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他一口气把三个小妾都培养成了书法家……

2017-03-06 瑞·文化 瑞艺术网

导语:

清乾嘉年间,帖学风行,翁方纲、梁同书、王文治等人书法更是风靡一时,与之齐名的还有刘墉,他善于学习历代名家的长处,大胆创新,韵味特殊,备受赞赏。


刘墉的书法在清代赢得了很多人的喜爱,与其同时代的王文治在《快语堂题跋》中说:“石庵先生功力最深,极意追踪古人,不肯少趋时径,真书法中有寒松古柏之操者”,“石庵前辈书,其书法宋元以来纵横妍媚之态,而笔意高古,拙中含姿,淡中入妙,近时罕有能及者。其工处殆在无人爱处耶!”可谓刘塘的知音。



一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让清乾隆皇帝的重臣刘墉成了家喻户晓的戏说人物。其实,历史上的刘墉能够让自己青史留名的真实身份,是大书家:他是清代著名的书法家,清代帖学的集大成者。


刘墉的书法在当时拥有很大的名气,清代学者徐珂在《清稗类钞》中说:“诸城刘文清书法,论者譬之黄钟、大吕之音,清妙明堂之器,推为一代书家之冠,盖以其融会历代诸大家书法而自成一家,所谓金声玉振,集群贤之大成也。”


《节临薛绍彭兰亭序临本轴》

 128×60.5cm 山东省博物馆藏


1782年对刘墉来说是个好年份。这年11月,回到京城不久的刘墉在升任吏部尚书后又被奉派在上书房,也就是皇子们读书之处的最高行政官员。以后刘墉长期兼任此职,这成为他一生中兼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职务。刘墉知道入主上书房责任重大,担任这一职务意味着往往能受到皇帝的宠信和抬爱。当然刘墉也知道,自己能够和皇上宠信的满洲贵族大学士三宝、嵇璜共同掌管上书房,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还是他那一笔出神入化的好字。


刘墉书法的风格和明代以来帖学传统最大的不同之处,便是他不追求一般学帖者习惯的流畅婉丽或纵肆跳宕,而是以丰腴浑厚的点画、率意松散的结字和浓重的墨色,成功地营造出一种雍容、静谧甚至还带有一些慵怠落拓之相的美感。刘墉的一生除了为数不多的诗词外,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其他文学作品,这可能就与他慎守“讷于言”有很大关系,这种性格在他的书法中也有所流露。《清稗类钞》的作者徐珂评价他的字是“殆如浑然太极,包罗万有,人莫测其高深耳。”


《杂书册》选 朵云轩藏


连写字都不露棱角的刘墉,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他的书法乍一看笨拙软弱,全无法度,但若细细品味,则点画转折全由古人法度而来,而且举重若轻,转化巧妙而不留痕迹,丰富肥厚中藏遒媚之趣,平淡舒缓外露雍容志向,似乎在简练的外表下隐藏着深不可测的丰富内涵。


清代嘉庆朝非常有名气的书法鉴赏家包世臣和刘墉是多年的老朋友,他在他的著作《艺舟双楫》中记载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刘墉每每对客挥毫作书时,所用的执笔法是大拇指与食指成圆圈状,也就是所谓“龙睛之法”,以向人显示自己纯运腕力,而当他自己闭门作书的时候,则又是另一番情景,“笔如舞滚龙,左右盘旋,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会掉到地上”,只有他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才能随心所欲。刘墉曾经在一首诗中写道:“嗟我学书岁云久,笑我小技如九九。东涂西抹日以多,人或爱而忘其丑。病嗜士炭不自禁,况遇刍笋更醉酒。是中有味不可名,体痛浑忘肘生柳。”这也许是刘墉在官场之中身不由己,太过于劳心,也只有在醉意中挥毫起笔,才能感受出人生乐趣。


《小真书大学》选 纸本 

24.6×32.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刘墉的书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少年的时候他学董其昌和赵孟頫,这个是当时受时代和皇帝的影响,所以说他当时的字是珠圆玉润,像美女簪花一样;中年以后刘墉受苏东坡的影响,那时候就造成了他的笔力雄健,举势堂皇;到了晚年,刘墉的书法渐趋平淡而入炉火纯青之境,论者比喻它为黄钟大吕之音。


古人评价刘墉的书法,50岁时“书精湛圆,美中有璞”,70岁以后造诣达到了高峰。相传刘墉的家乡山东诸城名儒臧启谟“书体瘦金,苍劲有力”,他对刘墉的书法历来不以为然,臧启谟认为刘墉的书法“肥而无神,柔而无力”,刘墉对这种看法嗤之以鼻,两人争执不下,于是便各选自己的得意之书,呈送乾隆皇帝品评。乾隆皇帝历来就很赞赏刘墉的字,当他看到臧启谟的书作之后,不禁哑然失笑,用带有嘲讽的口吻说臧启谟的书法是“竖如枯枝,横似干蛇,浑然一体,枯枝挂干蛇”,气得臧启谟从此便再也不写字了。


《幽人仙客七言联》纸本行书 

127×27.5cm×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末清初,一种方正、光洁、乌黑、大小一律的官场书体大行其道,这种书体被称为“馆阁体”。由于帝王的喜欢,而且由于帝王朝廷当时出于对思想禁锢的要求,馆阁体的风浪愈刮愈烈,以至于到了后来,学子们如果写不出一手漂亮的馆阁体,在科举考试中成绩都会受到影响。而刘墉以自己的艺术实践和胆魄,首先突破了“馆阁体”的束缚,创作出了新的书法面貌。


到刘墉70岁以后,又开始潜心于碑派书法的学习。碑派书法,是指重视汉魏、南北朝的碑版石刻的审美主张以及主要以碑刻为取法对象的创作风气。晚年的刘墉崇尚佛老,对儒教、道教都有很深的研究。他晚年的字融合佛道,生平洒脱之心性浸透字里行间,因此朝野内外渴求刘墉墨迹之人多如牛毛,可是刘墉却极少以字酬人,甚至当朝同僚也很难得到刘墉的真迹。


行书轴  上海博物馆藏


评论家对他的书法评价很高。清人张位屏于《松轩随笔》称:“刘文清书,初从赵松雪入,中年后乃自成一家,貌丰骨劲,味厚深藏,不受古人宠拢,超然独出。”他博通经史百家,擅长水墨芦花,工诗善对,精于书法。刘墉的书法,初看圆软滑,若团团棉花。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刘墉书法之境界可以“静”、“淡 ”、“清”三字概括,这是他超过常人之处。有“浓墨宰相”之美称。他的书法的特殊韵味,备受历代人所喜爱。


在刘墉诸多传世书法中,有很多代笔和赝品,特别是刘墉的三个小妾,皆能代笔可乱真。近人马宗霍《书林纪事》称:“石庵有三姬,皆能代笔,可乱真,外人不能辨,晚年书代笔最多。其但署名‘石庵’二字及用长脚‘石庵’印者皆代笔,署‘瑛梦禅’亦其一也。”

  

能把小妾培养成书法家,还一口气培养了三个,刘墉先生可谓书法史上最优秀的培训老师啊。


  • 瑞拍在线   征集令 

    瑞拍在线长期面向所有藏家、国内各学院派艺术家、艺术品收藏爱好者征集拍品。

    征集类型:近现代名家精品、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等艺术作品。

    征集联系方式:

    1、请联系您所在群的主持人或客服

    2、联系电话:陈先生 130-4086-8986 / 159-8672-0291

    3、发送资料(高清图、细节图、签名图、尺寸、作品名、简介、价格、作品说明、有无瑕疵等)邮箱 ruiyishu@163.com,49075910@qq.com

    4、微信2575966006


瑞拍在线      世界艺术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异域同源-近现代日本古画藏品展」3月5日在深圳大学美术馆开展

瑞·艺术 2017艺术家推广│韩世骅

郑板桥除了画竹,还会什么?

如何真正认识“版画”(print) -(普及版)

盘点 葛饰北斋 代表性作品与欣赏

他是中国艺术史上最寂寞的山水大师

古代一两银子相当于今天的多少?你知道吗?

山本耀司:社会浮躁,太多年轻女孩活脱脱一副娼妓面孔

瑞·艺术 | 让我们相聚一起






收藏热线 159-8672-0291

网址:http://ruiyishu.com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瑞艺术主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