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寅恪是怎样上课的

2016-10-09 瑞·文化 瑞艺术网



陈寅恪被中国知识界誉为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时人称之为“教授中的教授”、“太老师”。陈寅恪一生先后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长沙临时大学、西南联大、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等,历时33年。那么,课堂上的陈寅恪会是一番什么样子呢?


 “上课铃响后,你们将看到一位里面穿着皮袍,外面罩以蓝布大褂青布马褂,头上戴着一顶两边有遮耳的皮帽,腿上盖着棉裤,足下登着棉鞋,右手抱着一个蓝布大包袱,走路一高一下,相貌稀奇古怪的纯粹国货式的老先生从对面彳亍而来,这就是陈寅恪先生了。”——这是二十世纪30年代《清华暑期周刊》上刊登的一则描写陈寅恪的小文章。一位名闻天下的大学者竟被学生称为是一个“纯粹国货式的老先生”,其样子之滑稽有似于乡村的跑账先生,或旧时的书贩子。




与此同时,《西北风》杂志曾经刊出过一则《陈寅恪教授》的小文章,文中也谈及陈寅恪上课时的穿着及其经常装书用的包裹:“陈先生全身上下,差不多找不出一件外国货。蓝布大褂(有时也穿灰色的),冬天在路上戴着一顶大皮帽,两旁的耳子遮着耳朵,可是常常有一只翘起,一只垂下。陈先生不用教授皮包,而用蓝布和红布的大包袱,这些包袱跟随陈先生的年岁久了,上面都是斑斑驳驳,有几处颜色淡了些,有几处竟成了白色,里面包着的东西,都是木刻的书,不是《大藏经》,便是《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该文深入人心,三年之后的一九三九年还曾经被转载,主标题为《近代名人轶事的一则》。陈寅恪去课堂授课,不提皮包或书包,而是用双层布缝制的包袱皮包裹着书本,大多是线装书。用不同颜色的包袱皮,以示区别不同类别的书籍。佛经、禅宗的书一定是用黄包袱皮包着,其他课程的书则用蓝包袱皮。这表明陈寅恪对教书这件事有宗教般的虔诚和仪式感。不仅如此,陈寅恪每次上课前总是要郑重其事地换上长衫。来源:瑞·艺术




据陈寅恪同时代的人回忆,陈寅恪上课是很有特点的,讲到激动或情深处,他会长时间地紧闭双眼,仿佛整个人都沉浸在学问之中。那时,他每天上课先在黑板上写好要讲的重点,然后坐到椅子上,闭着眼睛开始讲课。他在课堂上会点名叫学生朗读课文,哪怕是读错一个字,都必须停下来重读。再小的脱漏也逃不过陈寅恪的耳朵,那些文章典籍就像长在他心里一样。




季羡林回忆,听陈寅恪讲课,简直是一种享受,无法比拟的享受。另一位学生蓝文征也说:“陈先生讲演……研究院主任吴宓风雨不误,一定来听讲,助教来,朱自清来,北大外国教授钢和泰也来,其他大学部的学生教授不来,因为听不懂。”不幸的是,陈寅恪后来双目相继失明。自从他眼睛失明之后,学生们再也没有看见过陈寅恪闭着眼睛上课。通常的情形是:铃响之后,只见陈寅恪忙起身离开书桌,换好长衫,拄着拐杖走到讲台上,摸索着坐到黑板旁的藤椅上,准备上课。此时,他总是睁大着眼睛,一副很努力的样子,炯炯地望着前方,永远是目光如炬。看到这,很多学生都留下了眼泪……


1969年10月7日,陈寅恪于心情黯然中走完了他79岁的生命历程。弥留之际,他一言不发,只是眼角不断地流泪。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该不该把1.35亿名画,交给国家?这老太太说:老娘不干!

他是中国艺术史上最寂寞的山水大师

法国微电影《镜子 Le Miroir 》,一生就已不知不觉过去了

太棒了,这些瓷砖简直就是奢侈品!

亨利·卢梭:我愿就这样,永远生活在静寂之中。

中国现代美术第一人:他是鲁迅的同窗,齐白石的伯乐,弘一法师的至交!

为人不识张伯驹,踏遍故宫也枉然

清康熙宫廷画家 郎世宁 经典作品鉴赏

瑞·艺术 | 让我们相聚一起







收藏热线 159-8672-0291

网址:http://ruiyishu.com

~

按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