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冲又导演电影了:《英格力士 》诉说文革伤痛
1961年出生的陈冲,执导了三部电影,两部涉及文革,可见那场动乱对其人生影响之深。这位奥斯卡获奖影片《末代皇帝》主角最近接受了英国BBC的中文采访,谈了她对电影《英格力士》和对文革的看法,也谈到了亚裔电影工作者在好莱坞的处境。
陈 冲
《英格力士》:文革的伤痛
电影《英格力士》(意为English)改编自作家王刚2004年出版的同名小说。影片是关于一班“疆二代”青少年文革期间在新疆跟随来自上海的英文老师学英语,这给生活在封闭世界的他们打开了一扇窗口,然而美好的芳华很快被文革的残酷所吞噬。
如同陈冲的导演处女作《天浴》,《英格力士》同样是关于上海青年因为文革下乡西藏或新疆所发生的悲剧及其中的人性。
1998年,《天浴》因为在没有国家许可下,迳自于西藏拍摄,陈冲因此被中国禁止在中国拍片三年。这之后她赢得了两座金马影后及导演等多项奖项。
在中国当下的严格的影视审查制度下,《英格力士》由中国主流电影公司北京嘉映影制作发行,通过审核,允许于新疆开拍并等待上映,这让众人皆想知道陈冲的文革文艺片,故事到底说了什么。电影是否还保留原作者王刚对“文革浪漫主义”的批判,或是能否能深刻呈现陈冲想表达的道德以及英雄故事呢?
电影是个时光机
来自上海知识份子家庭,陈冲数次于媒体中提及,她与兄长因为幸运而没有下乡,但她的外公是著名的药理学家张昌绍,在文革间因为知识份子出身被批斗,于她五岁时“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从没有犯过的罪行,决定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不是为了什么目的而特別拍1970年代的故事,而是个下意识的动作吧。我要说的是个永恒的故事,那时候的人,以及人性。而电影是个时光机,只有电影可以把你transport (运输)到那个时代去,去感受那个时代的语言,空气以及质感。那个失去,只有借着电影才能复得。” 陈冲说。
陈冲表示,这部电影是她这一代人的故事。她不能“泛泛地拍,而让电影没有了感染力。”
陈冲说她必须诚实地去挖掘自己个人的情感以及历史,而每次回去拍70年代的电影都是在“时间的虎口(危机时刻),抢下了快失去的历史,而历史是有意义的。”
可以说,《天浴》与《英格力士》对她来说都带有个人色彩。
《天浴》剧照
陈冲曾对媒体说,她的成长经历中也曾遇到如小说中的英语老师般帮助她成长的师长。因此她“希望借电影传达一种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人们依然望向缕缕阳光的温暖和抚慰,一种看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拥抱生活的英雄主义。”
在戛纳影展曝光的电影《英格力士》海报中,有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的名言上半句:“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陈冲说,对她而言,真正的英雄不是在战场上,是在生活中;对永恒的人性或道德有坚持,坚持热爱生活的步伐就是真正的英雄。电影强调了在黑暗中保留下来的人性纯真,就是导演要追求的英雄主义。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这句话我们所有主创都非常喜欢,就是我们电影的一个主题。拍电影有一个偷懒的办法,就是讨好观众做一个“所谓的正能量”。人们的希望如果基于一句谎言,这不会给你带来希望,反而会给你带来抑郁。但在你看到人性的本质,看到人性最闪光和最阴暗的部分后,你依然去拥抱生命中的一切,这个才是真正的希望,才是真正的正能量。这也是我们对那个年代的诠释,我们要展现的英雄主义。- 陈冲
亚裔在好莱坞
陈冲1970年代末出演中国电影《小花》女主角,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后来她留美并在在好莱坞站稳脚。
1987年,她出演名导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执导的《末代皇帝》而扬名国际;又在美国入大卫·林区(David Lynch)知名电视影集《双峰》(twin peaks)中奠定其在好莱坞的地位。追求艺术成就的陈冲陆续参演了多部独立电影,出演澳洲华裔导演2007年的作品《意》(The Home Song Stories)让她再夺金马影后。
陈冲成功演出《末代皇帝》
三十年前就在好莱坞成名的少数亚裔,如何看到去年因为《亚洲超级富豪》(Crazy Rich Asians)在美国卷起亚洲旋风?陈冲说她对好莱坞“挺乐观”,但“其实电影如果作为艺术来说,应该是以个体的艺术性来讨论。”
她说,电影作为商品如果能够带给观众愉悦或让观众欣赏,是件好事。《亚洲超级富豪》里面有许多才华,这些才华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个美好的作品,让观影者感觉愉悦。它让以后要做东方电影的电影人知道这可以作,“但以后是否都能这样,还不一定。”
陈冲作为少数在华人世界中,能演能导的女创作人。她说这两年来也有许多人找她出演女主角,特別是中国电视剧。但因剧本以及剧情似乎不合她意而推掉。“现在时间的付出,就是生命的付出,我不能再浪费生命,演我没有感觉的剧本。”
(本文源自BBC和腾讯)
近期文章,欢迎阅读