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想要做自然保护女生的一封信
一段曲折的成长经历,差点没有走上保护这条路,差点放弃可以接触野外的生活,恰好的坚持,顺利结束了博士的学习,在今年无意间完成了七大洲的旅程,即将开始新的旅程。突然很想在今天写这么一封信,给奋斗在前线或是挣扎是否走上保护这条路的女生,有很多想说给你们听的话。
photo:王景楠
我的故事,开始在高中,机缘巧合看到北大保护中心墙上挂着科学家在野外研究熊猫的照片,想到动物世界里讲述的故事可以变成真正职业的时候,便萌发了强烈的愿望想要走上这条路。考生物竞赛,保送进北大,费尽心思转到生命科学学院想要进入保护中心。本以为抹平一切障碍,可以开始轰轰烈烈的搞起理想,却在几次谈话中遇到了莫大的挫折。
一次是和另外一个机构的做调查的时候聊天,说起我想做保护,一个师姐朝着我热得发烫的脑袋一盆冷水泼下来,她说,“女生搞这个没有前途的,跑野外跑不过男生,条件艰苦,工作又不好找,还是赶紧改行吧”。另外一次是想争取参加一个暑假野外活动,和一个老师说的时候,听说我从小有慢性病,便很严肃的说,早知道你有这样的状况,我都不会和你提这个事情的,肯定不行的。
那还是10年前的事情,但我依然记得还不到20岁的那个充满理想却又敏感紧张的女孩儿,强装镇静结束对话,一出门便嚎啕大哭的场景。一个电话打给父母,泣不成声地说,他们说我不能做这个。当时很明媚的阳光却感觉格外冰冷。我知道当时电话那端的他们是一阵痛心的沉默,他们一直默默支持我的选择,就算很多担心与顾虑,却不曾怀疑。现在想想,那些人的话很多是友善的建议,信息发展到现在,也许今日再重新来过,他们都不会再如此说。如果我有现在这种抗压能力,很有可能会去问更多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回答。可是那时,接二连三的打击直接把我撞晕,一片空白,感觉未来的门就这样砰的关上了。
左二:Peter Raven 右一:Stuart Pimm
事情的转机在大三那年,进化生物学顾红雅老师请来了她的导师PeterRaven(提出共同进化的大牛)做一个生态和保护的讲座。讲座又燃起我内心小小的火苗,讲座之后,我怯怯的等着所有围在他身边提问的人都离开后,问这个胖乎乎的老爷爷,我想做保护,但是好多人告诉我女孩儿不适合做这个,你们那里是什么样子的,我该怎么做?Peter听后很真诚的看着我的眼睛说,“没有什么是不适合一个女生做的”。他告诉我很多身边的同事学生都是女性,没有这样的说法,给了我三个教授的联系方式,其中一个就是我现在的导师StuartPimm。他是开创保护生物学的领军人物之一,当时他很快的给我回信,说,我组里面超过一半都是女生,她们很多时候做的比男生还好。坚持你的梦想,如果你愿意来美国,欢迎到我组里。
一切如一剂强心针。有时候,你需要的可能就是简简单单的肯定。
后来,我鼓起勇气争取到去陕西长青保护区做我的本科生论文,在餐桌上离久仰的潘文石吕植老师那么近,还有当初北大的老师们,师兄师姐们,举起酒杯敬酒的时候,就又激动的哭了起来。
很容易被感动,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我眼含泪花,却从不会因为自己的心酸苦楚想要去哭。
很多人问我,在野外工作是不是很累很苦?
累是真的累,博士期间一个人在四川王朗做放牧对于大熊猫栖息地影响的研究,老板撒手不管,我又做事追求完美,为了全面的系统调查,天天拉着我可怜的向导上山,走一些平时没有人走过的路线,跑到边界,跑到沟底,一天30公里,跑回来却还希望第二天天晴可以继续。
在王朗国家自然保护区冬天的调查。一个组里面只有我一个人在中国做研究,幸亏有保护区像亲人一样的支持,北大同门的照应,各处的信赖。
有些事情,你喜欢,累,却不会觉得辛苦。
就这样,我成了当时最能爬山的外来研究人员,翻山跳水拉样方,被冠上了‘彬爷’的称号。所以,姑娘们,不要被所谓的条条框框所局限。不要把人分成男人女人去比较,分的越细,其实是为自己找更多的借口不去向前努力。就如同我喜爱的自然摄影,每次羡慕的都是别人的视角和想法,从不会因为这是个男摄影师,他有优势,才能拍的好来安慰自己。纵然国内外自然摄影大片江山都是男性抢占,但要相信,个人的特点和持久的坚持才是脱引而出的关键,这与性别无关。
当你知道你最重视的是什么,其他的评价标准便不再重要。我再也是不是小时候皮肤白皙的样子,晒到老爸偷偷买美白产品怕我被朋友笑话,做指甲的人宁可不赚钱也不给我做,因为”做了也不好看”。我也和纤纤女子挂不上钩,只能在健壮的路上一去不复返。但想到能举着长枪短炮在山里跟上护林员的脚步翻山越岭,追长臂猿大熊猫,白白嫩嫩纤纤细细,这些美丽的标签便顿时失去了作用。当别人在比较包包好不好看的时候,你拍出一叠乘风破浪追兽寻奇凌绝顶的照片,是不是更酷炫一些?
在南极,和零下南冰洋肌肤相亲的快感,感受最南端的神奇
评价美的方式有很多,不要总去追逐别人的标准,你也会是别人羡慕的那一个姑娘。最重要的不是去成为别人夸赞的那一个,而是找到自己的兴趣和梦想所在,让自己成为一个有意思的人。周围的人很难留住,更有光芒的人很难求得,但若你一直都充满故事,有着源源不断的惊喜,你站得有多高,就会和多高的人对话。只有这样对等的精彩,才会吸引有意思的人,有更多的交流,有更长久的情谊。随手好施,行善为乐,从不停止做一个更好的自己,不管你选择的路是不是自然保护,是不是长久奔走在野外,是不是与众不同,需要在男人堆里滚打,你都会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不要把别人尤其是她们摆脱不掉的禁锢自然而然地套到你的身上,除了自己没有人可以给你贴标签。
我也只是还在这条路上摸索的人,虽然艰辛,却并不比其他的路更难,同行的路上,希望可以看到更多妳们的身影。
李彬彬,美国杜克大学保护生物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
原创不易,转载请联系作者。
联系方式:binbin.li@duke.edu 微信:libinbin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