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在西方艺术中影响深远的达达主义到底是什么?

2016-08-24 瑞·文化 瑞艺术网


    达达主义(Dada),一种无政府主义的艺术运动,1916年至1923年间出现于艺术流派,它试图通过废除传统的文化和美学形式发现真正的现实。

    达达主义由一群年轻的艺术家和反战人士领导,他们通过反美学的作品和抗议活动表达了他们对资产阶级价值观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绝望。超现实主义艺术与达达运动之间的联系确实十分紧密。可以说,达达主义在精神上和艺术手法上为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出现作了必要的准备。没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几乎没有可能发展。

    达达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在这场席卷欧洲的战争中,瑞士因其中立国姿态而成为最佳避难所,接纳了众多逃避战火的文化、思想界青年。达达主义兴起于一战时期的苏黎世,波及视觉艺术、文学(主要是诗歌)、戏剧和美术设计等领域的文艺运动。

    达达(dada),意为空灵、糊涂、无所谓,法文原意为“玩具小木马”。它采取了婴儿最初的发音为名,表示婴儿呀呀学语期间,对周围事物的纯生理反应。

    1916年,一群艺术家在苏黎世集会,准备为他们的组织取个名字。在晚会上,一把裁纸刀在一本法德辞典中碰巧点中的名词“达达”成为他们一切活动的代名词。达达,这个被玩世不恭地找出来的偶得之词很快便声名远扬——它成为这场与破坏、疯狂、虚无主义、愤世嫉俗密切相关的运动的标签。他们宣称作家的文艺创作,也应象婴儿学语那样,排除思想的干扰,只表现官能感触到的印象。

    战争使人们在思想上和情感上产生更多共鸣,因而几乎是同时,达达运动还在纽约、巴黎等地出现。在美国纽约,达达的风云人物是杜尚和毕卡比亚;在德国柏林,达达的核心是胡尔森贝克;而在巴黎,达达则以文学界力量为主,它的主力是阿拉贡、布雷东等人。此外,达达运动还在科隆、汉诺威等地发生。来源:瑞·艺术

    达达的范围扩及世界各国,然而其组织却是一盘散沙。一如那些不胜枚举的宣言,达达展示的是杂乱无章和惊世骇俗。总体上说,它是从无政府主义和虚无主义出发,以各种讽刺手法甚至恶作剧形式对一切艺术形式的挑战和攻击。

    它产生于混乱,又致力于创造混乱。在破坏一切的同时,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打破现成品与艺术品、创造者与欣赏者、艺术与生活之间的界限。从1922年起,达达派的内部分歧变得日益明显。1923年,达达宣告解体,应验了他们自己所述的预言,“达达派也要消灭自己”。

    在达达派的众多组织中,纽约达达因马塞尔·杜尚(Marcel Duchamp)的存在而显得令人瞩目。
    纽约的艺术家们并没有以“达达主义者”自居,他们也从未发表过任何宣言或组织过任何政治活动。然而他们却通过自己的出版物对旧的艺术和文化体系进行大肆的炮轰,他们将旧的艺术讥称为“博物馆艺术”。


    在这段时期内,杜尚开始以现成品来进行自己的艺术创作,并参加了“独立艺术家社会”组织。在1917年,杜尚将一个从商店买来的,写有“R. Mutt”字样的男用小便池起名为《泉》,匿名送到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要求作为艺术品展出,成为现代艺术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1919年,杜尚用铅笔给达·芬奇笔下的蒙娜丽莎加上了式样不同的小胡子,于是“带胡须的蒙娜丽莎”成了西方绘画史上的名作。

    马塞尔·杜尚一生作出很多轰动性的作品,比如对后来绘画影响很大的《下楼梯的裸女》等。杜尚的影响深远而持久,而且他所达到的新境界至今无一人能够真正继承。

    达达主义是20世纪西方文艺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流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颠覆、摧毁旧有欧洲社会和文化秩序的产物。达达主义作为一场文艺运动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波及范围却很广,对20世纪的一切现代主义文艺流派都产生了影响。


    达达主义者认为“达达”并不是一种艺术,而是一种“反艺术”。无论现行的艺术标准是什么,达达主义都与之针锋相对。由于艺术和美学相关,于是达达干脆就连美学也忽略了。传统艺术品通常要传递一些必要的、暗示性的、潜在的信息,而达达者的创作则追求“无意义”的境界。

    对于达达主义作品的解读完全取决于欣赏者自己的品味。此外,艺术诉求于给人以某种感观,而达达艺术品则要给人以某种“侵犯”。讽刺的是,尽管达达主义如此的反艺术,达达主义本身就是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的流派。“达达”作为对艺术和世界的一种注解,它本身也就变成了一种艺术。

    达达主义的倡导人查拉在宣言中为达达主义下定义说: “自由:达达、达达,这是忍耐不住的痛苦的嗥叫,这是各种束缚、矛盾、荒诞东西和不合逻辑事物的交织;这就是生活。”有人还作过进一步的解释:“达达,即什么也感觉不到,什么也不是,是虚无,是乌有。”

    达达主义的目的和对新视觉幻象及新内容的愿望,表明了他们在以批判的观念重新审视传统,力图从反主流文化形式中解脱出来。达达破坏的冲动给当代文化以重要的影响,成了本世纪艺术的中心论题之一。

    达达主义代表作《波兰骑士》,马克斯·恩斯特

    达达主义作品《保护绘画》

    达达分子是无政府主义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原始法西斯分子,他们采用了巴枯宁的口号:破坏就是创造。巴枯宁哲学——打倒一切,排斥一切。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达达主义艺术思想的狂热和对传统的决裂。

    尽管达达主义在很大范围内得到了传播,但它终究是一个很不稳定的文艺思潮。到1924年,达达主义基本被新生的超现实主义所吞并,达达主义艺术家们也纷纷投奔其他流派,包括社会现实主义以及其他现代艺术流派。

    达达主义运动殒灭后曾一度陷入沉寂,直到2002年,一群自称“新达达主义者”的艺术家们重新在此开始他们的活动。然而两个月后,这群人也逐渐消失。而伏尔泰酒店也被改建成一座博物馆,以纪念达达主义运动的历史。

    总体上讲,达达主义并不是一个成熟的文艺流派,而只是一种过渡状态的文艺思维,其艺术理念不具任何建设性,而是建立在对旧秩序的毁灭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势必无法长久。但正因为达达主义激进的破旧立新观,20世纪大量的现代及后现代流派得以催生并长足发展。没有达达主义者的努力,这些是很难实现的。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她们虽沦为妓女,却是色艺双绝!

中国画、画家画、文人画,你分清楚了吗?

你在我背后开枪,我依然相信是枪走了火

你一定没见过 梵高 这些早期作品(收藏版)

盘点 葛饰北斋 代表性作品与欣赏

清代画鸟一绝:华嵒 精选,这个绝对要看看

陈丹青:从古到今,谁在养艺术家

米芾 那些你不知道的趣事


瑞·艺术 | 让我们相聚一起







收藏热线 159-8672-0291

网址:http://ruiyishu.com

~

按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