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场内外话民政——增进民生福祉 共创美好生活

中国民政 2023-05-03

  民政工作与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紧密相连。全国两会期间,会场内代表委员有哪些有关民政民生的呼声?会场外老百姓有哪些所期所盼?一起来看!



构建综合救助格局

  人民网组织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显示,“社会保障”一词进入十大热词榜单。有网友期望2023年可以进一步完善基本生活救助制度,健全医疗、住房、教育、就业等专项社会救助。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所长、浙江省水质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锐建议,有序整合现有的司法救助、政府救助、慈善救助等,形成救助综合体系,不仅给予困难群众物质救助,更要给予心理的纾解。

  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党委书记孙达表示,当前,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因此,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应针对新业态从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分类施策、精准扩面。


适老化改造

让老年人安全舒适养老

  《工人日报》官方微博日前收集网友关心的热点话题,其中有网友希望关注数字适老问题,在一些领域积极推进适老化改造。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蒋家村居民周阿姨今年75岁,现已能够熟练使用自家安装的适老化产品。2022年11月18日,周阿姨家完成了适老化改造验收。亲戚、邻居到家里来做客时,周阿姨都会指着家里的马桶扶手、防滑垫等适老化产品夸上两句,“别小看这些东西,真的方便很多,洗澡、上厕所都安心了。”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金花街蟠虬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区燕明说,社区很多老人最需要的就是适老化改造。经过多方调研走访,区燕明发现当前各地适老化设施发展不均衡、推进力度有所差异。因此,建议各地要结合实际,大力推进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比如改善小区坡道、地面防滑性及高差处理;铺设坡道方便轮椅进出;加装电梯、扶手等便利老年人的公共设施。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福耀集团副董事长曹晖建议,制订制度化、标准化、模块化的适老化改造服务,满足基本适老化改造、专项适老化改造、特殊适老化改造等不同层次需求,如,适老化卧室改造、盥洗间助浴系统、老年人安全厨房、老龄化智能家居等。将适老化改造与社会居家养老体系相结合,将各类助老设施或布局的改造建设与后续的家庭养老服务、社区养老共同体、远程智能关怀等软性养老服务衔接起来,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幸福感。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厂高级技师徐立平建议,在适老化改造过程中,为老年家庭推广应用相适应的安全监控装置,从而尽可能避免意外与风险,保障老年人的生命健康。

促进社会组织、

慈善事业健康发展

  13年来,北京市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张佳鑫和“夕阳再晨”的志愿者们牢记“守望桑榆、推动公益”的使命,教老年人使用电子产品、研发智慧助老系列课程、入户探访特殊困难老人。在他们的服务下,许多老人更好地融入信息社会。张佳鑫在采访时表示,将继续传承雷锋精神,让志愿之火永恒绵长。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助残志愿者协会会长吕世明建议,尽快将“志愿服务法”纳入立法规划,为推动全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繁荣提供法律支持与保障。
  新浪微博“益起看两会”建议,加大公益慈善领域反诈力度,呼吁拒绝网络诈骗,积极维护社会公众和基金会等慈善组织的合法权益,引发社会关注。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北京市委会副主委安庭建议民政部与公安、金融、网信、电信等有关部门建立联动机制,借鉴其他领域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的成熟经验,提出慈善领域反诈综合方案,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完善。安庭还建议,依托民政部“慈善中国”信息平台,建立慈善领域反诈信息公示平台,对不法分子形成震慑。

  全国人大代表、无锡拈花湾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国平建议,由民政部牵头,进一步明确业务主管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把必须管的管好、管紧,把日常性、常态性、事务性的工作充分“放权”给慈善组织,充分发挥慈善组织党组织的引领以及理事会的决策作用,释放秘书处团队的工作活力。在慈善信托和慈善资产保值增值方面进一步优化税收政策。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互联网募捐的管理和服务,突出募捐项目的“备案”属性,可以对社会信誉好、专业能力强的机构,给予相对宽松的环境。

来源:《中国社会报》

记者:张晶晶编辑:魏敬专  校对:郭紫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