就踩到坑里了。有时候为了买两棵白菜,我还得穿个雨鞋出门。”张春林说,“现在路修好了,铺了沥青,还留了人行道,菜场也从马路市场变成了农联市集,对我们来说太方便了。”

  2021年8月以来,水口寺街道以完善老旧小区配套设施为切入点,通过实施供水、供电、供气、供热、弱电、道路等改造提升项目,重点解决群众的用水、用电、用气等问题;通过楼道修缮、绿化美化、增建文体设施、增设小区停车位等,对小区建筑物本体和小区环境进行改造提升。

  截至目前,水口寺街道完成一个老旧小区改造和10条背街小巷改造,涉及两个居委会、14个大院落、36个小院落、3502户。通过改造,老旧小区焕发新活力,群众生活品质得到大幅提升。


奏响治理“协奏曲”

  “以前我们小区没有物业,管理很无序,小区里的垃圾也不能及时清理,下班回家后就不想再下楼;小区里面可以停车的地方都装满了地锁,半夜经常听到有人因为停车挡道的事情争吵。”有居民表示。

  “自从去年办事处引进物业以后,有保洁定期打扫卫生,小区环境变好了,老人和孩子们也爱下楼玩了。通过改造,小区里的地锁全拆了,停车位全部规范划线,物业引导停车,邻里关系更和谐了。”蟠桃园小区居民张睿说。

  水口寺街道在完善蟠桃园小区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把“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三位一体建设作为推进小区治理的重要载体,明确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网格长,社区“两委”成员担任网格员,在蟠桃园小区建立网格党小组,动员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上级选派干部到社区配合网格员开展“联户连心”工作,开展矛盾纠纷调解,收集社情民意,及时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任云杰是贵阳矿能集团矿产开发公司的员工,刚参加工作不久就被选派至蟠桃宫社区担任民情助理。在文明城市巩固提升、垃圾分类等工作中,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在得知辖区部分老人生活困难后,任云杰主动参与社区摸底排查并向单位请示报告,慰问生活困难人员。

  任云杰说:“我到社区报到的第一天,就把这里当作家。社区有什么需要,我肯定积极响应,服务好辖区居民。”

来源:《中国社区报》

作者:黄光富、符爱波编辑:魏敬专  校对:吴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