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校庆征文 | 我虽平凡,但赶上了“太湖”的大潮

党委宣传部 无锡太湖学院 2022-04-01



作者简介




赵移山,生于1963年, 2004年4月到无锡太湖学院工作,2006年10月起担任学校档案室主任。


我们档案室的窗户,对着刚刚落成的苏格兰学院大楼。蓝天白云下,她仿佛是镶嵌在群山丛中的红宝石,闪烁着鲜艳的光芒。


苏格兰学院,2020年刚刚成立,首次招生便一次投档全满,而且教学也是开门大吉,一派新气象。








“苏格兰”,一个原本遥不可及的名字,就这样突然成了我的邻居。不仅突然,还很特别,在迄今太湖学院所有的合作项目中,单独挂牌,直接统招,史无前例。


曾经,在 2019年,太湖学院先后签订了与泰国格乐大学的硕博联合培养项目,与马来西亚管理与科学大学的博士培养项目,与美国明尼苏达州西南州立大学的硕士培养项目;





2017年,我校与俄罗斯大学进行了互访;同年,还签订了美国达拉斯浸会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的合作项目;2016年,与英国安格理亚鲁斯金大学合作;2012年,与英国斯旺西大学合作项目;2008年,与美国圣玛丽大学合作项目……


如果说,档案室收藏着学校中外合作的历史,那么,我们能清晰地看到,这一路走来真是不容易,曾经是蹒跚学步,后来是碎步小跑,直至突然发力,奋起一跃。


敬佩、叹服之余,更是由衷的自豪,有种欢呼雀跃的感觉。


在我的太湖学院十七个年头的记忆中,也藏着一件件难忘的故事。常常地,触景生情之时,一幕幕便在眼前萦绕,交汇成一支支奋进的畅想曲。


为迎接即将来临的20年校庆,我突然想:何不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些我在太湖的亲身经历?于是乎,通过一些关键词,搜索我“最难忘的那些事”,成了我自说自话,向大家吐露心迹的文字 。



【苏格兰学院】

前年,曾听金成副校长亲口说,太湖学院的重中之重,是要在教学方面首先突破,我当时还有点疑惑,如今苏格兰学院的冲天一跃,果真是一展胸怀天下之志,标志着我们从“太湖弄潮”走向“大海扬帆”的开端。毫不夸张地说,她是“太湖史”上的一块丰碑。

【工科实验大楼】

这座太湖学院的第一幢自建教学实验大楼,不仅以其一万九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美观的外形设计、可同时满足数千人进行实验的功能,成为太湖学院教学迈上新台阶的标志,并且,看到她,总会想起这里的茶园。曾经,这里是以前茶研所的茶种基地。那时候,我们穿行南北校区,还必须向茶研所“借道”。也算是“沧海桑田”,一片茶园,如今成了育人的校园。

【校园文化】

   在我们档案室里,也有着不少的校园文化资料,除了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建设,一些学生自发组织的主题文艺活动,尤其精彩纷呈。节目单、邀请函,随意抽出一张,都是记忆犹新,甚至,还能找到给我的邀请。最为难忘的,一是2005年元月的迎新春文艺晚会,因为这场晚会中,有几个分量很重的节目,其中快板书《太湖学院创辉煌》,纯粹是我们的自创,快板词还存在档案里。二是2010年的大型文艺汇演《文明新风赞》。这次的活动跟之前的都有所不同——它组织了我们全省各独立学院,进行了一场汇演,观众居然是来自全国各独立学院的代表。演出非常成功,或许,这也可以称得上是对高校文化的一次有力推动和促进吧。






而最近的一次被校园文化感动,是来自于学校的“学子心·中秋情”征文活动。自从有了公众号这种传媒方式之后,学校的推文时有亮点,但这次的征文活动更为特别,抓住了一个非常的时间节点和文化纽带,一下子牵动了万千学子的心,一下子把校园文化推向了高潮。



几乎看了同学们的每一篇征文,她们成了我的一次非常过瘾的阅读。忍不住地,就在征文后面留下了一大段读后感:


“那些活蹦乱跳的文字啊,带我看美图游四方......第一期还在回味,第二期却已紧跟而上。这节奏正好呼应着节日的欢快,以及校园的青春活力。太好了,第一期,已然被那些美图打动,这期,便更是把这些照片翻看了好多遍。


第一篇,江西景德镇——灯火阑珊处,几份朦胧,恰似被时光覆盖了些许的印记;第二篇,瓜灯,那种心灵手巧的小玩艺,却显现着多姿多彩的中华文明;第三篇,刻意取景城市和乡下,正是岁月的静好、安居乐业的最好写照;往后看,苏州食,苏州景,那是我们比较熟悉的江南味;石狮,面朝大海,飞阁古琴,带着些许远古风情;洱海赏月,心生遐想;南通童谣、八宝鸭,那是抹不去的记忆;闽南博饼和博饼的古老传统;兴化螃蟹肥,令人垂涎;桂林山水,大美天下;九江,总令人想起庐山;洛阳,龙门石窟文遗经典;南京,六朝古都;宿迁,那可是酒乡.....两期读下来,真是感觉十分的畅快。


二十多篇短文,以其活泼的思路,真实的情感,个性的语言,在一个大学校园里,融为一体,多姿多彩,尤其是那些充满风情的美图,痛痛快快地把我的思绪带到各地畅游了一番。大学,不愧是人文荟萃之地。真诚地祝愿学子们在太湖的大熔炉里,开心快乐,健康成长,海纳百川,成为一棵棵参天大树!”


其实,这样的表达,我是意犹未尽。同学们朝气蓬勃的思维,灵敏的事物感知力,真是令我这个“老”师羡慕不已,犹其是,尽管他们的专业,大多数都跟文学不沾边,但文章却写得这么好,真令我意外,由此,我感觉太湖学院的学生,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让我对未来的校园文化充满了信心。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项浩大的工程,我们档案室所做的只是一些辅助工作,但是,收藏的文件却很多。学校把挑战当作机会,以评促建,人、财、物全部是海量投入,还模拟进行了预评。通过迎评,学校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成为规模发展到转型发展的契机,因此,正式评估顺利通过,是努力和奋斗之后的自然收获。

【转设成功】

2011年1月,太湖学院由教育部专家组评估通过,由独立学院“脱胎”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本科学院,同年4月获教育部批准文件,同年6月举行了盛大的新校揭牌仪式。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无锡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到场揭牌。我们档案室参与程度也比较多,尤其是最后阶段,我们还专门去学校干了一个通宵——进行材料的装卷装盒工作。我从2010年10月1日一直到2011年1月7日专家来校评估,这100天左右的时间内,几乎都扑在这项工作上。看到评估顺利通过,我的辛劳也得以慰藉。

【创意学院的建立】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于2007年4月10日在如今的太湖学院北区图书馆广场举行了揭牌仪式,活动举行得非常成功。创意学院的筹建过程,我参与较多,当然,三句话不离老本行,主要是做资料工作。创意学院的前身,是江阴的培尔职业技术学院。不知为何,培尔的办学似乎并不理想,于是才有了太湖学院接手的话题。接办一所高校,其中也是历经千辛万苦。


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揭牌现场




城中办的门卫

早些时候,学校城中办事处,只是租用了复兴路142号招待所的二间客房作为办公室。由于经常加班到深夜,人员进进出出。招待所的看门师傅老张,常常会在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一会儿被外面的人喊着“张师傅,麻烦开个门”,一会又要被里面的人喊着“张师傅,麻烦开个门”。


那时候还是大铁门,一把大铁锁,不仅不能遥控,还非得从传达室出来看看是谁,再开锁开门。因此,寒冬腊月之际,滴水成冰、哈气成霜,张师傅起来一次又一次,便会被我们“惹”得很恼火。后来我给大家提了个建议,就是在深夜去可的商店买夜宵的时候,也顺带为张师傅带上一份,方便面啊,茶叶蛋啊,或者有时给他拿一包红南京香烟什么的。


其实,张师傅不会在乎那点东西,关键是我们懂得了对他辛苦劳动的尊重。这也算学校创业中一个难忘的小细节吧。


回首无锡太湖学院的征程,我记录的这些都是零散记忆。我虽平凡,但能赶上“太湖”的大潮,乘一回长风快船,跟着大家一路栉风沐雨、拼搏奋进,那感觉是何等的豪迈,这种人生经历,真是令我无法忘怀!






小编留言:


●“无锡太湖学院20周年校庆征文”是本次征文总主题,大家写作时可以根据内容自拟文章题目。


●投稿时请附上本人近期生活照一张,如果有当年在校读书时的图片也请附上并写下图片说明。请在征文作品上留下真实姓名、详细通讯地址、手机号码、邮箱等,以便及时联系。


●图片分辨率不低于300dps,每张图片大小不超过5MB,并与征文一起打包发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注明“校庆征文”。


●稿件可以作为附件发送,标题上请写作者姓名、就读专业等元素,例如——“王小明,财务1601.....”,便于编辑时整理归类。


●投稿邮箱: xcb@wxu.edu.cn  

   咨询电话: 0510-85500093


●征文结束时,将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和教师代表评选出获奖作品,予以表彰奖励。征文将择优在无锡太湖学院公众号和校报上发表,并在学校建校20周年庆典前结集出版,作为校庆纪念品赠送嘉宾。所有参与征文的校友将获赠作品集。



排版  |  新媒体中心运营部  朱旭东




无锡太湖学院


风过留声,雁过留痕,看过就留赞吧!

投稿邮箱:thxmt@wxu.edu.cn

往期精彩内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